2025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近代物理初步第1讲波粒二象性课件(47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近代物理初步第1讲波粒二象性课件(47页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3 16:1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十五章 近代物理初步
第1讲 波粒二象性
常设情境 ①生活实践类:霓虹灯、氖管、光谱仪、原子钟、威耳逊云室、射线测厚仪、原子弹、反应堆与核电站、太阳、氢弹、环流器装置等.
②学习探索类: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其意义、光的波粒二象性、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衰变、半衰期及其统计意义、原子核的结合能、核裂变反应和核聚变反应等.
素养目标 1.知道光电效应、光电子、饱和光电流、遏止电压、截止频率、逸出功、德布罗意波的概念.(物理观念) 2.了解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物理观念) 3.了解光和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物理观念) 4.能用光电效应的规律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科学思维) 5.会用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求解相关物理量.(科学思维)
A. 该金属逸出功增大
B. X光的光子能量不变
C. 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
D. 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多
BD
解析:金属的逸出功是金属自身固有的属性,仅与金属自身有关,增加此X光的强度,该金属逸出功不变,故A错误;根据光子能量公式ε=hν可知增加此X光的强度,X光的光子能量不变,故B正确;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方程Ekm=hν-W0可知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不变,故C错误;增加此X光的强度,单位时间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变多,则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多,故D正确.故选BD.
考题2 (2024·上海卷)光的行为曾令物理学家感到困惑.双缝干涉、光电效应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逐渐揭开了光的神秘面纱.人类对光的认识不断深入,引发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物理学革命.

光电子 
截止频率 
频率 
瞬时 
强度 
3. 遏止电压与截止频率
(1)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c.
最小 
(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3.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hν 
最小值 
hν-W0 
逸出功W0 
深化1  两条对应关系
(1)光强大→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饱和值大.
(2)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深化2  光电效应中的三个关系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可以利用光电管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即Ek=eUc,其中Uc是遏止电压.
(3)光电效应方程中的W0为逸出功,它与金属的截止频率νc的关系是W0=hνc.
深化3  光电效应现象的四点说明
(1)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不取决于光的强度而取决于光的频率.
(2)光电效应中的“光”不是特指可见光,也包括不可见光.
(3)逸出功的大小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入射光无关.
(4)光电子不是光子,而是电子.
角度1 对光电效应现象的理解
C
A. 红外辐射的频率可以很低,但辐射强度必须足够大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B. 向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随电压表示数的增大而增大
C. 保持红外辐射强度不变,提高红外辐射的频率,则饱和电流值将减小
D. 调换电源正负极,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为Uc时,电流表示数恰为零,则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时的初动能为eUc
解析:若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被照射金属的极限频率,故A错误;电流表的示数会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但达到饱和电流值后,电压继续增大,但电流表示数不再变化,故B错误;保持红外辐射强度不变但提高频率时,阴极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子数将减少,故而饱和电流值变小,故C正确;eUc为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时的最大初动能,但光电子的实际初动能可能小于eUc,故D错误.
角度2 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
C
金属 锌 钠
νc/(×1014 Hz) 5.53
W0/eV 3.34 2.29
A.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带负电
B. 从锌板逸出电子的动能都相等
C. 用该紫外线灯照射金属钠,一定能使钠发生光电效应
D. 锌的极限频率为8.87×1014 Hz
A
A. 钠的逸出功为hνc
B. 钠的截止频率为8.5×1014 Hz
C. 图中直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h
D. 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成正比
深化  光电效应的图像分析
图像名称 图像形状 由图线直接(间接)得到的物理量
Ek-ν
图像 (1)截止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2)逸出功:图线与E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
(3)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图像名称 图像形状 由图线直接(间接)得到的物理量
I-U
图像
(1)遏止电压Uc1、Uc2.
(2)饱和光电流.
(3)最大初动能Ek1=eUc1,Ek2=eUc2
Uc-ν
图像 (1)截止频率νc:图线与横轴的交点.
(2)遏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3)普朗克常量h:等于图线的斜率与电子电量的乘积,即h=ke
角度1 光电效应的Ek-ν图像
A B C D
B
角度2 光电效应的I-U图像
C
A. a光的频率高于c光的频率
B. c光的频率高于b光的频率
C. 单位时间内,c光入射的光子数大于b光入射的光子数
D. a光照射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比b光照射时的大
解析: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Ek=hν-W0,其中Ek=eUc,可以看出遏止电压与频率呈线性关系,频率越大,遏止电压越大,所以由题图可知,a光的频率等于c光的频率,c光的频率低于b光的频率,故A、B错误;由题图可得,c光对应饱和光电流大于b光对应的饱和光电流,因为饱和光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且逸出的光电子数等于入射的光子数,所以单位时间内c光入射的光子数大于b光入射的光子数,故C正确;因为最大初动能为Ek=eUc,所以a光照射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比b光照射时的小,故D错误.
A. 普朗克认为黑体辐射的能量是连续的
B. 光电效应实验中,红光照射可以让电子从某金属表面逸出,若改用紫光照射也可以让电子从该金属表面逸出
C. 康普顿研究石墨对X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后仅有波长小于原波长的射线成分
D. 德布罗意认为质子具有波动性,而电子不具有波动性
B
解析:普朗克认为黑体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作能量子,A错误;紫光的光子频率更高,光子能量更大,如果红光可以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紫光一定也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正确;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λ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λ0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C错误;德布罗意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质子、电子等都具有波动性,D错误.
波动 
粒子 
波粒二象 
深化1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从数量上看 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从频率上看 光的频率越低,其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光的频率越高,其粒子性越显著,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贯穿本领越强
从传播与作用上看 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
A. 光的频率越高,光子的能量越大,粒子性越显著
B. 光的波长越长,光的能量越小,波动性越显著
C. 频率高的光子不具有波动性,波长较长的光子不具有粒子性
D. 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波动性
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在不同情况下表现不同,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粒子性越强,反之波动性明显,个别光子易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显示波动性,A、B、D正确.
ABD
限时跟踪检测
A级·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光电效应现象和规律
D. 若用波长为2λ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一定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金属 铝 钙
νc/(×1014 Hz) 10.1 7.73
W0/eV 4.2 3.2
A. 只有金属钙能发生光电效应
B. 若增大入射光的波长,则截止频率减小
C. 金属铝和钙对应遏止电压之比为2∶3
D. 金属铝和钙对应遏止电压之比为21∶16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
C. 入射光的频率为2ν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
AB
题组二 光电效应图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A. 要测量遏止电压,电源右端为正极
B. 要测量饱和电流,电源右端为正极
C. 由图像乙可知,铷的截止频率为νc=5.0×1014 Hz
D. 由图像乙计算可得金属铷的逸出功为W0=3.3×10-20 J
AC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要测量遏止电压,则加反向电压,故电源右端为正极,A正确;要测量饱和电流,则加正向电压,故电源右端为负极,B错误;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Uc=hν-W0,当Uc=0时,由图像乙可知铷的截止频率为νc=5.0×1014 Hz,C正确;由图像乙计算可得金属铷的逸出功为W0=hνc=6.6×10-34×5.0×1014 J=3.3×10-19 J,D错误.故选A、C.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饱和光电流与K、A两极之间的电压有关
B. 测量遏止电压Uc时,滑片P应向b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 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 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 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C
题组三 波粒二象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A. 10-8 B. 106 C. 108 D. 1016
C
1
2
3
4
5
6
7
8
9
10
B级·能力提升练
A.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a、c发出的光频率相同
B. a、c发出的光光强相同
C. b发出的光的频率比c发出的光的小
D. 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一定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根据eUc=Ekm=hν-W0可知,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遏止电压Uc越大,由题图乙可知,a和c对应的遏止电压相等,所以a、c发出的光频率相同,A正确;同种频率的光,光强越大,饱和光电流越大,a发出的光和c发出的光的频率相同,a发出的光对应的饱和光电流大于c发出的光对应的饱和光电流,所以a发出的光的光强大于c发出的光的光强,B错误;由A项分析可知,b发出的光的遏止电压大于c发出的光的遏止电压,说明b发出的光的频率比c发出的光的大,C错误;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达到饱和电流值后不再增大,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025·江苏苏州模拟预测)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某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闭合开关S,在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上反向电压,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增大电压,直至电流计中电流恰为零,此电压表的电压值U称为遏止电压,根据遏止电压,可以计算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现分别用频率为ν1和ν2的单色光照射阴极,测量到遏止电压分别为U1和U2,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用频率为ν1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v;
1
2
3
4
5
6
7
8
9
10
(2)普朗克常量h;
解析:(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Ek=hν-W0
可得:W0=hν1-eU1=hν2-eU2
(3)阴极K金属的极限频率νc.
1
2
3
4
5
6
7
8
9
1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