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课时练习卷(3)(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课时练习卷(3)(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13 16:5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课时练习卷(3)
《积的变化规律》
1.根据所给算式,直接写出得数。
15×24=360 15×48=
15×72= 5×24=
2.20×50=1000 20×( )=2000
( )×200=4000 20×( )=500
40×( )= 6000 ( )×25=1000
3.如图,长方形草坪的宽要增加36米,长不变,求扩大后的草坪面积。
(1)小林的算法如下,他的解题思路是: 。
300÷6=50(米)
50×(36+6)=2100(平方米)
(2)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解答吗 请列式解答。
4.(1)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因数 30 30÷3 30÷5 30
因数 4 4 4 4÷2
积 120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 平方分米,如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这时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3)商店里8本练习本要20元钱,10支铅笔要 12 元钱,现在买 16本练习本和30支铅笔,一共要( )元。
5.(1)60×40=2400
(60×4)×(40÷4)= (60÷4)×(40×4)=
(60×8)×(40 □)=2400
我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则它们的乘积 。
(2)根据75×40=3000写算式。
( )×( )=3000 ( )×( )=3000
( )×( )=3000 ( )×( )=3000
6.如果A×B=400,那么
(A×2)×(B×4)= ; (A÷2)×(B÷4)= ;
(A×2)×(B÷4)= ; (A÷2)×(B×4)= 。
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4,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增加60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8,积增加96,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
积的变化规律
1.720 1080 120 2.100 20 25 150 40
3.(1)先算出长,再算面积
(2)36÷6=6 300×(6+1)=2100(平方米)
4.(1)40 24 60 (2)225 (3)76
5.(1)2400 2400 ÷ 8 不变
(2)答案不唯一,如:150 20 300 10 7504 25 120
6.3200 50 200 800
7. 1800
假设这两个因数分别是A和 B,算式为 A×B。如果A增加4,B 不变,那么积增加4×B,也就是增加600,由此可算出B=600÷4=150。如果B增加8,A不变,那么积增加8×A,也就是增加96,由此可算出A=96÷8=12。那么这两个因数分别是150和12,可算出它们的积。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先弄清一个因数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因数不变时,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增加或减少几,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增加或减少几乘另一个因数的积。灵活运用这个规律可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