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2025-2026学年小学三年级(2024)上学期第八单元分类训练题:课内阅读(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部编版)2025-2026学年小学三年级(2024)上学期第八单元分类训练题:课内阅读(附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4 09:2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部编版)2025-2026学年小学三年级(2024)上学期
第八单元分类训练题: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
敌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起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深思 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切 请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儿,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____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自己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你转告师长,我是一名____,不是你们的____”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A.八路军战士 医生 客人
B.医生 八路军战士 客人B.客人 八路军战士 客生
3.这段话写出了白求恩   、   的精神,
4.找出描写小庙周围环境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白求恩工作环境的   。
5.结合全文,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理解错误的是(  )。
A.这表现了白求恩坚守岗位,无私忘我的高贵品质。
B.医生不能不顾自己的伤员。独自离开。
C.这是夸张的说法,简明表达了白求恩把抢救伤员看作打仗,把手术台看作打仗的阵地。
课内阅读。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6.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男孩的   描写,他这样表现的原因是   。
7.读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想一想,此时的列宁在想(  )
A.男孩已经把灰雀送回来了,我不能问男孩,这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B.灰雀终于回来了,我得问问它昨天去哪儿了。
8.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9.下列是对列宁处理这件事的看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宁处理的方法不对,应该指出男孩的错误,让其改正。
B.列宁解决问题不彻底,这样做不完美。
C.列宁既保护了男孩的自尊,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这样处理很好。
课内阅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0.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11.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与群儿戏于庭: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12.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13.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个故事。
14.除了司马光,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小时候的故事?
课内阅读。
《一个粗瓷大碗》节选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shèng chéng)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de děi)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们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看到这碗高粱米饭,不禁(jīn jǐn)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dǎo dào)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15.请在□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16.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7.造句。
艰苦——   
关心——   
18.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课内阅读。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19.选段中画线句子说明当时的情形   。
20.“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    。“自己的阵地”指的是   。
21.选段表现了白求恩的什么品质
22.用横线画出白求恩大夫手术地方的环境,这一环境又有什么作用呢?
23.面对部长的劝说,白求恩大夫的态度是(  )
A.坚守阵地,继续为受伤的战士做手术。
B.害怕被炮弹击中,马上离开危险的地方。
24.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而不是“客人”?请你说说理由。
课内精彩阅读。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  )他想(  )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
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shèng chéng)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de děi)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们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看到这碗高粱米饭,不禁(jīn jǐn)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dǎo dào)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25.请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26.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7.造句。
艰苦——   
关心——   
28.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课内阅读。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 瞧 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 真勇敢
29.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其中第   段是小花苗和蜜蜂的对话。
30.把最后一段缺少的标点在文中补齐。
31.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   ,它靠自己的   爬到墙顶上以后,小花苗   ,孩子们夸小花苗   。
32.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
温暖——    难过——   
33.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
课内阅读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地终于一摇一地走上了讲合。就在英子(  )
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  )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  )平息,英子
也(  )了情结,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34.将括号里的词语补充完整。
35.写反义词。
犹豫——    持久——   
36.本段中,教室里共有两次掌声响起。
第一次是因为   ,
第二次是因为   。
37.“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是因为(  )
A.英子不愿意走上讲台。
B.怕同学们瞧不起她。
C.大家没有域视她,而且还域励地,她很感动。
38.“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是因为(  )
A.英子感谢同学们给了地热情的鼓励,使她不再自卑。
B.讲完了故事,每个同学都要鞠躬。
C.英子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课内阅读。
手术台就是阵地(节选)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39.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争分夺秒:   
40.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白求恩既把自己看作医生,更把自己看作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战士。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生,救治伤员是最重要的。因此,对他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B.在战斗中,白求恩要固执地医治伤员,所以“手术台就是阵地”。
41.找出具体描写白求恩的句子。白求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内阅读。
白求恩与“群众血库”
1938年6月,白求恩在五台县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在中国,只有大城市的少数几家医院才能开展。在野战医疗条件下输血,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白求恩大夫首先详细讲述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制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储存、运输、保管等输血基本知识。
接着,助手推来一名胸部外伤的患者,白求恩说:“现在,我来示范操作输血,你们谁第一个献血?”
“我来献。”34岁的卫生部部长叶青山毫不迟疑地挽起了袖子。
验过血型,白求恩大夫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接着拿出简易输血器。带着针头的皮管连接在他们紧靠的左右两臂静脉上,皮管中间有一个三通阀门,阀门上连着注射器。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部长,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便流入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入患者体内。大家热烈鼓掌,战地输血在我军野战外
科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
第二个病人推来了。白求恩主动躺在了他的身旁,不容置否地说:“我是O型血,抽我的。”
消息传开,边区的农会、武委会、妇救会纷纷响应,上千人报名献血,很快组成了一支150人的献血预备队。白求恩高兴地称之为“群众血库”。
42.根据意思选择文中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①绝不允许否认、怀疑。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动摇。   
②一点都不犹豫,形容非常坚决果断。   
4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做到每空填写不超过10个字。
白求恩首先   ,接着   ,最后他亲自输血给第二个病人。消息传开,群众纷纷报名献血,“群众血库”就这祥组建起来了。
44.结合课文和本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课内阅读。
父亲、树林和鸟(节选)
①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②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③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④“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⑤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⑥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⑦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
⑧“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⑨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⑩“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45.根据第①自然段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第①自然段开门见山,点明了全文的描写对象。(

②第①自然段承接题目,表达了父亲和树林、鸟之间深厚的感情。(

③第①自然段为下文父亲教育“我”饲养小鸟作了铺垫。(

46.文中两个画线句子写得很生动,请你读一读,完成下面练习。
①读了第③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尤其是加点部分“幽深的雾蒙蒙的”,我仿佛看到了树林   的样子。
②对第⑥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写出了父亲观察时的专注模样。
B.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想象到父亲与树林似乎融为一体的情景。
C.这句话通过写“我”的茫然,突出了“我”的无知及父亲的镇定和威严。
47.从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父亲很了解鸟?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明。
48.课内选文阅读。
《灰雀》片段练习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______(huò zhě)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生字。
(2)根据语境,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自言自语:   
(3)画线句中男孩的心理是什么?请你分析一下。
49.课内阅读。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选文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   。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3)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仿写句子)
公园里有   。
(4)从哪些句子看出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抄写下来。
50.课内阅读。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几年以后,我们上了不同的中学。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忧伤——    鄙视——   
(2)选文中哪句话具体写了“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写出相关语句。
(3)英子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英子(  )。
A.是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子。
B.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赞扬。
C.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感受到了爱,获得了动力。
(4)从英子的变化中,你明白了什么?
答案
1.沉思,恳求
2.B
3.敬业;不怕牺牲。
4.炮弹在周围不断地爆粉,十分危险。
5.C
6.动作;他把灰雀藏起来了,内心很惭愧
7.A
8.男孩及时改正了错误,所以他是诚实的。
9.C
10.mò;jiē
11.庭院;全,都;拿
12.机智、遇事沉着冷静。我从司马光身上学到面对问题要打破常规,寻找解决办法。面对困难既要机智,又要采取行动。
13.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14.曹冲称象、孔融让梨、骆宾王七岁咏鹅
15., :“ 。”
16.chéng;děi;jīn;dào
17.我们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成长路上,老师给了我很多关心。
18.动作;体会到赵一曼把高粱米饭留给伤病员,坚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19.十分危险。
20.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手术台
21.表现了白求恩对工作极度负责,对同志极度关心的高尚品质。
22.写出了白求恩大夫工作环境的惑劣和战斗形势的紧张,衬托了白求思大夫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其负责的精神。
23.A
24.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对工作极其负责,认为自己做手术和八路军战士打仗是一样的,所以他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而不是“客人”。
25., :“ 。”
26.chéng;děi;jīn;dào
27.我们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成长路上,老师给了我很多关心。
28.动作;体会到赵一曼把高粱米饭留给伤病员,坚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29.4;3
30.都说:“瞧,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
31.又瘦又小很难过;力量;见到了阳光、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花朵;真勇敢
32.寒冷;高兴
33.我能靠着自己的力量爬上墙顶,我真高兴。我明白了,不能什么事都靠别人,要学会靠自己的力量。
34.刚刚;响起;渐渐;镇定
35.果断;短暂
36.英子的勇气,她勇敢地站起来,并走向讲台;英子讲得精彩
37.C
38.A
39.指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文中指白求恩不放过一分一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40.A
41.描写白求恩的句子: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白求恩救死扶伤的精神
42.不容置否;毫不迟疑
43.讲授输血技术的基本知识;示范操作输血
44.白求恩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
45.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
46.雾气迷蒙;C
47.①父亲对鸟的气味很敏感,对鸟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很了解;②父亲说话的声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48.(1)或者
(2)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3)这句话体现了男孩牟盾的心理。列宁的担心和惋惜使男孩收到了触动,因此他“想告诉”列宁灰雀的下落;“不敢讲”则说明男孩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却没有勇气承认。
49.(1)冬天;公园
(2)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3)公园里有一片绿色的草地。
(4)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50.(1)忧郁;歧视
(2)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3)C
(4)同学之间要相互关爱和帮助,不能歧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