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美术鉴赏 6.2 时代与变革——为人生而艺术 课件(共20张PPT内嵌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美术鉴赏 6.2 时代与变革——为人生而艺术 课件(共20张PPT内嵌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7-13 18:01:31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时代与变革为人生而艺术
1953年5月,
毛泽东(左二)、
刘少奇(左一)、
周恩来(右二)
等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美术界作品展。
董希文(1914——1973),
我国著名的油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
1952年 董希文创作
油画《开国大典》
1953年9月27日刊登在《人民日报》 头版的《开国大典》
环节一:初识
(1)你看到了什么?(2)你此刻的感受?
你看到了什么?
好多人、红柱子、红灯笼、红旗、蓝天、白云、地毯、菊花、白玉栏杆……
你此刻的感受?
激动、兴奋、自豪、爱国、喜庆……
伟大的毛主席
正在宣读演讲稿
毛主席站在画面正中央
国家领导人
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各界代表站在左侧三分之一的画面上
蔚蓝的天空、和平鸽
白鸽象征着祖国的独立、自由与和平
城楼上新红的灯笼和柱子
泛黄的汉白玉栏杆和菊花
金黄色的菊花,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
可以从构图、人物位置、色彩与纹样、主题等分析作品。
开国大典历史照片
开国大典(油画 )董希文 中国国家博物馆
环节二:小组讨论:这两张图片有何异同?
构图不同
古建筑专家指出,非但两柱之间的跨度加大了好几倍,而且从透视学的角度指出,画面右方应该能看到的半边柱子也没有画上去。他说,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确是一个大成功。
从绘图方向上,采取了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看的角度,使得天安门广场和大片碧蓝的天空展现于观众面前。为了开阔视野,他把按一般透视规律应该看到的一根廊柱抽去,使画面顿觉敞亮起来。
高岗
张澜
宋庆龄
刘少奇
朱德
周恩来
不同点:
构图上:本应该出现的右边柱子消失不见,拉大空间透视,小三角、灯笼飘带指向中心人物,主动拉高毛主席的身高,从而达到视线上的错觉而衬托主体人物的伟大。
整色彩上,运用大面积的红色,不仅画面对比强烈,并且烘托举国同庆的喜悦的气氛。
可以从构图、人物位置、色彩与纹样、主题等分析作品。
日出东方 赵方中 油画 2007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马泉 年画 水粉 1983年 北京画院
新中国诞生 唐勇力 中国画 2015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父亲 油画 罗中立 1980年 中国美木馆
主人 版画 徐匡 阿鸽 1978年 中国美木馆
祖孙四代 中国画 刘文西 1962年 中国美木馆
春风已经苏醒 油画 何多苓 1981年 中国美木馆
通过欣赏油画《开国大典》,写一段话,谈谈你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