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2.2.1 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7-08 19:3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1
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基本性质以及集合等内容,但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一些细节上不完备,反应在解题中就是思维不缜密,过程不完整;能力上具备了一定的观察、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但知识整合和主动迁移的能力较弱,数形结合的意识和思维的深刻性还需进一步培养和加强;情感上多数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主动参与研究,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需要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根据上述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与判断,单调区间的概念。
教学难点:简单函数单调性的判定。如何启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自己构思出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案,如何营造课堂积极求解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知难而进的决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所研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常伴随着函数的其它性质出现。它既是在学生学过函数概念图象、表示方法等知识后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各类函数的单调性的基础,在整个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函数单调性的过程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一个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性质,是研究函数时经常要注意的一个性质.并且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对函数作定性分析、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增函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减函数的定义,并能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让学生了解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概念,并能根据函数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能力目标:通过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习,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的思想方法,增加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联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的能力。通过题组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以及用运动变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习,掌握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通过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题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让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积极参与观察、分析、探索等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求知欲。
思想目标: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在得出数学概念、推理、论证数学结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认识事物的变化形态,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艺术体验。
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教师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并以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经历实践、观察、交流、分析、概括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问题情景、合作探究、建构知识、应用数学、回顾总结、课外作业和板书设计七个板块。这里分别就其过程和设计意图一一分析。
(一)问题情景:(图1)
设计了两个生活背景问题:“近三个月某个股票走势(图表1)”和“某一天温度的变化图象”,并就下图表和图象所提供的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2)
问题:怎样用数学语言刻画上述时段内“随着时间的增加气温(或者价格)逐渐升高(或降低)”这一特征?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兴趣,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生活;提出问题和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习单调性做铺垫。
(二)合作探究
在本节课中,要求学生作出函数,,,的图象,并就其图象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观察函数图象,并指出图象的变化的趋势
问题2:你能明确说出“图象呈上升趋势”的意思吗?
问题3:你能明确说出“图象呈下降趋势”的意思吗?
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总结,得到单调性的“通俗定义”:
设计意图:1通过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新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化,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2通过学生已学过的一次函数y=x+1,y=-2x+1,二次函数y=x2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动态形式形象地反映出x、y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感性认识。
3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入手,探讨单调性的概念,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4从图形、直观认识入手,研究单调性的概念,其本身就是研究、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5按排学生讨论与交流,既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合作学习,也是新课程的一个要求。
(三)建构知识
在前面的基础上,让学生讨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归纳:如何使用数学语言来准确描述函数的单调性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出概念。同时要求学生讨论概念中的关键词和注意点。同时,提出单调区间的概念。
定义: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区间
如果对于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当时,都有,那么就说在区间上是单调增函数,称为的单调增区间。
如果对于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当时,都有,那么就说在区间上是单调减函数,称为的单调减区间。
设计意图:通过给出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其实也叫做函数的增减性,它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局部概念,同时明确判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这样处理,同时也是让学生感悟、体验学习数学感念的方法,提高其个性品质。
(四)应用数学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象法和定义法。并完成下列几个问题:
例1.下图是定义在[-5,5]上的函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y=f(x)的图象,根据图象说出函数y=f(x)的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一单调区间上,
y=f(x)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变式: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并写出单调区间:
(1)
(2)
设计意图:解决强化学生应用数形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想方法解题的意识,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依托具体问题,对单调区间这一概念的再认识;通过变式强调函数图像对单调性的作用。
例2.求证: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增函数。
分析
:对照单调性的定义加以证明

设为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且,则
因为
所以

故在区间上的单调增函数。
总结:证明单调性问题的一般方法(5步),注意关键步的证明
练习:证明: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减。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解决,实现知识内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同时,在解题的过程中,把学生常犯的错误,通过投影仪展示,让学生分析其原因。
思考:函数的定义域为,且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关注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奇偶性与单调性),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也为下一节函数的奇偶性作准备。
(五)小结
通过师生互动,回顾本节课的概念、方法。
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注意关键词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①定义证明(从“数”的角度)②图像(从“形”
的角度)
3.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步骤
设计意图: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②: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明晰的认识,能抓住重点进行课后复习。
(六)课外作业
习题2.1(3)第
1、2、4、7题
教学反思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线,函数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性是函数的重点、难点之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本课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启发引导学生得到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在概念理解上,通过步步设问、同学合作讨论、典型例题的变式来加强理解。通过研究函数单调性的过程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上是我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一些肤浅的认识,不到之处,望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