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练习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
1、2020年10月6日,三位科学家因为他们对宇宙中最奇特现象之一——黑洞的研究,而共享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卡尔通过斜面实验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胡克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了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
C.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双选)如图所示,重球系于线DC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绳B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绳的A端缓慢增加拉力,结果CD绳先断
B.在绳的A端缓慢增加拉力,结果AB绳先断
C.在绳的A端突然猛一拉,结果AB绳先断
D.在绳的A端突然猛一拉,结果CD绳先断
3、(双选)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在剪断轻绳的瞬间(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力不变
B.小球立即获得向左的加速度,且a=8 m/s2
C.小球立即获得向左的加速度,且a=10 m/s2
D.若剪断的是弹簧,则剪断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a=10 m/s2
4、张扬同学参加了1 000米跑、肺活量、引体向上、投掷实心球等项目的身体素质测试,其测试成绩中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进行计量的是( )
A.1 000米跑:3分10秒 B.肺活量:3 200毫升
C.引体向上:15次 D.投掷实心球:14.5米
5、(双选)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
A.+ B. C. D.
6、(双选)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启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进行了记录,如图所示,图1为电梯启动前,图2至图5中箭头方向表示电梯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2表示电梯向上加速
B.图3 表示电梯向上加速
C.图4表示电梯向下减速
D.根据图1和图5可估测出图5中电梯的加速度
7、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车内两物体A、B质量之比为2︰1,A、B间用弹簧相连并放在光滑桌面上,B通过质量不计的轻绳与车相连,剪断轻绳的瞬间,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a、0 B.a、a C.a、2a D.0、2a
8、如图所示,小球m放置于光滑的楔形物体M的水平表面上。开始时都静止,现将楔形物体由静止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方向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的曲线 D.抛物线
9、立夏“斗蛋”,是深受小朋友们喜欢的一项传统民俗,如图所示,把鸡蛋A快速向另一个静止的鸡蛋B撞去,结果鸡蛋B被撞破了,已知两个鸡蛋质量大小关系为mAA.A鸡蛋的惯性小于B鸡蛋的惯性
B.A鸡蛋的惯性大于B鸡蛋的惯性
C.A对B的作用力大小小于B对A的作用力大小
D.A对B的作用力大小大于B对A的作用力大小
10、关于力的单位“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牛”这个单位是由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 这个规定确定的
B.“牛”这个力的单位是根据在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取k=1时确定的
C.1 N就是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加速度的力
D.地面附近质量是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 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到的结果
11、(双选)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 s,测得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的平均值Δx=1.2 cm. 若还测出小车的质量为500 g,则关于加速度、合外力大小及单位,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
A.a= m/s2=120 m/s2 B.a= m/s2=1.2 m/s2
C.F=500×1.2 N=600 N D.F=0.5×1.2 N=0.6 N
12、(双选)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竖直线MN的左方受到水平恒力F1作用(m可视为质点),在MN右方除受F1外还受到与F1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水平恒力F2的作用,现设小球由A点静止开始运动,如图甲所示,小球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MN右方加速度大小为
B.F2的大小为
C.小球在MN右方运动时间为t4-t2
D.小球在t=0到t=t4这段时间内最大位移为v1t2
13、(双选)广州塔,昵称小蛮腰,总高度达600米,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大约一分钟就可以到达观光平台。若电梯简化成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4.5 s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B.5~55 s时间内,绳索拉力最小
C.t=59.5 s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D.t=60 s时,电梯速度恰好为零
14、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每根杆上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0),用t1、t2、t3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则( )
A.t1t2>t3
C.t3>t1>t2 D.t1=t2=t3
15、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农民常用一种叫作“风谷”的农具分选,如图所示,对它的分选原理描述错误的是( )
A.石子质量大惯性大,飞得最远
B.草屑和瘪谷粒质量小,飞得最近
C.草屑和瘪谷粒的惯性最大,飞得最近
D.空气阻力作用使它们速度变化快慢不同
16、(双选) “复兴号”高铁在某段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假设高铁上固定着盛满水的水杯。若突然发现水杯中的水向右洒出,如图所示,则关于高铁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高铁匀速向左运动
B.高铁可能突然向左加速运动
C.高铁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
D.高铁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
二、填空题。
17、某同学为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绕过定滑轮及轻滑轮将小车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实验中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进行多次测量,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利用纸带计算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a。
(1)实验中钩码的质量可以不需要远小于小车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A.小车所受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无关
B.小车所受的拉力等于钩码重力的一半
C.小车所受的拉力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
(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某条纸带的一部分。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由纸带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 (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关系图像,图丙图像中最符合本实验实际情况的是__________。
18、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实际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拉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槽码的重力,为了便于实验探究并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槽码质量m满足________的条件.
(2)该同学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x1=3.59 cm,x2=4.41 cm,x3=5.19 cm,x4=5.97 cm,x5=6.78 cm,x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丙所示的a F图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夹角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三、计算题。
19、如图所示,一质量m=5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斜向上的恒力F的拉动下,开始向右运动.已知力F=50 N,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sin37°=0.6,cos37°=0.8,g取10 m/s2)
(1)求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
(2)求力F作用5 s时物体的速度的大小;
(3)如果力F作用5 s后撤去,则物体在从静止开始运动的15 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20、磁悬浮飞机的运行速度可达v=150 m/s,假设“飞机”的总质量m=5 t,沿水平直轨道以a=1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匀加速至最大速度,忽略一切阻力的影响,求:
(1)“飞机”所需的动力F;
(2)“飞机”由起动至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t.
21、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0.2 kg的小车在F=1.6 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从D点启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当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了x=3.28 m时到达C点,速度达到v=2.4 m/s.已知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 m/s2)求:
(1)恒力F作用的距离x1;
(2)小车在CD间运动的时间t.
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练习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
1、2020年10月6日,三位科学家因为他们对宇宙中最奇特现象之一——黑洞的研究,而共享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卡尔通过斜面实验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胡克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了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
C.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D
2、(双选)如图所示,重球系于线DC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绳B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绳的A端缓慢增加拉力,结果CD绳先断
B.在绳的A端缓慢增加拉力,结果AB绳先断
C.在绳的A端突然猛一拉,结果AB绳先断
D.在绳的A端突然猛一拉,结果CD绳先断
【答案】AC
3、(双选)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在剪断轻绳的瞬间(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力不变
B.小球立即获得向左的加速度,且a=8 m/s2
C.小球立即获得向左的加速度,且a=10 m/s2
D.若剪断的是弹簧,则剪断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a=10 m/s2
【答案】AB
4、张扬同学参加了1 000米跑、肺活量、引体向上、投掷实心球等项目的身体素质测试,其测试成绩中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进行计量的是( )
A.1 000米跑:3分10秒 B.肺活量:3 200毫升
C.引体向上:15次 D.投掷实心球:14.5米
【答案】D
5、(双选)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D
6、(双选)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启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进行了记录,如图所示,图1为电梯启动前,图2至图5中箭头方向表示电梯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2表示电梯向上加速
B.图3 表示电梯向上加速
C.图4表示电梯向下减速
D.根据图1和图5可估测出图5中电梯的加速度
【答案】AD
7、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车内两物体A、B质量之比为2︰1,A、B间用弹簧相连并放在光滑桌面上,B通过质量不计的轻绳与车相连,剪断轻绳的瞬间,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a、0 B.a、a C.a、2a D.0、2a
【答案】C
8、如图所示,小球m放置于光滑的楔形物体M的水平表面上。开始时都静止,现将楔形物体由静止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方向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的曲线 D.抛物线
【答案】B
9、立夏“斗蛋”,是深受小朋友们喜欢的一项传统民俗,如图所示,把鸡蛋A快速向另一个静止的鸡蛋B撞去,结果鸡蛋B被撞破了,已知两个鸡蛋质量大小关系为mAA.A鸡蛋的惯性小于B鸡蛋的惯性
B.A鸡蛋的惯性大于B鸡蛋的惯性
C.A对B的作用力大小小于B对A的作用力大小
D.A对B的作用力大小大于B对A的作用力大小
【答案】A
10、关于力的单位“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牛”这个单位是由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 这个规定确定的
B.“牛”这个力的单位是根据在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取k=1时确定的
C.1 N就是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加速度的力
D.地面附近质量是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 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到的结果
【答案】A
11、(双选)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 s,测得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的平均值Δx=1.2 cm. 若还测出小车的质量为500 g,则关于加速度、合外力大小及单位,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
A.a= m/s2=120 m/s2 B.a= m/s2=1.2 m/s2
C.F=500×1.2 N=600 N D.F=0.5×1.2 N=0.6 N
【答案】BD
12、(双选)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竖直线MN的左方受到水平恒力F1作用(m可视为质点),在MN右方除受F1外还受到与F1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水平恒力F2的作用,现设小球由A点静止开始运动,如图甲所示,小球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MN右方加速度大小为
B.F2的大小为
C.小球在MN右方运动时间为t4-t2
D.小球在t=0到t=t4这段时间内最大位移为v1t2
【答案】AD
13、(双选)广州塔,昵称小蛮腰,总高度达600米,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大约一分钟就可以到达观光平台。若电梯简化成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4.5 s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B.5~55 s时间内,绳索拉力最小
C.t=59.5 s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D.t=60 s时,电梯速度恰好为零
【答案】AD
14、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每根杆上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0),用t1、t2、t3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则( )
A.t1t2>t3
C.t3>t1>t2 D.t1=t2=t3
【答案】D
15、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农民常用一种叫作“风谷”的农具分选,如图所示,对它的分选原理描述错误的是( )
A.石子质量大惯性大,飞得最远
B.草屑和瘪谷粒质量小,飞得最近
C.草屑和瘪谷粒的惯性最大,飞得最近
D.空气阻力作用使它们速度变化快慢不同
【答案】C
16、(双选) “复兴号”高铁在某段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假设高铁上固定着盛满水的水杯。若突然发现水杯中的水向右洒出,如图所示,则关于高铁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高铁匀速向左运动
B.高铁可能突然向左加速运动
C.高铁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
D.高铁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
【答案】BD
二、填空题。
17、某同学为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绕过定滑轮及轻滑轮将小车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实验中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进行多次测量,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利用纸带计算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a。
(1)实验中钩码的质量可以不需要远小于小车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A.小车所受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无关
B.小车所受的拉力等于钩码重力的一半
C.小车所受的拉力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
(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某条纸带的一部分。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由纸带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 (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关系图像,图丙图像中最符合本实验实际情况的是__________。
【答案】(1)C (2)0.75 (3)B
18、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实际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拉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槽码的重力,为了便于实验探究并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槽码质量m满足________的条件.
(2)该同学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x1=3.59 cm,x2=4.41 cm,x3=5.19 cm,x4=5.97 cm,x5=6.78 cm,x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丙所示的a F图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夹角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小于 M m (2)0.80 0.40 (3)偏大
三、计算题。
19、如图所示,一质量m=5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斜向上的恒力F的拉动下,开始向右运动.已知力F=50 N,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sin37°=0.6,cos37°=0.8,g取10 m/s2)
(1)求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
(2)求力F作用5 s时物体的速度的大小;
(3)如果力F作用5 s后撤去,则物体在从静止开始运动的15 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答案】(1)20 N (2)32 m/s (3)208 m
【解析】如图所示: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以加速度的方向为x轴正向,建立坐标系。
(1)y方向上受力平衡,有FN+F1=mg,F1=Fsinθ,联立解得FN=20 N.
(2)x方向上,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合=F2-Ff=ma1,F2=Fcosθ,
而Ff=μFN,解得a1=6.4 m/s2,则5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v=a1t1=32 m/s
(3)撤去力F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f′=μmg.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a2=μg=4 m/s2,
则物体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t2==8 s,
物体在从静止开始运动的15 s内通过的位移x=v(t1+t2)=208 m
20、磁悬浮飞机的运行速度可达v=150 m/s,假设“飞机”的总质量m=5 t,沿水平直轨道以a=1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匀加速至最大速度,忽略一切阻力的影响,求:
(1)“飞机”所需的动力F;
(2)“飞机”由起动至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t.
【答案】(1)5 000 N (2)150 s
【解析】m=5 t=5 000 kg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飞机”所需的动力F=ma=5 000 N.
(2)从起动至最大速度所需时间t==150 s。
21、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0.2 kg的小车在F=1.6 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从D点启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当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了x=3.28 m时到达C点,速度达到v=2.4 m/s.已知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 m/s2)求:
(1)恒力F作用的距离x1;
(2)小车在CD间运动的时间t.
【答案】(1)2 m (2)1.4 s
【解析】在加速运动过程中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1 ①
由运动学公式得:x1=a1t,v1=a1t1 ②
在减速运动过程中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2 ③
由运动学公式得:v-v2=2a2(x-x1) ④
得:x1=2 m,t1=1 s
由:v1-v=a2t2得,t2=0.4 s,t=t1+t2=1.4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