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溶液与分散系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5南师附中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B. 反应物中失去电子的物质为氧化剂
C.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强电解质均要写成离子形式
D. HCl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形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氢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2 [2025淮安期初、海门中学调研等重组]下列实验原理、装置及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INCLUDEPICTURE "24YLHX96.TIF"
INCLUDEPICTURE "24YLHX97.TIF"
INCLUDEPICTURE "24YLHX98.TIF"
3 将100 g 60 ℃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冷却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质量不变
B. 溶剂质量发生变化
C. 溶液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D. 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
4 下列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明矾净水利用的是胶体的吸附性
B.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C. 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将有害物质移出体外
D. 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
5 20 ℃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5 ℃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
B. 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100%
C. 20 ℃时,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 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 ℃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6 某温度下,将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KOH溶液蒸发掉m g 水后恢复至原温度,恰好得到2a%的KOH饱和溶液V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温度下KOH的溶解度为 g
B. 原溶液的质量为2m g
C. 可以求算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D. 保持温度不变,向原溶液中加入2a g KOH可达饱和
二、 非选择题
7 [2023南通二模]实验室以含锰废液为原料可以制取MnSO4,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室温下,部分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所示。
难溶电解质 Fe(OH)3 Mn(OH)2 MnF2 CaF2 MgF2
Ksp 4.0×10-38 4×10-14 1.2×10-3 1.6×10-10 6.4×10-9
经检测,含锰废液中c(Mn2+)=0.2 mol/L、c(Na+)=0.6 mol/L、c(Fe2+)=0.2 mol/L,还含SO及少量Ca2+、Mg2+。
已知MnSO4和Na2SO4的溶解度如图所示。请补充完整由粗MnSO4溶液制取MnSO4·H2O晶体的实验方案:取实验所得粗Mn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MnSO4·H2O晶体。(可选用的试剂:1 mol/L NaHCO3溶液、1 mol/L H2SO4溶液、1 mol/L盐酸)
第2讲 溶液与分散系
1 D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A错误;反应物中失去电子的物质为还原剂,B错误;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强电解质不一定要写成离子形式,如BaSO4等难溶性强电解质,C错误。
2 D Fe(OH)3胶粒、Na+、Cl-均可以透过滤纸,达不到分离目的,A错误;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溶液,B错误;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C错误。
3 B 4 B 5 D 6 B
7 向其中加入1 mol/L NaHCO3溶液,边加边振荡,当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1 mol/L NaHCO3溶液无沉淀生成时停止滴加。过滤并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1 mol/L H2SO4至固体完全溶解,90~100 ℃条件下蒸发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趁热过滤
解析:粗MnSO4溶液中含有Na2SO4杂质,由溶解度曲线知,MnSO4·H2O和Na2SO4的溶解度变化趋势接近,两者无法用物理方法分离。故加入NaHCO3溶液将Mn2+转化为MnCO3沉淀,过滤后,用H2SO4将MnCO3溶解,得较纯的MnSO4溶液,由溶解度曲线图知,MnSO4·H2O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小,会析出MnSO4·H2O晶体,趁热过滤,可得到MnSO4·H2O晶体。(共13张PPT)
模块一
化学基本概念与计算
主题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第2讲 溶液与分散系
配套练习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5南师附中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B. 反应物中失去电子的物质为氧化剂
C.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强电解质均要写成离子形式
D. HCl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形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氢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2
4
5
1
3
7
6
2
4
5
1
3
7
6
解析: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A错误;反应物中失去电子的物质为还原剂,B错误;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强电解质不一定要写成离子形式,如BaSO4等难溶性强电解质,C错误。
答案:D
2 [2025淮安期初、海门中学调研等重组]下列实验原理、装置及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
4
5
1
3
7
6
A. 分离Fe(OH)3
胶体中的NaCl
B. 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
C. 配制FeCl3
溶液
D. 制备Fe(OH)3胶体
2
4
5
1
3
7
6
解析:Fe(OH)3胶粒、Na+、Cl-均可以透过滤纸,达不到分离目的,A错误;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溶液,B错误;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C错误。
答案:D
3 将100 g 60 ℃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冷却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质量不变
B. 溶剂质量发生变化
C. 溶液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D. 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
2
4
5
1
3
7
6
答案:B
4 下列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明矾净水利用的是胶体的吸附性
B.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C. 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将有害物质移出体外
D. 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
2
4
5
1
3
7
6
答案:B
5 20 ℃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5 ℃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
2
4
5
1
3
7
6
C. 20 ℃时,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 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 ℃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答案:D
6 某温度下,将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KOH溶液蒸发掉m g 水后恢复至原温度,恰好得到2a%的KOH饱和溶液V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4
5
1
3
7
6
B. 原溶液的质量为2m g
C. 可以求算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D. 保持温度不变,向原溶液中加入2a g KOH可达饱和
答案:B
二、 非选择题
7 [2023南通二模]实验室以含锰废液为原料可以制取MnSO4,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2
4
5
1
3
7
6
已知室温下,部分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所示。
难溶电解质 Fe(OH)3 Mn(OH)2 MnF2 CaF2 MgF2
Ksp 4.0×10-38 4×10-14 1.2×10-3 1.6×10-10 6.4×10-9
已知MnSO4和Na2SO4的溶解度如图所示。请补充完整由粗MnSO4溶液制取MnSO4·H2O晶体的实验方案:取实验所得粗MnSO4溶液,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MnSO4·H2O晶体。(可选用的试剂:1 mol/L NaHCO3溶液、1 mol/L H2SO4溶液、1 mol/L盐酸)
2
4
5
1
3
7
6
2
4
5
1
3
7
6
8
解析:粗MnSO4溶液中含有Na2SO4杂质,由溶解度曲线知,MnSO4·H2O和Na2SO4的溶解度变化趋势接近,两者无法用物理方法分离。故加入NaHCO3溶液将Mn2+转化为MnCO3沉淀,过滤后,用H2SO4将MnCO3溶解,得较纯的MnSO4溶液,由溶解度曲线图知,MnSO4·H2O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小,会析出MnSO4·H2O晶体,趁热过滤,可得到MnSO4·H2O晶体。
答案:向其中加入1 mol/L NaHCO3溶液,边加边振荡,当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1 mol/L NaHCO3溶液无沉淀生成时停止滴加。过滤并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1 mol/L H2SO4至固体完全溶解,90~100 ℃条件下蒸发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趁热过滤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