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五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五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5 08:0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北宋时期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南方各地的政治人物,包括苏州人范仲淹、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吉州永丰人欧阳修、泉州晋江人曾公亮等著名的政治家。运用唯物史观推断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应是()
A.科举考试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B.崇文抑武方针的推行
C.社会成员身份逐渐趋于平等 D.南方经济实力的增长
2.19世纪初,中国向英国出口大量茶叶,英国黄金白银大量流失,这使英国没有足够的金银购买茶叶。茶叶在英国断供成为英国上层严重不满的社会问题。于是,英国人往中国大量倾销鸦片。中国每年外流白银600万两以上。这一贸易结局()
A.严重损害中国的金融根基 B.直接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
C.迫使清政府进行货币改革 D.根源于美洲银矿产量减少
3.古埃及文献记载道:不要移动田界的标志,不要改变量尺的位置....踩踏的痕迹会随着时间而漫漶,那些在田地里掩盖它的人,当他通过虚假的誓言得到了它,但他会被月神的力量捕获;不要破坏土地的边界,因此也就不用担心会被控告。”这些记载可以说明古代埃及()
A.土地测量技术领先世界 B.已有明确的产权观念
C.司法体系依靠神权维持 D.优先保障王室的财益
4.下列关于文明产生前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B.采集业和狩猎业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C.文字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D.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5.1949年6月,上海市军管会发布命令禁止外币、金银币的流通,同时取缔黑市,打击各类投机活动,军管会包围并查封了当时作为银元投机中心的上海证券大楼,并逮捕投机倒把的首要分子。这些措施意在()
A.稳定金融秩序 B.加速上海解放
C.保障自由竞争 D.统一物资管理
6.据记载,巴黎公社期间,公社委员会在做出的414个决议、法令和398个公告中没有一个是直接针对农民问题的,也没有制定一份正式的关于农民问题的纲领性文件。这说明巴黎公社()
A.保证了公社政权的纯洁性 B.缺乏革命力量联合的意识
C.存在着最终失败的必然性 D.直接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
7.17世纪,在巴西殖民地,一位葡萄牙殖民者与一位非洲奴隶生下了孩子。这一情况的出现,反映出在当地()
A.奴隶制度被废除 B.族群间融合和混血
C.欧洲文化的传播 D.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8.西汉时期,平准是“坐商”的性质,是在物价波动的时候来调节商品的价格;均输是行商”的性质,在地区之间调剂物资余缺。两者都归国家管理,这意味着国家既掌握着零售市场,又掌握着批发环节。可见,该政策()
A.体现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B.目的在于削弱王国实力
C.加剧了百姓的生活负担 D.有利于服务国计民生
9.我国六七十年代的一项重大决策被文学语言描述为“大山深处,原本宁静的山谷被机器的轰鸣打破,一座座工厂、研究所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些设施,如同隐藏在密林中的钢铁长城,静静地守护着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关于这项重大决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A.得到了苏联政府的大力支持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事关国防和工业的战略布局 D.有利于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
10.明清时期以讲史、公案、灵怪故事为题材的话本和小说颇为流行,这里的讲史,严格地说,主要是民间传说。在版式形式上均有插图,插图上有题目,揭示图画内容,与正文交相呼应。这反映了()
A.文艺的大众化通俗化 B.市民阶层娱乐活动丰富
C.工商业资产阶级兴起 D.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11.如表是关于明代某一社会现象在相关史料中的记述。由此可见,当时()
文献记述 文献出处
江南商品经济繁荣的苏州“洞庭之民,鲜务农耕,商于远” 多嘉靖时期《吴邑志》卷首
福建福州“间巷少年仰机利,泛淇渤危身取给,不避刀锯之诛” 万历时期《福州府志土风》
“弘治时,世臣富;正德时,内臣富;嘉靖时,南贾富;隆、万时,游侠富。然流寓盛,土著贫矣 孙之騄、《二申野录》卷四
A.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B.江南经济重心地位确立
C.传统社会结构面临冲击 D.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12.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旨在()
A.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D.减少制度革新阻力
13.光绪二十四年有诏书云“:自王公至士庶,各宜努力发愤,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博采西学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京师大学(堂)为各省倡,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材辈出,共济时艰。”这一诏书意在()
A.废除科举制度 B.设立学堂选官制度
C.推进洋务新政 D.培养人才以应时务
14.有学者提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变法内容的超前性和社会现实的落后形成鲜明的反差,其变法没有合适的土壤。最能体现变法内容的超前性”的是()
A.实施青苗法,大力推广无抵押的农业贷款
B.推行保甲法,给基层管理打上征兵制色彩
C.整顿太学,在官办学校中引入竞争性机制
D.重释儒经,为科举考试提供权威答题标准
15.下图反映了上海解放初期的社会现象,图1为上海市民排队抢购生活物资,即所谓米棉之战”。图2为拒绝使用银元的宣传活动,即所谓银元之战”。下列对“米棉之战”和“银元之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为行政手段,图2为经济手段
B.是新旧两大政权争夺市场控制权
C.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
D.为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提供借鉴
16.在拜占庭帝国米凯尔三世(842-867年)建立的高等学校,教师们按雅典先贤的观点讲授文化技艺;社会上,贵族子弟迷恋古希腊和罗马的语言知识,因为吟颂古典诗篇和名著既是当时的时髦风雅,也是从政为官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该时期的拜占庭()
A.崇尚希腊民主制度 B.重视继承欧洲古代文明
C.高等教育基本普及 D.学术研究基于政治需求
二、材料分析题
17.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解决主权问题成为1787年宪法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即国家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除了解决主权问题之外,宪法还解决了另一个美国人特别担心的问题:中央政府权力过大。新国家领导人最惧怕的莫过于最终建立的是一个专制独裁政府。因此新国家政府的众议院应由公民直接选举,参议院、总统和联邦法官的选举则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公众意愿相对隔离。
-摘编自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关于未来社会蓝图的具体构想(任举两例即可),并结合所学,概括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中为解决“主权问题”和“中央集权问题”而创建的制度和原则,并指出前一制度的运行模式。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19年) 19世纪40、50年代 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史后期(1919-194年) 1919-1949年9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革命新道路、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
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两个以上信息提炼一个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三、论述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蔗糖是糖的一种,主要从甘蔗中榨取得到。在公元1000年时,还很少有欧洲人知道蔗糖的存在:到1650年时,英格兰的贵族和富翁们变得嗜糖成癖,而蔗糖则频频现身于他们的药品、文学想象以及社会等级的炫耀过程中;最迟到1800年,在每一个英格兰人的日常饮食中,蔗糖已经成为一种必需虽然仍是价格不菲的稀缺品;到900年时,蔗糖在英国人的日常饮食里提供了近/5的热量。由于糖或者说是因对糖的需求而兴起的庞大市场-百万非洲奴隶到达了新大陆....糖陆陆续续地把一批批不同族群的人们带到了夏威夷,而且至今还让人们在加勒比来四迁徙。甘蔗栽种与甘蔗经过机械或化学的转化而生成蔗糖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砍伐和榨取、蒸煮和结晶、榨汁间和甘蔗地之间的协调一致才建立起来的。由此上层需要悉心规划劳动安排,对待下层则施以铁的纪律。
-编自[美]西敏斯《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阅读材料,围绕糖与世界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五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Word 205KB
  约 0.8 万字
  按原序号提取全部答案,不要表格式的答案,不要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B
  二、材料分析题
  17.(1)代表及构想:伏尔泰 - 君主立宪制(或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 - 三权分立;卢梭 - 直接民主制(或共和政体)。
  作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足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2)制度和原则:联邦制、三权分立原则。
  联邦制的运行模式: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18.观点:近代中国各阶级阶层为救亡图存不懈奋斗。
  阐述: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迈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地主阶级洋务派以 “自强” 和 “求富” 为旗号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开展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救亡图存为首要目标,要求兴民权并实行君主立宪,进行维新变法,推动制度变革;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爱国色彩浓厚,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为己任,带领中国人民经历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中国近代史上,随着我国民族危机的不断严重,不同阶级阶层掀起了不同程度的救亡图存运动,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近代化,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三、论述题
  19.论题:蔗糖消费的普及反映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阐述:中世纪,由于甘蔗产量小,加上欧洲庄园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狭窄,所以当时糖是稀罕珍贵食品,只有少数贵族和精英家庭才能消费得起。15 世纪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洲际物种交流频繁,甘蔗在美洲大量种植。种植园经济的繁荣,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与发展,使得运往欧洲的蔗糖不断增加,蔗糖的消费量猛增,蔗糖成为普通家庭的日常食品。随着欧洲蔗糖消费的普及,欧洲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尤其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后,蔗糖被英国工厂大量生产出来,也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进程。蔗糖生产的日益丰富,使蔗糖不再是欧洲社会上层特有的奢侈品,从而冲击了欧洲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总之,蔗糖消费的日益普及,使欧洲乃至世界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反映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