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同步练习 (无答案)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6.3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同步练习 (无答案)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3 22:0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3 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基础训练
(1) 某瓶装矿泉水包装上标注是 380 mL , 小新想检验瓶里的实际装水量 , 他选用量筒时 , 最合适的 量程是 ( ) 。
A. 1000 mL B. 500 mL C. 100 mL D. 250 mL
(2) 关于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称量食盐质量时 , 发现砝码磨损 , 则测量结果偏大
B. 称量小石块质量时 , 发现指针向右偏 , 应向右移动游码
C. 称量小铁块质量时 , 发现指针向左偏 , 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D. 用量筒量取 30 mL 水时 , 俯视读数 , 则测量结果偏小
(3) 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酒精的密度 , 测得的结果为 0. 86 g/cm 3 。查阅资料后发现酒精的实际密 度为 0. 79 g/cm 3 。关于实验误差 , 下列分析中不可能的是 ( ) 。
A. 测量前有水误滴入酒精中
B. 测烧杯和酒精总质量时 , 使用的砝码有磨损
C. 用量筒测倒出液体体积时 , 俯视读数
D. 测烧杯和剩余酒精质量时 , 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左
(4) 图 6 - 3 - 5 是某小组同学做“ 测量物质的密度” 的情景 , 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 ) 。
图 6 - 3 - 5
①实验前 , 正在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测量橘子质量时 , 正在调节天平平衡
③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5) 欢欢同学周末在公园游玩时 , 拾到一块彩色的小石块 。为了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进行了如图 6 - 3
- 6 所示的操作 ( 不考虑小石块吸水) : ①将天平在水平台上调平衡 ; ②用如图 ( a) 所示的托盘天平测 量小石块的质量 ; ③将小石块慢慢浸没于盛有 10 mL 水的量筒中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 如图 ( b) 所示 ; ④ 计算石块的密度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图 6 - 3 - 6
1
A. 在调节天平平衡时 , 指针在分度盘中线两侧等幅度摆动时 , 欢欢就开始测量 , 其操作是合理的
B. 图 ( a) 中 , 小石块的质量为 23. 2 g
C. 小石块的密度约是 1. 36 × 10 3 kg/m 3
D. 如果欢欢利用现有器材先测体积 , 再测质量 , 所测出的小石块密度偏大
(6) 云南省麻栗坡县生产的果味型香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 小宋要测量麻栗坡香槟的密度 , 如 图 6 - 3 - 7 所示 ,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 。
图 6 - 3 - 7
A.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 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 , 应将平衡 螺母向左调
B. 放入最小的 5 g 砝码时 , 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 , 可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C. 烧杯和香槟的总质量为 5l g , 量筒中香槟的体积是 30 mL
D. 将烧杯内的香槟全部倒入量筒中 , 如图 (b) 所示 , 则香槟的密度小于1. 7 g/cm 3
(7) 图 6 - 3 - 8 (a) 中在使用天平时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 若砝码生锈了 , 其他操作均 正确 , 则测量结果将 (填“ 偏大”“偏小 ”或“ 不变”) ; 按图6 - 3 - 8 (b)中的视线读数 , 会使测量 结果 (填“ 偏大”“偏小” 或“ 不变”) 。
图 6 - 3 - 8
(
图 6
-
3
-
9
)(8) 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土豆的密度 , 由于土豆太大 , 不能 放入量筒中 , 他将土豆切下来一小块进行实验。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 面上 , 移动游码到零刻度线 , 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 6 - 3 - 9 (a) 所 示 , 将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 使横梁水平平衡 , 将土豆放在天平的左 盘 , 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6 - 3 - 9 (b) 所示 时 , 横梁再次水平平衡 , 土豆的质量为 g; 用量筒测出土豆的体积
为 40 cm3 , 则该土豆的密度为 g/cm3 ; 若在测量过程中发现砝码磨损 , 则测得的密度值 (填“ 偏大”“不变”或“ 偏小”)。
2
拓展提高
(9) 小明尝试只用量筒、小蜡块和水测量玛瑙石的密度 , 部分测量步骤如图 6 - 3 - 10 所示 , 请根据测量步骤①② , 设计补充完善测量步骤③。
①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 , 将小蜡块轻轻放入量筒内 , 水面对应的体积记为 V1 。
②将玛瑙石放在小蜡块上 , 静止后漂浮 , 水面对应的体积记为 V2 。
③ , 静止后 , 水面所对应的体积记为 V3 。
由此得到玛瑙石密度的表达式 ρ = 。( 用 ρ 水 和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图 6 - 3 - 10 发散思维
(10) 联合国定义每年 3 月 22 日为国际水资源日 (world water day) , 为了配合节约用水活动的开展 ,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对我市的供水系统和供水水质的物理参数进行了如下实验测量。
实验 1 : 测自来水的密度。
①某同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横梁静止时 , 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 线处 , 该同学使用托盘天平时操作的错误之处是 。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 , 该同学重新正确调节至天平平衡 , 将盛有适量自来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 左盘内 , 测出总质量为 122. 6 g , 再将杯子中的一部分自来水倒入量筒中 , 如图 6 - 3 - 11 ( a) 所示 , 则 量筒中自来水的体积为 cm 3 , 再将盛有剩余自来水的杯子放在天平盘内 , 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 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 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6 - 3 - 11 ( b) 所示 , 则杯子及杯内剩余自来水的质量为 g。
③根据上述实验数据 , 计算自来水的密度为 kg/m 3 。
实验 2 : 测量水龙头打开后的出水速度。
①首先老师告诉同学们流量是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 , 若水流在粗细均匀的水平 管道内向右匀速流动 , 设水流速度为 v , 管内通道的横截面积为 S , 如图 6 - 3 - 11 ( c) 所示 , 取一段管道 AB , 水从 B 端流到A 端所用时间为 t , 则 AB 间水柱的长度 l = , 根据流量的定义 , Q = 。( 以 上两空要求用 S 、v、t 中的字母表示)
②某同学根据流量的导出公式设计了如下测量水龙头出水速度的实验方案 :
a. 测出水龙头出水口的内壁直径 d。
b. 打开水龙头使水以适当的速度匀速流出 , 用容器接水并同时开始计时 , 测出经过一段时间 t 后容 器内水的体积 V。
c. 由流量的导出公式算出自来水龙头出水速度表达式为 。(用 d 、t 、π 、V 表示)
图 6 - 3 - 11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