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基础练习 主题4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钠及其化合物(含答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基础练习 主题4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钠及其化合物(含答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14 11:18:47

文档简介

主题4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钠及其化合物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 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D. 金属钠着火时应用细沙覆盖灭火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3题。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ⅠA族和ⅡA族,它们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历史上曾以NaCl为原料生产NaOH作为化学工业开端的标志。Na2CO3可由侯氏制碱法获得。Na2O2是强氧化剂,熔融条件下可将Fe2O3氧化为Na2FeO4。格氏试剂(如CH3MgCl)在有机化学中有重要用途,但易与空气中的CO2等发生反应。盐卤水中含有MgCl2,常用于豆制品加工。MgCl2·6H2O受热分解最终生成MgO。
2 [2024南京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
B. NaCl中化学键的离子键百分数比MgCl2中的低
C. Na2O2中存在Na+与O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D. Na2CO3 中CO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3 [2024南京二模]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侯氏制碱法中的物质转化:NaClNaHCO3Na2CO3
B. 由CH3MgCl制备乙酸的物质转化:CH3MgClCH3COOMgCl
CH3COOH
C. 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阴极反应:2H2O+2e-===H2↑+2OH-
D. Na2O2与Fe2O3共熔的反应:Fe2O3+3Na2O22Na2FeO4+Na2O
4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NaClO溶液显碱性,可用作漂白剂
B. 纯碱能与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C. 钠的熔点很低,可用于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备Ti
D. Na、K合金熔点低且导热,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5 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 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C.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6 [2025盐城期初联考]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过程中,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制取氨气 B. 制取碳酸氢钠 C. 制取碳酸钠 D. 分离出碳酸氢钠
7 [2023苏锡常镇二调]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酸钠。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甲  乙 丙  丁  戊
A. 用装置甲制备氯气 B. 用装置乙处理余氯
C. 用装置丙除去氯化氢 D. 用装置戊检验氯气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操作
A 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检验NaHCO3与Na2CO3溶液 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
C 证明Na2O2与CO2反应是放热反应 将棉花包裹的Na2O2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
D 检验Na2CO3与K2CO3溶液 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
9 [2025南通如皋中学期初改编]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由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气体X是NH3
B. “吸收Ⅱ”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CO2+NH3+H2O===NaHCO3↓
+NH4Cl
C. 向小苏打溶液中滴加过量Ca(OH)2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2OH-+Ca2+===CaCO3↓+CO +2H2O
D. 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体并通入NH3可析出NH4Cl固体
10 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实验如下图所示。已知:H2O2 H++HO、HO H++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⑤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①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 ②⑤中KMnO4与MnO2的作用不同,产生气体的量也不同
D. 通过③能比较酸性:HCl>H2O2
二、 非选择题
11 [2024徐州四模]硫代硫酸钠 (Na2S2O3)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取硫代硫酸钠的方法之一。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装置如图所示。
(1)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为保证硫酸顺利滴下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装置B中生成Na2S2O3的同时还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装置中使用多孔球泡的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装置B中SO2的吸收效果,C中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H2O2溶液   b. 溴水
c. KMnO4溶液 d. BaCl2溶液
(4) Na2S2O3溶液常用于测定废水中Ba2+浓度。
①取废水20.00 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K2Cr2O7溶液,得到 BaCrO4沉淀,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酸溶解,此时CrO全部转化为Cr2O;再加过量 KI溶液,将Cr2O充分反应;然后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10 mol/L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I2 +2S2O=== S4O+ 2I-),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滴定3次,消耗Na2S2O3溶液的平均用量为18.00 mL。则该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②在滴定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会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
a. 滴定管未用Na2S2O3溶液润洗
b. 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c.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进行干燥处理
d. 滴定管尖嘴处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发现有气泡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O和Na2O2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E为实验前压瘪的气囊。
已知:除浅黄色的AgNO2难溶于水外,其余亚硝酸盐均易溶于水。
(1) 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试剂。
(3) 用无水CaCl2除去水蒸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反应一段时间后,D处有烫手的感觉,其中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直至颜色不再变化时,气囊E始终没有明显鼓起。
①某同学依据反应现象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推断固体产物为NaN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证明有NaNO2生成,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主题4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钠及其化合物
1 B
2 C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s1、ns2,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A错误;离子键的百分数是依据电负性的差值计算出来的,差值越大,离子键的百分数越大,电负性NaMgCl2,故NaCl中化学键的离子键百分数比MgCl2中的高,B错误;Na2O2是由Na+和O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存在Na+和O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C正确;CO的中心原子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采取sp2杂化,孤电子对数为0,故CO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D错误。
3 A 侯氏制碱法是向饱和NaCl溶液中依次通入NH3和CO2生成NaHCO3,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A错误;CH3MgCl易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OOMgCl,CH3COOMgCl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获得CH3COOH,B正确;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阴极上H2O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和OH-,C正确;Na2O2是强氧化剂,熔融条件下可将Fe2O3氧化为Na2FeO4,D正确。
4 D 5 B
6 D 单独加热NH4Cl固体不能制得NH3,因为生成的NH3和HCl在冷的试管口会重新化合生成NH4Cl,A错误;通入CO2气体时,应该从长导管进气,B错误;不能在蒸发皿中加热固体,应选用坩埚,C错误。
7 A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Cl2时需要加热,缺少加热装置,A错误;关闭丙中的止水夹后,甲继续产生的Cl2通过乙,NaOH溶液可以吸收继续产生的Cl2,B正确;HCl极易溶于水,而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C正确;Cl2将I-氧化成I2,I2遇淀粉变蓝,故用装置戊可以检验Cl2,D正确。
8 C
9 C CO2在碱性溶液中溶解量大,应该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NH3、后通CO2,故气体X是NH3、Y是CO2,A正确;NaHCO3的溶解度较小,会优先以固体形式从溶液中析出,需要标注“↓”符号,B正确;Ca(OH)2溶液是过量的,反应后溶液中不应剩余CO ,C错误;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体并通入NH3,导致溶液中的c(Cl-)·c(NH)>Ksp(NH4Cl),故可析出NH4Cl固体,D正确。
10 D
11 (1) 打开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2) 4SO2+2S2-+CO===3S2O+CO2 增大SO2与Na2S、Na2CO3混合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SO2的吸收率 (3) bc (4) ①蓝色褪去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 0.003 mol/L ②a
解析:(4) ①由题给信息可得关系式:2BaCrO4~Cr2O~3I2~6S2O,故Ba2+和S2O存在关系式:Ba2+~3S2O,废液中的c(Ba2+)==0.003 mol/L。
12 (1)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  (3) 防止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干扰实验
(4) ①2NO+Na2O2===2NaNO2 ②取少量D管中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AgNO3溶液,若生成浅黄色沉淀,则有NaNO2生成(共25张PPT)
模块二 
无机物的转化与应用
主题4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钠及其化合物
配套练习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 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D. 金属钠着火时应用细沙覆盖灭火
答案: B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3题。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ⅠA族和ⅡA族,它们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历史上曾以NaCl为原料生产NaOH作为化学工业开端的标志。Na2CO3可由侯氏制碱法获得。Na2O2是强氧化剂,熔融条件下可将Fe2O3氧化为Na2FeO4。格氏试剂(如CH3MgCl)在有机化学中有重要用途,但易与空气中的CO2等发生反应。盐卤水中含有MgCl2,常用于豆制品加工。MgCl2·6H2O受热分解最终生成MgO。
2 [2024南京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
B. NaCl中化学键的离子键百分数比MgCl2中的低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答案:C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3 [2024南京二模]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解析:侯氏制碱法是向饱和NaCl溶液中依次通入NH3和CO2生成NaHCO3,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A错误;CH3MgCl易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OOMgCl,CH3COOMgCl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获得CH3COOH,B正确;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阴极上H2O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和OH-,C正确;Na2O2是强氧化剂,熔融条件下可将Fe2O3氧化为Na2FeO4,D正确。
答案:A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4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NaClO溶液显碱性,可用作漂白剂
B. 纯碱能与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C. 钠的熔点很低,可用于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备Ti
D. Na、K合金熔点低且导热,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答案:D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5 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 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C.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答案:B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6 [2025盐城期初联考]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过程中,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制取氨气
B. 制取碳酸氢钠
C. 制取碳酸钠
D. 分离出碳酸氢钠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解析:单独加热NH4Cl固体不能制得NH3,因为生成的NH3和HCl在冷的试管口会重新化合生成NH4Cl,A错误;通入CO2气体时,应该从长导管进气,B错误;不能在蒸发皿中加热固体,应选用坩埚,C错误。
答案:D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7 [2023苏锡常镇二调]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酸钠。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制备氯气
B. 用装置乙处理余氯
C. 用装置丙除去氯化氢
D. 用装置戊检验氯气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解析: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Cl2时需要加热,缺少加热装置,A错误;关闭丙中的止水夹后,甲继续产生的Cl2通过乙,NaOH溶液可以吸收继续产生的Cl2,B正确;HCl极易溶于水,而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C正确;Cl2将I-氧化成I2,I2遇淀粉变蓝,故用装置戊可以检验Cl2,D正确。
答案:A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操作
A 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检验NaHCO3与Na2CO3溶液 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
C 证明Na2O2与CO2反应是放热反应 将棉花包裹的Na2O2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
D 检验Na2CO3与K2CO3溶液 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
答案:C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9 [2025南通如皋中学期初改编]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由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气体X是NH3
B. “吸收Ⅱ”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答案:C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A. ①⑤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①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 ②⑤中KMnO4与MnO2的作用不同,产生气体的量也不同
D. 通过③能比较酸性:HCl>H2O2
答案: D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二、 非选择题
11 [2024徐州四模]硫代硫酸钠 (Na2S2O3)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取硫代硫酸钠的方法之一。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装置如图所示。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为保证硫酸顺利滴下的操作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装置B中生成Na2S2O3的同时还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装置中使用多孔球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装置B中SO2的吸收效果,C中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H2O2溶液   B. 溴水
c. KMnO4溶液 D. BaCl2溶液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②在滴定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会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
a. 滴定管未用Na2S2O3溶液润洗
b. 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c.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进行干燥处理
d. 滴定管尖嘴处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发现有气泡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O和Na2O2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E为实验前压瘪的气囊。
已知:除浅黄色的AgNO2难溶于水外,其余亚硝酸盐均易溶于水。
(1) 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Cu+4HNO3(浓)===Cu(NO3)2+
2NO2↑+2H2O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2) 将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试剂。
(3) 用无水CaCl2除去水蒸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2)
防止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
干扰实验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4) 反应一段时间后,D处有烫手的感觉,其中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直至颜色不再变化时,气囊E始终没有明显鼓起。
①某同学依据反应现象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推断固体产物为NaN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证明有NaNO2生成,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2NO+Na2O2===2NaNO2
取少量D管中的固体于
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AgNO3溶液,若生成浅黄色沉淀,则有NaNO2
生成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