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金属资源的开发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不同的金属在冶炼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钒、铬、锰、铁等难熔金属通常采用铝热法炼制
B. 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的冶炼方法比较简单
C. 由于钠、镁、铝等金属化学性质太活泼,人们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物的方式来获取它们的单质
D. 炼铁时加入的焦炭除了提供热量外,还用来制造还原剂一氧化碳
2 [2025南通崇川期初调研]从炼钢粉尘(主要含Fe3O4、Fe2O3和ZnO)中提取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盐浸”过程中ZnO转化为[Zn(NH3)4]2+,并有少量Fe2+和Fe3+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Zn(NH3)4]2+含16 mol σ键
B. “盐浸”过程中需补充NH3,防止浸液pH下降
C. “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
D. “沉锌”过程中得到的“滤液”可循环利用
3 [2025连云港中学月考]以废弃锌锰干电池(主要成分是Zn和MnO2,还含有少量炭黑)为原料制取ZnSO4、MnSO4溶液,进而得到复合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浸取时,MnO2与FeS(不溶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8MnO2+2FeS+
16H+===8Mn2++2SO+2Fe2++8H2O
B. 浸取液中主要存在离子有:H+、Fe3+、Zn2+、S2-、Mn2+、SO
C. 过滤Ⅱ所得的滤渣为ZnCO3
D. 过滤所得ZnSO4、MnSO4溶液中:c(Zn2+)+c(Mn2+)4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2∶3
B. 利用途径③制备16 g硫酸铜,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C. 生成等量的硫酸铜,三个途径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①=②=③
D. 与途径①③相比,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5 [2025南通海安期初]Co3O4在磁性材料、电化学领域应用广泛,利用钴渣主要含(Co2O3、FeO)制备Co3O4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浸取”后的滤液中主要阳离子有:H+、Fe3+、Co3+
B. (NH4)2C2O4溶液中:c(NH)+c(H+)=c(C2O)+c(HC2O)+c(OH-)
C. “沉钴”时将(NH4)2C2O4换成Na2C2O4,则制得的Co3O4纯度降低
D. “煅烧”时每生成1 mol Co3O4反应转移2 mol电子
6 一种以菱苦土(MgO)为原料制备金属Mg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得到12 g Mg,同时得到11.2 L Cl2
B. 用铂丝蘸取滤渣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焰色为紫色
C. 为加快菱苦土的溶解,在高温下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 降温结晶发生的反应为Mg(NO3)2+2KCl===2KNO3↓+MgCl2
7 以混有SiO2的MgCO3为原料制备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酸浸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H2O+CO2↑
B. 浸出渣的成分是SiO2
C. 母液的主要溶质是NH4Cl
D. 固体X是Mg(OH)2
8 下图是部分矿物资源铝土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氧化铁)和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的利用及产品生产流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除杂过程中铝元素的存在如下变化:Al2O3―→[Al(OH)4]-―→Al(OH)3
―→Al2O3
B. Al和Cu(精)均在电解槽的阴极获得
C. 粗铜炼制过程中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每转移1.2 mol电子,则有0.2 mol硫被氧化
D. 若通过电解法分别制铝和铜的过程中转移电子数相等,理论上获得的铝和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9 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氧化,常用作媒染剂。以废铜渣(主要成分为Cu,含少量Ni、Al2O3等)为原料制备CuCl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配合物Ni(CO)4中σ键的数目为4 mol
B. “碱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6H2O===2[Al(OH)4]-+3H2↑
C. “还原”后所得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Cu2+、 H+、 Cl-、 SO
D. “洗涤”时使用乙醇能防止CuCl被氧化
二、 非选择题
10 [2025镇江期初]一种从某铜镍矿(主要成分为CuFeS2、FeS2、NiO、MgO、SiO2等)中回收Cu、Ni的流程如图所示。
(1) 基态Cu2+的外围电子排布为________。
(2) “氧压浸出”过程中,加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萃铜”时发生的反应为Cu2+(水相)+2HR(有机相) CuR2(有机相)+2H+(水相),适当增大溶液pH有利于铜的萃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 “沉铁”过程生成黄钠铁矾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单质镍与碳、镁形成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中Mg和Ni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
(6)“沉镍”时,为确保Ni2+沉淀完全,理论上应调节溶液pH≥________(已知:25 ℃时,Ksp[Ni(OH)2]=4×10-15,lg2=0.3;当溶液中c(Ni2+)≤1×10-5 mol/L时,可认为该Ni2+沉淀完全)。
(7) 测定NiSO4·7H2O粗品的纯度。取3.000 g NiSO4·7H2O粗品溶于水(滴加几滴稀硫酸)配成100.0 mL溶液,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指示剂,用0.050 00 mol/L的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平均消耗标准溶液50.00 mL。计算确定粗品中NiSO4·7H2O的纯度________(已知:Ni2++H2Y2-===NiY2-+2H+,写出计算过程)。
第14讲 金属资源的开发
1 D
2 C 1 mol [Zn(NH3)4]2+中含有4 mol Zn—N配位键和12 mol N—H共价键,该离子中的配位键和共价键均属于σ键,共含16 mol σ键,A正确;“盐浸”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ZnO+2NH+2NH3===[Zn(NH3)4]2++H2O,NH3被消耗,可导致浸液pH下降,故需补充NH3,B正确:“盐浸”过程中,只有少量Fe2+和Fe3+浸出,故“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3O4、Fe2O3,C错误;“沉锌”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Zn(NH3)4]2++S2-===ZnS↓+4NH3,得到的“滤液”中含有NH3/NH4Cl,可在“盐浸”过程中循环利用,D正确。
3 D 浸取时,MnO2是氧化剂,FeS是还原剂,产物是Mn2+、SO、Fe3+和H2O,A错误;H+、S2-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加ZnCO3调节溶液pH沉铁,故过滤Ⅱ所得的滤渣中应该含有Fe(OH)3,C错误;电荷守恒式为c(H+)+2c(Zn2+)+2c(Mn2+)=2c(SO)+c(OH-),滤液的pH=4.0,则c(H+)>c(OH-),则c(Zn2+)+c(Mn2+)4 D
5 C “沉钴”时得到的是CoC2O4,Co元素显+2价,故 “浸取”后的滤液中不含Co3+,A错误;电荷守恒式中,c(C2O)的系数应为2,B错误; “沉钴”时将(NH4)2C2O4换成Na2C2O4,夹杂在沉淀中的Na+在空气中煅烧不能被除去,则制得的Co3O4纯度降低,C正确;“煅烧”时的反应为3CoC2O4+2O2Co3O4+6CO2,Co、C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每生成1 mol Co3O4反应转移8 mol电子,D错误。
6 D 7 A 8 D 9 D
10 (1) 3d9 (2) 增大O2的浓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 适当增大溶液pH,c(H+)减小,促使萃取平衡正向移动,提高铜的萃取率 (4) Na++3Fe3++2SO+3H2O+3MgO===NaFe3(SO4)2(OH)6↓+3Mg2+ (5) 1∶3 (6) 9.3
(7) 93.67%(计算过程见解析)
解析:(4) “沉铁”过程中,MgO的作用是调节溶液pH,书写离子方程式时,MgO应出现在反应物中,具体离子方程式见答案。(5) 由均摊法知,晶胞中,Mg个数=8×=1,Ni个数=6×=3,该晶体中Mg和Ni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3。(6) “沉镍”时,为确保Ni2+沉淀完全,理论上溶液中的c(OH-)≥ = mol/L=2×10-5 mol/L,pOH≤5-lg2=5-0.3=4.7,pH=14-pOH≥14-4.7=9.3。(7) 根据滴定方程式:Ni2++H2Y2-===NiY2-+2H+可知,恰好滴定到终点时,n(Ni2+)=n(H2Y2-)=0.050 00 mol/L×0.050 00 L=2.500×10-3 mol,滴定取了25 mL粗品溶液,则100 mL该溶液中含有的n(Ni2+)=4×2.500×10-3 mol=1.000×10-2 mol,即Ni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1.000×10-2 mol,则m(NiSO4·7H2O)=n(NiSO4·7H2O)×M(NiSO4·7H2O)=1.000×10-2 mol×281 g/mol=2.81 g,则粗品中NiSO4·7H2O的纯度=×100%≈93.67%。(共21张PPT)
模块二
无机物的转化与应用
主题4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4讲 金属资源的开发
配套练习
2
4
5
1
3
7
9
6
8
10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不同的金属在冶炼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钒、铬、锰、铁等难熔金属通常采用铝热法炼制
B. 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的冶炼方法比较简单
C. 由于钠、镁、铝等金属化学性质太活泼,人们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物的方式来获取它们的单质
D. 炼铁时加入的焦炭除了提供热量外,还用来制造还原剂一氧化碳
答案:D
2
4
5
1
3
7
9
6
8
10
2 [2025南通崇川期初调研]从炼钢粉尘(主要含Fe3O4、Fe2O3和ZnO)中提取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盐浸”过程中ZnO转化为[Zn(NH3)4]2+,并有少量Fe2+和Fe3+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Zn(NH3)4]2+含16 mol σ键
B. “盐浸”过程中需补充NH3,防止浸液pH下降
C. “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
D. “沉锌”过程中得到的“滤液”可循环利用
2
4
5
1
3
7
9
6
8
10
答案:C
2
4
5
3
7
9
6
8
10
3 [2025连云港中学月考]以废弃锌锰干电池(主要成分是Zn和MnO2,还含有少量炭黑)为原料制取ZnSO4、MnSO4溶液,进而得到复合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2
4
5
3
7
9
6
8
10
1
答案: D
2
4
5
3
7
9
6
8
10
4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2∶3
B. 利用途径③制备16 g硫酸铜,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C. 生成等量的硫酸铜,三个途径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①=②=③
D. 与途径①③相比,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1
答案: D
2
4
5
3
7
9
6
8
10
5 [2025南通海安期初]Co3O4在磁性材料、电化学领域应用广泛,利用钴渣主要含(Co2O3、FeO)制备Co3O4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浸取”后的滤液中主要阳离子有:H+、Fe3+、Co3+
1
C. “沉钴”时将(NH4)2C2O4换成Na2C2O4,则制得的Co3O4纯度降低
D. “煅烧”时每生成1 mol Co3O4反应转移2 mol电子
2
4
5
3
7
9
6
8
10
1
答案:C
2
4
5
3
7
9
6
8
10
6 一种以菱苦土(MgO)为原料制备金属Mg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得到12 g Mg,同时得到11.2 L Cl2
B. 用铂丝蘸取滤渣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焰色为紫色
C. 为加快菱苦土的溶解,在高温下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 降温结晶发生的反应为Mg(NO3)2+2KCl===2KNO3↓+MgCl2
1
答案:D
2
4
5
3
7
9
6
8
10
7 以混有SiO2的MgCO3为原料制备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
B. 浸出渣的成分是SiO2
C. 母液的主要溶质是NH4Cl
D. 固体X是Mg(OH)2
答案:A
2
4
5
3
7
9
6
8
10
8 下图是部分矿物资源铝土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氧化铁)和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的利用及产品生产流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除杂过程中铝元素的存在如下变化:
Al2O3―→[Al(OH)4]-―→Al(OH)3―→Al2O3
B. Al和Cu(精)均在电解槽的阴极获得
1
D. 若通过电解法分别制铝和铜的过程中转移电子数相等,理论上获得的铝和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答案:D
2
4
5
3
7
9
6
8
10
9 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氧化,常用作媒染剂。以废铜渣(主要成分为Cu,含少量Ni、Al2O3等)为原料制备CuCl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配合物Ni(CO)4中σ键的数目为4 mol
B. “碱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2OH-+6H2O===2[Al(OH)4]-+3H2↑
1
答案: D
2
4
5
3
7
9
6
8
10
二、 非选择题
10 [2025镇江期初]一种从某铜镍矿(主要成分为CuFeS2、FeS2、NiO、MgO、SiO2等)中回收Cu、Ni的流程如图所示。
(1) 基态Cu2+的外围电子排布为________。
1
2
4
5
3
7
9
6
8
10
(2) “氧压浸出”过程中,加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萃铜”时发生的反应为Cu2+(水相)+2HR(有机相)??CuR2(有机相)+2H+(水相),适当增大溶液pH有利于铜的萃取,其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 “沉铁”过程生成黄钠铁矾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4
5
3
7
9
6
8
10
(5) 单质镍与碳、镁形成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中Mg和Ni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
(6) “沉镍”时,为确保Ni2+沉淀完全,理论上应调节溶液pH≥
________(已知:25 ℃时,Ksp[Ni(OH)2]=4×10-15,lg2=0.3;当溶液中c(Ni2+)≤1×10-5 mol/L时,可认为该Ni2+沉淀完全)。
1
2
4
5
3
7
9
6
8
10
(7) 测定NiSO4·7H2O粗品的纯度。取3.000 g NiSO4·7H2O粗品溶于水(滴加几滴稀硫酸)配成100.0 mL溶液,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指示剂,用0.050 00 mol/L的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平均消耗标准溶液50.00 mL。计算确定粗品中NiSO4·7H2O的纯度________(已知:Ni2++H2Y2-===NiY2-+2H+,写出计算过程)。
1
2
4
5
3
7
9
6
8
10
1
2
4
5
3
7
9
6
8
10
1
2
4
5
3
7
9
6
8
10
1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