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
第1课时 分式的乘除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则,运用法则进行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的认识.
3.通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
教学难点
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察下列运算:
.
猜一猜=?=?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1 分式的乘法
典例1 化简分式的结果是 ( )
A. B. C. D.
[解析] 进行分式乘除法运算时,先约分,再化简即可..
[答案] B
变式训练 计算的结果是 ( )
A.-1 B.0
C.1 D.2
[解析] 原式==1.
[答案] C
探究点2 分式的除法
典例2 化简的结果是 ( )
A.a2 B. C. D.
[解析] 先将分子因式分解,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后约分即可.
[答案] D
探究点3 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典例3 计算.
[解析]
=
=
=.
技巧点拨做分式乘除混合运算时,一般是先统一为乘法运算,所以分式乘除法的运算,归根到底是乘法的运算,运算的最后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
变式训练 计算:÷(y-x)·.
[解析] ÷(y-x)·.
三、板书设计
分式的乘除
分式的乘除
◇教学反思◇
在分式的乘除这一课的教学中,仍然采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除的运算方法,提示学生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学生反应较好,能基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要让学生明确分式乘除运算的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最后的结果是要化简的.
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记住分式乘方的法则,能运用乘方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运算.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式的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
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复习乘方的意义:am=a×a×a×a×…×a(m为正整数),指出底数a可以代表一个数,一个整式,所以也可以是一个分式,当底数为分式,m为正整数时,表示分式的乘方,该怎么计算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1 分式的乘方
典例1 计算的结果是 ( )
A. B.
C. D.
[解析] 原式=.
[答案] C
技巧点拨分式的乘方运算,就是分子分母分别乘方,转化为积的乘方进行运算.
探究点2 分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
典例2 计算的结果是 ( )
A. B.
C. D.
[解析] .
[答案] B
变式训练 计算:÷4a3b.
[解析] 原式=.
三、板书设计
分式的乘方
分式的乘方
◇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是分式的乘方,教学中从乘方的意义入手,学生探究、归纳容易得到乘方的法则,关键是计算过程的应用,体现分组——交流——合作——探究这种新的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备课中认真分析教材的每一个环节,用心体会教材编排的用意,包括课后的每一道练习题及其安排顺序都要仔细推敲,联系我们学生的实际做好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