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密度的应用 同步练习 (无答案)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6.4 密度的应用 同步练习 (无答案)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3 22:3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4 节 密度的应用
基础训练
(1) 工厂生产的酒精 (ρ酒精 = 0. 8 g/cm 3 ) 含水量 ( 按质量计算) 不得超过 10% , 质检员抽出甲、 乙 、丙 、丁四瓶样本 , 测得它们的密度依次分别为 0. 811 g/cm 3 、0. 815 g/cm 3 、0. 821 g/cm 3 、0. 830 g/ cm 3 , 其中合格是 ( ) 。
A. 只有甲 B. 甲 、乙
C. 甲 、乙 、丙 D. 甲 、乙 、丙 、丁
(2) 在生产和生活中 , 人们常把密度作为选择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 , 下列事例中主要从密度角度考 虑选材的是 ( ) 。
A. 用胶木做炒锅的把手 B. 用铜做家庭电路的导线
C. 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 D. 用泡沫做“ 石头 ”道具
(3) 为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 , 将一定质量的冰放入密闭 容器中进行加热 , 记录其体积随温度的变化 , 得到了如图 6 - 4 - 6 所示的 图像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
A. 在 0 ℃ 时 , 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B. 在 0 ℃ 时 , 冰全部变成水后质量变小
C. 在 0 ~ 4 ℃ 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D. 从 0 ℃ 升至 8 ℃ 的过程中 , 水的密度先减小后增大
(
图 6
-
4
-
6
)(4) 兴趣活动中某科学小组在实验室用 1 份体积的水和 3 份体积的 纯酒精充分混合制成消毒液 , 已知 ρ 水 = 1. 0 × 10 3 kg/m 3 , ρ 酒精 = 0. 8 × 10 3 kg/m 3 , 则该消毒液的密度 ( ) 。
A. 略大于 0. 85 × 10 3 kg/m 3 B. 略小于 0. 85 × 10 3 kg/m 3
C. 等于 0. 85 × 10 3 kg/m 3 D. 略小于 0. 8 × 10 3 kg/m 3
(5) 小智和妈妈在寒假外出旅游时购买了一块蜜蜡首饰 , 由于市面上有商贩会用树脂 、玻璃等材料 以假充真 , 所以他准备鉴别一下它的真假 。他通过测量得出它的密度为 1. 08 g/cm 3 。表 6 - 4 - 1 是小智上 网查阅的部分材料的密度 , 可知该首饰的材料为 ( ) 。
表 6 - 4 - 1
材料种类 有机玻璃 蜜蜡 合成树脂 PVC 塑料
密度/ ( g ·cm - 3 ) 1. 15 ~ 1. 20 1. 05 ~ 1. 10 1. 2 ~ 1. 4 1. 45 ~ 1. 85
A. 有机玻璃 B. 蜜蜡 C. 合成树脂 D. PVC 塑料
(6) 一个实心铁球质量为 15. 8 g , 则该实心铁球的体积为 cm 3 ; 为使铁球能悬浮于水中 , 我 们将实心铁球制成空心铁球 , 则空心部分体积为 cm 3 。(ρ铁 = 7. 9 × 10 3 kg/m 3 )
(7) 小雯在珠宝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观音项坠 。 回来后 , 晓雯特别想知道这个项坠是不是纯金 的 (ρ 金 = 19. 3 × 10 3 kg/m 3 ) , 于是 , 她在实验室中选用托盘天平 、量筒 、细线 、烧杯和水等 , 进行了如 下的实验操作。
A. 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 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 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 , 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 将项坠用细线系好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 读出此时液面示数。
D. 将项坠放在左盘中 , 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衡量平衡。
E.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 读出此时液面的示数。
1
①正确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A 、B 、D ( 其余两个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
②在上述 D 项操作中 , 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6 - 4 - 7 所示 , 则项坠的质量是 g。
图 6 - 4 - 7
③若所测得项坠的体积为 8 cm 3 , 则项坠的密度为 kg/m 3 。 由此结果可以确定项坠不是纯 金的。
拓展提高
(8) 图 6 - 4 - 8 是一组实验情景图 ,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图 6 - 4 - 8
①观察实验现象 : 一个铜球直径略小于铁环内径 , 铜球恰好通过铁环。加热铜球后 , 铜球不能通过铁 环。说明加热后铜球的体积 (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
②铜球的质量 ( 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③铜球的密度 ( 填“ 变大 ”“ 变小 ” 或“ 不变”) , 判断理由是

发散思维
(9) 阅读短文 , 回答文后问题。
冻豆腐
冻豆腐是一种传统豆制品美食 , 是北方人的发明 。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 , 这些小孔大小不 一 , 有的互相连通 , 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 容器”, 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 。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 缩的性质 , 但水在 0 ~ 4 ℃ 之间却具有反膨胀特性— 热缩冷胀 。4 ℃ 时 , 水的密度最大 (1. 00 g/cm 3 ) , 到 0 ℃ 时 , 结成了冰 , 它的体积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 10% 左右 。温度再降低 , 冰的体积几乎不再变化。 当豆腐的温度降到 0 ℃ 以下时 , 里面的水分结成冰 , 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 。等到冰化成水从豆腐里跑 掉以后 , 就留下了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 。此时的豆腐孔隙多 、弹性好 , 吃的时候口感很有层次 。放在浓 汤里煮过的冻豆腐非常好吃 , 因为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能充分吸收汤汁的美味 。豆腐经过冷冻 , 能产 生一种酸性物质 , 这种酸性物质能破坏人体的脂肪 , 如能经常吃冻豆腐 , 有利于脂肪排泄 , 使体内积蓄 的脂肪不断减少 , 达到减肥的 目 的 。冻豆腐具有孔隙多 、营养丰富 、热量少等特点 , 不会造成明显的饥 饿感。
①从新鲜豆腐到冻豆腐 , 质量 , 密度 。( 均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填序号) 。
A. 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减肥
B. 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
C. 罐装的饮料 (可看作水) 在 4 ℃ 时存放最不安全 , 有胀破的危险
D. 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2
③将豆腐切成方块后放入冰箱冷冻室 , 一天后取出来观察 , 下列豆腐的形状正确的是 ( 填序 号) 。
A. B. C. D.
④10 ℃ 的水在降温至 - 10 ℃ 的过程中 , 它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填序号) 。
A. B. C. D.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