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南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综合专题复习练习题
中考真题
【1-2025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小水滴滔滔正在黄河河南段旅行,请你以志愿者小豫的身份,为其助力。
滔滔在写旅行笔记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帮忙解决。
游豫记(一) 我是黄河的一滴水,出潼关,入河南,在三门峡的①(崖 涯)壁间撒欢儿,在小浪底水库看蓝天白云、鱼跃鸟鸣。突然,一声②(哄 轰)鸣,我被抛向空中,又被急流裹挟而下。哦,原来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在调水调沙呢,黄河安澜,可少不了它的功劳。
(1)请根据语境,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字,并工整书写。
(2)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请写出修改意见。
游豫记(二) 今天真是开眼了!高科技已让黄河变得“_______”(A.耳聪目明 B.见多识广)。河岸35米高空的“天眼”,能清楚看到2.5千米远的厘米级物体;河边的自计水尺,每6分钟就会自动上报一次水位;坝岸下的传感器,一旦监测到坝体隐患就会立即报警。它们构建的“天、地、河”一体化信息感知网,给黄河沿岸人民带来了稳稳的幸福。
(3)滔滔不知道画横线处用哪个成语贴切。请根据成语的意思,结合语境,从括号中为其推荐一个,并简要说明理由。
耳聪目明:听觉和视觉都很灵敏。形容头脑清醒,感觉灵敏。
见多识广:见过的事情多,知识面广。
——《新华成语词典》
【2-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 ① (符 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 ② (崇 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3-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小麦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优质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河南小麦的丰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①每一个优质麦种都凝聚着育种人的智慧
②多个“第一”的背后,优质麦种是关键
③创新集成了多套小麦育种技术体系
④河南小麦育种人综合利用远缘杂交、分子标记等技术
【4-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河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哺育了一代代中原儿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 ① (详 祥)地,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核心区,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兴业。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在中原大地留下星罗 ② (其 棋)布的文化遗迹。守护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就从了解我们的家乡河南开始吧。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
A. pǔ xīng mò B. bǔ xìng mò C. bǔ xīng mài D. pǔ xìng mài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5-202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直溯渊源,常通书画之理,兼具镌刻技艺,内含着作者的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到外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在方寸之间雕世间万物,以刀情笔趣载千秋讯息,zhāng显华夏民族的审美特质,诠释中华文化的审美内hán,是中国传统艺术瑰宝之一。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shuò sān B. sù sàn C. sù sān D. shuò sàn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zhāng( )显 内hán( )
【6-202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软笔书写更让它散发出变① 无穷的魅力。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锲而不舍地追求书法的线条美,创造出五彩斑斓的书法艺术。秦代李斯的铁画银钩,东晋王義之的秀美飘 ② ,唐代柳公权的刚劲有力,明代徐渭的扭曲盘结……不同时代名家③ 出,掀起了书法艺术的一个又一个高潮。如今随着书法教育的普及,我们期待这支笔焕发新的生机,带来新的风格流变。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qì jìn B.qiè jìn C.qì jìng D.qiè jìng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①幻 ②溢 ③倍 B.①换 ②逸 ③倍
C.①幻 ②逸 ③辈 D.①换 ②溢 ③辈
【7-202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才能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
②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
③从而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
④阅读为什么能提升我们的气质?
⑤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气象万千的精神。
A.①③④②⑤ B.④②①③⑤ C.①③②④⑤ D.④②③①⑤
模拟试题
【1-2025年5月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试题。
毕业是一段旅程的结束,更是新征程的开始。回首过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jí 取养分,在成长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我们曾为难题zī zī 不倦地探寻答案,曾为集体荣誉齐心协力地拼搏奋斗。如今,我们即将挥手作别,奔赴新的征程,那些一起欢笑、一起拼搏的日子,已深深镌( )刻在记忆深处,愿大家都能怀揣着炽( )热的梦想, 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也愿这份纪念册能成为我们青春岁月的永恒见证。
1. 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1) 镌( )刻 (2) 炽( )热
2. 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是什么字?请工整书写。
(1) jí( ) 取 (2) zī zī( ) ( ) 不倦
【2-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趁着“五一”假期,乘着国家旅游日的东风,小文来了一场美好的旅行。下面是他撰写的《锦绣河南观察手记》,请你帮他一起完善。
手记一: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汉字源远流长,探寻一个字的奥秘更是其乐无穷。下方这幅图像不像众人聚集在军旗之下?“旅”的本意就是军队。古代军队以五百人为一旅。后来“旅”这个字引伸出了旅客、旅行这些意思了。
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开始了对中国地貌地质的系统考察,无论艳阳高照还是风雪载途,他都锲而不舍。后经整理,终于完成了《徐霞客游记》。这不仅是一部精妙的文学著作,而且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2011年,国务院将5月19这一天定为“中国旅游日”以致敬这位“游圣”。很多人表示,祖国副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巨大,而5月,无论东西南北中,都是适宜出门旅游的黄金时间。
1. 小文拿不准文段中画线的词语书写是否正确。请你帮他找出两个写错的词语,并将正确的词语书写在下面横线处。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小文朗读文段时拿不准加点的读音,请你帮他写出正确的拼音。
风雪载途_____ 锲而不舍_____
3.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3-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走访书店时,大家发现有些书店名称很有创意。请从下面三家书店名称中任选一个,简要说说其妙处。
①方塘书社 ②尚书房 ③郑品书舍
【4-2025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家乡,是一缕炊烟,是一声乡音,是一条小路,是一湾清泉……家乡是每个游子心中深深的眷恋。班级要开展“情系家乡,共话桑梓”的主题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赏家乡美景】
小晨围绕“家乡美景”写了一段文字,准备在班内分享,请帮他正音写字。
家乡是一幅绚丽的画,是一曲悠扬的歌,把静谧的田园勾勒;家乡是一泓清泉,是一抹澄澈的纯净,把质朴的乡情润泽。
家乡的春繁花似锦,桃花夭夭,梨花皑皑,繁花簇拥,引得蜜蜂嘤嘤舞,唤来蝴蝶翩翩忙。
家乡的夏热烈奔放,树林里蝉声阵阵,蛙鸣声声,奏响生命的乐章;田野里麦浪翻滚,稻穗低垂,yùn育丰收的希望。
家乡的秋天高云淡,枫叶似火,红得让人心醉,美得让人心驰,撩拨着游子的情,成了心灵的寄托!
家乡的冬银zhuāng素裹,夜晚悄然无声,如羽的雪花悠悠飘落;清晨玉树琼枝,好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家乡,永远是一首吟不完的诗,一支唱不倦的歌,一幅看不厌的画,一本读不够的书。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ái liáo qiǎo B. ǎi liāo qiǎo C. ái liāo qiāo D. ǎi liáo qiāo
(2)根据文段中所给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yùn( )育 银zhuāng( )素裹
【5-2025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郑州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的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出现。通过广泛观察,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撰写了《郑州文化生活观察日记》。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完善内容。
手记一
1. 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
占地约120亩,位于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68号。其原址是郑州油脂化学厂,始建于1952年,建筑主体完好,墙体充满着历史________(苍 沧)桑,无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油脂化学厂生产的“中州牌”肥皂、“福乐尔”香皂曾风靡一时!2019年,金水区以及南阳路街道会同街区开发运营团队联手打造开发,通过修旧如旧、推陈出新,引入了130多家文创、餐饮、手作店铺,打造出“老厂房内新文化、新场景中见历史”的复合空间。经过三年升级改造,1952油化厂融________(合 和)老厂房工业元素与现代场景设计,完成蜕变。2025年3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确定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的公告》,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成功入选。
小组成员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6-2025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手记二
阜民里
阜民里城市更新文旅融合项目,北邻城南路,南至前阜民里、东三马路,紧邻郑州火车站和商代王城遗址西南城墙,总占地面积61.3亩,总建筑面积约4.5万m2,是管城区贯彻省、市“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建设典范。项目尊重在地文化,以原有街巷肌理为基础,对建筑空间重新设计规划,营造新旧交融的文化场景,重构阜民里独特的空间形式。以“老郑州新青年”为发展理念,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造郑州文化体验综合体的新名片。作为“巍巍亳都 戏韵管城”2024郑州国际商都新春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成为郑州市最受欢迎的文化旅游打卡地之一。
2. 小组成员写了一段有关“阜民里”的文字,中间有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①文化符号脉络的梳理
②文化创新创意产业的导入
③文化底蕴的挖掘
3. 小组成员发现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7-2025年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主持人小语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作为开场白,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同学们,我们一路成长,领悟了努力的要jué,收获了真zhì的友情。回望过去,我们经历挫折,不曾怯懦。经历风雨,不曾惆怅。中考在即,你是挑灯夜读奋笔疾书,还是正常作息顺其自然?是舟行海上乘风破浪,还是扬帆岸边静待风向?人生之路,道阻且长,我们唯有风雨兼程,方能在顺境时坦然自若,在逆境时百折不挠。我们只要有肯拼搏、能吃苦的精神,必将翱翔苍穹!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怯( )懦 惆( )怅
(2)请根据语段中的两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要jué( ) 真zhì( )
【8-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小文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劳动节,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劳动节是镌刻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不朽丰碑,是劳动者用汗水与智慧__________(zhù jiù)的辉煌篇章。它承载着对辛勤耕耘的礼赞,让我们在奋斗的足迹中_________(jí qǔ)力量,心怀感恩,铭记每一份平凡中的伟大,共同谱写时代的新乐章。
(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根据语段中两个横线处括号内的拼音写出汉字,请工整书写。
【9-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六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小豫写了一段关于河南省会郑州的文字,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题目。
郑州,这颗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无kuì ① 为河南的城市名片。它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故事。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承载着古老宇宙观,诉说着千年文明传承;黄河奔腾而过,孕育了灿烂文化,________了这片土地;漫步商都遗址,仿若能看见3600年前的烟火气息;走进林立的博物院,历史的脉络在眼前________铺展;而郑东新区,又以现代之姿,展现着郑州的péng ② 勃活力……这座城,既有深厚底蕴,又具创新精神。这里“中”字文化深植人心,热情________四方来客,其魅力在岁月中愈发醇厚。
(1)根据拼音,在①、②两处写出正确的汉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郑州比喻成史书,揭示了它历史悠久的特点。
B. 语段中加点的“孕育”是动词,突出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特殊地位。
C. “宇宙观”“愈发醇厚”都是偏正短语,其中“观”读guān,“醇”读zhún。
D. 语段中的省略号起到列举省略的作用,表明具代表性的地方在郑州还有很多。
(3)语段横线处应依次填入哪些词语?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 滋补 清晰 容纳 B. 滋补 清楚 接纳
C. 滋养 清楚 容纳 D. 滋养 清晰 接纳
【10-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六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小豫找到了一段描写国家5A级风景区——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的一段文字,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题目。
河南焦作云台山,是耀眼的中原山水名片。其山奇峻:太行余脉巍巍,红石峡的开霞景观独特;其水灵秀:潭瀑峡溪水潺潺,云台天瀑气势磅礴……云台山春天烂漫、夏天葱郁、秋天斑斓、冬天素洁,四季如画。这里的山水尽显自然的鬼斧神工,引得无数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1)小豫认为应该将语段画线句中的“耀眼的”与“中原”互换位置,你同意吗?为什么?
(2)小豫阅读语段之后写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
上联:山奇太行巍巍,红石峡呈丹霞韵
A. 史悠商都赫赫,古遗址诉岁月情 B. 河壮黄河滚滚,文明脉承华夏魂
C. 馆雅博物森森,老文物展往昔风 D. 水秀潭溪潺潺,云台瀑展磅礴姿
【11-2025年河南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八一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在“家国情怀介绍”的有关文字中,有些字词豫小龙拿不准,请你帮他完成。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有一种情怀最为可贵,这就是家国情怀。有一种精神值得毕生恪守,这就是家国精神。她穿越时间的河流,历久mí新,让人仰望。她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承,是高贵灵魂的栖息地,是无数仁人志士流满在血脉中的高度自觉。热爱脚下的土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bó,厚植家国情怀!
(1)语段中加横线的字怎么读?请帮豫小龙注音。
恪( )守 栖( ) 息
(2)语段中的两个拼音处应该写上哪两个汉字?请帮豫小龙工整书写。
历久mí新 ( ) 脉bó( )
【12-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扎根中原沃土,千年文脉璀璨生辉;传承华夏精粹,文明薪火生生不息。我校即将开展“凝聚中原力量,赓续文化基因”专题学习活动,诚邀你一同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小文想用下面这段文字向外地游客介绍河南,里面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河南,这方深植华夏文明根脉的中原沃土,自上古时期便孕育出璀璨的华夏文明,千载岁月在这里积淀出厚重的文明底 ① (韵 蕴),如同地层中沉睡的贾湖骨笛,一经吹响便是九千年文明的悠长回响。从开天辟地的伏義画卦,到张良运筹帷幄的智慧锋芒,从贾谊《过秦论》的雄浑文脉,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的革新气魄,中原大地始终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原乡。青铜重器莲鹤方壶展翅欲飞,妇好鸮尊凝固着商代的神秘图腾,杜岭方鼎铭刻着王朝更 ② (叠 迭)的印记,每件国宝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与文化瑰宝,更催生了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蕴含着深厚的文化韵味与无穷的艺术魅力。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13-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河南以多元形式,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请仿照示例,探寻材料中河南文化的呈现形式,任写两条。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巧妙融合历史传统与前沿科技,通过《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纸扇书生》等创新演绎,尽显中华美学精髓。少林功夫与现代元素的创新融合登上艺术舞台,以多元表现方式诠释“禅武合一”的文化精髓。民间舞蹈形式丰富多元,淮阳“担经挑”的千年傩舞遗韵、安阳旱船表演的黄河风情,承载着中原儿女的集体记忆与生活热情。洛阳牡丹灯会打造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四月时节满城灯火与牡丹争艳,期间举办的文化论坛等活动有效促进了中外文明对话,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深耕古音复原二十余载,累计呈现近两百首经典作品,更通过数字技术赋予古乐全新的表达,引领观众穿越时空聆听千年回响。
示例:巧妙融合历史传统与前沿科技——尽显中华美学精髓
【14-2025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班级开展“探寻河南魅力,传承中原文化”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 【魅力·石刻】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巩义石窟寺的石刻,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巩义石窟寺是北魏皇室开凿的大型石窟之一,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等朝代陆续营造,最终形成巍然壮观的石窟群。石窟内的石刻造像精美绝伦,其艺术价值极高。有的佛像面容安 ① (祥 详),眼神慈悲,让人内心瞬间宁静;有的飞天造型衣带飘②(拂 佛),身姿轻盈,仿佛在云端翩翩起舞。这些石刻不仅是佛教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开凿________ 翩翩起舞________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 【魅力·豫剧】小组成员写了一段关于河南豫剧发展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正确的一项是( )
河南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独特的艺术魊力, 。 , , , ,为豫剧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①众多豫剧艺术家不断探索创新表演形式
②其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努力
③借鉴现代音乐、舞蹈元素融入豫剧表演
④在保留传统唱腔韵味的基础上
⑤让豫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A. ②①④③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①④⑤ D. ①③②④⑤
3. 【魅力·饮食】小组成员找到一则有关河南美食的新闻,请你帮他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11月27日上午,备受瞩目的“寻味河南,美食技艺”传统美食技艺展在郑州航空港中原国际会展中心E1馆拉开了帷幕。此次展览由郑州航空港区市场监管和营商环境局牵头,郑州航空港国际教育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承办。作为2024年冬季的首场特大型餐饮综合性展览会,本次传统美食技艺展充分依托豫菜的文化底蕴、发展基础和自然环境优势,旨在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豫菜历史文化,弘扬中华美食文化,同时推动豫菜的创新与发展。
4. 【魅力·好人】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河南6人上榜,这些凡人英雄,或坚定信念、恪守诚信,或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小组成员特拟定以下两个宣传河南好人的口号,你喜欢哪个?说说理由。
A.豫见好人,德耀中原 B.河南好人,用行动书写河南温度,用善念传递中原力量
【15-2025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班级开展“数字化生活”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河南省博物院的数字文创,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数字藏品加速着消费场景的多元化______(迭 叠)代,线下领域“数字藏品”作为一种工具,掀起了一股博物馆风潮。河南博物院首个3D版数字文创——妇好鸮尊,限量发行1万份,上线即售罄。河南博物院早在几年前便开始了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结合的研究,从最初的简单拍摄到3D建模,再到最近的数字藏品,随着技术的升级,产品愈加年轻化、便______(健 捷)化、多元化,为体验者营造一种穿越到过去生活当中的感受。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16-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几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下面是本次实践课对“灵宝剪纸”的介绍,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灵宝剪纸,这一民间艺术guī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就开始用金银箔或纸剪成各种花草图案,用来美化装饰生活。步入明清,灵宝剪纸更是广泛应用于服饰、家居装饰之中,如鞋面、门窗等,这些作品无不彰显着灵宝剪纸的独特魅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灵宝剪纸自然形成了粗犷、质pǔ、率真的艺术特色。
(1)请根据语境为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承载( ) 粗犷( )
(2)请将拼音所对应的汉字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guī宝 质pǔ
【17-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项城市一中、二中等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非遗组”搜集了介绍开封朱仙镇年画的材料,其中有些字词拿不准,请帮他们判断书写。
朱仙镇木版年画始于唐,兴盛于宋,① (鼎 顶)盛于明清,被② (誊 誉)为中国木版年画鼻祖。主要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构图饱满、线条粗犷、色彩鲜艳、人物无媚态,具有北方的民族艺术特色。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指定为国礼。
(1)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语段中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写出拼音。
犷___________ 媚____________
【18-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河南驻马店经济开发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班级同学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中国传统纹样,里面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纹样如史,中国传统纹样演______________(译 绎)着蜿蜒曲折的历史变迁,刻录着古朴厚重的民族记忆。祥云纹托起九霄宫阙,龙凤纹延续华夏千秋,回字纹流转岁月沧桑……这些穿越时空的符号,是沉淀在建筑上的篇章,是镌刻在器物上的诗行,是回响在华夏血脉里的千古传唱。中国传统纹样,以最静默的姿态,讲述着令人震______________(撼 憾)的东方史诗。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19-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部分私立初中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文学作品,共同( )了新时代文学的灿烂图景。
他们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精神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生活、彰显时代精神、充满艺术探索勇气的精品力作。作家们的美学风格更为多元,创作题材更为丰富,艺术质量更为精湛,主题开掘更为深刻。他们深入生活,用心书写党和国家的非凡成就,有力回应时代发展的铿qiāng①________足音。他们回溯历史,重温党带领中华儿女(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揭示百年大党的人间正道。他们回望传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文脉,厚植文化自信,②________(níng)聚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他们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实现中国文化的主体性表达,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10月11日)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①_______ ②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汇就 坚持不懈 延续 B. 汇就 矢志不渝 延续
C. 绘就 坚持不懈 赓续 D. 绘就 矢志不渝 赓续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当,请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20-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校歌歌词,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立人立业,志在环宇;明德至诚,行健自强。看母校,图书馆内卷帙浩繁,横观四海传道,纵览百家争鸣;菁菁校园里朝气蓬勃,晨晓书声相传,夜静深灯为伴。看母校,春发玉兰,夏挂藤萝,秋落银杏,冬飞白雪□行走柳湖畔,碧玉丝绦弄清影;独坐荷塘边,泛水清波漾池心;回首海棠苑,姹紫嫣红争国色;再踱紫藤廊,密叶香风掩珠帘。扶瑶万里,一流中学鹏程启;坦荡千秋,中华复兴伟业担。
(1)下列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菁”应读为“jīng” B. “蓬勃”应写为“篷勃”
C. “姹”应读为“chà” D. “扶瑶”应写为“扶摇”
(2)请结合语境,在文段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中考真题
【1-2025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小水滴滔滔正在黄河河南段旅行,请你以志愿者小豫的身份,为其助力。
滔滔在写旅行笔记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帮忙解决。
游豫记(一) 我是黄河的一滴水,出潼关,入河南,在三门峡的①(崖 涯)壁间撒欢儿,在小浪底水库看蓝天白云、鱼跃鸟鸣。突然,一声②(哄 轰)鸣,我被抛向空中,又被急流裹挟而下。哦,原来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在调水调沙呢,黄河安澜,可少不了它的功劳。
(1)请根据语境,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字,并工整书写。
(2)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请写出修改意见。
游豫记(二) 今天真是开眼了!高科技已让黄河变得“_______”(A.耳聪目明 B.见多识广)。河岸35米高空的“天眼”,能清楚看到2.5千米远的厘米级物体;河边的自计水尺,每6分钟就会自动上报一次水位;坝岸下的传感器,一旦监测到坝体隐患就会立即报警。它们构建的“天、地、河”一体化信息感知网,给黄河沿岸人民带来了稳稳的幸福。
(3)滔滔不知道画横线处用哪个成语贴切。请根据成语的意思,结合语境,从括号中为其推荐一个,并简要说明理由。
耳聪目明:听觉和视觉都很灵敏。形容头脑清醒,感觉灵敏。
见多识广:见过的事情多,知识面广。
——《新华成语词典》
【答案】
(1)①崖;②轰
(2)把“看蓝天白云、鱼跃鸟鸣”改为“看蓝天、白云、鱼跃,听鸟鸣”。
(3)推荐选A“耳聪目明”。文中“天眼”能远距离看清物体(目明),自计水尺自动报水位、传感器监测隐患报警(耳聪),这些高科技让黄河像有灵敏感官,契合“耳聪目明”形容感觉灵敏的意思,“见多识广”侧重经历多、知识广,不贴合语境。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崖壁”指山崖的陡壁,“涯”常表示边际,如“天涯”,所以①选“崖”。从造字法看,“崖”从山,与山体相关,符合“三门峡的陡壁”语境;“涯”从水,多和水边、边际关联,不适用。
“轰鸣”指发出巨大声响,“哄”多表吵闹,如“哄闹”,所以②选“轰”。“轰”模拟巨大声响,像雷声、机器声,契合水利枢纽调水调沙的声响;“哄”侧重人声嘈杂,不匹配。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原句“在小浪底水库看蓝天白云、鱼跃鸟鸣”,“看”能搭配视觉的“蓝天白云、鱼跃”,但无法搭配听觉的“鸟鸣”,属于“动宾搭配不当”。修改时要兼顾视觉、听觉感知,拆分感知改为“在小浪底水库看蓝天白云、鱼跃清波,听鸟儿欢鸣”,用“看”管视觉,“听”管听觉,让动作与感知内容对应。或统一维度改为“在小浪底水库,看蓝天白云,赏鱼跃鸟鸣”,“观”“赏”可兼容视觉画面,把“鱼跃鸟鸣”当整体景致,弱化动作与感知的严格绑定,让表达更自然。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耳聪目明:重点在感官灵敏,强调听觉、视觉对信息的敏锐捕捉,像耳朵能听清细微声音,眼睛能看清远处事物。见多识广:核心是经历、知识储备丰富,源于见过很多事、接触过很多知识,和感官的直接感知关联小。
文中说高科技让黄河有“天眼”(看清远处物体,对应“目明”)、自计水尺报水位、传感器测隐患报警(类似“耳聪”接收信息),是通过科技手段让黄河像有了灵敏感官,能快速、准确获取信息。这种“给黄河赋予灵敏感知能力”的语境,和“耳聪目明”形容感觉灵敏的意思契合;而“见多识广”强调的经历、知识,与文中高科技助力黄河“感知信息”的逻辑不搭。
【2-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 ① (符 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 ② (崇 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答案】
(1)xiá kuì
(2)①负 ②崇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1)闻名遐迩:wén míng xiá ěr,声名远播,远近皆知;
(2)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完全当得起,没有惭愧和不足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1)久负盛名: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
(2)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崇:高。
【3-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小麦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优质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河南小麦的丰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①每一个优质麦种都凝聚着育种人的智慧
②多个“第一”的背后,优质麦种是关键
③创新集成了多套小麦育种技术体系
④河南小麦育种人综合利用远缘杂交、分子标记等技术
【答案】②①④③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衔接与排序。
综合阅读语段可知,文章开头介绍了河南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的地位,所以接下来的内容应当是对这一地位的深入解释或与之相关的细节。由此可知,②句“多个‘第一’的背后”承接前句的“均居全国第一”,故②句应为首句;①句中“每一个优质麦种”承接②句“优质麦种事关键”,故①句应承接②句之后;④句中提到的“河南小麦育种人”紧承①句中“凝聚着育种人的智慧”,故④句应承接①句之后;最后③句“创新集成了多套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对小麦的创新育种技术进行总结,同时后文“促进了优质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也是创新技术带来的作用,故③句应为尾句;故排序为:②①④③。
【4-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河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哺育了一代代中原儿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 ① (详 祥)地,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核心区,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兴业。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在中原大地留下星罗 ② (其 棋)布的文化遗迹。守护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就从了解我们的家乡河南开始吧。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
A. pǔ xīng mò B. bǔ xìng mò C. bǔ xīng mài D. pǔ xìng mài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答案】(1)C (2)①祥 ②棋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读音。
哺(bǔ)育:供给食品、滋养品和保健品,特指父母喂养后代的一种行为状态;亦指通过教育培养。
兴(xīng )业:发扬学术或复兴旧业。
根脉(mài):指根颈的脉络走向。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后指民族、文化等的发源地。
星罗棋布:像星星那样罗列着,像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分布得多而密。
【5-202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直溯渊源,常通书画之理,兼具镌刻技艺,内含着作者的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到外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在方寸之间雕世间万物,以刀情笔趣载千秋讯息,zhāng显华夏民族的审美特质,诠释中华文化的审美内hán,是中国传统艺术瑰宝之一。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shuò sān B. sù sàn C. sù sān D. shuò sàn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zhāng( )显 内hán( )
【答案】
B
① 彰 ② 涵
【解析】
【小问1详解】
考查字音的识记。
溯:读音sù。意思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逆水而行,逆流而上。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或回想,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
散发:读音sànfā,意思是分散发出。
故选B。
【小问2详解】
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彰显:读音为zhāng xiǎn,是显赫,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的意思。
内涵:拼音是nèi hán,一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二指内在的涵养。注意不能写面“内含”。
【6-202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软笔书写更让它散发出变① 无穷的魅力。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锲而不舍地追求书法的线条美,创造出五彩斑斓的书法艺术。秦代李斯的铁画银钩,东晋王義之的秀美飘 ② ,唐代柳公权的刚劲有力,明代徐渭的扭曲盘结……不同时代名家③ 出,掀起了书法艺术的一个又一个高潮。如今随着书法教育的普及,我们期待这支笔焕发新的生机,带来新的风格流变。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qì jìn B.qiè jìn C.qì jìng D.qiè jìng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①幻 ②溢 ③倍 B.①换 ②逸 ③倍
C.①幻 ②逸 ③辈 D.①换 ②溢 ③辈
【答案】
(1)D (2)C
【解析】
(1)注音。锲:读音qiè,用刀子刻的意思;刚劲:强劲有力,劲,读音jìng,坚强有力。故选D。
(2)汉字书写。
变幻无穷: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注意“幻”易添笔画。
飘逸:洒脱自然。注意“逸”容易丢笔画。
名家辈出: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地大量涌现。辈:类(指人),易写成别字。
综合分析,故选C。
【7-202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才能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
②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
③从而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
④阅读为什么能提升我们的气质?
⑤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气象万千的精神。
A.①③④②⑤ B.④②①③⑤ C.①③②④⑤ D.④②③①⑤
【答案】B
【解析】
考查句子的排序。仔细阅读这几个句子,谈论的话题是“阅读”,④句为首句,先提出问题“阅读为什么能提升我们的气质”,②句中的“因为”承接④句中的“为什么”,①句中的“有了知识和智慧”承接②句中的“给人以智慧”,“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才能避免“迷失和彷徨”,①③句相连,最后⑤句,总结得出结论“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气象万千的精神”,故而排序为;④②①③⑤,故选B。
模拟试题
【1-2025年5月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试题。
毕业是一段旅程的结束,更是新征程的开始。回首过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jí 取养分,在成长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我们曾为难题zī zī 不倦地探寻答案,曾为集体荣誉齐心协力地拼搏奋斗。如今,我们即将挥手作别,奔赴新的征程,那些一起欢笑、一起拼搏的日子,已深深镌( )刻在记忆深处,愿大家都能怀揣着炽( )热的梦想, 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也愿这份纪念册能成为我们青春岁月的永恒见证。
1. 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1) 镌( )刻 (2) 炽( )热
2. 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是什么字?请工整书写。
(1) jí( ) 取 (2) zī zī( ) ( ) 不倦
【答案】
1.① juān ② chì
2.① 汲 ② 孜 ③ 孜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1)镌刻:juān kè ,雕刻的意思,常指把铭文、图案等刻在某种坚硬的物质上。
(2)炽热:chì rè ,形容温度极高,极热;也可用来形容感情热烈。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1)汲取:jí qǔ,意思是吸取、吸收,常用于表示获取知识、经验等抽象事物。
(2)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一直勤勉地做某事。
【2-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趁着“五一”假期,乘着国家旅游日的东风,小文来了一场美好的旅行。下面是他撰写的《锦绣河南观察手记》,请你帮他一起完善。
手记一: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汉字源远流长,探寻一个字的奥秘更是其乐无穷。下方这幅图像不像众人聚集在军旗之下?“旅”的本意就是军队。古代军队以五百人为一旅。后来“旅”这个字引伸出了旅客、旅行这些意思了。
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开始了对中国地貌地质的系统考察,无论艳阳高照还是风雪载途,他都锲而不舍。后经整理,终于完成了《徐霞客游记》。这不仅是一部精妙的文学著作,而且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2011年,国务院将5月19这一天定为“中国旅游日”以致敬这位“游圣”。很多人表示,祖国副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巨大,而5月,无论东西南北中,都是适宜出门旅游的黄金时间。
1. 小文拿不准文段中画线的词语书写是否正确。请你帮他找出两个写错的词语,并将正确的词语书写在下面横线处。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小文朗读文段时拿不准加点的读音,请你帮他写出正确的拼音。
风雪载途_____ 锲而不舍_____
3.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
1.① 引申 ② 幅员辽阔
2.① zài ② qiè
3. 将“精妙的文学著作”与“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交换位置。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引伸——引申:(字、词)由原义产生新义。
副员辽阔——幅员辽阔:指国家疆域辽阔。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风雪载途:fēng xuě zài tú,意思是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画线句语序不当,“不仅……而且……”是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地理著作”侧重内容的实用性和知识性,“文学著作”侧重艺术价值,通常应先强调其作为“地理著作”的基础性内容,再突出“文学著作”的更高层次属性。由此可知,需将“精妙的文学著作”与“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交换位置。
【3-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走访书店时,大家发现有些书店名称很有创意。请从下面三家书店名称中任选一个,简要说说其妙处。
①方塘书社 ②尚书房 ③郑品书舍
【答案】
示例:书店名化用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将书店比喻为朱熹诗中的“半亩方塘”),暗示阅读能让人保持精神的清新活泼(寓意书店是知识的汇聚之地/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底蕴)。
②示例1:“尚书房”谐音“上书房”,有“到书房去”之意,号召人们来书店读书学习,富有亲切感和号召力。
②示例2:《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暗示店内书籍品质高,以“尚书房”为书店名,很有文化意味。
示例3:“尚书”意为“崇尚读书”,有鼓励倡导阅读之意。以“尚书房”为店名,点明书店是书籍爱好者的聚集之地。
示例4:“尚书房”谐音“上书房”,“上书房”是古代皇子及贵族子弟读书的地方,以此为书店名,表达了对阅读的尊崇,有历史的厚重感。
③示例1:“郑品”巧妙融合地域“郑州”与“品质阅读”两重含义,体现了书店对品质、格调的追求/能唤起读者的地域亲近感和自豪感。
示例2:“郑品”谐音“正品”,有“正在品味”之意,体现了书店倡导沉浸式阅读的理念,彰显了书店的品质格调。
示例3:“郑品”谐音“正品”,有“正版图书”之意,彰显了书店对书籍品质的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①方塘书社。化用南宋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将书店比喻为诗中的“半亩方塘”,寓意书店就像一方池塘,知识如同池塘中的水,源源不断地汇聚于此,读者在书店中阅读,就像在这方塘中汲取知识的清泉,能让人保持精神的清新活泼,也体现出书店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底蕴。
②尚书房。尚书房,谐音“上书房”。“尚书房”与古代皇子及贵族子弟读书的“上书房”谐音。一方面,给人一种亲切感和号召力,仿佛在召唤人们到这个如同“上书房”般的地方来读书学习,能激发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向往;另一方面,“上书房”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代表着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以此为书店名,表达了对阅读的尊崇,赋予书店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以“尚书房”为书店名,可暗示店内书籍如同《尚书》一样,具有较高的品质,是经典之作的汇聚之地,体现出书店的文化意味,吸引对文化典籍有追求的读者。
“尚书”的寓意。“尚书”可理解为“崇尚读书”,直接表明了书店对阅读的倡导和鼓励,突出书店是一个为书籍爱好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聚集之地,让人们在这里能够沉浸在书的世界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③郑品书舍。郑品书舍,“郑品”巧妙地将地域“郑州”与“品质阅读”相结合。对于郑州当地的读者来说,能唤起他们的地域亲近感和自豪感,让他们觉得这家书店与自己的家乡紧密相连;同时,“品质阅读”体现了书店对书籍品质和阅读体验的追求,表明书店致力于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图书和优质的阅读环境,提升读者的阅读品味。
“郑品”谐音“正品”,有“正在品味”之意,体现了书店倡导读者进行沉浸式阅读的理念。当读者走进书店,拿起一本书,就是在“正品”,即用心品味书中的内容,享受阅读的过程,彰显了书店的品质格调;此外,“正品”也可理解为“正版图书”,强调了书店对书籍品质的严格把控,只售卖正版图书,让读者能够放心购买,体现了书店的诚信经营和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据此回答即可。
【4-2025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家乡,是一缕炊烟,是一声乡音,是一条小路,是一湾清泉……家乡是每个游子心中深深的眷恋。班级要开展“情系家乡,共话桑梓”的主题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赏家乡美景】
小晨围绕“家乡美景”写了一段文字,准备在班内分享,请帮他正音写字。
家乡是一幅绚丽的画,是一曲悠扬的歌,把静谧的田园勾勒;家乡是一泓清泉,是一抹澄澈的纯净,把质朴的乡情润泽。
家乡的春繁花似锦,桃花夭夭,梨花皑皑,繁花簇拥,引得蜜蜂嘤嘤舞,唤来蝴蝶翩翩忙。
家乡的夏热烈奔放,树林里蝉声阵阵,蛙鸣声声,奏响生命的乐章;田野里麦浪翻滚,稻穗低垂,yùn育丰收的希望。
家乡的秋天高云淡,枫叶似火,红得让人心醉,美得让人心驰,撩拨着游子的情,成了心灵的寄托!
家乡的冬银zhuāng素裹,夜晚悄然无声,如羽的雪花悠悠飘落;清晨玉树琼枝,好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家乡,永远是一首吟不完的诗,一支唱不倦的歌,一幅看不厌的画,一本读不够的书。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ái liáo qiǎo B. ǎi liāo qiǎo C. ái liāo qiāo D. ǎi liáo qiāo
(2)根据文段中所给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yùn( )育 银zhuāng( )素裹
【答案】
(1)A (2)① 孕 ② 装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皑皑:ái ái,形容霜或雪洁白的颜色。
撩拨:liáo bō,挑逗;招惹。
悄然无声:qiǎo rán wú shēng,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故选A。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孕育:yùn yù,怀胎;生育;比喻新事物在既存事物中酝酿形成。
银装素裹:yín zhuāng sù guǒ,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
【5-2025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郑州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的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出现。通过广泛观察,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撰写了《郑州文化生活观察日记》。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完善内容。
手记一
1. 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
占地约120亩,位于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68号。其原址是郑州油脂化学厂,始建于1952年,建筑主体完好,墙体充满着历史________(苍 沧)桑,无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油脂化学厂生产的“中州牌”肥皂、“福乐尔”香皂曾风靡一时!2019年,金水区以及南阳路街道会同街区开发运营团队联手打造开发,通过修旧如旧、推陈出新,引入了130多家文创、餐饮、手作店铺,打造出“老厂房内新文化、新场景中见历史”的复合空间。经过三年升级改造,1952油化厂融________(合 和)老厂房工业元素与现代场景设计,完成蜕变。2025年3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确定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的公告》,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成功入选。
小组成员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答案】
(1)mǐ tuì
(2)沧 合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风靡一时,fēng mǐ yī shí ,形容某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流行、盛行,受到广泛关注或追捧。
蜕变,tuì biàn,本义指昆虫或甲壳动物脱皮(如蝉蜕壳)。 比喻事物发生形或质的根本性变化,多指人或事物向更好的方向转变,也可指衰变。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沧桑,cāng sāng ,取自“沧海桑田”的缩略,原指大海变为农田,农田变为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融合,róng hé,本义:几种不同的事物互相渗透,合为一体(如液体混合)。引申义:指不同文化、思想、风格等相互交流、结合,形成新的整体。
【6-2025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手记二
阜民里
阜民里城市更新文旅融合项目,北邻城南路,南至前阜民里、东三马路,紧邻郑州火车站和商代王城遗址西南城墙,总占地面积61.3亩,总建筑面积约4.5万m2,是管城区贯彻省、市“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建设典范。项目尊重在地文化,以原有街巷肌理为基础,对建筑空间重新设计规划,营造新旧交融的文化场景,重构阜民里独特的空间形式。以“老郑州新青年”为发展理念,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造郑州文化体验综合体的新名片。作为“巍巍亳都 戏韵管城”2024郑州国际商都新春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成为郑州市最受欢迎的文化旅游打卡地之一。
2. 小组成员写了一段有关“阜民里”的文字,中间有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①文化符号脉络的梳理
②文化创新创意产业的导入
③文化底蕴的挖掘
3. 小组成员发现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
2. ③①② 3. ①在“作为”前面添上“该项目/阜民里”;或②在“成为”前添上“该项目/阜民里”;或③在“主会场”后面加上“阜民里”。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从逻辑关系来看,对于一个文化项目,首先要做的是深入探究其内在的文化根基,也就是“文化底蕴的挖掘”,只有先明确了该区域原有的文化内涵,才能进一步对其中蕴含的“文化符号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清晰地呈现文化发展的线索和特点;在完成上述两项工作后,基于挖掘和梳理出的文化元素,再进行“文化创新创意产业的导入”,将文化与产业结合,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文化体验综合体。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和修改。
该句存在缺少主语的问题。“作为……主会场”是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导致整个句子没有主语,使得句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
修改意见为:①在“作为”前面添上“该项目/阜民里”;或②在“成为”前添上“该项目/阜民里”;或③在“主会场”后面加上“阜民里”。
【7-2025年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主持人小语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作为开场白,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同学们,我们一路成长,领悟了努力的要jué,收获了真zhì的友情。回望过去,我们经历挫折,不曾怯懦。经历风雨,不曾惆怅。中考在即,你是挑灯夜读奋笔疾书,还是正常作息顺其自然?是舟行海上乘风破浪,还是扬帆岸边静待风向?人生之路,道阻且长,我们唯有风雨兼程,方能在顺境时坦然自若,在逆境时百折不挠。我们只要有肯拼搏、能吃苦的精神,必将翱翔苍穹!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怯( )懦 惆( )怅
(2)请根据语段中的两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要jué( ) 真zhì( )
【答案】
(1)① qiè ② chóu
(2)① 诀 ② 挚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怯懦(qiè nuò):胆小软弱,缺乏勇气。
惆怅(chóu chàng):形容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的心情。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要诀(yào jué):指关键的窍门、重要的方法。
真挚(zhēn zhì):真诚恳切,多指感情等。
【8-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小文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劳动节,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劳动节是镌刻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不朽丰碑,是劳动者用汗水与智慧__________(zhù jiù)的辉煌篇章。它承载着对辛勤耕耘的礼赞,让我们在奋斗的足迹中_________(jí qǔ)力量,心怀感恩,铭记每一份平凡中的伟大,共同谱写时代的新乐章。
(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根据语段中两个横线处括号内的拼音写出汉字,请工整书写。
【答案】
(1)juān;zài
(2)铸就 汲取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镌刻:juān kè,雕刻。
承载:chéng zài,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铸就:zhù jiù,意思是指把熔化的金属倒入特制的模子里,也指塑造人的性格或脾气,多指有益的性格或脾气。
汲取:jí qǔ,吸取;吸收。
【9-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六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小豫写了一段关于河南省会郑州的文字,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题目。
郑州,这颗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无kuì ① 为河南的城市名片。它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故事。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承载着古老宇宙观,诉说着千年文明传承;黄河奔腾而过,孕育了灿烂文化,________了这片土地;漫步商都遗址,仿若能看见3600年前的烟火气息;走进林立的博物院,历史的脉络在眼前________铺展;而郑东新区,又以现代之姿,展现着郑州的péng ② 勃活力……这座城,既有深厚底蕴,又具创新精神。这里“中”字文化深植人心,热情________四方来客,其魅力在岁月中愈发醇厚。
(1)根据拼音,在①、②两处写出正确的汉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郑州比喻成史书,揭示了它历史悠久的特点。
B. 语段中加点的“孕育”是动词,突出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特殊地位。
C. “宇宙观”“愈发醇厚”都是偏正短语,其中“观”读guān,“醇”读zhún。
D. 语段中的省略号起到列举省略的作用,表明具代表性的地方在郑州还有很多。
(3)语段横线处应依次填入哪些词语?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 滋补 清晰 容纳 B. 滋补 清楚 接纳
C. 滋养 清楚 容纳 D. 滋养 清晰 接纳
【答案】
(1)① 愧 ② 蓬 (2)C (3)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无愧(wú kuì):原义指没有对不起他人之处,后泛指行事符合道德标准而内心坦然的状态。
蓬勃(péng bó):繁荣,旺盛。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C.“醇”读 chún,不读zhún。
故选C。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滋养:供给养分,补养。滋补:供给身体需要的养分。这里形容供给土地养分,用“滋养”恰当。
第二空。清晰:清楚明晰。清楚:对事物了解很透彻。此处形容历史脉络清楚明晰,因此用“清晰”恰当;
第三空。接纳:接受采纳。容纳: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人或事物)。此处指接受各地来的客人,范围是不固定的,因此用“接纳”恰当;
故选D。
【10-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六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小豫找到了一段描写国家5A级风景区——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的一段文字,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题目。
河南焦作云台山,是耀眼的中原山水名片。其山奇峻:太行余脉巍巍,红石峡的开霞景观独特;其水灵秀:潭瀑峡溪水潺潺,云台天瀑气势磅礴……云台山春天烂漫、夏天葱郁、秋天斑斓、冬天素洁,四季如画。这里的山水尽显自然的鬼斧神工,引得无数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1)小豫认为应该将语段画线句中的“耀眼的”与“中原”互换位置,你同意吗?为什么?
(2)小豫阅读语段之后写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
上联:山奇太行巍巍,红石峡呈丹霞韵
A. 史悠商都赫赫,古遗址诉岁月情 B. 河壮黄河滚滚,文明脉承华夏魂
C. 馆雅博物森森,老文物展往昔风 D. 水秀潭溪潺潺,云台瀑展磅礴姿
【答案】
(1)示例:同意。因为“中原”是地域限定词,用来明确云台山的地理位置范畴,“耀眼的”则是用来形容“山水名片”的特点,按照正常的表达习惯,应先限定地域,再进行特征描述,这样的表达更符合逻辑顺序,能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云台山在中原地区作为山水名片的重要地位和独特魅力。 (2)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修改。
“河南焦作云台山,是耀眼的中原山水名片”,小豫认为应该将语段画线句中的“耀眼的”与“中原”互换位置,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从语序来看,原句“耀眼的中原山水名片”中,“中原”是地域限定词,“山水名片”是核心名词,“耀眼的”是形容词。互换后变为“中原耀眼的山水名片”,更符合汉语“地域+形容词+名词”的常规表达顺序,能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云台山在中原地区作为山水名片的重要地位和独特魅力。
从逻辑层次看,“中原”作为地理范围限定词,应先出现以明确对象,突出云台山的地域代表性;“耀眼的”是修饰性描述,是形容“山水名片”的,直接修饰“山水名片”,表意更清晰。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对联。
这个文段写的是太行山的余脉云台山的山水之美,上联“山奇太行巍巍,红石峡呈丹霞韵”写山,下联应写云台山的水。
A. “史悠商都赫赫”主题为历史,与河南的历史古城有关,与云台山风景及上联“山”不相关;
B. “河壮黄河滚滚”主题为黄河,与文段中云台山景点描写不匹配;
C. “馆雅博物森森”主题为博物馆,与山水无关;
D.“水秀”对“山奇”(山水相对),“潭溪潺潺”对“太行巍巍”(叠词状貌),“云台瀑展”对“红石峡呈”(景点+动词),“磅礴姿”对“丹霞韵”(具体景色),与上联完全相对。且内容均源自语段对云台山水描写(潭瀑峡、云台天瀑);
故选D。
【11-2025年河南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八一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在“家国情怀介绍”的有关文字中,有些字词豫小龙拿不准,请你帮他完成。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有一种情怀最为可贵,这就是家国情怀。有一种精神值得毕生恪守,这就是家国精神。她穿越时间的河流,历久mí新,让人仰望。她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承,是高贵灵魂的栖息地,是无数仁人志士流满在血脉中的高度自觉。热爱脚下的土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bó,厚植家国情怀!
(1)语段中加横线的字怎么读?请帮豫小龙注音。
恪( )守 栖( ) 息
(2)语段中的两个拼音处应该写上哪两个汉字?请帮豫小龙工整书写。
历久mí新 ( ) 脉bó( )
【答案】
(1)① kè ② qī
(2)① 弥 ② 搏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恪守:kè shǒu,指谨慎而恭顺地遵守、严格遵守。
栖息:qī xī,意思是歇息。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历久弥新:lì jiǔ mí xīn,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注意不要误写为“迷”。
脉搏:mài bó,意思是动脉的搏动。注意不要误写为“膊”。
【12-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扎根中原沃土,千年文脉璀璨生辉;传承华夏精粹,文明薪火生生不息。我校即将开展“凝聚中原力量,赓续文化基因”专题学习活动,诚邀你一同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小文想用下面这段文字向外地游客介绍河南,里面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河南,这方深植华夏文明根脉的中原沃土,自上古时期便孕育出璀璨的华夏文明,千载岁月在这里积淀出厚重的文明底 ① (韵 蕴),如同地层中沉睡的贾湖骨笛,一经吹响便是九千年文明的悠长回响。从开天辟地的伏義画卦,到张良运筹帷幄的智慧锋芒,从贾谊《过秦论》的雄浑文脉,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的革新气魄,中原大地始终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原乡。青铜重器莲鹤方壶展翅欲飞,妇好鸮尊凝固着商代的神秘图腾,杜岭方鼎铭刻着王朝更 ② (叠 迭)的印记,每件国宝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与文化瑰宝,更催生了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蕴含着深厚的文化韵味与无穷的艺术魅力。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答案】
(1)diàn guī
(2)蕴 迭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字音。
积淀,jī diàn,积累沉淀。
瑰宝,guī bǎo,贵重而美丽的宝物,比喻特别珍贵的精神财富。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底蕴,dǐ yùn,文化的积淀。故选“蕴”。
更迭,gēng dié,交换、更替。故选“迭”。
【13-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河南以多元形式,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请仿照示例,探寻材料中河南文化的呈现形式,任写两条。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巧妙融合历史传统与前沿科技,通过《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纸扇书生》等创新演绎,尽显中华美学精髓。少林功夫与现代元素的创新融合登上艺术舞台,以多元表现方式诠释“禅武合一”的文化精髓。民间舞蹈形式丰富多元,淮阳“担经挑”的千年傩舞遗韵、安阳旱船表演的黄河风情,承载着中原儿女的集体记忆与生活热情。洛阳牡丹灯会打造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四月时节满城灯火与牡丹争艳,期间举办的文化论坛等活动有效促进了中外文明对话,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深耕古音复原二十余载,累计呈现近两百首经典作品,更通过数字技术赋予古乐全新的表达,引领观众穿越时空聆听千年回响。
示例:巧妙融合历史传统与前沿科技——尽显中华美学精髓
【答案】
示例:①少林功夫与现代元素创新融合——诠释“禅武合一”的文化精髓
②民间舞蹈形式丰富多元——承载中原儿女的集体记忆与生活热情
③牡丹灯会与文化论坛联动——促进文明对话,推动非遗传承
④科技赋能古乐复原工程——让古乐焕发现代生命力
【解析】
本题考查提炼概括。
首先明确,格式为:呈现形式(破折号前)——文化效果/价值(破折号后),根据文段内容进行提炼概括。
结合“少林功夫与现代元素的创新融合登上艺术舞台,以多元表现方式诠释‘禅武合一’的文化精髓”可知,少林功夫通过与现代元素结合的创新形式登上艺术舞台。由此可知,这一呈现形式旨在以多元表现方式诠释“禅武合一”的文化精髓。据此可得:少林功夫与现代元素创新融合——诠释“禅武合一”的文化精髓。
结合“民间舞蹈形式丰富多元,淮阳‘担经挑’的千年傩舞遗韵、安阳旱船表演的黄河风情,承载着中原儿女的集体记忆与生活热情”可知,河南民间舞蹈形式多样,如淮阳“担经挑”、安阳旱船表演等。由此可知,这些丰富多元的民间舞蹈形式承载着中原儿女的集体记忆与生活热情。据此可得:民间舞蹈形式丰富多元——承载中原儿女的集体记忆与生活热情。
结合“洛阳牡丹灯会打造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期间举办的文化论坛等活动有效促进了中外文明对话,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知,洛阳牡丹灯会不仅是视觉盛宴,还联动文化论坛等活动。由此可知,牡丹灯会与文化论坛联动的形式促进了文明对话,推动了非遗传承。据此可得:牡丹灯会与文化论坛联动——促进文明对话,推动非遗传承。
结合“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深耕古音复原二十余载……更通过数字技术赋予古乐全新的表达,引领观众穿越时空聆听千年回响”可知,华夏古乐团在古音复原中运用了数字技术这一科技手段。由此可知,科技赋能古乐复原工程的形式让古乐焕发出了现代生命力。据此可得:科技赋能古乐复原工程——让古乐焕发现代生命力。
【14-2025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班级开展“探寻河南魅力,传承中原文化”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 【魅力·石刻】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巩义石窟寺的石刻,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巩义石窟寺是北魏皇室开凿的大型石窟之一,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等朝代陆续营造,最终形成巍然壮观的石窟群。石窟内的石刻造像精美绝伦,其艺术价值极高。有的佛像面容安 ① (祥 详),眼神慈悲,让人内心瞬间宁静;有的飞天造型衣带飘②(拂 佛),身姿轻盈,仿佛在云端翩翩起舞。这些石刻不仅是佛教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开凿________ 翩翩起舞________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 【魅力·豫剧】小组成员写了一段关于河南豫剧发展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正确的一项是( )
河南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独特的艺术魊力, 。 , , , ,为豫剧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①众多豫剧艺术家不断探索创新表演形式
②其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努力
③借鉴现代音乐、舞蹈元素融入豫剧表演
④在保留传统唱腔韵味的基础上
⑤让豫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A. ②①④③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①④⑤ D. ①③②④⑤
3. 【魅力·饮食】小组成员找到一则有关河南美食的新闻,请你帮他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11月27日上午,备受瞩目的“寻味河南,美食技艺”传统美食技艺展在郑州航空港中原国际会展中心E1馆拉开了帷幕。此次展览由郑州航空港区市场监管和营商环境局牵头,郑州航空港国际教育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承办。作为2024年冬季的首场特大型餐饮综合性展览会,本次传统美食技艺展充分依托豫菜的文化底蕴、发展基础和自然环境优势,旨在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豫菜历史文化,弘扬中华美食文化,同时推动豫菜的创新与发展。
4. 【魅力·好人】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河南6人上榜,这些凡人英雄,或坚定信念、恪守诚信,或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小组成员特拟定以下两个宣传河南好人的口号,你喜欢哪个?说说理由。
A.豫见好人,德耀中原 B.河南好人,用行动书写河南温度,用善念传递中原力量
【答案】
1.① záo ② piān ③ 详 ④ 拂 2. A
3. “11月27日,‘寻味河南,美食技艺’传统美食技艺展在郑州航空港区中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旨在挖掘和传承豫菜文化,推动豫菜创新发展。”
4. 若选择A:理由可以是该口号简洁有力,地域特色明显,能够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突出河南好人的道德光辉。
若选择B:理由可以是该口号内容丰富,情感真挚,不仅突出了河南好人的行动力和善念,还传递了温暖和力量,更具感染力和传播效果。
【解析】
【1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
开凿,kāi záo,挖掘(河道、隧道等)。
翩翩起舞,piān piān qǐ wǔ,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2)本题考查字形。
安详,ān xiáng,神态、举止等沉静、稳重或从容不迫。
飘拂,piāo fú,轻轻地飘动。
据此作答即可,注意书写工整。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②句“其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努力”的“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努力”承接上文的“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强调豫剧的发展靠艺术家努力,故②句作为首句;
①句“众多豫剧艺术家不断探索创新表演形式”上文“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努力”,指出豫剧艺术家不断探索创新表演形式。故①句作为排序的第二句。
④句“在保留传统唱腔韵味的基础上”指出探索创新表演形式的基础是“保留传统唱腔韵味”,故④句作为排序的第三句。
③句“借鉴现代音乐、舞蹈元素融入豫剧表演”指出在保留传统唱腔韵味的基础上,探索创新表演形式,故③句作为排序的第四句。
⑤句“让豫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指出豫剧在探索创新表演形式下,焕发生机,与结尾句“为豫剧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紧密连接,故⑤句作为排序的第五句。故排序为②①④③⑤;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新闻的导语句:11月27日上午,备受瞩目的“寻味河南,美食技艺”传统美食技艺展在郑州航空港中原国际会展中心E1馆拉开了帷幕。可知,新闻的主要事件是11月27日,‘寻味河南,美食技艺’传统美食技艺展在郑州航空港区中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结尾句:“旨在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豫菜历史文化,弘扬中华美食文化,同时推动豫菜的创新与发展”,点明了这次传统美食技艺展的意义,挖掘、保护和传承豫菜文化,推动豫菜的创新与发展。
因此,新闻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1月27日,‘寻味河南,美食技艺’传统美食技艺展在郑州航空港区中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旨在挖掘和传承豫菜文化,推动豫菜创新发展。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宣传语。
结合具体的宣传语,指出喜欢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A.豫见好人,德耀中原,这个宣传口号采用谐音法,把“豫”(河南简称)和“遇见”的遇谐音,“中原”(河南古称)点明主题。“德耀”升华精神价值,符合“中国好人榜”内涵。四字短语对仗工整(“豫见好人”双关“遇见”,“德耀中原”凸显道德光辉),简洁有力,朗朗上口易传播。
若选择A:理由可以是该口号简洁有力,富有地域特色,突出河南好人的道德光辉,吸引听众。
B.河南好人,用行动书写河南温度,用善念传递中原力量。这个宣传口号内容具体(行动、温度、力量),写出河南好人的行动力和心存善念,体现河南人的温度,富有感染力。
若选择B:理由可以是该口号内容具体丰富,情感真挚,写出河南好人的行动力和心存善念,体现河南人的温度,富有感染力。
【15-2025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班级开展“数字化生活”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河南省博物院的数字文创,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数字藏品加速着消费场景的多元化______(迭 叠)代,线下领域“数字藏品”作为一种工具,掀起了一股博物馆风潮。河南博物院首个3D版数字文创——妇好鸮尊,限量发行1万份,上线即售罄。河南博物院早在几年前便开始了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结合的研究,从最初的简单拍摄到3D建模,再到最近的数字藏品,随着技术的升级,产品愈加年轻化、便______(健 捷)化、多元化,为体验者营造一种穿越到过去生活当中的感受。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答案】
(1)qìng mó
(2)迭 捷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售罄(shòu qìng):货物卖完。
建模(jiàn mó):建立模型,用数学方法或计算机模拟等抽象方式描述事物。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迭代(dié dài):重复反馈过程,每次迭代使结果更接近目标(如软件开发中逐步优化)。
便捷化(biàn jié huà):使事物更方便、快捷(如技术改进让操作更简便)。
【16-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几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下面是本次实践课对“灵宝剪纸”的介绍,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灵宝剪纸,这一民间艺术guī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就开始用金银箔或纸剪成各种花草图案,用来美化装饰生活。步入明清,灵宝剪纸更是广泛应用于服饰、家居装饰之中,如鞋面、门窗等,这些作品无不彰显着灵宝剪纸的独特魅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灵宝剪纸自然形成了粗犷、质pǔ、率真的艺术特色。
(1)请根据语境为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承载( ) 粗犷( )
(2)请将拼音所对应的汉字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guī宝 质pǔ
【答案】
(1)① zài ② guǎng
(2)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承载(chéng zài):指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粗犷(cū guǎng):一指粗鲁强横,二指粗率豪放。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瑰宝(guī bǎo):意思是贵重而美丽的宝物;稀世之珍宝。比喻特别珍贵的精神财富。
质朴(zhì pǔ ):形容纯真朴实;不矫饰。
【17-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项城市一中、二中等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非遗组”搜集了介绍开封朱仙镇年画的材料,其中有些字词拿不准,请帮他们判断书写。
朱仙镇木版年画始于唐,兴盛于宋,① (鼎 顶)盛于明清,被② (誊 誉)为中国木版年画鼻祖。主要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构图饱满、线条粗犷、色彩鲜艳、人物无媚态,具有北方的民族艺术特色。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指定为国礼。
(1)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语段中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写出拼音。
犷___________ 媚____________
【答案】
(1)①鼎 ②誉
(2)① guǎng ② mèi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鼎盛:dǐng shèng,指正当极端的盛世。
誉为:yù wéi,部首为言,意思是称扬为、赞美为。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粗犷:cū guǎng ,一指粗鲁强横,二指粗率豪放。
媚态:mèi tài,是具有双重语义色彩的汉语名词。现代汉语中既可指带有讨好目的的谄媚姿态(如“以媚态悦人”),也可指自然流露的妩媚情态(如“柔情媚态”)。
【18-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河南驻马店经济开发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班级同学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中国传统纹样,里面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纹样如史,中国传统纹样演______________(译 绎)着蜿蜒曲折的历史变迁,刻录着古朴厚重的民族记忆。祥云纹托起九霄宫阙,龙凤纹延续华夏千秋,回字纹流转岁月沧桑……这些穿越时空的符号,是沉淀在建筑上的篇章,是镌刻在器物上的诗行,是回响在华夏血脉里的千古传唱。中国传统纹样,以最静默的姿态,讲述着令人震______________(撼 憾)的东方史诗。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答案】
(1)qū juān
(2)绎 撼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曲折(qū zhé):弯曲;复杂的、不顺当的情节。
镌刻(juān kè):雕刻。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演绎(yǎn yì):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铺陈、发挥;展现、表现。
震撼(zhèn hàn):指心理受到强烈冲击;使猛烈震动。
【19-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部分私立初中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文学作品,共同( )了新时代文学的灿烂图景。
他们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精神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生活、彰显时代精神、充满艺术探索勇气的精品力作。作家们的美学风格更为多元,创作题材更为丰富,艺术质量更为精湛,主题开掘更为深刻。他们深入生活,用心书写党和国家的非凡成就,有力回应时代发展的铿qiāng①________足音。他们回溯历史,重温党带领中华儿女(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揭示百年大党的人间正道。他们回望传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文脉,厚植文化自信,②________(níng)聚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他们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实现中国文化的主体性表达,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10月11日)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①_______ ②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汇就 坚持不懈 延续 B. 汇就 矢志不渝 延续
C. 绘就 坚持不懈 赓续 D. 绘就 矢志不渝 赓续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当,请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答案】
(1)① 锵 ② 凝 (2)D
(3)作家们的创作题材更为丰富,主题开掘更为深刻,美学风格更为多元,艺术质量更为精湛。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铿锵:kēng qiāng,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凝聚:níng jù,物质由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聚集。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一空,
汇就:一般侧重于汇聚而成。
绘就:指绘制完成,描绘出。
句中与“灿烂图景”搭配,用“绘就”恰当;
二空,
坚持不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矢志不渝:表示永远不变心。
句中形容党带领中华儿女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用“矢志不渝”恰当;
三空,
延续:延长或继续下去。
赓续:同样表示继续,但更侧重于事物一脉相承、自始至终、代代传承的意味,同时包含了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期望。
句中与“中华文脉”搭配,表示不间断地延续文化脉络,用“赓续”恰当;
故选D。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语序不当,按照一般逻辑顺序,应先提及创作题材的丰富,根据题材进行主题挖掘,创作完成后展现出美学风格,最后展现出艺术质量。按照题材、主题、风格、质量的顺序来表达,这符合艺术创作的流程。故改为:作家们的创作题材更为丰富,主题开掘更为深刻,美学风格更为多元,艺术质量更为精湛。
【20-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校歌歌词,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立人立业,志在环宇;明德至诚,行健自强。看母校,图书馆内卷帙浩繁,横观四海传道,纵览百家争鸣;菁菁校园里朝气蓬勃,晨晓书声相传,夜静深灯为伴。看母校,春发玉兰,夏挂藤萝,秋落银杏,冬飞白雪□行走柳湖畔,碧玉丝绦弄清影;独坐荷塘边,泛水清波漾池心;回首海棠苑,姹紫嫣红争国色;再踱紫藤廊,密叶香风掩珠帘。扶瑶万里,一流中学鹏程启;坦荡千秋,中华复兴伟业担。
(1)下列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菁”应读为“jīng” B. “蓬勃”应写为“篷勃”
C. “姹”应读为“chà” D. “扶瑶”应写为“扶摇”
(2)请结合语境,在文段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答案】
(1)B (2)。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B.有误,蓬勃(péng bó),意思是繁荣,旺盛。书写正确;
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运用。
“看母校,春发玉兰,夏挂藤萝,秋落银杏,冬飞白雪”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校园景色,语意完整,句尾应使用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