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4 23:26:03

文档简介

漳平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练习
八 年 级 语 文
(练习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古诗文最能寄情。《关雎》中,“⑴ ,⑵ ”两句将主人公因思念而长夜难眠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出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⑶ ,⑷ ”两句道尽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和诗人开阔的胸襟;《小石潭记》中,“⑸ ,⑹ ”两句既概括出了小石潭的氛围,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的心境;《桃花源记》中的“⑺ ,⑻ ”,以桃花源中老人和孩子的快乐,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2分)
翻开语文课本,开启一段文学之旅。在民俗画卷中,我们与迅哥儿一起随着归省的母亲,到偏 ① (pì)的平桥村,在几个少年的撺掇下,伴着皎洁的月光去看社戏;跟随着刘成章的脚步,观看让人叹为观止的安塞腰鼓表演,当震 ② (hàn)人心的鼓声戛然而止时,一声渺远的鸡啼回响在我们耳畔;跟随吴伯箫暖融融的灯笼火光,畅想烈火燎原的盛况,感受一盏灯笼中蕴含的人情世故。在科学小品文中,我们与翩然而归的燕子一起迎接草长莺飞的春天,于震耳欲聋的昆虫声中迎接风雪载途的冬天;与定期迁 ③ (xǐ)的大雁一起冲破三月暖流的雾霭,让寒冷的冬季不再缄默;与小小的沙砾一起翻越山麓跨越沟壑,破解“海枯石烂”。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文段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叹为观止 B.戛然而止 C.人情世故 D.震耳欲聋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缺少宾语,请补写出宾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3分)
(4)语段中语法知识的表述有不准确的地方,请你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文中“一段”“一起”“几个”“一声”“一盏”都是数量词。
B.“一声渺远的鸡啼回响在我们耳畔”这句话的主干是:鸡啼回响。
C.“海枯石烂”“三月暖流”“翻越山麓”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我们与翩然而归的燕子一起迎接草长莺飞的春天”句中“草长莺飞”作定语。
3. 名著阅读(6分)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请结合《经典常谈》的相关内容,介绍你在阅读这部名著时采取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后的收获。(100字左右)
二、阅读(6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7分)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
B.“式微式微”和“微君之故”中“微”的意思分别是“昏暗”“如果不是”的意思。
C.诗歌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和泥地里劳作,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
D.全诗语言凝练,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兼有长短句式,节奏感强。
5.同学们打算将《式微》录制成音频,让大家能扫码收听。请你帮助他们选择背景音乐,并说明理由。(4分)
音乐:激昂的音乐 忧伤的音乐 柔美的音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7分)
【甲】《核舟记》
【乙】
南京濮仲谦①,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②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③之、利啖之,终不可得。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濮仲谦:姓濮,字仲谦,明清时期雕刻家。②润泽:获利。③劫:胁迫。
6.请根据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选文词汇 方法 解释
其两膝相比者 课内积累 (1)________
以不事刀斧为奇 借助字典:①事情:②侍奉,服侍; ③实践;④使用。 (2) (填序号)
辄自为之 课内迁移:为宫室、器皿、人物 (3)________
虽势劫之 语境推断法 (4)_________
7.下列对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 B.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
C.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 D.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3分)
(2)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3分)
9.两则材料都表达了对雕刻艺人精湛技艺的赞美,但它们在写作内容上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
窗花舞
张金凤
①是谁在乌黑的窗棂上铺展一派春意?是谁在漫天飞雪里开出一枝红梅?是谁经过剪刀轻灵的裁剪,给家中增添喜气洋洋的期待?——是窗花。
②我去赶年集,总是特意寻找窗花。那手工剪出的红窗花,每一幅都经由一双灵巧的手抚摸过,充满智慧和爱意;剪刀裁出的线条简约而质朴,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
③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幼时乡下的冬日,红彤彤的炭火盆旁,女人守着针线筐箩,用小剪刀在红纸上勾画自己的梦。剪了一辈子窗花的奶奶,头白了,耳背了,眼花了,可仍能剪窗花。她戴着花镜盘腿而坐,小巧的剪刀在指尖轻盈地旋转、舞蹈。左旋右转之间,一朵朵美丽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绽放:荷花在清澈的野塘袅袅出水,鲤鱼蹦出水面;怀抱大鲤鱼的胖娃娃,肉嘟嘟的脸上带着笑……剪着剪着,奶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光,勾起了她对劳动岁月的记忆,嘴角笑起两朵花儿。她剪出肌腱有力的农夫扬鞭驱健牛耕田,剪出忙于秋收的老者赶着满载的马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也剪出悠然自得的休憩场景:戴斗笠的老人垂钓于湖畔,一圈圈细红的曲线就是湖水的波纹;摇蒲扇的奶奶在大树下安详地微笑……
④日头升上来又落下去,窗棂纸暗下去又亮起来。【A】那些盛开在筐箩里的窗花,耐心地等着好日子到来。到年关,女人们刮掉旧窗纸,给窗棂掸去尘埃,贴上崭新的白纸。那雪白的新窗纸,将覆盖过往日子里的辛劳,给平实的生活增添浪漫。
⑤新封的窗太素淡了,像茫茫的雪野,要开些花儿才有生机。等过了年,春天就到了,是应该红红火火地开着花迎接它。于是,人们将红彤彤的窗花张贴在雪白的窗纸上。年轻人的新房窗上贴的是鸳鸯戏水、喜鹊登枝、麒麟送子,从晨曦微明到月笼西窗,每一次抬眼看,窗上都流满着幸福。姑娘们的窗上贴着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百鸟朝凤,这是她们自己剪的,把自己的心气和期盼都张贴在窗上。住着学生娃的屋子,窗子常常是无形的教科书,窗花有闻鸡起舞,有精忠报国。老人居住的窗上则贴着桃园结义、孟母三迁,老故事里的人生哲理,是一辈子的念想。
⑥火红的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结在窗上。窗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
⑦每年春节前,我都抽空剪几幅自己的窗花。我的窗花师父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十几年前她全家从农村迁到城里,离了土地,就在家剪窗花分给亲戚朋友。后来不断有人联系购买,这乡村里的老手艺竟然被城市人接纳和喜欢,于是她把剪窗花做成了自己的事业。
⑧老人的窗花有传统的样式,也有女儿给设计的新颖花样。我从最简单的花样开始,从笨拙渐渐娴熟,线条由粗陋渐渐圆润。有一年,竟也剪出几幅颇为满意的白菜图,过年前分给亲友们张贴,皆大欢喜。
⑨去年我买了一套胶州秧歌人物的窗花,共十二张,有小嫚、扇女、翠花、鼓子等,人物栩栩如生,动作鲜活动感。把它们一一张贴到窗上,屋里登时热闹起来,就像在炕头上演了一场秧歌大戏。新年的阳光里,这些窗花就像活的一样,彩绸飞舞,扇子翻飞,耳畔似乎响起锣鼓唢呐的欢畅曲调。
⑩不经意抬头往外看,见对面人家的玻璃窗上也贴着这种窗花。小区喇叭里响着热闹的《春节序曲》,屋角的红灯笼在风里晃动着。【B】那一刻,我感觉窗花上的舞者都在舞动,舞得旖旎多姿,舞得虎虎生风,团团祥和的喜气笼罩着家家的春节。
(选自2021年2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所写的窗花,既有风景,也有传说和生动的故事,内容丰富,给平时的生活增添色彩和浪漫。
B.作者写自己学习剪窗花的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窗花艺术的喜爱之情,也显示出窗花艺术的巨大魅力。
C.文中对奶奶剪窗花时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心灵手巧、热爱生活的老人形象。
D.文章结尾写去年春节“我”和对面人家都贴着胶州秧歌人物的窗花,看出窗花样式越来越单一。
11.请根据文章内容③—⑨段,补全下面鱼骨图。(3分)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12.结合上下文,赏析下面的两个句子。(5分)
(1)那些盛开在筐箩里的窗花,耐心地等着好日子到来。(赏析加点词)(2分)
(2)是谁在乌黑的窗棂上铺展一派春意?是谁在漫天飞雪里开出一枝红梅?是谁经过剪刀轻灵的裁剪,给家中增添喜气洋洋的期待?——是窗花。(赏析修辞手法)(3分)
13.本文的写作对象是窗花,却详写了奶奶剪窗花的场景和师父做窗花事业的内容,请从立意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
14.“民俗是文化的鲜活载体”,请联系《灯笼》,结合本文,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链接材料】
①灯笼,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部编版语文教材P22《灯笼》“阅读提示”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
“日照香炉生紫烟”:科学与文化结合的典范
  ①《望庐山瀑布》一诗中“生紫烟”的成因,由于涉及较深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物理知识,老师教学时往往跳过,甚至有老师解释应该是白烟,李白可能因为欣赏瀑布太久眼花看成紫烟。其实,此诗是李白细心观察后所写,诗中“生紫烟”的景象不但合乎科学事实,还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②要解释这一切,得先从光的传播说起。
  ③太阳光进入成分复杂且不均匀的大气层后,会跟空气分子、尘埃等介质相撞,从而产生散射。散射分为两种情况: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瑞利散射里,光的波长越短,散射越强,反之亦然。
  ④由于瑞利散射的影响,太阳光经过大气层时,紫光和蓝光由于波长较短,散射较多,穿透力很弱。秋高气爽或雨过天晴,大气中的尘埃较少,阳光在大气分子强烈的瑞利散射下,蓝光和紫光散射到四周甚至布满天空,而人眼对蓝色更加敏感,对紫色感觉次之,所以天空看起来呈蔚蓝色。
  ⑤瑞利散射让天空看起来很蓝,这种现象是否与“日照香炉生紫烟”有关呢?
  ⑥这得结合《望庐山瀑布》所描述的景象来解释。诗中的“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清晨时分,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升起阵阵紫霞,如同烟雾一般,甚是美观。
  ⑦由此可得出以下三条结论:
  ⑧一是,“紫烟”不是烟,而是紫色的光霞。二是,当天天气很好,少云少雾,空气中颗粒状介质少,所以发生了瑞利散射。三是,由于香炉峰高耸入云,地形复杂,气流易形成涡旋或湍流,阳光照进它们时,不断产生散射,紫烟效果进一步加强,容易被人观察到。
  ⑨尽管“日照香炉生紫烟”有合理的科学解释,但很多去过庐山和看过庐山瀑布的人都没见过“生紫烟”的景象。
  ⑩那为什么李白要把极难看到的景象写进诗里呢?
   这得从李白的个性及中华传统文化说起。
   李白被誉为“诗仙”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是个修道之人,追求像神仙一样的生活。紫色是道家最推崇的祥瑞之色,成语“紫气东来”就是明证。人们用“紫气东来”比喻吉祥的征兆;用“紫烟”表示紫色瑞云之意,比如著名的《游仙诗》(东晋:郭璞)里就有“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的句子。
(摘自《李白没眼花,“日照香炉”是真的会“生紫烟”!》,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日照香炉生紫烟”这一现象是李白观看瀑布太久眼花所致,实际上,不是紫烟是白烟。
B.晴天天空看起来很蓝,是因为太阳光的瑞利散射和人眼对蓝色更加敏感双重因素造成的。
C.第⑤段是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激发读者的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D.第 段运用引用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增强文学色彩,使说明更加具有说服力。
16.请结合文章理解完成思维导图,填写①②③处的内容。(3分)
17.本文与《大自然的语言》的开头各有特色,请你结合链接材料,比较两文开头的不同之处。(4分)
【链接材料】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大自然的语言》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2分)
【材料一】
  2025年1月20日,深度求索(DeepSeek)正式上线全新推理模型DeepSeek-R1,迅速在全球AI领域引发轰动。该模型凭借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能精准理解复杂问题并给出高质量回答,还可辅助编程,有效提升代码生成效率;在数学解题方面也表现出色,可解答各类高等数学难题。DeepSeek-R1的训练仅耗费558万美元与2048个计算机芯片,用时两个月,成本远低于同类模型。上线10天,它便积累了足够流量,在全球AI产品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仅次于ChatGPT.其移动端产品于1月25日推出,5天内登上全球AI产品排行榜第14位,2月更是飙升至第2位。
(来源:中关村在线《DeepSeek登顶全球AT排行榜第二,中国AI应用崭露头角》)
【材料二】
对比项目 DeepSeek-R1 OpenAI-ol
训练成本 558万美元 约7800万美元-1亿美元
训练时长 2个月 半年以上
自然语言理解能力评分(满分10分) 8.5 9
代码生成能力(解决复杂算法问题成功率) 80% 90%
数学解题准确率(高等数学难题) 82% 88%
全球AI产品排行榜排名(2025年1月底) 第2位 第1位
月活跃用户排名(2025年2月) 第2位 第1位
【材料三】
  ①DeepSeek-R1的出现,为AI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从技术层面来看,它采用创新的混合专家系统MoE架构,模拟人类大脑分布式处理机制,大幅提升推理效率与准确性,打破了传统大模型对巨额成本和海量算力的依赖,为后续AI技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②在产业应用上,其低门槛和高性价比使中小企业与个人开发者能更轻松地涉足AI领域,加速了AI在各行业的普及。比如在医疗领域辅助医生诊断疾病,提高诊断准确率;在教育领域实现个性化学习辅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③然而,随着DeepSeek-R1的广泛应用,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国家以数据隐私、国家安全等理由对其进行调查、限制使用,如美国政府考虑多项措施限制DeepSeek,意大利要求其提供数据使用解释并使其在当地下架。未来,AI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技术创新、应用拓展与安全监管之间寻求平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确保AI技术在安全、合规的轨道上服务人类。
(来源:综合科技评论与报道整合)
1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DeepSeek-R1凭借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不仅能给出高质量回答,还可辅助编程。
B.截止至2025年2月,DeepSeek-R1的月活跃用户排名位居第二,仅次于OpenAI-ol。
C.DeepSeek-R1移动端产品推出后,月活跃用户不断提升,2月的排名提升了2个位次。
D.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对DeepSeek-R1进行调查或限制使用,主要原因是数据隐私和国家安全问题。
19.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DeepSeek-R1模型的优势与不足。(5分)
20.结合材料三,分析DeepSeek-R1对AI产业发展的意义以及面临的挑战。(4分)
三、写作(60分)
21.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共享单车等。
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为写作对象,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明事物;不少于600字。
②恰当运用各种说明方法,辅以文学手法的运用,增强说明效果。
③涉及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漳平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练习
八年级语文答案
1.(10分,一空1分,多字、漏字、错别字均不得分)
⑴悠哉悠哉 ⑵ 辗转反侧 ⑶气蒸云梦泽 ⑷波撼岳阳城
⑸凄神寒骨 ⑹悄怆幽邃 ⑺黄发垂髫 ⑻并怡然自乐
2.(1)(3分)僻 撼 徙
(2)(3分)D
(3)(3分)在句末加“的密码”。
(4)(3分)A
3.(6分)示例一:我读《经典常谈》时,选择了选择性阅读的读书方法。首先我浏览目录,找到感兴趣的部分来阅读;我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先读了《诗第十二》《文第十三》两篇,在重点阅读了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后,继续寻找新的兴趣点,由此扩展到其他部分,进而阅读了整本书;有时为了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我也会带着某个具体目的去阅读的。我发现这样阅读后,我的阅读速度有了提升,我对这本书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示例二:我阅读《经典常谈》时,先浏览目录,清晰把握全书对十几部经典的介绍架构。对感兴趣的《论语》一章精读,品味作者对孔子思想及《论语》价值的剖析。同时,联系语文课上学过的《论语》语句,对比思考。阅读后,我收获颇丰,不仅系统了解众多经典,如《史记》的成书过程;还学会梳理经典脉络,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阅读复杂文本也更得心应手。(阅读方法1分,结合内容1分,至少两种阅读方法,收获2分)
4.(3分)C
5.(4分)示例:可以选择激昂的音乐(1分)。《式微》是苦于劳役的人发出的怨词(1分),表达了服役之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归的怨愤,用激昂的音乐更能体现劳动者内心的悲苦、愤怒(2分)。(学生能围绕诗歌内容、情感表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6.(4分,一空一分) (1)靠近 (2)④ (3)指雕刻 (4)即使
7.(3分)B
8.(1)(3分)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2)(3分)经过他的手简单地刮削打磨一下,就能获得很高的价钱,这真让人难以理解。
9.(4分)甲文侧重于客观地描摹介绍核舟的“奇巧”,文中写核舟“长不盈寸,高可二黍许”,却刻有许多人、物和文字,所刻人物富有动态,于细微处毫不马虎,从而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之精湛;而乙文则更侧重于表现雕刻艺人的性情品格,如文中写周围人从濮仲谦身上获利,而他毫不在意,仍然安贫若素,他人威胁利诱都不能获得他的刻品,坚守初心,淡泊自守。(意思对即可)
【乙文翻译】南京有个叫濮仲谦的人,他技艺精巧,(技艺水平)简直胜过天然生成的。他制作的竹器,一把扫帚、一把刷子,竹子仅仅一寸罢了,(他)用刀简单地刻上几刀,(制作成的竹器)价格就能用数两银子来计算。然而他自己感到得意的作品,又一定是用盘根错节的竹子,凭借不借助刀斧(进行加工)为奇妙,就是经过他的手简单地刮削打磨一下,就能获得很高的价钱,这真让人难以理解。濮仲谦名声大噪,得到他在物品上的一个签名,这件物品的价格就会立刻飞涨。三山街靠濮仲谦的手艺而生活的有几十人,然而濮仲谦自己却依然像以往一样极其贫穷。在朋友的座位间看到有好的竹子、好的犀牛角,就自己动手制作成工艺品。(如果)心中偶然有不惬意之处,即使以权势逼迫他、用利益引诱他,最终也不会得到(他的作品)。
10.(3分)D
11.(3分)①女人们忙着剪窗花
②每年春节前
③我买了一套胶州秧歌人物的窗花贴到窗上
12.(1)(2分)“盛开”一词将窗花写得鲜活灵动,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写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3分)文章开头连用三个排比式疑问,与“——是窗花”构成设问。既设置了悬念,也形象地展现了窗花美化生活,迎接春天,增添期待的作用,点出了文章主要描写的对象。
13.(4分)既写出了窗花带给我的美好回忆,又写出了窗花的变迁和传承;将回忆和现实交织在一起,体现出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期盼;表明像窗花一样的传统艺术品具有无穷的生命力;表达对传统手艺的赞颂。(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4.(3分)示例:窗花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气氛,代表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悠久的中华文化。(言之有理即可)
15.(3分)A
16.(3分)①瑞利散射 ②地形因素(或地形复杂) ③紫色是道家最推崇的祥瑞之色
17.(4分)本文开头通过引用李白的诗句,引出对“日照香炉生紫烟”现象的科学解释,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大自然的语言》开头则通过描绘四季更替的景象,引出对物候学的介绍,使读者对物候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2分)。
18.(3分)C
19.(5分)优势:性能强大,自然语言处理、辅助编程、数学解题等能力出色;训练成本低、训练时间短;市场竞争力强,上线后在全球AI产品排行榜和月活跃用户排名中成绩优异(3分)。
不足:在自然语言理解、代码生成、数学解题能力方面与OpenAI—o1存在一定差距(2分)。
20.(4分)意义:技术上采用创新架构,提升推理效率与准确性,打破传统模式,为AI技术研发提供新思路;产业应用上降低门槛,加速AI在各行业普及,推动医疗、教育等领域发展。(2分)
挑战:面临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部分国家以数据隐私、国家安全为由对其进行调查、限制使用。(2分)
21.(60分)略(
漳平市
202
4
~202
5
学年
第二学期
阶段性
练习
八年级语文
答题卡
(练习
时间:
120
分钟 满分:1
50

)
) (
条码区
) (
(三)(18分)
11.(3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
.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0分)
16
.
(3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阅读(
64
分)

一)(
7


5
.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7分)
6

(4分)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
_(4)
__
_
_____________
8.
(6分)
(1)
(
3
分)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分)_
______
______
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姓名:
考号:
) (
选择题(每小题
3分

2(2)

15

2(4)

18

4

7

10

) (
一、积累与运用(
26
分)
1
.(
每空1分,共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

(1)(
3分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00字
) (
17
.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2分)
19.(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600字
) (
▲800字
) (
▲700字
) (
▲300字
) (
▲200字
) (
▲400字
) (


作文 (60分)
2
1
.请写在右边方格内。
) (
▲100字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