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期中测试卷
满分120分,限时100分钟
一、积累(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隧洞(suì) 飞窜(cuān) 盘桓(huán)
B.舵手(duò) 绰号(chuò) 间或(jiān)
C.簇新(cù) 锱铢(zī) 烟囱(tǒnɡ)
D.蠢笨(chǔn) 筛子(shāi) 驾驭(y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笑涡 服辩 洋溢 取义成人
B.阎罗 伤疤 径自 千钧之力
C.装饰 苍芒 顷刻 不屑置辩
D.婕报 笔砚 惋惜 拳打脚踢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台风“杜苏芮”即将登陆,沿海地区居民战战兢兢,为防范灾害天气做准备。
B.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无数中华英雄儿女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C.在学习和生活中选择“躺平”姿态,那么,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是异想天开。
D.在植树节活动中,同学们妙手回春,为嘉州大地多种树、多添绿,建设美丽乐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融古典诗词和现代音乐为一体,遭受观众一致好评。
B.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和生存的动力。
C.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D.该市围绕推动组织融合、资源整合、人才聚合,先后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超过500余家。
5.根据提示默写填空。(6分)
(1)马作的卢飞快, 。
(2) ,亲射虎,看孙郎。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
(4)《定风波》中写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 。
(5)我们学习不仅要做到学思结合,还要像《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那样“ ”,多向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词句是: ,
6.在“阅读方法研讨”活动中,李明同学分享了借助“批注”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方法。他展示了《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一处批注,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4分)
[原文]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批注]范进之“不省人事”,喜也,喜由悲来;周进之“不省人事”,悲也,悲极喜生。
(1)同样是“不省人事”,但是一喜一悲。批注者为何认为范进是“喜由悲来”,周进是“悲极喜生” 请你结合作品相关情节回答。(2分)
答:
(2)作者两次写“不省人事”有何用意 (2分)
答:
7.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及其寓意。(4分)
写作提示:①条理清晰;②语言简明;③80字左右。
答:
8.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班级开展以“家有佳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以下三个任务。(8分)
材料一:家风自上而行于下。习近平谈家风时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欲齐其家者,须先修其身。家风好者,家道兴盛;家风差者,贻害社会。
材料二:谦恭仁善、孝亲敬老、好学上进是李应昇家族的家风;清廉俭朴、勤奋上进、忠勇报国是左宗棠家族的家风;代续书香、讲究孝悌、牺牲自我是谭嗣同家族的家风。这些家族都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材料三:宋神宗元年七月,苏迈赴德兴上任,临行时,其父苏轼赠送一方砚台给他,并题写《迈砚铭》:用它来学习圣贤的道理,要如饥似渴;用它来学写文章,要时出新意;用它来治理财务,要想着给予他人。苏迈在家风的熏陶下,品行端正,好学上进,为官清廉。
(1)任务一:结合三则材料的具体内容,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家有佳风”的主题活动。(3分)
答:
(2)任务二:阅读材料三中的《迈砚铭》,探究它体现了苏家哪些家风。(3分)
答:
(3)任务三:主题活动中,在“我家有佳风”分享环节,同学们发现部分家风与职业有关。世代经商的小明家,家风是“诚信是金”;代代从教的小红家,家风是“有教无类”。请你推测医学世家的小雨家家风是什么。(2分)
答: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浣溪沙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9.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是一首记游词,上片描绘了桥上车水马龙、湖水碧绿的春景,令人神往陶醉。
B.第三句写湖面平静得好像碧绿的琉璃,平滑干净,清洁无尘,突出了清新明朗之美。
C.第四句用拟人的手法写词人面对柳丝萦客,不禁开怀畅饮,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这首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恋春之情。
10.请赏析“溶溶春水浸春云”中的“浸”字的妙处。(3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题。(11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①缺坏,就为补治②,此亦士大夫百行③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④,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或有狼藉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⑤。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⑥也。
(节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注] ①先有:之前就有。②补治:修补整理。③百行:古代士大夫所订立身行己之道,共有百事,称之为百行。④急速:指仓促间发生的事。⑤累德:对德行有损。⑥秽用:用在不干净的地方。
1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无从致书以观 宁静致远 闲情逸致
B.走送之 双兔傍地走 不胫而走
C.益慕圣贤之道 受益良多 精益求精
D.或遇其叱咄 或有狼藉几案 不可或缺
12.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文:
13.甲文段是怎样表现宋濂求师问学时的态度的 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说明。(3分)
答:
14.甲文段中的宋濂和乙文段中的颜之推都能轻松借到别人的书,原因分别是什么 请结合原文语句简要分析。(4分)
答:
(三)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题。(12分)
家里飞来一只鸟
这是2182年的一天。
早饭后,天文学家鲁一贤习惯性地来到阳台上,看看外边的天气情况或不远处的绿色。他伸手把窗户开了一条缝,突然,一只小鸟从他的头顶撞了进来,这是谁忘了关纱窗。
鲁一贤索性把窗户开到最大,想让进家的这只小鸟,能顺利找到来路,飞回自由的天空。那小鸟从这个房间飞到那个房间,啾啾叫着,很兴奋的样子,鲁一贤高兴地招呼夫人:洪老师,快来看,咱家来客人了。
夫人从厨房走了出来,看客厅里并没有人,莫名地看着他。
你去厨房抓一把小米,放到阳台上去,客人可能饿坏了,再用个小碟子接点水放那儿。夫人跟着他的眼光,终于发现了这只飞来飞去的小鸟,只见它长着红红的小嘴、黄尾巴,两扇翅膀却是白色的,煞是好看。我刚才一开窗户,它一下子就闯进来了。
夫人笑着说:这鸟和咱家有缘呀。
窗户一直给它留下了飞走的空间,它到阳台上吃食、喝水,吃饱喝足后,就到各个房间转一转。看它没有要走的意思,几天后,鲁一贤到市场精挑细选了一个小鸟笼回来,它只是好奇地进去看了一次,再也不进笼子里去。
不论谁出门回来,小鸟听到钥匙开锁的声音,都会到门口迎接,叽叽喳喳地叫着,像等着大人归来的孩子。
小鸟的到来,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
鲁一贤说:咱给小鸟起个名吧。
夫人说:叫红嘴,行吗
不知是从谁家跑出来的,就叫小丢丢吧,人家不都说,贱名好养活吗。
鲁一贤在书房里看资料、写东西累了,想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一抬头,发现小丢丢站在他的书柜上,合着眼睡觉呢。他工作时间,小丢丢从不乱叫唤,只是在逗它时,才发出那欢快悦耳的啾啾声。
每每鲁一贤用眼光去寻找它时,它好像懂事儿似的,时常轻轻落在他的肩膀上。由于工作,鲁一贤有时睡得很晚,小丢丢不声不响,不知躲哪个角落里一直陪着他。
它从不到处拉屎,破坏家里的卫生,个人问题都解决在阳台上给它铺好的报纸上,这也是家人都喜欢小丢丢的原因。
半年后的一天早晨,鲁一贤突然发现有点不对劲,生活中好像少了点什么,他嘴里唤道:小丢丢,小丢丢,你藏哪儿去了 夫人也唤:小丢丢,小丢丢,快出来,急死我们了。小丢丢真的失踪了。
他们把窗户留了一条大缝隙,怕小丢丢回来进不了家。可半年过去了,小丢丢再也没有回来。
两个月后,鲁一贤在国外的一家期刊上看到一篇研究成果报告,竟和他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这一刻,他的头都要炸了,莫非是……
他当即决定,马上报案……
(作者:王培静。选自《微型小说月报》
2022年第11期)
接到报案,警局迅速成立专案组,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5.回顾案情——鲁一贤打来的报案电话是这样说的:
(2分)
16.勘查现场——走进鲁一贤的家,打开的窗户引起了你的怀疑,请你结合文中几处对窗户的描写进行分析。(2分)
答:
17.推敲细节——小鸟身上的诸多细节如外貌、动作、习性、神态等,既存在着欺骗性,又露出了犯罪的蛛丝马迹,请你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分析。(2分)
答:
18.案情分析——鲁一贤夫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罪犯又是如何利用这些特点的 (3分)
答:
19.结案反思——结案后,鲁一贤感叹道:“当初无意中给小鸟取名‘小丢丢’,没想到我们成了‘大丢丢’!”“小丢丢”这个名字或许还有更深的内涵,结合全文说说你的思考。(3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题。(12分)
[材料一] 在世界各国、地区或国际组织提出的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框架中,几乎无一例外把沟通与合作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甚至最重要的位置。有研究报告指出:沟通与合作素养位列各个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高度关注的七大核心素养之首。
人们经常把“沟通”和“说话”画上等号,仿佛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就是沟通,其实不然。沟通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互换,双方基于收到的信息,在各自理解的基础上达成目标。沟通的形式非常丰富,包括说话、写字、表情等多种因素(详见下图)。一个沟通素养良好的个体,能够综合运用语言与非语言的媒介,有效地与他人或群体进行交流。
有效沟通是一种人际交流过程,需要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共同协议。为了最终达成沟通协议,需要注意三个策略:首先是沟通者要“深度理解”对方传递的信息、隐含的意图、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次需要“有效表达”,沟通者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语言及非语言等多种形式,清楚地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和观点。最后,沟通者还需具有“同理心”。同理心,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处理问题,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同理心比同情心包含更多的认知因素,而同情心比同理心包含更多的情感因素。有研究表明,同理心的基本动机是利他,同情心的基本动机是利己。利他动机,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帮助他人减少痛苦而不期待奖励;利己动机,则想减轻自己的压力,或者避免不利的感受,或者期待奖励。
(改编自康翠萍等多人撰写的《沟通素养:21世纪
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
[材料二] 沟通漏斗,是指工作、学习、生活中沟通效率逐渐下降的一种现象。如果一个人心里想着100%的东西,当你在众人面前、公开的场合用语言表达心里所想的100%的东西时,这些信息已经漏掉了20%,那么你说出来的信息就只剩下80%了。而当这80%的东西进入别人的耳朵时,由于听众文化水平、知识背景等原因,信息量只存活了60%。实际上,真正被别人理解并消化了的信息大概只有40%。三天过后,等听众遵照领悟的40%的信息开始行动时,信息量最终变成了20%。三个月后,信息衰减得可能只剩下最初的5%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争取让这个“漏斗”漏得越来越少。
(改编自中国知网《沟通漏斗》)
[材料三] 有效沟通,需要围绕设定的目标,在个人或群体间相互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有效沟通大纲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沟通的思路,提供不同维度的思考方向和支架,它是帮助我们刻意练习,以达到自如沟通的工具。
有效沟通大纲
沟通 对象 姓名: 基本情况: 主要特点:
沟通 过程 步 骤 策 略 具体内容
第一步 明确沟通 目标 对方需要作出的决策:
第二步 研究沟通 对象 对方需要知道、感到:
对方在乎的具体因素:
如何让对方内心认可:
第三步 作出最终 决策 根据沟通反馈,“我”决定:
(改编自罗颖、桑国元、石玉娟编著的《50个
工具玩转项目式学习》)
20.根据三则材料,下列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际沟通非常重要,其本质在于个人信息的单向输出。
B.同理心比同情心包含更多的认知因素,同理心的基本动机是利己。
C.只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就能完全避免“沟通漏斗”现象。
D.借助有效沟通大纲,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沟通的思路,明确沟通的策略。
21.根据材料一、三的相关内容,解释什么是“有效沟通”。(3分)
答:
22.相较文字表达,图示更为清晰直观。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完善下面的“沟通漏斗图”,需根据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呈现数据及数据名称。(3分)
沟通漏斗图
23.下面是小渝和妈妈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这段对话,结合材料一、三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给小渝提出三条建议,以帮助小渝更好地与妈妈沟通。(3分)
妈妈:上了高中,你不能再参加绘画培训了。
小渝:我要参加,我喜欢绘画!
妈妈:绘画培训会影响学习!
小渝:不,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答:
三、写作(50分)
24.写作。(50分)
今年春节期间,一部电影、一首宋词、一个词牌名,令不少国人荡气回肠,那就是《满江红》。意蕴悠远的词牌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珍珠。即使不谈词调,不言平仄,仅其字面义也别具美感,引人遐思。“少年游”或许是一次意气风发的游历;“相见欢”可能是一场意料之外的相逢;“定风波”的背后需要多大的努力、何等的智慧……
你有过用词牌名做题目写作的体验吗 请从以下的词牌名中,任选一个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题目一:相见欢 题目二:定风波 题目三:少年游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答案全解全析
1.D A.窜cuàn。B.“间”是多音字,此处应读jiàn。
C.囱 cōnɡ。
2.B A.人→仁。C.芒→茫。D.婕→捷。
3.D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句中用于形容同学们种树,用错对象。
4.C A.“遭受”意为“受到(不幸或损害)”,使用不当,可改为“受到”。B.“得以发展和生存”语序不当,应为“得以生存和发展”。D.“超过”和“余”语意重复,可删掉其一。
5.答案 (1)弓如霹雳弦惊 (2)为报倾城随太守 (3)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4)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5)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6)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6.答案 (1)范进中举后狂喜至“不省人事”,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喜讯一下子勾起了他内心复杂的情感,有屡试不第的挫败,有忍饥挨饿的贫穷,有受尽冷眼的屈辱……这一切在他狂喜之时一齐涌上心头,因此说此时的范进是“喜由悲来”。周进参观贡院时看到号板,悲从中来,撞板至“不省人事”,但由此却得到了几个商人的资助,并最终获取了功名,因此说周进是“悲极喜生”。
(2)刻画范进与周进热衷功名的丑态,以讽刺笔法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毒害。
【评分细则】 (1)每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2)答出“讽刺”“揭露”“科举制度”即可得2分。语意相近即可。
解析 (1)联系相关情节分析即可。(2)范进名利熏心,热衷于做官。到了54岁仍然以童生资格,在腊月寒风中,穿着破烂的麻布直裰,冻得哆哆嗦嗦,去考秀才。家里穷得无钱买米,他还要到处借钱凑盘缠,去考举人。他骤闻中了举人,激动得无法控制,竟然疯了。周进是一个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的人。因为对科举的痴迷,他才会演出了一场大闹贡院的丑剧。一疯一撞,使得二人不省人事,作者以讽刺笔法写出他们二人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的典型。
7.答案 (示例)内容:一只代表“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的大手挡在“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环境”的屏幕和想要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之间。寓意:“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有效防止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评分细则】 内容2分,寓意2分,共4分。意近即可。
解析 首先要观察漫画,弄清漫画的构成要素;然后抓住特征,客观描述。观察漫画,一个背着书包、头顶上备注着“沉迷”二字的学生正走向写着“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环境”并伸出双手的屏幕,中途被一只代表着“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的大手阻拦。其寓意是“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有效防止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注意字数要求。
8.答案 (1)家风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家风对家族兴衰影响深远,家风对国家社会意义重大。
(2)做人要品行端正,治学要推陈出新,为官要公心为政。
(3)(示例1)医者仁心 (示例2)悬壶济世 (示例3)救死扶伤
【评分细则】 (1)从家风对个人、对家族、对社会和国家的角度来概括,每点1分,意对即可。共3分。(2)意对即可,酌情给分。共3分。(3)内容符合职业特点,意对即可。共2分。
解析 (1)从材料一“家风好者……贻害社会”可知,家风对家族、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从材料二“这些家族都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可概括出:家风对一个家族的兴衰影响深远。从材料三“苏迈在家风的熏陶下……为官清廉”可以看出,好家风培养了好人才,家风对个人成长有重要意义。据此,本题可从家风对个人、对家族、对社会和国家的角度来概括开展“家有佳风”的主题活动的意义。
(2)“用它来学习圣贤的道理,要如饥似渴”——做人要品行端正;“用它来学写文章,要时出新意”——治学要推陈出新;“用它来治理财务,要想着给予他人”——为官要公心为政。据此概括作答。
(3)从题目看,小雨的家庭是医学世家。作为医生,一般态度上是以善从世、以诚待人,技术是精益求精,愿望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据此可推测出小雨家的家风。
9.C “当路游丝萦醉客”是用拟人的手法,写游丝挽留游人。“醉客”,是指沉醉在美景里的游人。
10.答案 浸,意为浸泡。深深的春水,浸泡着春天的白云。把云的影子说成是真的云,化虚为实,这种“真实感”暗中透露出湖水的清澈,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水倒映着春云的情景,表达出词人对西湖春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评分细则】 释词1分,手法1分,情感1分,共3分。
解析 “溶溶春水浸春云”意为:春水丰盈的湖面,倒映着柔美的白云。“浸”的意思是浸泡,本来是春云倒映在水中,词人却说春水浸泡着春云,把倒影化虚为实,既用春水浸泡春云的“春意”增强了感染力,又反映出春水的澄澈明净,表达出词人对西湖春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1.B A.得到;达到;情致。B.跑。C.更加;好处;更加。D.有时;有人;稍微。
12.答案 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评分细则】 翻译出“侍”“援”“质”“请”得2分,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注意:侍,侍候。援,引、提出。质,询问。请,请教。
13.答案 (示例1)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如“立侍”“俯身倾耳”“色愈恭”等动作、神态,形象地写出了宋濂的诚恳、执着、谦卑。
(示例2)通过对比手法来表现。宋濂面对先达诚恳、谦卑;而先达“未尝稍降辞色”,有时还“叱咄”。这种对比突出表现了宋濂求师问学时的恭敬、谦卑。
【评分细则】 手法1分,分析2分,共3分。若有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立侍”“俯身倾耳”是对宋濂的动作描写,“色愈恭”是对他的神态描写。通过这些动作和神态,可以看出他向老师求学时态度的真诚谦卑。联系“先达德隆望尊……未尝稍降辞色”可知,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老师的“未尝稍降辞色”与作者求学的谦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突出了作者求学态度的恭敬谦卑。
14.答案 宋濂:讲诚信。从“不敢稍逾约”可看出宋濂严守约定。颜之推:爱书、敬书。从“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和“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可看出颜之推对书的珍爱和敬畏。
【评分细则】 原因各1分,分析各1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根据甲文段中的“录毕……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可知,宋濂严守还书日期,讲求诚信,所以人们愿意把书借给他。根据乙文段中的“借人典籍……就为补治”“吾每读圣人之书……不敢秽用也”可以看出颜之推对书的珍爱和敬畏,所以人们愿意把书借给他。
[参考译文]
[乙] 借别人的书籍,都必须爱护,之前就有缺失损坏(的地方),就替别人修补整理好,这也是士大夫百种(好的)行为之一啊。济阳人江禄,在读书没有读完时,即使有紧急事情,也一定先把书卷束整齐,然后才起身,因此(书籍)不会损坏,人家对他来求借不感到厌烦。有的人把书籍在桌案上乱丢,那些分散的书卷,大多被小孩、女仆、妾室点画弄脏,或遭到风雨侵蚀、被虫鼠蛀咬而毁伤,(这样做,)实在是对德行有损。我每次读圣人写的书,不曾不严肃恭敬地对待它;废旧纸上有“五经”文义和贤达的人的姓名,就不敢用在不干净的地方。
15.答案 (示例)警察同志,我发现有人剽窃了我的研究成果,我怀疑有人用一只鸟精心策划了一场阴谋。
【评分细则】 抓住“成果被窃”“用鸟密谋”来写,每点1分,共2分。意近即可。
解析 由第16段“小丢丢真的失踪了”,第17段“可半年过去了,小丢丢再也没有回来”,第18段“两个月后……他的头都要炸了,莫非是……”可知,鲁一贤怀疑有人用一只鸟剽窃了他的研究成果,据此用第一人称回答即可。
16.答案 (示例)最初窗户只开了“一条缝”,空间如此狭窄,小鸟却撞了进来,非常可疑;接着,“窗户开到最大”,小鸟却没有飞走,实在可疑;最后,窗户“留了一条大缝隙”,小鸟却再也没有回来。充分说明小鸟的闯入和离开目的明确。
【评分细则】 找准词句得1分,适度分析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第2段“他伸手把窗户开了一条缝……这是谁忘了关纱窗”表明,窗户仅仅“开了一条缝”,小鸟却撞了进来,十分可疑;第3段“鲁一贤索性把窗户开到最大……啾啾叫着”表明,“窗户开到最大”,小鸟却没有飞走,实在可疑;第17段“他们把窗户留了一条大缝隙……小丢丢再也没有回来”表明,窗户“留了一条大缝隙”,小鸟却再也没有回来。这些充分说明小鸟的来去都是有预谋的。
17.答案 (示例1)外貌:“红红的小嘴”“黄尾巴”“白色的翅膀”,如此艳丽的外观在大自然中非常少见,可见这是一只不同寻常的小鸟。(示例2)动作:由“听到”“迎接”“叫着”这些动作可见这只小鸟特别会讨人喜欢,投其所好,不太寻常。(示例3)神态:这只小鸟特别喜欢在书房陪着鲁一贤,不得不令人怀疑“合着眼睡觉”其实就是“假寐”,可见其别有用心。(示例4)习性:“小丢丢从不乱叫唤”“从不到处拉屎”,由两个“从不”可见这只小鸟过分地乖巧懂事,过分地自觉自律,显露出人为设计的痕迹。
【评分细则】 选择1个方面,找准词句得1分,适度分析得1分,共2分。意近即可。
解析 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这些细节是如何表现小鸟具有欺骗性的。
18.答案 (示例)①鲁一贤夫妇善良、有爱心,罪犯利用这一点,派遣了一只“无家可归”的小鸟;②鲁一贤夫妇生活有规律,罪犯利用这一点精准将小鸟投放到他家中;③鲁一贤夫妇潜心研究,罪犯精心设计了一只乖巧懂事的小鸟,不打扰他们工作,与他们和谐相处。
【评分细则】 答出性格特点得1分,适度分析得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由第3段“鲁一贤高兴地招呼夫人……咱家来客人了”,第5段“你去厨房抓一把小米……再用个小碟子接点水放那儿”,第7段“窗户一直给它留下了飞走的空间……鲁一贤到市场精挑细选了一个小鸟笼回来”,第10段“鲁一贤说:咱给小鸟起个名吧”可知,小鸟到来,鲁一贤夫妇热情招待,喂米喂水,买鸟笼,留窗户让它飞走,可见鲁一贤夫妇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罪犯利用这一点,派遣了一只看起来“无家可归”的小鸟。由第2段“早饭后……看看外边的天气情况或不远处的绿色”可见,鲁一贤夫妇生活有规律,罪犯利用这一点精准地将小鸟投放到他的家中。由第13段“鲁一贤在书房里看资料……小丢丢从不乱叫唤”,第14段“由于工作……不知躲哪个角落里一直陪着他”可见,鲁一贤夫妇专心工作,潜心研究,罪犯精心设计了一只乖巧懂事的小鸟,不打扰他们工作,让他们喜欢上小鸟,毫无戒备心理。
19.答案 ①鲁一贤的研究成果丢失;②鲁一贤夫妇与小鸟的“缘分”及对小鸟的善意、信任丢失了;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所固有的一些生活习惯、善良本性面临着丢失的风险。
【评分细则】 答对1个层面得1分,答对2个层面得3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由第18段“两个月后……竟和他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可知,“小丢丢”暗示着鲁一贤研究成果的丢失;由第3段“鲁一贤高兴地招呼夫人……咱家来客人了”,第5段“你去厨房抓一把小米……再用个小碟子接点水放那儿”,第7段“窗户一直给它留下了飞走的空间……鲁一贤到市场精挑细选了一个小鸟笼回来”可知,鲁一贤夫妇如此善良,热情对待小鸟,信任它,然而小鸟却窃取了鲁一贤的研究成果,“小丢丢”暗示他们之间的缘分和鲁一贤夫妇对小鸟的善意、信任丢失了;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信息外流、电信诈骗等防不胜防,像鲁一贤夫妇这样善良的人没有防备之心,往往容易上当受骗,“小丢丢”暗示人类善良的本性面临丢失的风险。
20.D A.根据材料一第二段“沟通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互换……在各自理解的基础上达成目标”可知,人际沟通的本质在于信息的互换。B.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同理心的基本动机是利他,同情心的基本动机是利己”可知,本项“同理心的基本动机是利己”有误。C.根据材料二“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争取让这个‘漏斗’漏得越来越少”可知,选项中“就能完全避免‘沟通漏斗’现象”过于绝对,有误。
21.答案 有效沟通,是围绕设定的目标,在个人或群体间相互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人际交流过程,需要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共同协议。
【评分细则】 答出“目标”得1分,答出“人际交流过程”得1分,答出“需要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共同协议”得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有效沟通是一种……达成共同协议”,材料三“有效沟通……思想和情感”可以解释什么是“有效沟通”。
22.答案
【评分细则】 画图部分,将漏斗分成6个区间得1分;文字表达,呈现出6种数据及名称得1分;信息呈现的顺序合理得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根据材料二“如果一个人心里想着100%的东西……只剩下最初的5%了”,可得出沟通漏斗的6部分及相关数据。绘图时注意顺序要安排合理。
23.答案 (示例)①深度理解妈妈的意图——她不是干涉自己的自由,而是为了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②要有“同理心”,回应妈妈的关切,打消妈妈的顾虑,保证自己不会因绘画耽误学习;③清楚讲明参加绘画培训的理由,让妈妈知道自己热爱绘画且绘画对未来发展有意义;④如面对面不好沟通,可采用写信等方式与妈妈进行细致的交流;⑤沟通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冷静、理智,不与妈妈发生冲突。
【评分细则】 答出1点得1分,答出3点即可,共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根据材料一第三段“首先是沟通者要‘深度理解’……沟通者还需具有‘同理心’”和 材料三的有效沟通大纲提出建议,可行性要高。
构思选材。若选择写《相见欢》,可以将题目扩展开来,写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遇见了什么,为什么感到欢喜。比如“我”在收拾屋子时,偶然发现了一把扇子,记忆一下子将自己带回到了小时候,可以回想奶奶用这把扇子在夏夜给自己扇风,祖孙二人在屋外纳凉,奶奶为自己讲故事,表现对奶奶的怀念之情。《定风波》则适合写一件完整的事,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将一件事讲述完整,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适当埋下伏笔。比如学校举行运动会,老师要求“我”代表班级参加长跑比赛,“我”虽然很不情愿,可是也不想让同学小看我,于是赛前努力训练,不断暗示自己一定能行,再加上老师和同学的鼓励,“我”的成绩不断进步,最终“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注意过程中要加入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结尾可用上抒情、议论点明主旨。《少年游》则适合写自己一人或者和朋友一起去外面游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想象一下,一群少年,在明媚的春日下,来到小溪旁,耳畔听到的是鸟语,迎面是温柔的春风,看到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感悟到生命的美好……要以小见大,注意细节描写,最好能用上正侧面相结合、动静结合、比喻、拟人等手法,语言要有文采,吸引读者兴趣。
【例文】
相见欢
好久没看过夕阳了。
时光坠入初三,一切都变得奇怪起来。熟悉的朋友不再熟悉,熟悉的风景也不再熟悉。明明早上上数学课打了好几个呵欠,晚上睡觉时却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我一遍遍问自己,你到底怎么了
半晌,没有回答。
教室里我所靠近的窗户上装了窗帘,一到下午,一群人立马喝令我:“快,把窗帘拉上。”我心有不甘地拉上窗帘,偶尔瞥一眼窗外刺眼但温暖的阳光,悻悻地转过头来,却又转回去,把窗帘又拉开。有人死死地盯着我,拍着桌子质问我:“你疯了 快拉上!”我只好切断阳光注入教室里的唯一通道,内心潮湿地坐在白炽灯照耀下的教室里,至于周遭昼夜交替、云卷云舒,都不知为何物了。
直到有一天,体育委员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指着教室门上的小窗户,说:“看!”。
五十八个脑袋齐刷刷地顺着体育委员指着的方向看过去,不约而同地赞叹:“天啊,真美!”
我马上又被喝令速速拉开窗帘,我乖乖照办,黑暗的教室刹那间被撕开了一条口子,一团红色的光立马冲进了我的视线,我本能地赞叹:“哇,真美!”
羞涩的太阳躲在云团的后面,把云团映衬得像熟透了的苹果,天边起了一圈淡淡的光晕,红色的光线让每个人都醉了。
我推开窗户,微风慢慢扑进了教室,把曾经的阴暗、潮湿一点点驱散,把外面的芳香的花草气息、甜美的土地气息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我们的鼻孔。
所有人都放下笔,静听,细看,享受这与夕阳、微风、花草、大地久别重逢的欢喜。
这些年,我们的心一直跑得太快了,把灵魂给落在了后面。当我们把心放慢,让灵魂追上我们的心时,欢喜就如阳光一样,洒在我们脸上。
清风、明月……大自然的一切美好,但愿,我们相见的欢喜不仅仅在这一刻。
【评分细则】
一类卷(44~50分):中心明确,立意深刻新颖,富有真情实感,语言准确流畅,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卷面整洁。
二类卷(37~43分):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卷面整洁。
三类卷(30~36分):中心较明确,内容不够充实具体,语句基本通顺,有少量病句,条理较清楚,结构较完整,卷面较整洁。
四类卷(21~29分):中心较明确,内容不够充实,条理不够清楚,结构不够完整,卷面不够整洁。
五类卷(0~20分):文理不通,结构较混乱,卷面不够整洁,字数在300字以下。
似乎不经意的笔触使全文弥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