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内能 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的是( )
A.花香四溢 B.破镜难圆 C.气体压缩 D.柳絮飞扬
2.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会“粘”在一起,这说明( )
A.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间有吸引力 D.分子间有排斥力
3.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的一段时间内,被“烧成”一个火球(如图所示),而舱内的航天员和设备却安然无恙。此过程中返回舱( )
A. 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内能减小 B. 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内能增大
C. 与空气发生热传递,内能不变 D. 与空气发生热传递,内能减小
4.关于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大
B. 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 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 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
5.温度、热量、内能关系理解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越高,说明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 的冰变成的水,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6.古代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B.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D.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7.中国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原理,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与“分子热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C.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8.如图所示是2023年9月神舟十六号的航天员桂海潮在太空用水球打“乒乓”的视频截图,水能形成一个球而不会散开,这说明( )
A.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有空隙
9.关于如图所示的三杯水的内能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杯中的水内能最大 B. 杯中的水内能最大
C. 杯中的水内能最大 D. 三杯水的内能一样大
10.如图所示是将装有热牛奶的奶瓶放入处于室温的水中时,记录下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以下是同学们通过观察图像,讨论得出的几个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发生热传递前热牛奶的初温为90 ℃,水的初温为20 ℃
B.在热传递时,热牛奶将内能传递给水,使水的内能增加
C.在第15 min时,热传递已经停止
D.只有当热牛奶离开水后热传递才停止
二、填空题
11.刚出炉的烤红薯浓香扑鼻,等一会儿烤红薯变凉后香气变淡,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温度为0℃的物体 (选填“有”或“没有”)内能。
12.人们经常使用退热贴,是因为人体和退热贴的__不同,两者发生______,人体的内能__(填“增加”或“减少”),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13.如图所示,把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
14.南昌瓦罐汤远近驰名。瓦罐汤以瓦罐为器(如图),以硬质木炭火恒温煨制约六七小时,汤稠浓,醇香诱人,为赣菜一绝。煨制瓦罐汤时,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食材的内能的;瓦罐汤很烫,喝汤时小心烫嘴!这是因为汤的 (选填“内能大”“温度高”或“热量多”)。
15.物理学中“热”的含义很多,有温度、热量、内能等,那么“加热”“熔化吸热”中的“热”是指__;“热水”“热膨胀”“物体变热”中的“热”是指__;“太阳能集热箱”“热机”中的“热”是指__。
16.观察气体的扩散现象时,应选择如图(填“甲”或“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原因是二氧化氮的密度__(填“大于”或“小于”)空气的密度,这样可排除__的影响。撤掉选择的那个正确的实验装置中两瓶中间的玻璃板,两种气体会逐渐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丙所示,先后将的水和的酒精倒入试管中,塞上塞子后反复翻转几次试管,可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说明分子间有__。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填“细”或“粗”)的试管。
17.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容器中水的内能____乙容器中水的内能;丙容器中煤油的内能 ____丁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甲 乙 丙 丁
三、实验题
18.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现象的说法均不完整,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将其补充完整:
(1)甲图:抽取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是气体的 现象,此现象表明分子在 ;
(2)乙图: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更快使水变色,说明液体扩散的快慢跟 有关;
(3)丙图:把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此现象表明 ;
(4)丁图:用气筒向装有少量酒精的瓶内用力打气的过程中,瓶盖内气体的内能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当向瓶中继续打气,瓶塞从瓶口处跳出时,观察到瓶内有“白气”产生。这是由于瓶内的气体对外做功使其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温度降低而液化。
参考答案
1.【答案】A
【详解】A.花香四溢是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故A符合题意;
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远,而使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太小,所以“破镜难重圆”,故B不符合题意;
C.气体压缩是外力改变气体的体积,属于宏观的变化,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柳絮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2.【答案】C
【详解】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3.【答案】B
【详解】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返回舱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错误,正确。
4.【答案】B
【详解】内能大小与机械能的大小无关,故错误;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假如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机械能,则物体同时具有内能和机械能,故正确;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故错误;内能与机械能不是同一种形式的能,机械能与物体的宏观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分子具有的能量,故错误。故选。
5.【答案】C
【详解】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错误;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了,故错误;的冰变成的水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正确;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一定增加,做功也会改变内能,故错误。
【刷有所得】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
6.【答案】B
【解析】“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中的“流水落花”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错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是扩散现象,是香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正确;“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烟”是肉眼可见的,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错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的“尘埃”是肉眼可见的,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错误。
7.【答案】C
【详解】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烟、瀑布都做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的热运动,故C符合题意;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述物体做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8.【答案】C
【详解】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水球是由大量的水分子组成,水能形成一个球而不会散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9.【答案】C
【详解】
【关键点拨】
内能和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状态、质量均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同种物质,状态、温度均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要注意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内能大。
10.【答案】D
【详解】由图可知,发生热传递前牛奶的初温为90 ℃,水的初温为20 ℃,故A正确;发生热传递时,牛奶的温度比水高,牛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热牛奶将内能传递给水,使水的内能增加,故B正确;由图可知,在第15 min时,水和牛奶的温度相同,已知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故热传递已经停止,故C正确,D错误。
11.【答案】温度;有
【详解】刚出炉的烤红薯温度较高,浓香扑鼻说明扩散现象明显,等一会儿烤红薯变凉后温度较低,香气变淡说明扩散现象不明显,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热运动造成的,这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温度为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12.【答案】温度; 热传递; 减少
【详解】当人使用退热贴时,温度高的人体与温度低的退热贴接触,发生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的人体转移到低温的退热贴上,所以人体的内能会减少,温度降低,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13.【答案】变大;分子间有引力
【详解】如图,当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再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时,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即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距较小时,会受到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所以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14.【答案】热传递;温度高
【详解】煨制瓦罐汤时,给瓦罐加热,瓦罐内的汤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的。
喝汤时小心烫嘴!,说明汤很热,物理中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所以表示的是温度高。
15.【答案】热量; 温度; 内能
【详解】“加热”“熔化吸热”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的“热”,指热量;“热水”“热膨胀”“物体变热”中的“热”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指温度;“太阳能集热箱”“热机”中的“热”是指内能。
【易错警示】
由于对概念理解不到位,往往会造成错误判断。正确求解此题的关键:一是要知道“热”字的含义有三个,分别表示热量、温度和内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热”的意义不同;二是要知道温度、热量和内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能正确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
16.【答案】乙; 大于; 重力;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小于; 间隙; 细
【解析】在观察气体的扩散现象的实验中,应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因为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如果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由于重力的影响,最终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是分子无规则运动造成的,而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就可以排除重力的影响,撤掉图乙两瓶中间的玻璃板,两种气体会逐渐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说明发生了扩散现象,这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将酒精和水混合摇匀后总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减少等体积的液体,内径细的试管中液面下降得更多,现象更明显。
17.【答案】小于 大于
【详解】甲和乙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由于乙容器中水的温度高于甲容器中水的温度,所以乙容器中水的内能大于甲容器中水的内能;丙和丁容器中装有温度相同的煤油,丙容器中煤油的质量大于丁容器中煤油的质量,所以丙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大于丁容器中煤油的内能。
【知识归纳】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同一状态下,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物体内能还与物体质量有关,同一物质、同一温度、同一状态下,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技巧总结】内能影响因素
18.【答案】(1)扩散;做无规则运动
(2)温度
(3)分子间存在引力
(4)增大;减小
【详解】(1)抽取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即部分空气运动到下面的瓶子中,部分二氧化氮运动到上面的瓶子中,这是气体的扩散现象,此现象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2)热水的温度比冷水的温度高,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更快使水变色,即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更快,说明液体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关。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把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此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4)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瓶子里装有一些酒精,用力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压缩瓶内的气体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增加;继续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出现白气。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