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4 09:44:45

文档简介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 2024-2025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7 分)
1.B(2 分)
2.C(2 分)
3.A(2 分)
4.(1)D(2 分)
(2)示例: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以笔为武器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坚持为革
命事业奋斗。启示我们:面对困境,要保持顽强意志,找到人生新方向,实现自我价值(3
分)。
5.(1)钟鼓乐之
(2)可怜身上衣正单
(3)安得广厦千万间
(4)天涯若比邻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6 分)
二、古诗文阅读(17 分)
6.A(3 分)
7.B(3 分)
8.(1)(鹏)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2 分)。
(2)(那块石头)颜色像一个人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形象十分清晰(3
分)。
9.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2 分)
10.①夸张 ②硕大无比(或“气势磅礴”) ③引用(或“俗语”) ④水路纡深(4 分)
三、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11.D(2 分)
12.①无人机巡航监测林地、物联网监测企业排污
②新增绿地和口袋公园,市民推窗见绿
③大连工业废气治理使全省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 13%(3 分)
13.示例:选取护鸟员救助灰鹤、“空海联动”保护鸟类、渔民转型生态旅游等信息。理由:
这些事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能论证“守护生态,共筑美好”的主题(3 分)。
(二)14.①沉醉于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景致
②生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③被温柔深邃的黄昏打动(3 分)
15.移步换景。作者从“烟水渔庄”到“深潭口”,再到“福堤”“江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等,按游览顺序描写不同景点的春日景色,层次清晰(3 分)。
16.“约”表示估计,说明西溪面积 11 平方公里是大致数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删掉后则成确切数字,与事实不符(3 分)。
17.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看见”古时隐士、诗人、书生的活动,将历史与现实交织,赋
予西溪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对西溪人文之美的赞叹(5 分)。
18.开篇点题,引出对西溪春景的回忆,奠定赞美、怀念的情感基调(3 分)。
(三)19.①温暖海面的湿润空气流经温度较低的陆地;②海洋岛马蹄形地形阻挡湿气流抬
升,促进水汽凝结(2 分)。
20.作比较、列数字。将海洋岛与周边海域的平流雾出现概率对比,并用“30%”的数据,突
出海洋岛地形对平流雾形成的影响(4 分)。
21.逻辑顺序。先介绍平流雾的形成原因,再说明其出现规律、规模,最后阐述对生态的影
响,由现象到本质,条理清晰(3 分)。
22.①滋润植被,保持苍翠;②净化空气,提高负氧离子含量;③营造特殊小气候,促进海
洋生物繁衍(2 分)。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检测试卷
D。朱自清撰写的《经典常谈》一书介绍了《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
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全书共13篇,书的首篇介绍了周易。
八年级语文
(2)在“名著中的成长密码”主题探究活动中,同学们聚焦经典作品中人物的蜕变历
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保尔·柯察金在重重困境中不断突破自我,实现精神升华。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请结合他人生某一关键阶段的具体经历,谈谈从中获得的对个人成长的启示,(3分)
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5.古诗文默写,(6分)
(1)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窃窕淑女,
,(《关雎》)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2)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A.龟裂(gui)饲婷(pIng)平易近人(j1n)轻欧漫舞(mdn)
(3)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厥))
(4)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绒默(jian)
元杂(rng)震耳欲聋(zhen)
怒不可遇(e)
(5)在,《虽有嘉肴》中,通过“学”与“教”的实践行为直接论证“实践出真知”的句
C.严竣(Gjn)
帷幕(wi)戛然而止(gd)
纷至沓来(t6)
子是:
D.卑部(6bi)迂回(y0)
格物志知(zhl)自圆其说(yun)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题。(3分)
阅读经典作品,能够我们的认知视野,让我们接触多元思想,感受人性
【甲】兼葭(节选)
先辉。经典的滋养不是
的,
需要我们潜心地研读、思考,在宇里行
《诗经》
装葭苍苍,白常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间感悟智慧,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思想深度与人文素养便会
提升,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完在水中夹。
A.开阔一挥而就而是猛然B.拓展一挥而就就是猛然
兼葭荟萎,白露未砖。所谓伊人,在术之漏,
C.开阔一跗而就而是悄然D.拓展一藏而就就是悄然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完在水中抵。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乙】夜归鹿门厥
①长海县的渔家风情中,最让我菲忘的是渔家大坡哼唱的“渔歌号子”。②这是
唐·孟浩然
劳作中常见的即兴小调,也是海岛人对大海的深情诉说,唱尽了渔家生活的辛苦与希
山寺钟鸣是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室。人随沙年向江村,余亦来并归鹿门。
望都在其中。③夏日的长海,是海洋活力大绽放的并台,清爽的海风无穷无尽地吹拂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推有当人自来去
而来,渔家人们劳作的干动儿,如这海风般势不可当。
【注释】①鹿门:山名,在暴和。②渔采:洲名,在湖北暴阳域外汉水中,③鹿公:庄德公。未汉展阳
A第①句中的标点使用有误,应将引号改为书名号,
人,隐居烧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久后,携妻登流门山采药。一去不回。④合人:2居老,
诗人自称。
B.第②句有语病,可别去“都在其中”,
C,“渔家风情”“无穷无尽”“势不可当”分别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和主谓短语。
D.第③句中,“夏日”“清爽”是定语,“而来”是补语,
6.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3分)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A.甲诗通过“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叹“蒹葭”“白露”,营造了一种温馨浪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漫的氛围,表达对“伊人”的喜爱,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
B.乙诗语言清淡自然,勾勒了“钟鸣”“月照”“沙岸”等意象,以尘世喧暑(渔
著作,我们学过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该书外篇中的《秋水》。
梁波头)与隐者宁静(鹿门山)形成对比。
B.“信天游”是广泛流传于陕北的一种民歌形式。贺敏之的《回延安》就采用此种
C.甲诗“湖洄从之,道阻且长”表现追寻之艰,乙诗“岩扉松径长寂寥“体现了隐
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
者心境,二者都蕴含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C.《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其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诗
D.甲诗表达了对“伊人”的执着追求,乙诗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住,二者情感基
经》中的诗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还常常重复咏唱。
调不同。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