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东营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5 12:06:32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古西亚《汉谟拉比法典》。材料表明现存案例中无法典条文的引用,且古代两河流域缺乏“法律”概念,这直接质疑了法典在实际社会中的应用,故选C;法典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能等同于政治文明水平,A错误;题干强调的是法典的实际应用情况,不等同于古巴比伦没有行为规范,排除B;题干仅说明法典条文未被实际案例引用,未提及法典的具体内容,排除D。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材料体现的是希腊时代与希腊化时代的差异,希腊化时代呈现的是国际主义、公学与海路商业等务实广阔的风格,而这与亚历山大东征后疆域扩大、社会治理需要提升是分不开的,故D正确。希腊化王国多为专制政体,A错误。两者均属于奴隶制社会下的产物,B错误。表格内容主要围绕社会思想、教育、商业等方面,未体现人文主义起源与发展相关信息,C错误。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美洲文明的特点。据材料,平民与贵族“共享表演”,“斩杀俘虏”,促进不同阶层的联结,强化社会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凝聚力,故选B;仅描述球赛的组织和内容,难以构成政治衰颓的直接证据,排除A;“球赛遭到禁止而衰落”,表明球赛并未形成有效的抵抗,反在殖民冲击下消亡,排除C;“多元一体”强调多元素的融合统一,“球赛”这一单一活动,未涉及不同文明板块的互动整合,排除D。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理环境对区域交流的影响。材料通过对比撒哈拉沙漠(阻碍)和地中海(促进)的作用,本质上论证了地理环境对区域交流的影响,故选C;材料不仅体现了撒哈拉沙漠对南北非得阻碍作用,还体现了地中海的连接作用,故A、B、D片面,排除。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从材料可知,王室授权殖民但不承担费用,同时要求“回报”,反映出王室在支持殖民扩张时的务实与谨慎,因此选A。王室授权并任命高级职位,本质是赋予其殖民统治的实权,而非限制权力,B错误;西班牙在16世纪仍是殖民强国,与史实不符,排除C;“作为财政的主要来源”,缺乏对比,无从得出,D错误。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特点。从“热衷于搜集古典时期……抄本和雕塑碎片等”“冲击中世纪高度宗教化的一神观念”,可看出文艺复兴借助古典文化,来冲击宗教神学对人们精神的束缚,故选C;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并非贵族主导,A项错误;文艺复兴根本目的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不是复兴古典文化本身,B项错误;“完全取代宗教观念”说法绝对,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科学发展对思想观念的影响。从图中可见,对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上升,对宗教初始兴趣取向比例下降,说明17世纪近代科学发展冲击了人们的宗教观念,故选B;价值取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仅取决于宗教改革的开展程度,排除A;进化论由达尔文在19世纪提出,时间不符,排除C;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D。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据材料,改革后选民人数虽有上升,但比例增加十分有限,说明大部分民众(如工人、贫困农民等)仍被排除在选举权之外,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故选A;政体完善是更全面的体系化进步,题干体现的是民主范围的有限,排除B;选民占人口比例仍然较低,没有改变资产阶级民主的狭隘性,排除C;工业革命推动是背景,不是题干现象反映的民主问题,排除D。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据材料,工人自认为是共和国战士,实际应是社会主义战士,反映出作为无产阶级,他们对追求社会主义使命的认知存在不足,故选D;A选项与题意正相反,排除;题干中未体现经济诉求相关内容,B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后半段,工人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使命,而不是如何忠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C。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通过投资基建进行资本输出,故选B;资本原始积累主要发生在16~18世纪,时间不符,排除A;殖民统治的本质是将非洲变为资本输出场所,而非发展本土工业,排除C;非洲民族精神的觉醒主要与20世纪初反殖民运动等相关,题目未直接体现“民族精神觉醒”,排除D。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的“门罗主义”。漫画中美国借助“门罗主义”的围墙,阻挡德、英等欧洲列强越过,反映出美国借门罗主义维护其在拉美的利益,故选B。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美实际上受美国等控制,A与史实不符;漫画强调的是美国借门罗主义阻挡欧洲列强,不是欧洲列强抵制美国,C错误;“成功阻止”说法太绝对,此时欧洲列强在拉美仍有一定扩张行为,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从“印度人民用合法、和平手段争取自治”,反映出当时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坚持以非暴力方式开展斗争,B项正确。甘地对“自治”解释为“如有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说明A错误;“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说明不是“始终依赖”英国殖民体系,排除C;“如有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说明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排除D。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二战后,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第三产业崛起,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故选C;农业比例下降,是服务业等比重上升的结果,并不能说明农业衰退,A错误;工业人口占比也有下降情况,B项错误;题目问的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原因,以现象解释现象,排除D。
14.【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迅速发展,工业产量占比应是长期上升且后期占比较大,对应曲线①。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发展相对缓慢,工业产量占比逐渐下降,对应曲线②。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也逐渐落后,工业产量占比持续走低,对应曲线③。苏联20世纪30年代后在苏联模式指导下工业增长快,符合④的走势。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后经历一战、二战,工业产量有起伏,对应曲线⑤。故选A。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据材料,印度不追随西方制裁俄、加大俄石油进口,沙特石油贸易人民币结算,法国追求“战略自主”,体现了印度、沙特、法国等多极力量在经济、外交等等方面维护自身利益的努力,故选D;材料中印度、沙特、法国的行为,主要围绕经济、外交自主等,和全球战略伙伴关系构建逻辑不同,排除A;经济全球化受阻多体现贸易壁垒、逆全球化行动等,与题干不符,B错误;印度、沙特等行为不是区域经济集团化(欧盟、亚太经合等)的体现,C错误。
16题参考答案(10分)
相同问题:作为新兴势力,都受到封建势力的阻碍和束缚。(2分)
解决方案
(1)市民阶层:努力争取扩大城市自治权;大力发展城市工商业;利用王权的支持(与国王合作),与封建领主斗争。(任答两条,4分)
(2)资产阶级:开展启蒙运动,宣传反封建思想(新思想);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专制王权;颁布法律文献,确立民主制度。(任答两条,4分)
17题参考答案(10分)
认识:教皇子午线是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争夺的视觉化表达。(2分)或回答教皇子午线是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的地图表达。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走上大规模殖民扩张掠夺的道路;为争夺殖民地,二者之间矛盾日益尖锐。(4分)
教皇子午线是罗马教皇对殖民势力范围的划定和仲裁,以调节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的矛盾。(2分)
教皇子午线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是殖民争夺视觉化的地图表达。(2分)
18题参考答案(10分)
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或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2分)
理由:(任答4条,8分;时间判断错误,理由不得分)
(1)从贸易路线和重要国际贸易城市看,图中贸易路线密集,各大洲之间建立起更广泛的直接贸易联系,兴起了一大批重要国际贸易城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贸易状况相符。
(2)从主要铁路干线分布看:主要分布在美国、俄国,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以来的成就相符。
(3)从电力与通讯看:图中有“国际电缆”,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相符。
(4)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看:图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呈现出美、德、俄、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状况相符。
(5)从重要原料及产地看:出现大规模石油贸易,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符。
(6)从殖民体系看:图中存在大量殖民地、半殖民地标注,特别是非洲被大规模入侵,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相符合。
19题参考答案(12分)
(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一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大增,企图主导世界事务;华盛顿会议削弱了英国的海上军事优势。(每点2分,6分)
(2)形象:霸气、强大的“世界霸主”形象(2分)
理由:(任答两条,4分)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远超其他国家;英国殖民扩张加剧,殖民地范围进一步扩大,“日不落帝国”的版图更加辽阔;英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和庞大的舰队,军事优势突出。
20题参考答案(13分)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题目2分,其中时间和内容各1分,时间写“二战后”也可以;表述成文1分)
20世纪下半叶,世界各方面发生了新变化。
二战结束后,美苏由战时盟友变为冷战对手,逐渐形成两极格局,欧洲优势地位完全丧失;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多极化趋势;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国际格局角度3分)
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经济社会获得发展,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角度2分)
社会主义建设获得巨大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和生命力。(社会主义国家角度2分)
发展中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发展中国家为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进行着不懈努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仍艰辛曲折,任重道远。(发展中国家角度3分)4.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的大道。历史
秘密★启用前
上,北非人与地中海盆地周围其他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屏障以南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于此。对材料观点表述最准确的是()
A.撒哈拉沙漠阻碍北非与沙漠以南地区联系
高一历史
B,地中海便利北非与周边地区的沟通与交流
注意事项:
C.地理环境影响着不同区域之间交流与联系
D.北非与地中海盆地周边地区联系历史悠久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5.1529年,王后伊莎贝拉签署皇室授权,许可皮萨罗征服秘鲁地区,同时明确要求回报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且规定王室除授予权力外不承担活动费用,还任命皮萨罗为总督和总司令等。这表明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当时西班牙王室()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对殖民活动持谨慎支持态度
B.意在限制皮萨罗的殖民扩张权力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C.已无力承担海外殖民的费用
D.把殖民收益作为财政的主要来源
6.在文艺复兴初期,许多意大利贵族热衷于搜集古典时期希腊和罗马的各种希腊文、拉
1.关于《汉漠拉比法典》,新的研究表明:迄今存世的古巴比伦案例中并没有哪一个真
丁文抄本和雕塑碎片等。意大利的文学、雕塑、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历经约400年,
正引用该法典条文,包括巴比伦王国在内的古代两河流域也没有产生与“法律”相对应
以温和温情的方式进入人的精神世界。据此可知,文艺复兴()
的词语。据此可知()
A.是一场由贵族主导的思想解放运动
A.古代两河流域政治文明发展水平较低
B.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根本目的
B.古巴比伦人完全不遵守既定行为规范
C.借助古典文化冲击宗教神学的束缚
C.《汉谟拉比法典》的实际应用情况存疑
D.使人文主义精神完全取代宗教观念
D,《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空洞无实际价值
7.图1是17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图。这
2.表1为“希腊时代”和“希腊化时代”的差异,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一变化说明()
表1
比例
时代
希腊时代
希腊化时代
8%
内容
(公元前5~前4世纪)
(公元前4~前2世纪末)
图例
7%
社会思想
理想主义、地方主义
现实主义、国际主义
6%
救育
私学盛行
公学盛行
5%
宗教科学
商业
有限的商业活动
广泛的海路商业活动
4%
3%
A,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同
B,经济形态的根本变化
2%
C.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D.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1%
3.球赛是古美洲文明的独特活动,球场集中在大型都邑,由社会上层出资修建,但球赛
0
是平民和贵族共享的精彩表演,在球赛过程中还存在斩杀战争俘虏的环节。西班牙进
1601-16051631~16351651-165516961700时期
入美洲后,球赛遭到禁止而衰落。古美洲球赛()
图1
A.呈现出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有利于社会整合与民族凝聚
A.价值取向取决于宗教改革的开展程度B.科学发展影响了人们的宗教观念
C.抵抗了欧洲的文化殖民侵略
D.映射出美洲文明的多元一体
C.进化论的提出使宗教观念被彻底摒弃D.工业革命影响了人们的兴趣取向
高一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高一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