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专题4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S 32 Ti 48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徐光宪在《分子共和国》一书中介绍了许多分子,如H2O2、H2SO4、BF3、CO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O2为非极性分子
B.H2SO4的结构式为
C.BF3分子的键角为120°
D.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
2.《科学》在线发表了篇文章提到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实现从CO2到淀粉的全合成,这也是人类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其合成路线如下:
CO2 CH3O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负性:O>C>H>Zn
B.甲醇分子中H—C—O的键角小于甲醛分子中H—C—O的键角
C.DHA分子间存在氢键
D.ZnCl2溶于氨水形成配合物[Zn(NH3)4](OH)2,Zn2+的配位数为6
3.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CCl2F2 B. C.CH3CH2OH D.
4.可燃冰又称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键能:C—HB.键角:CH4>H2O
C.可燃冰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D.基态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互为等电子体,1 mol 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2NA
B.酸性:CH3COOHC.H2N—CH2—COOH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7∶1
D.N2H4、H2O2都是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
6.如图所示,a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易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b为EDTA与Ca2+形成的螯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a和b中N原子均采取sp3杂化 B.b中Ca2+的配位数为4
C.a中配位原子是C原子 D.b中含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配位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CH2O)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2∶1
B.I2易溶于苯,CH4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规则解释
C.一般键长越长,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D.只含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8.钒(V)固氮酶种类众多,其中一种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H3CN中所含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5∶1
B.CH3CN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和sp
C.根据外围电子排布式可推测V的化合价可能有+5价
D.可通过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来证明非金属性Cl>S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主族元素,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数等于价层电子对数
B.sp3杂化轨道是由任意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
C.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可能含未成对电子
D.①CO2 ②N ③SO2 ④BF3 ⑤NH3中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的是②③④
10.近年来,由于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HCl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副产品,O2氧化HC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HCl(g)+O2(g) 2H2O(g)+2Cl2(g) ΔH=-58 kJ·mol-1。Cl2O、KClO2、KClO3、[Co(NH3)6]Cl3等含氯化合物在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l2O的空间构型为V形
B.Cl与Cl中Cl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均为sp3
C.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与分子间氢键有关
D.[Co(NH3)6]Cl3中提供孤电子对的是N和Cl
11.下列关于化学式为[Co(NH3)4Cl2]Cl·H2O的配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配位体是Cl-和H2O
B.中心原子是Co3+,配离子是[Co(NH3)4Cl2]+
C.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之比是1∶2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1 mol该配合物可生成3 mol AgCl
12.向盛有天蓝色CuSO4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浓度不变
B.溶液呈天蓝色是因为存在[Cu(H2O)4]2+,该离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C.深蓝色的配离子为[Cu(NH3)4]2+,[Cu(NH3)4]2+比[Cu(H2O)4]2+稳定
D.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将会有[Cu(H2O)4]SO4晶体析出
13.化合物XYZ4ME4可作肥料,其所含的5种元素均为主族元素,在每个短周期均有分布,仅有Y和M同主族。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p轨道半充满,X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n-1,X与M同周期,E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电负性:E>Y>Z
B.1 mol M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4NA
C.离子半径:X2+>E2-
D.YZ3和Y的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为( )
①CH3COOH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sp2和sp3两种
②元素Ge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ⅣA族,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2,属于p区
③非极性分子往往具有高度对称性,如BF3、PCl5、H2O2、CO2
④Na2O、Na2O2、NaHSO4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⑤Cu(OH)2是一种蓝色絮状沉淀,既能溶于硝酸,也能溶于氨水,是两性氢氧化物
⑥氨水中部分NH3与H2O以氢键结合成NH3·H2O,根据氨水的性质可知NH3·H2O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⑦HF的沸点高于HCl,是因为 HCl的共价键键能小于HF
A.7 B.6 C.5 D.4
15.如图所示,六氟化硫分子呈正八面体形。若分子中有一个F原子被—CF3取代,则会变成温室气体SF5—C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F5—CF3分子中有σ键也有π键
B.SF5—CF3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C.六氟化硫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D.1 mol SF5—CF3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物质的量为8 mol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8分)前4周期元素X、Y、Z、M、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元素X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了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这三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元素Y的2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元素Z的基态原子的2p轨道有1对成对电子,M是第4周期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元素Q位于周期表的第Ⅷ族,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Q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X、Y、Z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写分子式),主要原因是 。
(3)化合物H2Z2中Z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4)XZ2中σ与π键数目之比为 。
(5)MCl3·6H2O是六配位化合物,由于内界配体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暗绿色、浅绿色、紫色)。将1 mol暗绿色MCl3·6H2O晶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生成1 mol AgCl沉淀,则该暗绿色晶体中配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
17.(12分)铜及其化合物是化工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材料。
(1)Cu+外围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2)[Cu(H2O)4]2+为平面正方形结构,其中的两个H2O被Cl-取代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构,画出[Cu(H2O)2Cl2]是非极性分子的结构: 。
(3)CuSO4溶于过量氨水可以制取化合物[Cu(NH3)4(H2O)2]SO4,该化合物中Cu2+的配位数为 ,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 。
(4)[Cu(NH3)4]2+中NH3的键角比独立存在的NH3分子结构中的键角 (填“大”“小”或“相等”)。
(5)1 mol [Cu(NH3)4]2+中存在 个σ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
18.(12分)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占据3个能级,其中最高能级上的电子数是其所在电子层序数的2倍;D元素与B元素同族,C元素与A元素同族;E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数的一半。
(1)A、C、D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基态E2+的电子排布式为 。
(2)B和D的简单氢化物中,B的简单氢化物沸点较高的原因是 。
(3)C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结构中C元素原子与O原子形成的键的键长有两种,键长较短的键为 (填“a”或“b”)。
(4)E可与CO形成羰基配合物E2(CO)8,该物质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催化剂,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熔点为50~51 ℃,45 ℃(1.33 kPa)时升华。
①E2(CO)8为 晶体(填晶体类型)。
②E2(CO)8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 。
19.(10分)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一些特有性质的研究正受到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工业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
(1)氯化铁溶液用于检验食用香精乙酰乙酸乙酯时,会生成紫色配合物,其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
此配离子中含有的作用力有 (填字母)。
A.离子键 B.金属键 C.共价键
D.配位键 E.氢键 F.σ键
G.π键
(2)此配合物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有 。
(3)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 。
(4)下列微粒中键角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用序号填写)。
①CO2 ②SiF4 ③SCl2 ④C ⑤H3O+
(5)氨硼烷(NH3BH3)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H、B、N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根据对角线规则,B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 的相似。
②氨硼烷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释放氢气:3NH3BH3+6H2O 3N的结构如图所示;在该反应中,B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由 变为 。
20. (13分)金属钛有“生物金属”“海洋金属”“太空金属”的美称。有些含钛的化合物在耐高温、环保或者抑菌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钛元素也被称为“健康钛”。
(1)T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区,其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
(2)TiCl4与SiCl4互为等电子体。SiCl4可以与N-甲基咪唑( ) 发生反应。
①TiCl4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②N-甲基咪唑分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C、 N、Si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1个中含有 个σ键。
(3)TiCl4可以与胺形成配合物,如TiCl4 (CH3NH2)2、TiCl4(H2NCH2CH2NH2)。
①TiCl4(H2NCH2CH2NH2)中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 。
②乙二胺(H2NCH2CH2NH2)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较高的是 (填“Mg2+”或“Cu2+”)。
(4)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与NaCl晶胞相似(如图),其中阴离子(N3- )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X-射线衍射实验测得氮化钛的晶胞参数(晶胞棱长)为a pm,则r(N3- )为 pm。该氮化钛的密度为 g·cm- 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只列计算式)。
答案与解析
1.A H2O2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A错误。
2.D 配合物[Zn(NH3)4](OH)2的内界为,Zn2+的配位数为4,D错误。
3.D D项,该分子中连接羟基和羧基的碳原子上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该碳原子属于手性碳原子,符合题意。
4.C O—H键比C—H键更加稳定,所以键能:C—H5.C 根据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知的电子式为[··O O··]2+,在1个中含有2个π键,故1 mol 中含有2NA个π键,A正确;吸引电子的能力:F>Cl>H,故酸性:CH3COOH6.A A项,a中N原子价电子对数为4,含有1对孤电子对,b中N原子价电子对数为4,没有孤电子对,则a、b中N原子均采取sp3杂化,正确;B项,由b知Ca2+的配位数为6,错误;C项,a不是配合物,错误;D项,钙离子与N、O之间形成配位键,其他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不含离子键,错误。
7.B 甲醛(CH2O)分子的结构式为,甲醛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3∶1,A错误;I2、苯、CH4都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I2易溶于苯,CH4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规则解释,B正确;一般键长越长键能越小,共价键越不稳定,C错误;只含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甲烷中只含极性键,甲烷是非极性分子,D错误。
8.A 1个CH3CN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5,π键数目为2,二者之比为5∶2,故A错误;CH3CN中—CH3、—CN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为sp3和sp,故B正确;V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4s2,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34s2,可推测V的化合价可能有+5价,故C正确;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发生反应Cl2+S2- S↓+2Cl-,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硫,则可证明非金属性Cl>S,故D正确。
9.B 能量相近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形成四个sp3杂化轨道,B错误;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可能含未成对电子,如C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其2p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C正确;CO2中C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2,其VSEPR模型为直线形,N中N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3,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SO2中S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3,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BF3中B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3,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NH3中N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4,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的是②③④,D正确。
10.D D项,[Co(NH3)6]Cl3中提供孤电子对的是N原子,错误。
11.B 由化学式[Co(NH3)4Cl2]Cl·H2O可以看出配位体是Cl-和NH3,A错误;1个该配合物中内界有2个Cl-,外界有1个Cl-,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之比是2∶1,C错误;加入足量AgNO3溶液,1 mol该配合物可生成1 mol AgCl,D错误。
12.C 硫酸铜和氨水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时,氢氧化铜和氨水继续反应生成配合物而使溶液澄清,反应前后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A错误;溶液呈天蓝色是因为存在[Cu(H2O)4]2+,[Cu(H2O)4]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B错误;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将会有[Cu(NH3)4]SO4晶体析出,D错误。
13.A 化合物XYZ4ME4所含的5种元素均为主族元素,在每个短周期均有分布,则其中一种元素是H元素,E在地壳中含量最多,则E为O元素;Y和M同主族,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p轨道半充满,可知Y、M处于第ⅤA族,X与M同周期,只能是Z元素处于第一周期,所以Z为H元素;X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n-1,n=2或n=3,五种元素仅有Y和M同主族,则n只能等于3,因为n=2时,X为Li,与H元素同主族,故X为Mg元素,M为P元素、Y为N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N、O在它们的氢化物中都表现负价,说明它们的电负性都比H大,则电负性:O>N>H,A正确;M为P元素,P有多种同素异形体,没有明确是哪种P单质,无法计算1 mol P中共价键的数目;B错误;Mg2+和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Mg2+的核电荷数大,半径小,即离子半径:Mg2+14.C 甲基中,碳原子采用sp3杂化,—COOH中,碳原子采用sp2杂化,①正确;Ge位于第四周期第ⅣA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属于p区元素,②错误;H2O2结构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③错误;Na2O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NaHSO4晶体由Na+和HS组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④错误;Cu(OH)2属于碱,能溶于硝酸,Cu(OH)2能溶于氨水是因为Cu(OH)2和氨水反应生成了配合物,Cu(OH)2不是两性氢氧化物,⑤错误;氢键可表示为X…H—Y,这样NH3·H2O的结构式有两种可能:、,由于NH3·H2O可电离出和OH-,则前者合理,⑥正确;HF和HCl属于分子晶体,HF中存在分子间氢键,使得HF沸点高于HCl,⑦错误;C项符合题意。
15.C SF5—CF3分子中只存在单键,都为σ键,A错误;根据分子结构,知SF6为正八面体形,S原子在八面体的中心,且—CF3中C原子采用sp3杂化,因此SF5—CF3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错误;SF6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C正确;1 mol SF5—CF3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物质的量为9 mol,D错误。
16.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1分)(1)[Ar]3d64s2或1s22s22p63s23p63d64s2
(2)H2O H2O、NH3都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且H2O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于等物质的量的NH3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2分)
(3)sp3
(4)1∶1
(5)[Cr(H2O)4Cl2]+(2分)
解析 前4周期元素X、Y、Z、M、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元素X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了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这三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则X为C;元素Y的2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为N;元素Z的基态原子的2p轨道有1对成对电子,为O;M是第4周期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为Cr;元素Q位于周期表的第Ⅷ族,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为Fe。(1)Q为Fe,基态F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或1s22s22p63s23p63d64s2。(2)X、Y、Z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CH4、NH3、H2O,其中沸点最高的是H2O,主要原因是H2O、NH3都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且H2O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于等物质的量的NH3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3)化合物H2O2中1个O原子形成2个σ键且1个O的杂化轨道上存在2对孤电子对,杂化方式为sp3。(4)CO2的结构式为OCO,1个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则CO2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1。(5)CrCl3·6H2O是六配位化合物,由于内界配体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暗绿色、浅绿色、紫色)。将1 mol暗绿色CrCl3·6H2O晶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生成1 mol AgCl沉淀,则1 mol该暗绿色晶体中外界存在1 mol Cl-,内界存在2 mol Cl-、4 mol H2O,故其配离子的离子符号为[Cr(H2O)4Cl2]+。
17.答案 (每空2分)
(1) (2)
(3)6 H2O (4)大 (5)16NA
解析 (2)[Cu(H2O)4]2+为平面正方形结构,则[Cu(H2O)2Cl2]也是平面结构,结构为时,[Cu(H2O)2Cl2]为非极性分子。(3)在[Cu(NH3)4(H2O)2]SO4中,Cu2+和4个NH3、2个H2O形成配位键,Cu2+的配位数为6,O的电负性比N的电负性大,O吸引孤电子对的能力强,NH3提供孤电子对的能力比H2O大,即NH3与Cu2+形成的配位键较牢固,加热时较难断裂,则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H2O。(4)中的N提供孤电子对,Cu2+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使得[Cu(NH3)4]2+中NH3的键角比独立存在的NH3分子结构中的键角大。(5)在 [Cu(NH3)4]2+中存在Cu2+和NH3间的配位键,1个NH3中还有3个N—H σ键,所以1 mol [Cu(NH3)4]2+中存在16NA个σ键。
18.答案 (每空2分)(1)N>P>S [Ar]3d7 (2)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3)a (4)①分子 ②极性键、配位键、范德华力
解析 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占据3个能级,其中最高能级上的电子数是其所在电子层序数的2倍,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B为O元素;A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原子序数小于氧,故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则A为N元素;D元素与B元素同族,C元素与A元素同族,可知C为P元素、D为S元素;E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数的一半,E元素只能为第四周期元素,则价电子数为9,E的核电荷数为18+9=27,为Co元素。(1)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P>S;E为Co,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74s2,基态E2+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7。(2)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而硫化氢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使得水的沸点高于硫化氢。(3)该物质化学式为P4O10,a为键、b为P—O键,双键中原子轨道重叠程度更大,故键长较短的键为a。(4)①Co2(CO)8熔点低、易升华,溶于乙醇、乙醚、苯,说明Co2(CO)8属于分子晶体。②Co2(CO)8中Co与CO之间形成配位键,CO中含有极性键,晶体中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
19.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1分)(1)CDFG(2分) (2)sp2、sp3 (3)N (4)①④②⑤③(2分) (5)①B Si ②sp3 sp2
解析 (1)在该配离子中含有C—O、C—H等共价键,O原子与Fe3+之间的配位键,共价单键为σ键,一个共价双键中含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因此此配离子中含有的作用力为共价键、配位键、σ键、π键。(2)此配合物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有sp2、sp3。(4)CO2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键角为180°;C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20°;SiF4、H3O+、SCl2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孤电子对数越多,斥力越大,键角越小,SiF4的中心原子Si上无孤电子对,H3O+的中心原子O上有一对孤电子对,SCl2的中心原子S上有两对孤电子对,故键角SiF4>H3O+>SCl2,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④②⑤③。(5)①在元素周期表中,Si在B的对角线位置,B的一些化学性质与Si相似。②在B3中,B形成了3个σ键,采取sp2杂化;而在氨硼烷中1个B形成了4个σ键,采取sp3杂化,故B的轨道杂化类型由sp3变为sp2。
20.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1分)(1)d 3d24s2 (2)①正四面体形 ②sp2、sp3 N>C>Si 12(2分) (3)①N、Cl ②Cu2+ (4)a(2分) (2分)
解析 (1)Ti元素是22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基态Ti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24s2。(2)①SiCl4中Si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4,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TiCl4与SiCl4互为等电子体,则其空间构型也为正四面体形,②咪唑环中C采用sp2杂化,甲基中的C采用sp3杂化。C、 N、Si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C>Si。 (3)①TiCl4 (H2NCH2CH2NH2)中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N和Cl。②乙二胺(H2NCH2CH2NH2)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镁离子半径小,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不如Cu2+。(4)根据阴离子(N3-)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知[4r(N3-)]2=a2 pm2+a2 pm2,则r(N3-)=a pm。根据均摊法可知该晶胞中N3-的个数为6×=4,Ti3+的个数为1+12×=4,所以晶胞的密度ρ= 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