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名句名篇默写
1.学校开展“天下国家”古诗文主题辑录活动。下面是小语制作的卡片,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主题 诗文名句
眷恋故园 (1)“故园东望路漫漫, ”,回望故园,泪流不止。(岑参《逢入京使》) (2)“ ,何人不起故园情”,闻曲伤感,乡思满怀。(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歌咏河山 (3)“造化钟神秀, ”,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杜甫《望岳》) (4)“ ,柳暗花明又一村”,乡村山环水绕,花红柳绿。(陆游《游山西村》)
保家卫国 (5)“愿为市鞍马, ”,替父从军,彰显责任担当。 (《木兰诗》)
心怀家国 (6)“ , ”,借用典故,表达忧虑愤慨。 (杜牧《泊秦淮》) (7)“可怜夜半虚前席, ”,托古讽今,揭示社会现实。 (李商隐《贾生》) (8)“ , ”,虽远离官场,仍心系国家。(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二、诗歌鉴赏
2.请赏读下面古诗,补全赏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 “念天地之悠悠”营造了一种 的意境;整首诗抒发了诗人 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
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3.字里有乾坤。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有仙则名 名:
(2)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
4.句中有深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孔子说: ?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 , ?
5.他物有妙用。《陋室铭》中写“陋室”却从“山”“水”写起,《爱莲说》中写“莲”却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请分别分析其作用。
舂陵①俗不种菊。前时自远致之,植于前庭墙下。及再来也,菊已无矣。徘徊旧圃,嗟叹久之。谁不知菊也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纵须地趋走②,犹宜徙植修养,而忍蹂践至尽,不爱惜乎?呜呼!贤士君子自植其身,不可不慎择所处。
(节选自元结《菊圃记》)
【注】①春陵:地名。②纵须地趋走:就算在人来人往的地方。
6.古文中,文辞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句读。(标3处)
谁不知菊也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
7.作者种的菊花有着怎样的结局?这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四、基础知识综合
学校开展“璀璨文化·尽在晋祠”主题宣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晋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保存最为完整的唐宋祠庙式古典园林,对于研究古代建筑、雕塑碑刻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晋祠古建兼具艺术审美与精巧构思,距今857年历史的献殿、我国最早的十字形立交桥雏形鱼沼飞梁和宋代建筑代表作圣母殿是晋祠的“古建三宝”。
西周柏树、唐代碑刻、宋代殿堂、明代牌坊,一处处古树古建,承载了yán续千年的三晋历史文脉,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宝藏。
【乙】
除了欣赏文物古建,在晋祠博物馆还能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晋祠庙会这天,晋祠博物馆热闹非凡,舞狮表演气势雄壮,古筝、琵琶、二胡等乐器奏响悠扬旋律,“圣母大祭”礼仪表演依循宋代文化传统,读祭文、奏雅乐、献供品。通过这些活动,让公众沉浸式感受到古代祭祀文化的庄严肃穆。
8.请根据语境,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yán续__________ 悠扬
9.乙文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10.请你结合两文为晋祠写一句宣传语。
五、名著阅读
11.班级开展“赏读经典·润泽心灵”主题活动。请参与并完成小题。
①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②严肃紧张的肃反工作中,保尔两晚没有睡觉之后,头疼得失去了知觉,不得不回家养病。
③在与波兰白军战斗中,保尔大腿被打伤,还得了伤寒。
④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身边爆炸,保尔头部受了重伤。
(1)上面是同学们梳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死里逃生”的情节,请你按照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序号)
正确顺序:
(2)有同学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是弱者的拦路虎,让他们停步不前;是强者的垫脚石,让他们站得更远。”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其一,结合人物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祥子(《骆驼祥子》) 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六、现代文阅读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窗台那棵向日葵
许锋
①莫艳辉展开信,纸上写着“要做莫老师那样的向日葵,籽实埋在土里,花盘朝着娃们”。是考上大学的学生写来的。
②广东省西北部有个瑶族自治县叫连南,连南从前有个乡叫盘石。许多年前,莫艳辉转学到盘石小学读三年级时,她的父亲是那所小学的语文老师。小艳辉没见过父亲上课,父亲也没给她上过课,但她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想当老师。
③1992年夏天,不满20岁的莫艳辉从师范学校毕业,哪儿都不愿去,只想去盘石——连南最偏远的角落,也是父亲守了一辈子的地方。她被分配到盘石中学,离盘石小学不过一里路。下班回家很方便,家就是小学校园里的一间平房,虽小却温暖。父亲那时已是盘石小学的校长。
④“瑶山孩子读个书不容易,要好好教。”父亲语重心长。她使劲点点头。
⑤瑶乡的课堂总比别处静些。山里的孩子腼腆。近半瑶族孩子说普通话时,该送气的声音总含在喉咙里——瑶语本无送气音。她不急,慢慢磨。每日课前腾三分钟让学生练嘴皮子,用顺口溜打头阵,“四是四,十是十”脆生生响满屋;接着有孩子红着脸讲新闻,或说段瑶寨传说。渐渐地,朗读声漫出教室,孩子们的脸像初春的杜鹃,一茬茬红起来。
⑥春末夏初,她带着学生去寨子里寻访传统手艺人。老人坐在门槛上绣瑶锦,长针穿来绕去,讲起盘王节的故事。学生举着本子记,清风拂来阵阵兰花的幽香。
⑦因为莫艳辉教得好,珠三角地区的学校来请地去教书,她总说:“瑶乡孩子更需要我。”有私立学校开几倍工资“挖”她,她指指操场边的桂花树:“挪了根,这花就不香了。”行政部门要调她,她头摇得像拨浪鼓,转头去带年轻教师。她担任副校长那年。校长说:“管初中部就够忙了,就不要再教学了。”她攥着课程表,执拗地说:“我喜欢教语文!”
⑧学生们都喜欢她。“她是一缕光,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学生们说。还有一个初三毕业班的孩子留言:“不知往后能否再相遇,此刻只想说:谢谢你,老莫。”学生有心事,总爱找她倾诉。周末,即便下雨,她也深一脚浅一脚走一两个小时山路去家访。一次她生病,在邻县住院,十几个学生跋山涉水来看她,带来枇杷花,说这花煮水止咳,一旁的病友无不羡慕。
⑨莫艳辉52岁生日那天,女儿给她寄来新钩的毛线向日葵,花盘有碗口大,金黄金黄的,茎叶绿油油。她摆在办公室的窗台上。女儿说,妈妈特别像这棵向日葵。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4月14日,有删改)
文章讲述了瑶山教师莫艳辉扎根偏远乡村,坚守岗位的故事。请参与品读活动。
(1)文章②至⑦段写了与莫艳辉相关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文章内容,围绕“扎根深山育桃李·心向朝阳铸师魂”,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赏析性文字。
班级开展“关注自然·收获成长”学习活动,请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①世界上没有不拐弯的河。大河拐大弯,大弯出奇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其第一弯位于丽江市石鼓镇。在此处,三江合流之一的金沙江被石鼓山崖阻挡,华丽转身,“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
②而流程2057千米的雅鲁藏布江,在西藏域内留下多个壮美大拐弯,如扎曲村大拐弯、果果塘蛇形大拐弯、雅江拐弯……雄险幽美,蔚为壮观。
③秀美漓江,在兴坪古镇围绕九马画山来了个大拐弯,勾勒出一幅山水田园画卷。
④大河拐大弯,是自然现象。其拐弯的原因有多种:地形起伏、土质不均匀、遇障碍物、地球引力和自转离心力、水流流淌对河岸的侵蚀……这些因素都会让河水优雅转身,留下一条条优美曲线。
⑤弯路,是河流的一种常态,也是整个自然界的一种常态。
⑥人生也是如此,从来没有一览无余的笔直人生。人生路途,九曲十八弯,甚至有时会误入死胡同。如果人能像水一样灵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小品文选刊》2025年6期,有删改)
【活动一补写结尾】
13.同学们在摘抄文章时落了结尾。请结合全文,在文章结尾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用上一句古诗或名言。
【活动二联系实际】
14.文章说“大河拐大弯,大弯出奇景”,在你的成长道路上,也有像大河一样拐弯后收获别样风景的经历吧。这次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写下来跟同学们分享。
15.班级开展“AI时代的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小题。
【读书要重过程】
①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依然是人类提升自我、丰富精神世界的不二之选。读书,不外借助文字、图像及声音,在知识的海洋里上下求索。这一寻寻觅觅的过程在挑战你的智力,锤炼你的意志,酝酿你的情绪,完善你的思考。等到你厘清思路落笔为文时,其实已经是“水到渠成”了。即便不做学问、不写文章,这个紧张寻觅的过程,同样决定了你阅读的质量与乐趣。在这个意义上,“过程”的重要性,一点不比“效果”逊色。会读书的人,在求知之外,还很享受这阅读的过程。
【AI时代的阅读】
【AI无法替代阅读】
②AI辅助阅读有明显负面影响。首先是记忆力与批判性思维的弱化。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示“长期依赖AI工具导致对书籍细节的记忆力下降”。这揭示了技术便利背后可能存在的认知代价:过度依赖AI或许会削弱读者的主动思考能力。
③其次是情感与体验的不可替代性。近70.0%的受访者强调“阅读时产生的情感共鸣无法被AI工具复现”,71.4%的受访者表示“享受亲自阅读时意外发现的细节趣味”。
【保持有效的阅读习惯】
④尽管AI技术为阅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保持有效的阅读习惯仍然至关重要。
⑤一、保持深度阅读的习惯。
⑥深度阅读是理解书籍内容、提高阅读质量和思考深度的关键。在AI时代,我们应该坚持深度阅读的习惯,不被表面的信息和碎片化的知识所迷惑。
⑦二、结合AI推荐与自主选择。
⑧AI推荐系统虽然能够为我们提供个性化的书籍推荐,但我们也应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选择。在选择书籍时,除了参考AI推荐外,还可以结合书籍评价、作者介绍、出版社信誉等多角度信息做出更全面的选择。
⑨三、保持思辨性思维。
⑩在利用AI工具进行阅读时,我们不能盲目依赖AI的推荐和解释。对于AI提供的信息和答案,我们应该进行独立思考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AI时代,我们应该积极拥抱这些新技术,利用它们来提高阅读效率和学习质量,但要注意,应该将AI工具作为辅助手段而非替代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AI时代中保持有效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下面是此次活动任务,请你按要求完成。
(1)重视过程。请你根据【读书要重过程】说说阅读过程的重要性。
(2)了解情况。请你阅读【AI时代的阅读】中两幅图表,各写出一条你的探究结果。(80字左右)
(3)表达观点。请你结合本次活动,以“AI时代,我们如何阅读”为主题进行发言。
写作提示:①结合四则材料;②不少于100字。
七、作文
1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时光如梭,七年级的时光一晃而过。这一年,总有一些特别的经历,让我们难忘。或许是一次跌倒后的爬起,或许是一次挑战自我的尝试,或许是一次默契的团队协作……这些经历,让你懂得了某种精神品质的可贵,给你带来令人欣喜的变化,帮助你塑造更好的自己。
上面的材料带给你怎样的联想、触动和思考?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那一次,我懂了
题目二:_______________,改变了我
写作提示:①若选题目二,先补全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山西省忻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双袖龙钟泪不干 此夜曲中闻折柳 阴阳割昏晓 山重水复疑无路 从此替爷征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不问苍生问鬼神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 苍茫孤独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寂悲愤
3. 出名,有名 只 4. 有什么简陋的呢 对于莲的喜爱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5.《陋室铭》中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以山、水引出陋室,表明陋室因有品德高尚之人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爱莲说》中用菊和牡丹衬托出莲的“君子”形象,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6.谁不知菊也/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 7.菊花被摧毁了。作者感慨贤士君子立身处世,应该慎重选择处所。
8.延 yōu 9.删去“通过”(或“让”)。 10.示例:走进晋祠,品千年古建瑰宝,赏非遗文化魅力。
11.(1)③④②①
(2)示例一:祥子来自农村,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车。初到北平的他勤劳坚韧,努力拉车,但经过买车的“三起三落”,以及小福子的自杀后,祥子最终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堕落变成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祥子的悲剧印证了:挫折对弱者来说是拦路虎,它如巨石般层层压垮弱者的精神,使其彻底沉沦。
示例二:保尔从小就饱受磨难,参与革命后,又在战斗中多次受重伤,最终瘫痪失明。他却始终未被击垮:受伤时坚持学习,病愈后投身铁路建设,瘫痪后仍以笔为枪进行创作。他把每一次挫折都当作成长的阶梯,用钢铁般的意志在困境中站得更高,让生命在磨砺中绽放光芒。
12.(1)①小学时的莫艳辉受父亲影响,想从事教师职业;②师范毕业后选择到盘石中学任教;③针对瑶乡孩子说普通话的问题,每日课前花三分钟让学生练嘴皮子;④带学生去寨子里寻访传统手艺人;⑤拒绝珠三角学校邀请、私立学校高薪“挖”人,坚守瑶乡教育。
(2)示例:莫艳辉以父亲为灯塔,将青春扎根连南盘石:她用“四是四,十是十”的琅琅书声唤醒瑶乡孩子的表达欲,带他们寻访手艺人,留住文化根脉;面对高薪和调岗,她断然拒绝。她用山路家访的足迹,织就师生间的温情纽带。窗台上的毛线向日葵,是她的精神图腾——籽实深埋故土,花盘永远朝向学生。她用三十年坚守证明: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守望,老师应如向日葵般扎根土地、心向朝阳,这样,贫瘠的山乡也终将绽放希望的繁花。
13.示例:选择拐个弯,避开障碍,就会发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4.示例:小学时我苦练楷书,却在书法比赛中因风格呆板落选。沮丧时,老师建议我试试学习隶书。我试着放慢笔触,让横画如展翅般舒展,撇捺似流水般自然弯曲。后来,我以隶书作品获奖。这让我明白,成长并非一味直行,偶尔像河流般拐个弯,绕过固有的瓶颈,方能在转折处遇见新的风景,让生命的笔触绽放别样精彩。
15.(1)阅读过程能挑战智力、锤炼意志、酝酿情绪、完善思考,还能让人享受乐趣。
(2)示例:AI时代,数字媒介成为阅读的主要方式,大多数人用手机App“读书”,只有很少部分人还保持着阅读纸质书籍的习惯;超半数用户认为AI能为自己个性化推荐阅读内容、提炼书籍的核心要义、实时翻译。
(3)示例:同学们,进入AI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AI能给我们推荐个性化内容、实现内容过滤等,但我们也要警惕,AI辅助阅读也会带来记忆力与批判性思维的弱化等负面影响。在信息爆炸时代,读书依然是提升自我、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我们需要保持深度阅读的习惯,不被表面信息和碎片化知识迷惑。在读书的过程中,保持思辨性思维,不盲目依赖AI。我们必须认识到,AI是我们的辅助工具,不能代替我们阅读。希望我们守住阅读的过程,真正从书中受益。
16.例文一:
那一次,我懂了
生活海洋里,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有时会遇到风暴和暗礁。当狂风吹来,巨浪打来的时候,我们要微笑着做一个搏击风浪的水手,永不放弃对帆的热爱和对岸的追求。
泰戈尔曾经说过:“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我们的意志,才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苦难是坚强的造就者,于是,那一次,我懂得了坚强。
那是读初一的一个冬天,那一天,天气格外的冷,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窗子上结满了厚厚的窗花,泼出去的水不一会儿就冻得比石头还硬。可……今天,我一个人在家。
早上十点多钟才从床上爬起来,好像有点感冒,我饥肠辘辘的去找饭吃,只见茶几上放着一张留言条“爸爸妈妈今天有事出去了,今天都不回来,再看看周围,还放着50元”。我高兴极了,一蹦三丈高,好像捡到钱似的。我洗漱完毕后,便下楼去吃饭,想到50元,我来到了肯德基,点了些鸡腿可乐,饱餐了一顿。到离开后我才发现,我只剩2元钱了,没想到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我的肚子就咕咕地叫起来。没办法,买了一个面包,可也无济于事。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可还是不能摆脱饥饿的痛苦。黑暗渐渐占据了屋子,感觉越来越冷了。我蜷缩在沙发上,又冷又饿,我很想哭,我望着天花板,尽量不让自己的泪水流下来。我想起了妈妈做的鸡蛋面……对呀,我为什么不自己来做一碗面呢?我模仿着妈妈的样子,有板有眼地做起来,发现鸡蛋面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这才知道妈妈平时是多么辛苦。面好了,虽然不怎么好吃,但总能填饱肚子,俗话说,饥不择食嘛。
或许就在那一次,我懂得了在面对苦难时,要学会坚强,不退缩,不放弃。这也为我现在在优秀初中读书打下了基础。在这半年时间里,有更多的困难等着我,可我一直乐观,坚强地走到了现在。每当我望着天花板时,我似乎又长大了。
例文二:
它,改变了我
升入初中后,相比小学而言课程增加了很多,周末,面对桌上堆放的各科作业,我真是感觉头疼,做了几道题,我便心情躁动起来,心中抱怨着,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呀?偏偏这时,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绞尽脑汁还是没有解题思路,我把数学书往桌上一摔,生气的说:“初中数学,太难了吧!”索性,扔掉了手中还未研究透的课本,我准备回老家一趟,去找爷爷倾诉一下烦恼。
阳春三月,尽管还未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色,可空气中含着种温暖湿润的感觉,就这样,一路沐浴着春风,我来到了乡下。
推开大门,正听见爷爷哼着小曲。定睛一看,爷爷正拿着一把大扫帚,“唰唰”的声音伴着灰尘起起落落,整个小院被扫的干净整洁。爷爷一回头,见我来了,就招呼我过去,我应了声,心中正纳罕爷爷唤我过去干什么,爷爷正在收拾着校园中最不起眼的一角,泥土的气息扑面而至,七凌八乱的木板被爷爷一个个翻开来,我也参与进了工作。
一层又一层,木板都移动到了旁边。当我翻开最下边的一层,谁知,在那块木板边缘靠着的土壤上,竟有几片绿色的新叶!我注视着小草,它的茎部还因刚刚破土而发出点淡青色色,叶子小而细嫩,随风摇曳。显然,是刚发芽不久。我问爷爷:“爷爷,你看,这是什么草?”爷爷眯起眼睛,细细察看了一会儿,摇着头说:“谁知道呢!这草,真厉害啊!被那么多木板压着,就靠他们之间缝隙透进的那一点阳光和空气,竟还发出了芽!”爷爷顿了顿,又说,“在几乎没有水的情况下,汲取土壤中的水分,才长出了新叶,不容易啊!”
我反复琢磨爷爷的话,是啊!若是在条件相等的情况下,跟别的草一起发芽、长叶,那还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呢?相反,在逆境中,自己奋力汲水,吸收养料,即便是与别的草一起发芽长叶,也是了不起的啊!而眼前的这株无名小草,竟在条件如此之差的逆境中,比同类还早,绽放开了属于自己生命的花朵,这才是真正的强者!尽管没人能叫得出它的名字,体态也不值一提,但是,它在重重挫折之下的拼搏,足以让我赞叹!它,这棵顽强的小草,让我明白了挫折可以是绊脚石,也可以是令人扶摇直上的垫脚石的内涵。
跟爷爷说了声“再见”,我迎着阳光小跑回家,准备向那无名小草一样,迎着挫折寻求养料,在逆境中做强者!翻开刚才丢掉的课本,拿起笔,晃动着笔尖,阳光在上面跳跃,跳着跳着,就跳进了我的内心,我也开始汲取养料,绽放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