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柳永词二首 课件 (2)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柳永词二首 课件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9 20:2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柳永词二首 柳三变、柳屯田、柳七郎、
“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奉旨填词”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润笔费”
“吊柳会”
(一)了解柳永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个性化特点: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被誉为“才子词人”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肯以低身俯就这些女子,肯看她们心上的伤痕。”
柳词从题材方面看,大体可分三类:
写都市生活和风光;
写男女间的恋情;
写羁旅行役之苦。
词人创作 柳永对社会生活有相当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妓女和市民阶层相当熟悉。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们的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自己的愤恨与颓放、离情别绪和羁旅行役的感受,都是其词的重要内容。
此外,也有一些反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仙等作品。著有《乐章集》,其词中名篇有《雨霖铃》、《凤栖梧》、《八声甘州》、《望海潮》等。
掀开词史的新一页一,发展了慢词。柳永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家,引起文人的重视,促使慢词创作繁荣,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大批优秀作家。 二、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改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善于点染,抒情直来直去,不曲折隐晦,使柳词具有感情强烈、一泻无余的特点。 三、使词由雅转俗。柳永词里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市井平民,这是柳永对词的传统题材的突破。他又把从生活中汲取来的通俗化、口语化的俚语俗语运用到词里,表情达意生动真切,开了元代散曲的先声,使柳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了「俗」的特点。掀开词史的新一页蝶 恋 花——柳永思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低缓,哀愁词中那些字、词(意象)或句子特别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刻骨的相思和哀愁的感情?草色、烟光、残阳(所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词眼: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触景生情:对所爱的无限思念(愁 离情别恨)
古人常用“春草”、“残阳”等意象来表达伤感、惆怅的心情,例如: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 )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古道”( 《饮马长城窟行》 )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源自《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柳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
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相思;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如果原句中的“伊人”不指人,联系生活你认为可以指什么呢?这句话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事业、爱情、理想、目标、追求、学问……
(梦寐以求的事或物) 王国维:人生的三大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总结:艺术特点①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将春景和春愁极其自然地融为一体。
②词眼鲜明突出:末尾两句,不仅写出了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而且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形象鲜明的艺术境界。总结:写思念意中人,抒发了刻骨
相思之情。望海潮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释 题 柳永与孙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柳永欲见之而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见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柳永预坐。写作背景:“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金主怦然心动,为什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总括钱塘繁华)
(居民区繁华)
(钱塘湖雄伟壮丽)
(人民富有)
(总括湖山之美)
(民众悠闲的生活)
(钱塘长官休闲生活)
(歌颂地方官政绩) 描写钱塘的繁华,展现国泰民安风貌,借以歌颂地方长官政绩显著。点 染 艺 术 手 法“点染”艺术鉴赏“点染”是一种诗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的意境。 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染”,具体描述了钱塘一派怎样的景象?天净沙?秋思 ? ?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染 点 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 繁华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染 点
铺叙: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赏 析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山美
水秀
花香重湖叠巘清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小结本词 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赏 析
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A、善于点染,即概括描写与具体描
写结合。
B、工于铺叙,运用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杭州西湖传统景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曲苑风荷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印月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柳永阿谀奉承之作,你认为呢?(柳永写此作的目的何在?)文人求士,奖掖后学,展现个人才华举例:李白《与韩荆州书》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首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以铺叙见长,善用白描手法.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 .赏 析
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A、工于铺叙,一句一景
B、写景富有层次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柳永小结:
柳词内容有三类:
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望海潮》最为有名。
2.描写男女情爱。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的,如《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仙引》。
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
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曲子词与长短句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前后映照的艺术妙境,在一首词中增添了层次、深度和荡漾波澜。?? ? ???? ???词体的格律与自由 首先,词有大量不同音律句式的调和体,作者可以在极为广泛的范围内选择符合创作需要的词调。
再者,词调与体的变化和创造原是没有限制的。懂得音律的作者可以自己创调与变体。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词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柳永生平散见张宗橚《词林纪事》和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