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7.“在邓小平眼里…开发开放浦东不止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
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它面对的是太平洋,是全世界”。材料主
要阐述了建立浦东开放区的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答
A.必要性
B.背景
C.过程
D.方式
题卡相应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8.下表为国家扶特人口较少民族资金统计表(部分),对此表解读合理的是
1,紧张的二个学期即将过去,美好的假期马上到来。本学期你学习了中国现代史,你认为中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国现代史主要讲述了
扶持资金(亿元)
1.12
6.42
6.73
10.26
A.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B.我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A.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党领导人民走向世界、引领世界
C.民族地区推行社会主义改造
,D.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
2.有同学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时,进行了如下梳理。由此可得出新中国的成立
9,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
比较项
旧中国
新中国
济、改善民生。香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这说明
国家命运
任人宰割
独立自主
A.港澳已成为我国经济中心
B.港,澳高度自治权的完善
C.“一国两制”促进港澳发展
人民命运
受奴役受压迫
D.香港、澳门从此繁荣稳定
当家作主
10.房屋变迁见证了人们生活的改变。以下住房图片所示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C.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统
D.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据统计,1952年同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44.8%,棉花增长193%,油料增长64%。
土坯崩
砖瓦房
农村住宅小区
材料描述的现象旨在说明
A.建筑材料供应充足
B.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B.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
C.农民向往城市生活
D.思想观念得到解放
C.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
D.土地改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4.把每一阶段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都放到时代特征下来理解,有助于正确理解历史。中国
11.(13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智慧。阅读
在1956-1978年的时代特征是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中国之制】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材料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城自治
5.如下图是历史老师课堂上的板书,板书中的“结论”应该是
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是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以阶级斗争为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治制度在革命建设和改苹开放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政治
僵化半僵化
全面政革
结论
封闭半封闭
对外开效
保障,既雏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促进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和政治稳定,显示出强大生
命力。
A.三大改造如火如茶
B.大跃进运动结束
《新中国70年政治制度的形成、完善与发展》《光明日报》
C.国家出现重大转折
D.拨乱反正的结束
材料二
6.如右图,其数据变化可说明
609%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占比变化表(%)
50%
A.市场经济体制有了初步发展
0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B.广大农民已经解决温饱问题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C.小农经济模式基本被打破了
10%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1978年
1983年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收效明显
粮食商品率■农副产品商品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4页)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科尔沁区中小学生学科素养专项数据采集试卷
评分说明及作答示例
八年级历史(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6
8
9
10
答案
C
A
D
D
C
D
B
C
B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11.(13分)
(1)意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政治保障,既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
促进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和政治稳定。(2分)
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分)
(2)变化:1952年我国个体经济占主导地位,到1956年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或者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或者“公有制占主导”)(2分)
原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中关键事件均可。
示例:
中共十一界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九大
中共二十大
三中全会
(2分)
理由: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
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分)
(4)原因: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
确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积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任意两点)(2分)
12.(9分)
(1)行业:重工业。(1分)
原因: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重工业中涌现先进生产者代表最
多。(2分)
(2)①抗美援朝精神。②王进喜。(2分)
精神品质: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符合题意即可)(2分)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价值观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如:英雄就是有担当,以国家利益
以人民利益为重的人。(2分)
13.(8分)
【评分说明】
等级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说明
明确,
有新意或有思想
选择与主题紧密关联的3个及3个以上史事,并
等级一(68分)
深度
运用史事加以说明,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等级二(35分)》
明确
选择与主题紧密关联的2个史事,并运用史事加
以说明,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不够明确
选择与主题紧密关联的1个史事,并运用史事加
以说明,史论结合,符合逻辑(2分)
等级三(02分)
选择的史事中有部分与主题无关或关联不紧密
不够明确
(1分)
没有凝练出观点
未选择史事;选择史事全部与主题联系不紧密
【作答示例】
【示例一】
观点:中国积极融入世界推动自身发展。
事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要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事件。加入世贸
组织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吸引大量外资,国内产业
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升级优化,如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力地推动了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2013年以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加
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
造了更多机遇,拓展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中
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示例二】
观点:中国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事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理念
论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世界各国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了基本准则,推动了国际秩
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
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为亚非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倡导各国在政治上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在安全上对话合作、应对挑战,在经济上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等,为
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注入强大动力,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