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望海潮 课件 (1)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望海潮 课件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0 01:0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学科网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释 题“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金主怦然心动,为什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学科网写作背景简介:写来送给当时钱塘的长官孙何的。据说孙何门槛很高,一般人不易谒见。柳永想见,而无从人手,于是作了此词,让歌妓唱给孙何听,因打动了孙何,终于得以谒见。现在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柳永的生年与“孙何帅钱塘”不相符。当时柳永还是14岁的孩子,所以认为“孙何”当作“孙沔”。孙沔当钱塘长官的时间与柳永的生平比较相符。从本词的实际内容看,送给杭州的地方长官是切合的。 《望海潮》赏 析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
“东南”,就方向言;
“江吴”,就地点言。空间浩瀚、面积广大,
“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写居民区的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
“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表现楼阁高低有致以及人口的繁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钱塘潮的壮丽景色:钱塘江口,周围风景优美,沙堤绿树浓密如云,江面广阔无边,江口怒潮白浪滔天,汹涌澎湃。
“ 绕 ” :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卷”: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霜雪”:比喻浪花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反映出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
互文见义,所有市场,家家户户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珍珠宝贝、绫罗绸缎。至于一般的衣食住行的所需之富庶,则不待言而自明。
“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的是的繁华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 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地理)和(历史)角度
A.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居民区的繁华美丽
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钱塘潮的壮丽景色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总
I
I
I
分点染下片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写西湖美景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
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清嘉”:秀丽的意思,形容湖山之美
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山美
水秀
花香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描写秋天的桂花和夏天的荷花,高度凝炼地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丽景色,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相传柳永《望海潮》咏钱塘之词远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晴弄羌管,夜泛菱歌
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嬉嬉钓叟莲娃”
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
——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民众悠闲自在的游乐图卷。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
“千骑拥高牙”,写长官出游时的排场,千千万万的兵马拥戴着长官那高高飘扬的牙旗,从而突出了长官的威望之高。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喝酒,听歌,吟诗,观赏风景,这是踌躇满志的高雅娱乐生活。对长官的赞美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好景”,
表层意思是指钱塘的美好景观,实际代指其政绩成就。
——一语双关
“归去凤池夸”,言外之意是说,到朝廷去请功受赏,还隐含着“你很快就要提升到朝廷当更大的官”的意思
——直接恭维颂扬钱塘长官的政绩。归纳下片的主要内容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三是人文风貌之佳。
。主旨这首词着力描写 ,展现了 的社会风貌,
借以歌颂 (主旨) 钱塘 (杭州)的繁华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写作特色1)善于铺叙。作品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
2)善于点染。
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
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 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
具体看对西湖的描写,“重湖叠嗽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 3)巧用数词:
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