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共19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共19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4 14:1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年 级:七年级 学 科:历史(部编版)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新课导入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讲授新课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随从100多人西出长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目的
结果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与乌孙结盟;加强汉与西域各国的关系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第一,结合两次出使西域的成果思考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仅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展现了其卓越的精神品质。在政治方面,他的出使极大地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加深了汉与西域的紧密联系,为后世的边疆治理与民族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上,张骞的壮举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石,这条横贯东西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之路,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繁荣与文化交融,对世界东西方交流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二,你能从张骞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品质?
第二,你能从张骞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品质?
不屈不挠、不畏艰险、持之以恒、勇于探索、报效祖国。
丝绸之路
地图出自《世界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80页
在这条历史悠久的商路上,中国的丝织品、金属制品、农产品与技术,如葡萄、核桃、石榴等作物的栽培技术及铸铁、凿井技术,乃至儒家思想、道教、佛教等文化精髓,源源不断地流向西域,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经济生活与文化内涵。同时,西域的优质瓜果如葡萄、石榴,珍贵皮货、药材,以及独特的宗教、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为中国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色彩。
大家思考一下,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它有何历史作用呢?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它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与西域之间的物品交流促进了双方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合我们以上所讲内容,丝绸之路有何历史作用呢?
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设置西域都护府 班超出 使西域 甘英出 使大秦 班勇再次 出使西域 改西域都护府
为西域长史府
时间

意义
公元前60年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
73年
东汉朝廷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各国与汉朝重新建立联系。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期间,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班超去世后,他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123年
班超去世后,他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
次出使西域。
123年
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
历史与现实
即“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
中国,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用开放的胸襟,为世界联动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有利于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丝绸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的认识。
在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本课所讲述的丝绸之路之间,我们见证了历史与现代的巧妙交融。这一宏伟构想不仅承载着中国对和平发展的坚定承诺,更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
总结提升
通过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我们重温了那段繁荣的交流岁月,同时也开启了新的合作篇章。让我们携手前行,在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中,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世界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