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4.
水调歌头
导学案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语感。了解诗歌常识。
2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怀,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把握意境,有过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变化。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探究创新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不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你能说出哪些节日的名称?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你能吟诵几句古人描写明月的诗吗?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静夜思》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渡荆门送别》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无题》
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田园居》
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二、自主学习
1.
注音:
阙(
què
)乘(
chéng
)琼(
qióng
)不胜(
shèng
)转(
zhuǎn
)绮(
qǐ
)
婵娟(
chán
)21教育网
2.
解释:
把:
端
琼楼玉宇: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
经受不足
婵娟:
月亮
21·cn·jy·com
把酒问青天(“把”,古义:端。今义:介词。)
3.文章出处
⑴选自《
东坡乐府笺
》,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轼
,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
唐
代著名
文学家
、
书画家
,作品有《东坡全集》等。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词是
豪放
派的代表。与其父
苏洵
、其弟
苏辙
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还包括唐代的
韩愈
,
柳宗元
,宋代的
欧阳修
,
王安石
,
曾巩
。www.21-cn-jy.com
4.写作背景:苏东坡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被一贬再贬。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任太守。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经历时五载,和弟弟苏辙也已有七年不得相见。政治上不得意,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在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写下这首词!
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
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三、合作交流,研读课文。
1、翻译全文:
⑴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怎比得上在人间!
⑵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⑶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2读小序,弄懂意思,思考在小序中交代了什么信息?
归纳:时间
作词的情形
主旨之一
3、内容感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⑴上阕:矛盾心理:表达对“天上”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和解脱;对人间生活的热爱(思想归宿)。
⑵下阕:回到现实,积极心态,互相祝福,表达对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
4、上下阙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提示:古代诗词常常先写景,后抒情)
情感:(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上阕:
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下阕:
难眠怀弟----------------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
四、细腻品味
现在请大家饱含感情地朗读一遍。这首词你最喜欢哪几句 为什么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明确:这是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明确:这句话表达对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总结:好。大家刚才很积极地参与到了我们的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堂讨论中,我想通过讨论,大家一定对这首词有了更深的理解。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夜思念弟弟而作,把兄弟之情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下面我们一起来再读一遍。(生齐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五、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 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