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4.
定风波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深入了解苏轼,朗诵并背诵本词。
2、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诵,掌握吟诵技巧,领会重要词句。(2)合作探究,把握词的感情,感受人物形象。
21cnjy.com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人生风雨的情怀。(2)学会正确面对人生风雨。
学习重难点:体会作者面对人生风雨的情怀,学会正确面对人生风雨。
2·1·c·n·j·y
学习方法:反复诵读,自主感知,交流探究
自学导引
问题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问题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问题三对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清代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中有以“曲笔”写“胸臆”的评语,你如何理解这个评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1·世纪
教育网
基础梳理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字
,号“
”,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
”。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
。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为
。
www-2-1-cnjy-com
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苏轼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进士。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发生“
”,差点被杀。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www.21-cn-jy.com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吟啸(
)
蓑(
)
同行(
)
3、解释下列词语。
雨具:
芒鞋:
谁怕:
料峭:
萧洒:
我的困惑
文本悦读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请借助词前小序,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
2、“一蓑烟雨任平生”有什么深意?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21·cn·jy·com
二、阅读下词,回答问题。2-1-c-n-j-y
念奴娇
中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21
cnjy
com
注:此词作于作者贬居黄州时。
4、下阕开头三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哪首诗中中的诗句?
5、
结合诗人生平经历,理解下阕中“翻然归去”有何深刻含义。
拓展延伸
活动实践
课后搜集、阅读苏轼的作品,了解苏轼随缘自适的人生哲学。
推荐阅读
《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学有所得
参考答案
自学导引
问题一: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问题二:1、阳光总在风雨后。
2、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3、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5、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问题三:
“曲笔”-----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
《定风波》写“三月七日”沙湖遇雨,这并不是东坡本意。
苏轼由雨中吟啸徐行而生发“一蓑烟雨任平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感慨,通过遇雨这件平常的事,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自己坦荡的胸襟、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
好处:途中遇雨,借题发挥,巧妙地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界的风雨和政治变化中的风风雨雨联系起来,把沉挚深永的人生哲理寄寓生活常事,起笔随意,结句高妙,引人深思,大大增强了词的韵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基础梳理
子瞻
东坡居士
三苏
唐宋八大家
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
乌台诗案
文本悦读
1、苏轼身居谪居之地,途中遇到大雨,也不觉狼狈,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的性格和洒脱、旷达的生活态度。
2、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21教育网
3、
“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4、李白《月下独酌》
5、虽然境遇不顺,命途多舛,但苏东坡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胸洒脱,用“举杯邀月”这美好的幻想慰藉自己,在精神的世界自己解放自己,“翻然归去”正是词人对自由自在、无争无斗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