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李清照词二首 课件 (3)

文档属性

名称 15.李清照词二首 课件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0 01:2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旷世才女李清照一、导入琴棋书画诗酒花(七雅)(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诗酒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沈去矜从灿若春花到瘦似残菊
-----李清照的“诗花”人生待字闺中
出身名门
秀外慧中
执笔属文
展卷吟诗 书 香 门 第其父李格非李格非【约1045~约1105年】:北宋文章名流,《宋史》中有传。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八),曾任冀州(今冀州市)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今山东东平)教授。 其 母 王 氏误入藕花深处 贪玩忘归,慌忙中误闯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所在。花为背景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点绛唇却把青梅嗅 写出少女的娇羞之态和情窦初开。花为道具婚居时期
郎才女貌
琴瑟和谐
共醉金石
情意缠绵丈夫 赵明诚 赵明诚(1081-1129),字德甫(又作德父),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之第三子。著名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生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宋高 宗建炎三年(1129年) 。赵明诚21岁尚在太学读书时,与李清照结婚。崇宁四年(1105年) 十月授鸿胪少卿。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赵挺之去世,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受株连。赵明诚夫妇从此屏居青州乡里13年。宣和年间赵明诚先后出任莱州、淄州知州。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起知江宁府。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移知湖州,未赴,病逝于建康。恩 爱 夫 妻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教郎比比看。 人面花面相映成趣,词人“晒”自己新婚的欢乐与甜蜜。云鬓斜簪,
徒教郎比比看。花人相映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醉花阴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相思之苦使词人玉肌清减。是一种略带苦涩的甜蜜。人似花瘦 中年流离
亡国丧夫
家产散尽
孤苦伶仃
凄惶度日“忍以桑榆之晚景,
配兹驵侩之下材。”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
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桂花是“冠中秋”的“花中第一流” ,让梅花嫉妒让菊花含羞!花就是她自己,是一种自我人格理想的再现武 陵 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此词写于李清照只身避兵乱寓居在浙江金华时,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 。 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 。日色已晚而仍无心梳洗,也无须梳洗。风鬟霜鬓,任由它去吧。零落成泥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那种茕独恓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梁启超人如残菊,憔悴难看,无人堪摘。从灿若春花到瘦似残菊从幸福甜蜜到国破家亡从清新妍丽到沉哀凄苦 惟有亲历家国之痛的心才会萎谢至此,凋零至此! 一位女性,她是婉约派代表人物,却也喜欢杯中之物,甚而至于嗜酒无度!
她的生活中,前期少不了酒,后期离不开酒。
——李清照的诗酒人生酒意诗情谁与共,一杯薄酒寄愁心
念奴娇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少女伤春,酒话闲愁《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应是绿肥红瘦”,传达出
的是一种忧虑愁苦的情感.词明写惜花之情,实则
由花及人,抒写的是对生命的珍惜与无奈。
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却是为何?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少女伤春,酒话闲愁共赏金尊沉绿蚁,
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家傲》 冬天,空明澄彻的月光下,梅开旖旎如玉人出浴,她与夫君赏花饮酒。银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绿的酒,晶莹的梅织成了一幅画,如梦如幻,空灵优美…… 借酒逸情,升华生活的情致少妇思远,情真意切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东篱把酒黄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借酒遣怀,排解相思之情 重阳佳节 ,屋内金兽焚香,户外菊傲秋风。暗香盈袖,诗人东篱把酒…… 蝶恋花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面对如此大好春光,自然便联想到自己独处深闺,孤栖寂寞,这与往日和丈夫赵明诚一齐把玩金石,烹茗煮酒,赏析诗文的温馨气氛形成强烈反差 闺中寂寞生活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
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
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
月依依, 翠帘垂。
更挪残蕊,
更拈馀香,
更得些时。 残梅尚有熏破春梦的浓香,而离愁且永远不能消逝。
主人公用揉搓残梅莱消磨难熬的时光。言外之意是说:从沉醉到酒醒,从天黑到夜深,丈夫迟迟不归,妻子便想方设法拖延时间,殷切等待 浣溪纱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醉不成欢凭添愁
写女主人晚来用酒遣愁,梦里醒来的孤寂,隐含无限的离情别绪。通过梦前梦后的对比,把年轻少妇沉重的愁苦情思从侧面烘托出来 孤孀叹秋,凄惶欲绝《菩萨蛮》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早春时节,春风和煦,风景一如往昔,诗人却……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菩萨蛮》借酒浇愁,止不住家国之痛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词人凭吊半壁河山,对死去的亲人和昔日幸福温馨生活所发出的祭奠之辞。 出身名门
秀外慧中
郎才女貌
情意缠绵
夫出做官
相思两地
共醉金石
苦中有甜亡国丧夫
家产散尽
孤苦伶仃
凄惶度日 李清照从早年的单纯贪杯,到中年每饮必醉的借酒遣忧,到晚年通宵达旦的狂饮滥饮,与诗人的生平、历经有非常紧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