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分层作业)
使用导航
知识挖空练:要点全梳理,课前预习
新情境命题练:T1-9(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0(建议用时:15-20分钟)课下练习使用
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北逆南顺)
3、自转周期:一天,约24小时
知识点二 昼夜更替
1、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当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时,任何时刻,地球上都有一半地区是白天,一半地区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昼夜更替使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
2、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人们每天都能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
知识点三 时间的差异
1、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上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所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点时间是不同的。
2、时差产生的原因:①地球的自转;②两地有经度差。
3、自转的地理现象:①同一地区产生昼夜更替;②不同地点产生时间差异。(位置越偏东,时间和日出越早);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④一天内物影长度的变化。
新情境命题练
一、选择题
(新情境·神舟十八号)北京时间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为空间站舱外管路、电缆及关键设备安装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并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出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2.在中国空间站每90分钟经历一次日出日落,而地球上则需要一天,这是由于中国空间站和地球的( )
A.自转方向不同 B.公转方向不同
C.公转周期不同 D.自转周期不同
【答案】1.C 2.D
【解析】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在南极上空看是按顺时针方向运动,与图C相符,ABD排除,故选C。
2.在中国空间站每90分钟经历一次日出日落,而地球上则需要一天,这是由于中国空间站和地球的自转周期不同,地球自转周期是24小时,D正确,与自转方向、公转方向及公转周期无关,ABC排除,故选D。
(新情境·地理实践力)某同学入住宾馆时,发现在同一时刻大厅墙面上挂的四个城市的钟表时间不一样(图1),图2示意四个城市在世界中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1中( )
A.北京比东京早1小时 B.东京比莫斯科晚6小时
C.北京比伦敦早8小时 D.莫斯科比伦敦晚3小时
4.造成四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季节不同 D.钟表损坏
【答案】3.C 4.A
【分析】3.由图可以看出,北京比东京晚1个小时,故A错误。北京比莫斯科早5个小时,故B错误。北京比伦敦早8个小时,故C正确。莫斯科比伦敦早3个小时,故D错误。故选C。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使得东边的时刻总会早于西边,所以经度不同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与公转、季节不同和钟表损坏无关,故选A。
(新情境·天宫课堂)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在北京设地面主课堂,在山东菏泽、河南郑州、云南大理分设3个地面分课堂。图是相关新闻照片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天宫一号”发射到正常轨道后将会与地球的运动同步,相当于地球的小卫星,“天宫一号”的运动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没有确定方向
6.地面课堂所在地昼夜长短不断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答案】5.B 6.D
【解析】5.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天宫一号”发射到正常轨道后将会与地球的运动同步,“天宫一号”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由题目可知,航天员驻留空间站期间,地面课堂所在地昼夜长短不断变化,这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地球上除赤道以外的其余地区昼夜长短会发生变化,与地球形状、大小和自转无关,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新情境·北京故宫乾清宫殿“点亮金匾”的奇特现象)每年冬至前后正午时分,北京故宫乾清宫殿“正大光明”匾及牌匾下方的五条金龙会依次被地面金砖反射的阳光照亮,出现“点亮金匾”的奇特现象,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拍摄。下图为出现“点亮金匾”奇特现象时的太阳光线位置图和该现象照片。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乾清宫“点亮金匾”奇特现象发生时,阳光在“正大光明”匾上的移动方向为(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8.“正大光明”匾上的文字被阳光依次照亮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壳运动 D.地球形状
【答案】7.B 8.A
【解析】7.受地球自转影响,太阳东升西落,所以乾清宫“点亮金匾”的奇特现象发生时,阳光在“正大光明”匾上的移动方向为自西向东,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正大光明”匾上的文字被阳光依次照亮的根本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跟地球公转、地壳运动和地球形状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新情境·生活中的地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观察下图,图中A、B、C三地最早能看到日出的是____地( )
A.A地 B.B地 C.C地 D.三地同时看到日出
10.此时,C地的居民最适宜进行的活动是____。( )
A.吃宵夜 B.睡觉 C.看日出 D.吃午饭
【答案】9.B 10.D
【解析】9.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东边的地点会比西边的地点更早看到日出。观察图可知,B地的位置更靠东,因此最早能看到日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读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C地此时为白天,此时,C地的居民最适宜进行的活动是吃午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重难探究练
(新情境·神舟十七号)2024年2月9日,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惊喜“现身”春晚,向全球华人送来新春的美好祝愿。中国空间站沿轨道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飞行,每1.5个小时就绕地球一圈。下图为中国空间站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空间站的飞行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一天中能看到日出、日落的次数为( )
A.1次 B.15次 C.24次 D.16次
【答案】1.B 2.D
【解析】1.根据素材可知,中国空间站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同向,即自西向东,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地球自转一天为24小时,中国空间站每1.5个小时就绕地球一圈,据此可得出中国空间站一天可绕地球飞行16圈(24÷1.5=16),因此航天员乘组一天中能看到16次日出、日落,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新情境·地理实验)丽丽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然后按图中箭头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完成下面小题。
3.小明做该实验可以较好地演示( )
A.昼夜更替 B.五带形成 C.季节变化 D.气候形成
4.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球自转的轨道是一个正圆
C.地球自转的周期就是一天 D.地球自转北极上空看的方向是顺时针
5.图上的哪个点可以满足“坐地日行八万里”(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3.A 4.C 5.A
【解析】3.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在该实验中,手电筒模拟太阳,照亮地球仪的一半形成白昼,另一半为黑夜,随着地球仪按箭头方向转动,昼夜区域不断交替,能很好地演示昼夜更替,A正确。五带形成是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导致;季节变化是地球公转结果;气候形成受多种因素如纬度、海陆、地形等综合作用,均非该实验演示内容,BCD错误。故选A。
4.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A错误;地球自转是绕地轴旋转,不存在正圆轨道,B错误;地球自转周期约为23小时56分4秒,通常近似认为是一天,C正确;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D错误。故选C。
5.“坐地日行八万里”描述的是在赤道上的点,因地球自转,一天随地球转动距离约4万千米(八万里)。图中A点位于赤道,B、C、D点不在赤道,其随地球自转一周距离小于4万千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新情境·生活中的地理)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图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不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A.昼夜交替 B.时间差异 C.太阳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
8.关于图中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A地比B地晚看到日出 D.A地昼短夜长
【答案】6.A 7.D 8.A
【解析】6.读图可知,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两极地区看是“北逆南顺”,A正确B错误;C图的地球两极上下颠倒,C错误;D图的地球自转方向是反的,D错误。故选A。
7.地球时刻都在不断地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其中自转时因地球是不透明球体,会产生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和太阳的东升西落,四季变化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故选D。
8.读图可知,图中A地为140°E,位于东半球,A正确;A地靠近北回归线,位于北半球,B错误;B地在A地的东南方向,B地先看到日出,C错误;A地所在的昼弧大于夜弧,故A地昼长夜短,D错误,故选A。
(新情境·电子机票)某同学跟随家人到法国旅行,拿到一张“有趣”的电子机票(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机票显示飞机飞行时间是11小时10分钟,但起飞时间和落地时间仅相差5小时10分钟,该现象反映了两地之间的( )
A.季节变化 B.昼夜交替现象 C.时间差异 D.昼夜长短变化
10.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两地( )
A.纬度差异大 B.海拔差异大 C.海陆位置差异大 D.经度差异大
【答案】9.C 10.D
【解析】9.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地区地方时不同,东边时间早于西边。北京和巴黎经度不同,存在时间差异,故飞机飞行时间和起降时间的差异反映了两地之间的时间差异,C正确;季节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与该现象无关,排除A;昼夜交替现象强调的是因地球自转而出现的白天和黑夜交替,并非这种时间计算差异,排除B;昼夜长短变化也是地球公转导致的,排除D。故选C。
10.时间差异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而经度不同是产生时间差异的根本原因 。北京和巴黎经度差异大,导致地方时不同,出现上述时间计算差异现象,D正确;纬度差异大主要影响热量带、昼夜长短等;海拔差异大影响气温、气压等;海陆位置差异大影响降水、气候类型等,均与时间差异无关,ABC错误。故选D。
(新情境·全天候产业)“全天候产业”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利用时间差异衔接工作,通过信息交互实现项目24小时不间断运作。下图为某两地进行全天候产业工作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造成不同地区之间产生时间差异的是( )
A.板块运动 B.海陆变迁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
12.美国适合与我国发展“全天候产业”的原因是( )
A.纬度差异大 B.经度差异大 C.海拔差异大 D.海陆差异大
【答案】11.D 12.B
【解析】11.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时间差异,D正确。板块运动主要影响地形等地质方面;海陆变迁是海洋和陆地相互转化等,和时间差异无关;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并非时间差异,ABC错误。综上,排除ABC,选D。
12.“全天候产业”利用的是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来衔接工作。时间差异是由经度差异造成的,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美国和我国经度差异大,存在较大的时间差,能满足“全天候产业”24小时不间断运作的需求,B正确。纬度差异主要影响气候、热量带等,A错误;海拔差异影响气温、气压等,C错误;海陆差异影响降水、气候类型等,D错误;综上,排除ACD,选B。
(新情境·地理实践力)13.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B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 带,故B点全年 。
(2)图示南半球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或极夜会出现在 之内。
(3)此时B的白昼时间比A的 (长/短)。
(4)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 。原因是 。
(5)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与地球的 运动相关。
【答案】13.(1)热 高温
(2)极夜 极圈
(3)短
(4)B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位置偏东的B点先看到太阳
(5)公转
【解析】13.本题以太阳光照示意图为材料,涉及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B点所处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赤道,属于热带,故B点全年高温。
(2)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的南极出现极夜现象。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范围是南北寒带即南北极圈之内。
(3)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位于北半球的A点,昼长夜短;B点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故此时B的白昼时间比A的短。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位置偏东的B点比位置偏西的A点先看到日出。
(5)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③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④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的划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分层作业)
使用导航
知识挖空练:要点全梳理,课前预习
新情境命题练:T1-9(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0(建议用时:15-20分钟)课下练习使用
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1、定义:地球绕着 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看呈 ;从南极上空看呈 。( )
3、自转周期: ,约 小时
知识点二 昼夜更替
1、由于地球是个 、 的球体,当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时,任何时刻,地球上都有一半地区是 ,一半地区是 。地球不停地自转, 也就不断地更替。 使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
2、地球在不停地 自转,所以人们每天都能看到日月星辰的 现象。
知识点三 时间的差异
1、由于地球不停地 ,地球上偏 的地点比偏 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所以地球上不同 的地点时间是不同的。
2、时差产生的原因:①地球的 ;②两地有 差。
3、自转的地理现象:①同一地区产生 ;②不同地点产生 。(位置越偏东,时间和日出越 );③ ;④ 。
新情境命题练
一、选择题
(新情境·神舟十八号)北京时间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为空间站舱外管路、电缆及关键设备安装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并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出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2.在中国空间站每90分钟经历一次日出日落,而地球上则需要一天,这是由于中国空间站和地球的( )
A.自转方向不同 B.公转方向不同
C.公转周期不同 D.自转周期不同
(新情境·地理实践力)某同学入住宾馆时,发现在同一时刻大厅墙面上挂的四个城市的钟表时间不一样(图1),图2示意四个城市在世界中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1中( )
A.北京比东京早1小时 B.东京比莫斯科晚6小时
C.北京比伦敦早8小时 D.莫斯科比伦敦晚3小时
4.造成四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季节不同 D.钟表损坏
(新情境·天宫课堂)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在北京设地面主课堂,在山东菏泽、河南郑州、云南大理分设3个地面分课堂。图是相关新闻照片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天宫一号”发射到正常轨道后将会与地球的运动同步,相当于地球的小卫星,“天宫一号”的运动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没有确定方向
6.地面课堂所在地昼夜长短不断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新情境·北京故宫乾清宫殿“点亮金匾”的奇特现象)每年冬至前后正午时分,北京故宫乾清宫殿“正大光明”匾及牌匾下方的五条金龙会依次被地面金砖反射的阳光照亮,出现“点亮金匾”的奇特现象,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拍摄。下图为出现“点亮金匾”奇特现象时的太阳光线位置图和该现象照片。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乾清宫“点亮金匾”奇特现象发生时,阳光在“正大光明”匾上的移动方向为(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8.“正大光明”匾上的文字被阳光依次照亮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壳运动 D.地球形状
(新情境·生活中的地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观察下图,图中A、B、C三地最早能看到日出的是____地( )
A.A地 B.B地 C.C地 D.三地同时看到日出
10.此时,C地的居民最适宜进行的活动是____。( )
A.吃宵夜 B.睡觉 C.看日出 D.吃午饭
重难探究练
(新情境·神舟十七号)2024年2月9日,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惊喜“现身”春晚,向全球华人送来新春的美好祝愿。中国空间站沿轨道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飞行,每1.5个小时就绕地球一圈。下图为中国空间站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空间站的飞行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一天中能看到日出、日落的次数为( )
A.1次 B.15次 C.24次 D.16次
(新情境·地理实验)丽丽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然后按图中箭头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完成下面小题。
3.小明做该实验可以较好地演示( )
A.昼夜更替 B.五带形成 C.季节变化 D.气候形成
4.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球自转的轨道是一个正圆
C.地球自转的周期就是一天 D.地球自转北极上空看的方向是顺时针
5.图上的哪个点可以满足“坐地日行八万里”(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新情境·生活中的地理)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图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不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A.昼夜交替 B.时间差异 C.太阳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
8.关于图中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A地比B地晚看到日出 D.A地昼短夜长
(新情境·电子机票)某同学跟随家人到法国旅行,拿到一张“有趣”的电子机票(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机票显示飞机飞行时间是11小时10分钟,但起飞时间和落地时间仅相差5小时10分钟,该现象反映了两地之间的( )
A.季节变化 B.昼夜交替现象 C.时间差异 D.昼夜长短变化
10.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两地( )
A.纬度差异大 B.海拔差异大 C.海陆位置差异大 D.经度差异大
(新情境·全天候产业)“全天候产业”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利用时间差异衔接工作,通过信息交互实现项目24小时不间断运作。下图为某两地进行全天候产业工作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造成不同地区之间产生时间差异的是( )
A.板块运动 B.海陆变迁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
12.美国适合与我国发展“全天候产业”的原因是( )
A.纬度差异大 B.经度差异大 C.海拔差异大 D.海陆差异大
(新情境·地理实践力)13.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B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 带,故B点全年 。
(2)图示南半球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或极夜会出现在 之内。
(3)此时B的白昼时间比A的 (长/短)。
(4)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 。原因是 。
(5)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与地球的 运动相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