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6.《青玉案·元夕》教案
课
题
青玉案 元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鉴赏词的意境;2背诵全词
备
注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鉴赏辛词的表达技巧。2、引导学生鉴赏辛词的豪放、婉约兼备的风格。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德育目标
学习辛弃疾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鉴赏词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难点
引导学生鉴赏辛词的豪放、婉约兼具的风格及形象的把握。
教学方法
读——看——品——析——结——拓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导入新课(略)从李清照《永遇乐》内容引入。二、作者简介三、鉴赏《青玉案》(一)听录音,熟读以至背诵课文(二)理解内容、品味语言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词人笔下“元夕”
有何特点?
4、“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写了哪种人的情态?5、梁启超以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三)赏析问题一: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怎样的场面?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具体描写的?采用了什么方法?
问题二:下片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问题三:你觉得词中的“那人”是作者的意中人,还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要借此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探究(四)审美感悟问题:这首词在描写和抒情上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风格?四、能力拓展比较李清照的《永遇乐》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五、课堂训练(略)
六、作业
(略)【附】板书
青玉案·元夕
温故知新;为两词对比作铺垫
知人论世
披情入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