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暑期课前预习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语文暑期课前预习单(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4 19:4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新版本】七年级上册暑假语文课前预习单+答案
第一课《春》
一、字音字形。
嗡( ) 酝.酿.( ) 窠巢.( ) 喉( )咙 卖.弄.( ) 应和.( )
蓑.笠.( ) 抖擞.( ) 笼( )罩 涨.( )潮 笼.( )子 脑涨.( )
lǎng( )润 mì( )蜂 hōng( )托 稀 shū( ) 静 mò( ) jiàn( )壮
二、解释下列词语。
(1)呼朋引伴:_______________ (2)卖弄: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和:___________________ (4)嘹亮: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晕:___________________ (6)静默:_____________________
(7)花枝招展: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常识。
(1)《春》的作者是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名自
华,号 ,字 ,代表作有诗文集《 》,散文
集《背影》《春》《欧游杂记》《 》。
(2)散文是文学的一种样式, 其特点是 。按照表达方式的不
同, 可以分为 、 、 。
四、主题概括。
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 、 、 的景象,赞美了春天,
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
憬之情。
五、默读课文,梳理课文的结构并填空。
春(第 1段)— 春(第 2—7段)— 春(第 8—10 段)
六、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第1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二课《济南的冬天》
一、字音。
响( )晴 慈( )善 髻( ) 看( )护妇 水藻( ) 贮( )蓄
济( )南 接济( ) 着( )落 着( )火 着( )数
二、字形。
jī( )肤 xiá( )窄 地 tǎn( ) xiù( )气 xiāng( )嵌
瓜 ráng( ) báo( )雪 bù( )册 宽 chǎng( ) bì( )帚自珍
三、解释下列词语。
(1)响晴: (2)设若:
(3)安适: (4)着落:
(5)秀气: (6)宽敞:
(7)贮蓄:
四、文学常识。
(1)《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 ,字 面。 ,
有“ ”的称号。代表作有小说《 》《四世同
堂》,话剧《 》《龙须沟》等。
话剧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2)《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抒情散文。抒情散文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
、 、 。
五、主题概括。
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 ”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济南的
冬天独有的美景,赞美了 ,抒发了

六、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
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赋予 以人的灵性,写出了
老城 的特点,创造出一种 的意境。
第2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三课《雨的四季》
一、字音。
花苞( ) 娇媚( ) 棱( )镜 诱惑( ) 掩饰( ) 静谧( )
屋檐( ) 高邈( ) 莅( )临 吝啬( ) 铃铛( ) 干涩( )
二、字形。
chán( )声 yàng( )出 jiāo( )媚 jiāo( )傲 jiǎo( )正
粗 guǎng( ) 空 kuàng( ) jié( )毛 快 jié( ) xī(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 :舒畅快乐。 (2) :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
(3) :端正庄重。 (4) :高而远。
(5) :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书面。
(6) :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7) :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8)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四、文学常识。
《雨的四季》的作者是 ,诗人、翻译家。著有诗集《生命的快
乐》《人·爱情·风景》《 》,散文诗集《 》,
论文集《抒情诗的旋律》等。曾被誉为“ ”。
五、主题概括。
这篇散文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 进行描写,展现了
四季的雨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雨的 和 之情,表达了
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与礼赞。
六、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
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2)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
第3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四课《古代诗四首》
一、字音。
沧( )海 碣( )石 水何澹( )澹 啼( ) 竦峙( )
二、字形。
丰 mào( ) 夜 láng( ) 枯 téng( ) 昏 yā( ) xiāo( )瑟
dàn( )澹 吹 xiāo( ) zhān( )仰 天 yá( ) 山 yá( )
三、重点实词。
(1)水何澹澹
(3)秋风萧瑟
(5)星汉灿烂
(7)客路青山外
四、文学常识。
(1)《观沧海》作者 ,字 , (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 ,字 ,
号 ,唐代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 ”。
(3)《次北固山下》作者 , (朝代)诗人。
(4)《天净沙·秋思》作者 , (朝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
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 。“天净沙”是 。
五、主题概括。
(1)《观沧海》这首乐府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诗人
的豪情壮志及远大抱负。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通过描写 的景象,表
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3)《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写诗人泊舟北固山时所见江南初春的景色和感
受,抒发了诗人 的愁思。
(4)《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勾画了深秋傍晚荒野萧索凄凉的景物,抒
发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 之情。
第4页,共6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五课《秋天的怀念》
第5页,共62页
第6页,共62页
第7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六课《散步》
第8页,共62页
第9页,共62页
第10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七课《散文诗二首》
第11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八课《世说新语两则》
第12页,共62页
第13页,共62页
第14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15页,共62页
第16页,共62页
第17页,共62页
第18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
第19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第20页,共62页
第21页,共62页
第22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13课《纪念白求恩》
第23页,共62页
第24页,共62页
第25页,共62页
第26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16课《诫子书》
第27页,共62页
第28页,共62页
第29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17课《猫》
第30页,共62页
第31页,共62页
第32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20课《狼》
第33页,共62页
第34页,共62页
第35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22课《皇帝的新装》
第36页,共62页
第37页,共62页
第38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23课《女娲造人》
第39页,共62页
【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单
第24课《寓言四则》
第40页,共62页
第41页,共62页
第42页,共62页
第43页,共62页
第44页,共62页
第45页,共62页
第46页,共62页
第47页,共62页
第48页,共62页
《再塑生命的人》答案
第49页,共62页
第50页,共62页
第51页,共62页
第52页,共62页
第53页,共62页
第54页,共62页
第55页,共62页
第56页,共62页
第57页,共62页
第58页,共62页
第59页,共62页
第60页,共62页
第61页,共62页
第62页,共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