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025秋统编九上语文第1单元检测卷(新考向)03
(贵州等地适用)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诗歌是一种艺术,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她如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悠游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以求中变得深邃。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艾青用鸟儿 sī① 嘶 哑的喉咙歌唱真挚、酷热的爱国之心,林徽因用“pīng tíng② 娉婷 ”“鲜yán③ 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写出万般宠爱的风姿,余光中用具象化的“乡愁”牵引着游子的思绪和想念……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潜移默化 B.孜孜以求 C.酷热 D.思绪
【解析】C.“酷热”多用来形容天气非常炎热,此处可用“炽热”。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2)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
(3)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6)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 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
(7)(贵州一模)《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了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的句子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明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
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诗人。
B.《我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
C.“冕”是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D.《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解析】A.“风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诗中的“你”指的是( B )(3分)
A.艾青 B.大堰河 C.祖国 D.土地
【解析】B.诗句出自《大堰河——我的保姆》。所以,诗中的“你”指的是大堰河。
7.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是“土地”。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土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该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土地”的象征意义:正在遭受日寇侵略的国土。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至死不渝的伟大爱国主义感情。
(二)现代文阅读
(贵阳二模改编)饺子的味道
肖复兴
许多年前,我在北大荒,第一次在异乡过年,很想家。刚到那里不久,怎么能请下假来回北京?那时候,我在北大荒,弟弟在青海,姐姐在内蒙古,家里只剩下父母两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天高地远,心里不得劲儿,又万般无奈。
没有想到,就在这一年年三十的黄昏,我的三个中学同学,一个拿着面粉,一个拿着肉馅,一个拿着韭菜(要知道,那时候粮食定量,肉要肉票,春节前的韭菜金贵得很呀),来到我家。他们和我的父母一起,包了一顿饺子。
面飞花,馅喷香,盖帘上码好的一圈圈饺子,围成一个漂亮的花环;下进滚沸的锅里,像一条条游动的小银鱼;蒸腾的热气,把我家小屋托浮起来,幻化成一幅别样的年画,定格在那个难忘的岁月里。
这大概是父亲和母亲一辈子过年吃到的味道最不一般的饺子了。
这一年的年三十,一场纷飞的大雪,把我困在北大荒的建三江。当时,我被抽调到兵团的六师师部宣传队,本想年三十下午赶回我所在的大兴岛二连,不耽误晚上的饺子就行。没想到,大雪封门,刮起了漫天大烟泡,汽车的水箱都冻成冰坨了。
师部的食堂关了张,大师傅们早早回家过年了,连商店和小卖部都关门了,别说年夜饭没有了,就是想买个罐头都不行,只好饿肚子了。
大烟泡从年三十刮到年初一早晨,我一宿没有睡好觉,早早就冻醒了,偎在被窝里不肯起来,睁着眼或闭着眼,胡思乱想。
大约十点钟,忽然听到咚咚的敲门声,然后是大声呼叫我名字的声音。由于大烟泡刮得很凶,那声音被撕成了碎片,断断续续,像是在梦中,不那么真实。我非常奇怪,会是谁呢?这大雪天的!
满怀狐疑,我披上棉大衣,跑到门口,掀开厚厚的棉门帘,打开了门。吓了我一跳,站在门口的人,浑身厚厚的雪,简直就是个雪人。我根本没有认出他来。等他走进屋来,摘下大狗皮帽子,抖落下一身的雪,才看清,是我们大兴岛二连的木匠赵温。天呀,他是怎么来的?
他笑了,对我说:“赶紧拿个盆来!”我这才发现,他带来了一个大饭盒,打开一看,是饺子,个个冻成了邦邦硬的坨坨。他笑着说道:“过七星河的时候,雪滑,跌了一跤,饭盒撒了,捡了半天,饺子还是少了好多,都掉进雪坑里了。凑合着吃吧!”
我立刻愣在那儿,望着一堆饺子,半天没说出话来。我知道,他是见我年三十没有回队,专门来给我送饺子的。如果是平时,这也许算不上什么,可这是什么天气呀!他得多早就要起身,没有车,三十里的路,他得一步步地跋涉在没膝深的雪窝里,走过冰滑雪深的七星河呀。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我和赵温用那个盆底有朵大大的牡丹花的洗脸盆煮的饺子。饺子煮熟了,漂在滚沸的水面上,被盛开的牡丹花托起。忘不了,是酸菜馅的饺子。
(选自《尚复兴散文》,有删改)
8.阅读文章,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饺子是( A )(3分)
A.酸菜馅的 B.肉馅的 C.韭菜馅的 D.韭菜肉馅的
9.下列对饺子的描述最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D )(3分)
A.饺子下到滚沸的锅里,像游动的小鱼一样美。
B.盖帘上码好的一圈圈饺子,像一个漂亮的花环。
C.冬天的饺子个个被冻得硬邦邦的,一坨坨的。
D.饺子下到滚沸的锅里,幻化成了别样的年画。
【解析】D.文中第3段“蒸腾的热气,把我家小屋托浮起来,幻化成一幅别样的年画”可知,D项表述有误。
10.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4分)
示例:这句话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声音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写出当时极端恶劣的环境,突出饺子来之不易,表现出赵木匠对“我”深厚的友情,令人感动。
11.文章标题为“饺子的味道”,其中,“味道”除了其本身的含义外,还有哪些含义?(4分)
示例:①饺子的味道是家乡同学对“我”及“我”的家人的浓浓情意;②还指“我”在北大荒时赵木匠对“我”的关爱。
读点诗词养点气
张华兴
①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延绵不绝的,是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中华儿女潜移默化的熏陶。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感人至深的诗家情怀,不仅传递着古诗词的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读诗词,可以让我们学习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气节情怀,汲取诗词歌赋的精神给养。
②读诗词养点浩气。南宋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浩然正气存乎天地之间的代表作,感情深沉、气壮山河,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李白有“澹然养浩气,欻起持大钧”的高歌,谭嗣同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坦然,陈毅有“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自豪……有了些许浩气,心胸就豁达,境界就高昂,正如宋代诗人丘葵所言,“浩气养成天地小”。
③读诗词养点骨气。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及唐代诗人李颀“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骨气,就是浩气、正气的延伸,也是做人从政的精气神所在。
④ 读诗词养点地气 。古往今来,诗词之魂在“接地气”,没有地气的吟风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多大生命力的。流传下来的诗词大多地气充足,滋养丰厚。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劳,到“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忧,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盼,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之安,无一不是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⑤读诗词养点清气。清正廉洁是古之取士的标准,也是为官事政的要求。古代为官者多是文人出身,既崇尚清廉的操守,也持守清正的襟怀,自然也是我们今天亟待补充的从政营养。王昌龄坦荡胸襟,“一片冰心在玉壶”;李商隐谆谆告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于谦剖心自勉,“要留清白在人间”“清风两袖朝天去”;王冕慨然挥毫,“只留清气满乾坤”……宋代诗人龚日升概括得妙:“千首新诗,一轮明月,两字清廉。”
⑥真诚呼吁大家读些诗词,丰富学识,提升境界,装点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选文第②段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若要补充一个相同作用的诗词句, 下列不适合的一个选项是( B )(3分)
A.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
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解析】第②段论述了“读诗词养点浩气”的观点。A项表现了作者无所畏惧的英雄浩气;B项表现的是一种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的生活态度,与该段的论点不符;C项表现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是一种爱国的浩然正气;D项是一种誓死报效国家的浩气。故选B。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3分)
A.文中举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例,意在说明“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
B.作者认为“接地气”是诗词之魂所在,所以没有地气的吟风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生命力的。
C.诗人们有了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淀,才能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位卑未敢忘忧国”等诗句。
D.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解析】B.根据第④段的“是没有多大生命力的”可知,选项中是“没有生命力的”表述过于绝对。
14.根据选文内容,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3分)
15.在班级举行的诗词鉴赏会上,你会向同学们推荐哪一首诗词,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5分)
示例:我推荐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因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古代诗文阅读
岳家军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③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⑥,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⑦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⑧,恂恂⑨如儒生。每辞官⑩,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注释】①休舍: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从斜坡上急驰而下。④束刍:捆束喂牲口的草。束,捆。刍,喂牲口的草。⑤徇:示众。⑥统制:当时的武官名。⑦蹙额:皱眉愁苦的样子。⑧雅歌投壶:唱雅歌,做投壶游戏。这里形容儒将风度。⑨恂恂:谦和的样子。⑩辞官:这里指辞谢升官。
16.选段中没有写到的人物是( D )(3分)
A.士兵 B.岳飞妻子 C.平民 D.岳飞的朋友
17.本文表现了岳飞的哪些品格?(4分)
治军有方,爱民恤士,谨慎谦和,不重名利。(写出两点即可)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 )(3分)
A.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或异二者之为(范仲淹《岳阳楼记》)
B.皆重铠以习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C.亲为调药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D.恂恂如儒生 逝者如斯夫(《<论语>十二章》)
【解析】A.有的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B.连词,来;C.表对象,替;D.像。
【参考译文】
有人问:“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每当军队驻扎休整,他就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越过壕沟,都(让将士)穿上重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中有私拿老百姓一根绳子捆扎草料的,就立即斩首来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他们进屋,没有人敢进去。军队号令“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有人生病,岳飞亲自为他配药。(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哭,并养育他们的遗孤。凡是有犒赏,都分给下属官吏,一点不占为己有。(岳飞)擅长以少击多。凡是有进攻(之事),就召集所有的官员一起谋划,制定策略后再进攻,因此从未有过失败。敌人因此议论说:“摇动山容易,摇动岳家军难。”每次筹集军粮,(他)一定皱着眉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岳飞)爱惜贤能,礼遇士人,有儒将风度,谨慎谦和像读书人一样,每次辞谢升官,必定说:“将士效力,我有什么功劳呢?”
(黔南州一模)题《云山图》二首
[明]沈周①
(一)
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我看云山亦忘我,闲来洗砚写云山。
(二)
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故人到此云相接,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释】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
19.下面的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 B )(3分)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D.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0.两首小诗都是写“云山图”。第二首诗里的“云”是主角,写云之“态”,也写云之“情”。第一首诗的主角是谁呢?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第一首诗的主角是“我”。运用衬托的手法,先写诗人的错觉,看到云在移动,他却误认为青山在移动。在云与山的变幻中,表现出白云的动态美。诗句流露出诗人闲适超脱、物我相融的情趣。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国庆前夕,学校开展主题为“风雨征程谱华章,共创未来新辉煌”诗歌朗诵及歌咏比赛活动。请根据要求,协助小浦完成相关任务。
21.小浦搜集的关于“诗歌节奏”的资料不小心弄乱了顺序,请你帮他选择最合理的一项排序( A )(3分)
①由情绪而作出的诗歌自然也会随着这个节奏的变化而起伏。
②诗歌能通过语音轻重的搭配,声调平仄的对应,来体现节奏感。
③诗歌的节奏,是语言和情绪有规律的起伏变化。
④同时,愤怒会让呼吸变得急促,愉悦会让呼吸变得舒缓。
A.③②④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这是搜集的关于“诗歌节奏”的资料,第③句是中心句,统领全段;②句紧承③句,提出“节奏感”具体需要“通过语音轻重的搭配,声调平仄的对应”来体现,此句对应③句中的“语言”方面;①句对应③句中的“情绪有规律的起伏变化”;④句具体指出了两种情绪的变化,①紧承④句。由此分析,正确的排序为③②④①,故选A。
22.下面是小明拟写的活动开场白,其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6分)
①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人胸怀坚定信仰,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只为让中国拥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只为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②尽管何时何境,他们都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③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④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奋斗托举梦想,把生命乃至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赓续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这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第②句关联词误用,将“尽管”改为“无论”。第④句语序不当,将“生命”与“青春”调换位置。
23.从下面句子中精选两句,组成一副贴合活动主题的对联,并抄写到横线上。(6分)
①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②一笔一画勾勒百年经典
③三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④一丝一线织出千年时光
上联: 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下联: 三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五、写作能力(60分)
24.仰望四月早天的云烟,感慨逝去的欢乐与忧戚,领悟泰戈尔歌咏人生的真谛……有人说“我们不必做诗人,我们要做心中有诗的人”。的确,我们不仅读诗、写诗,还要学会心中有诗。那些心中有诗的人,总能在平凡的点滴中,体会到非凡的滋味,把每一个暗淡的日子,过得摇曳生姿、充满诗意。
请你以“心中有诗的人”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
(1)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2)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3)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025秋统编九上语文第1单元检测卷(新考向)03
(贵州等地适用)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诗歌是一种艺术,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她如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悠游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以求中变得深邃。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艾青用鸟儿 sī① 嘶 哑的喉咙歌唱真挚、酷热的爱国之心,林徽因用“pīng tíng② 娉婷 ”“鲜yán③ 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写出万般宠爱的风姿,余光中用具象化的“乡愁”牵引着游子的思绪和想念……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潜移默化 B.孜孜以求 C.酷热 D.思绪
【解析】C.“酷热”多用来形容天气非常炎热,此处可用“炽热”。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2)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
(3)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6)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 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
(7)(贵州一模)《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了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的句子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明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
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诗人。
B.《我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
C.“冕”是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D.《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解析】A.“风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诗中的“你”指的是( B )(3分)
A.艾青 B.大堰河 C.祖国 D.土地
【解析】B.诗句出自《大堰河——我的保姆》。所以,诗中的“你”指的是大堰河。
7.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是“土地”。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土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该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土地”的象征意义:正在遭受日寇侵略的国土。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至死不渝的伟大爱国主义感情。
(二)现代文阅读
(贵阳二模改编)饺子的味道
肖复兴
许多年前,我在北大荒,第一次在异乡过年,很想家。刚到那里不久,怎么能请下假来回北京?那时候,我在北大荒,弟弟在青海,姐姐在内蒙古,家里只剩下父母两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天高地远,心里不得劲儿,又万般无奈。
没有想到,就在这一年年三十的黄昏,我的三个中学同学,一个拿着面粉,一个拿着肉馅,一个拿着韭菜(要知道,那时候粮食定量,肉要肉票,春节前的韭菜金贵得很呀),来到我家。他们和我的父母一起,包了一顿饺子。
面飞花,馅喷香,盖帘上码好的一圈圈饺子,围成一个漂亮的花环;下进滚沸的锅里,像一条条游动的小银鱼;蒸腾的热气,把我家小屋托浮起来,幻化成一幅别样的年画,定格在那个难忘的岁月里。
这大概是父亲和母亲一辈子过年吃到的味道最不一般的饺子了。
这一年的年三十,一场纷飞的大雪,把我困在北大荒的建三江。当时,我被抽调到兵团的六师师部宣传队,本想年三十下午赶回我所在的大兴岛二连,不耽误晚上的饺子就行。没想到,大雪封门,刮起了漫天大烟泡,汽车的水箱都冻成冰坨了。
师部的食堂关了张,大师傅们早早回家过年了,连商店和小卖部都关门了,别说年夜饭没有了,就是想买个罐头都不行,只好饿肚子了。
大烟泡从年三十刮到年初一早晨,我一宿没有睡好觉,早早就冻醒了,偎在被窝里不肯起来,睁着眼或闭着眼,胡思乱想。
大约十点钟,忽然听到咚咚的敲门声,然后是大声呼叫我名字的声音。由于大烟泡刮得很凶,那声音被撕成了碎片,断断续续,像是在梦中,不那么真实。我非常奇怪,会是谁呢?这大雪天的!
满怀狐疑,我披上棉大衣,跑到门口,掀开厚厚的棉门帘,打开了门。吓了我一跳,站在门口的人,浑身厚厚的雪,简直就是个雪人。我根本没有认出他来。等他走进屋来,摘下大狗皮帽子,抖落下一身的雪,才看清,是我们大兴岛二连的木匠赵温。天呀,他是怎么来的?
他笑了,对我说:“赶紧拿个盆来!”我这才发现,他带来了一个大饭盒,打开一看,是饺子,个个冻成了邦邦硬的坨坨。他笑着说道:“过七星河的时候,雪滑,跌了一跤,饭盒撒了,捡了半天,饺子还是少了好多,都掉进雪坑里了。凑合着吃吧!”
我立刻愣在那儿,望着一堆饺子,半天没说出话来。我知道,他是见我年三十没有回队,专门来给我送饺子的。如果是平时,这也许算不上什么,可这是什么天气呀!他得多早就要起身,没有车,三十里的路,他得一步步地跋涉在没膝深的雪窝里,走过冰滑雪深的七星河呀。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我和赵温用那个盆底有朵大大的牡丹花的洗脸盆煮的饺子。饺子煮熟了,漂在滚沸的水面上,被盛开的牡丹花托起。忘不了,是酸菜馅的饺子。
(选自《尚复兴散文》,有删改)
8.阅读文章,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饺子是( A )(3分)
A.酸菜馅的 B.肉馅的 C.韭菜馅的 D.韭菜肉馅的
9.下列对饺子的描述最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D )(3分)
A.饺子下到滚沸的锅里,像游动的小鱼一样美。
B.盖帘上码好的一圈圈饺子,像一个漂亮的花环。
C.冬天的饺子个个被冻得硬邦邦的,一坨坨的。
D.饺子下到滚沸的锅里,幻化成了别样的年画。
【解析】D.文中第3段“蒸腾的热气,把我家小屋托浮起来,幻化成一幅别样的年画”可知,D项表述有误。
10.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4分)
示例:这句话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声音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写出当时极端恶劣的环境,突出饺子来之不易,表现出赵木匠对“我”深厚的友情,令人感动。
11.文章标题为“饺子的味道”,其中,“味道”除了其本身的含义外,还有哪些含义?(4分)
示例:①饺子的味道是家乡同学对“我”及“我”的家人的浓浓情意;②还指“我”在北大荒时赵木匠对“我”的关爱。
读点诗词养点气
张华兴
①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延绵不绝的,是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中华儿女潜移默化的熏陶。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感人至深的诗家情怀,不仅传递着古诗词的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读诗词,可以让我们学习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气节情怀,汲取诗词歌赋的精神给养。
②读诗词养点浩气。南宋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浩然正气存乎天地之间的代表作,感情深沉、气壮山河,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李白有“澹然养浩气,欻起持大钧”的高歌,谭嗣同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坦然,陈毅有“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自豪……有了些许浩气,心胸就豁达,境界就高昂,正如宋代诗人丘葵所言,“浩气养成天地小”。
③读诗词养点骨气。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及唐代诗人李颀“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骨气,就是浩气、正气的延伸,也是做人从政的精气神所在。
④ 读诗词养点地气 。古往今来,诗词之魂在“接地气”,没有地气的吟风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多大生命力的。流传下来的诗词大多地气充足,滋养丰厚。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劳,到“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忧,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盼,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之安,无一不是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⑤读诗词养点清气。清正廉洁是古之取士的标准,也是为官事政的要求。古代为官者多是文人出身,既崇尚清廉的操守,也持守清正的襟怀,自然也是我们今天亟待补充的从政营养。王昌龄坦荡胸襟,“一片冰心在玉壶”;李商隐谆谆告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于谦剖心自勉,“要留清白在人间”“清风两袖朝天去”;王冕慨然挥毫,“只留清气满乾坤”……宋代诗人龚日升概括得妙:“千首新诗,一轮明月,两字清廉。”
⑥真诚呼吁大家读些诗词,丰富学识,提升境界,装点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选文第②段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若要补充一个相同作用的诗词句, 下列不适合的一个选项是( B )(3分)
A.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
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解析】第②段论述了“读诗词养点浩气”的观点。A项表现了作者无所畏惧的英雄浩气;B项表现的是一种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的生活态度,与该段的论点不符;C项表现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是一种爱国的浩然正气;D项是一种誓死报效国家的浩气。故选B。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3分)
A.文中举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例,意在说明“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
B.作者认为“接地气”是诗词之魂所在,所以没有地气的吟风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生命力的。
C.诗人们有了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淀,才能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位卑未敢忘忧国”等诗句。
D.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解析】B.根据第④段的“是没有多大生命力的”可知,选项中是“没有生命力的”表述过于绝对。
14.根据选文内容,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3分)
15.在班级举行的诗词鉴赏会上,你会向同学们推荐哪一首诗词,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5分)
示例:我推荐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因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古代诗文阅读
岳家军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③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⑥,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⑦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⑧,恂恂⑨如儒生。每辞官⑩,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注释】①休舍: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从斜坡上急驰而下。④束刍:捆束喂牲口的草。束,捆。刍,喂牲口的草。⑤徇:示众。⑥统制:当时的武官名。⑦蹙额:皱眉愁苦的样子。⑧雅歌投壶:唱雅歌,做投壶游戏。这里形容儒将风度。⑨恂恂:谦和的样子。⑩辞官:这里指辞谢升官。
16.选段中没有写到的人物是( D )(3分)
A.士兵 B.岳飞妻子 C.平民 D.岳飞的朋友
17.本文表现了岳飞的哪些品格?(4分)
治军有方,爱民恤士,谨慎谦和,不重名利。(写出两点即可)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 )(3分)
A.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或异二者之为(范仲淹《岳阳楼记》)
B.皆重铠以习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C.亲为调药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D.恂恂如儒生 逝者如斯夫(《<论语>十二章》)
【解析】A.有的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B.连词,来;C.表对象,替;D.像。
【参考译文】
有人问:“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每当军队驻扎休整,他就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越过壕沟,都(让将士)穿上重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中有私拿老百姓一根绳子捆扎草料的,就立即斩首来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他们进屋,没有人敢进去。军队号令“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有人生病,岳飞亲自为他配药。(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哭,并养育他们的遗孤。凡是有犒赏,都分给下属官吏,一点不占为己有。(岳飞)擅长以少击多。凡是有进攻(之事),就召集所有的官员一起谋划,制定策略后再进攻,因此从未有过失败。敌人因此议论说:“摇动山容易,摇动岳家军难。”每次筹集军粮,(他)一定皱着眉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岳飞)爱惜贤能,礼遇士人,有儒将风度,谨慎谦和像读书人一样,每次辞谢升官,必定说:“将士效力,我有什么功劳呢?”
(黔南州一模)题《云山图》二首
[明]沈周①
(一)
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我看云山亦忘我,闲来洗砚写云山。
(二)
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故人到此云相接,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释】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
19.下面的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 B )(3分)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D.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0.两首小诗都是写“云山图”。第二首诗里的“云”是主角,写云之“态”,也写云之“情”。第一首诗的主角是谁呢?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第一首诗的主角是“我”。运用衬托的手法,先写诗人的错觉,看到云在移动,他却误认为青山在移动。在云与山的变幻中,表现出白云的动态美。诗句流露出诗人闲适超脱、物我相融的情趣。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国庆前夕,学校开展主题为“风雨征程谱华章,共创未来新辉煌”诗歌朗诵及歌咏比赛活动。请根据要求,协助小浦完成相关任务。
21.小浦搜集的关于“诗歌节奏”的资料不小心弄乱了顺序,请你帮他选择最合理的一项排序( A )(3分)
①由情绪而作出的诗歌自然也会随着这个节奏的变化而起伏。
②诗歌能通过语音轻重的搭配,声调平仄的对应,来体现节奏感。
③诗歌的节奏,是语言和情绪有规律的起伏变化。
④同时,愤怒会让呼吸变得急促,愉悦会让呼吸变得舒缓。
A.③②④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这是搜集的关于“诗歌节奏”的资料,第③句是中心句,统领全段;②句紧承③句,提出“节奏感”具体需要“通过语音轻重的搭配,声调平仄的对应”来体现,此句对应③句中的“语言”方面;①句对应③句中的“情绪有规律的起伏变化”;④句具体指出了两种情绪的变化,①紧承④句。由此分析,正确的排序为③②④①,故选A。
22.下面是小明拟写的活动开场白,其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6分)
①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人胸怀坚定信仰,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只为让中国拥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只为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②尽管何时何境,他们都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③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④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奋斗托举梦想,把生命乃至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赓续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这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第②句关联词误用,将“尽管”改为“无论”。第④句语序不当,将“生命”与“青春”调换位置。
23.从下面句子中精选两句,组成一副贴合活动主题的对联,并抄写到横线上。(6分)
①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②一笔一画勾勒百年经典
③三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④一丝一线织出千年时光
上联: 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下联: 三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五、写作能力(60分)
24.仰望四月早天的云烟,感慨逝去的欢乐与忧戚,领悟泰戈尔歌咏人生的真谛……有人说“我们不必做诗人,我们要做心中有诗的人”。的确,我们不仅读诗、写诗,还要学会心中有诗。那些心中有诗的人,总能在平凡的点滴中,体会到非凡的滋味,把每一个暗淡的日子,过得摇曳生姿、充满诗意。
请你以“心中有诗的人”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
(1)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2)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3)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人教新版 九上 语文
同步课件
统编版九上语文 阶段性检测(新考向)讲解课件
九上语文第1单元检测卷03
范围:1单元
一、书写水平(5分)
1. 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诗歌是一种艺术,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
心弦。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她
如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悠游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
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以.求.中变得深邃。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艾青用鸟儿 sī① 哑的喉咙歌唱真挚、
酷.热.的爱国之心,林徽因用“pīng tíng② ”“鲜yán③ ”“百花的冠
冕你戴着”写出万般宠爱的风姿,余光中用具象化的“乡愁”牵引着游子的思.绪.和
想念……
2. 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 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 潜移默化 B. 孜孜以求 C. 酷热 D. 思绪
【解析】C. “酷热”多用来形容天气非常炎热,此处可用“炽热”。
嘶
娉婷
妍
C
4.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 ,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2)沙鸥翔集, 。(范仲淹《岳阳楼记》)
(3)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知汝远来应有意,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
湘》)
(5)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6)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 。(毛泽东《沁园春·雪》)
(7)(贵州一模)《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了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信
心,勇往直前的句子是: , 。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明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诗句
是: , 。
戍鼓断人行
锦鳞游泳
寒林空见日斜时
好收吾骨瘴江边
鸡声茅店月
竞折腰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
A.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诗
人。
B. 《我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
C. “冕”是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D. 《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中国现当代文学
史上的著名诗人。
【解析】A. “风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A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 “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
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
椅。”诗中的“你”指的是( B )(3分)
A. 艾青 B. 大堰河 C. 祖国 D. 土地
【解析】B. 诗句出自《大堰河——我的保姆》。所以,诗中的“你”指的是
大堰河。
B
7.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是“土地”。在《我爱这土地》一诗
中,“土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该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土地”的象征意义:正在遭受日寇侵略的国土。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至死
不渝的伟大爱国主义感情。
(二)现代文阅读
(贵阳二模改编)饺子的味道
肖复兴
许多年前,我在北大荒,第一次在异乡过年,很想家。刚到那里不久,怎么能
请下假来回北京?那时候,我在北大荒,弟弟在青海,姐姐在内蒙古,家里只剩下
父母两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天高地远,心里不得劲儿,又万般无奈。
没有想到,就在这一年年三十的黄昏,我的三个中学同学,一个拿着面粉,一
个拿着肉馅,一个拿着韭菜(要知道,那时候粮食定量,肉要肉票,春节前的韭菜
金贵得很呀),来到我家。他们和我的父母一起,包了一顿饺子。
面飞花,馅喷香,盖帘上码好的一圈圈饺子,围成一个漂亮的花环;下进滚沸
的锅里,像一条条游动的小银鱼;蒸腾的热气,把我家小屋托浮起来,幻化成一幅
别样的年画,定格在那个难忘的岁月里。
这大概是父亲和母亲一辈子过年吃到的味道最不一般的饺子了。
这一年的年三十,一场纷飞的大雪,把我困在北大荒的建三江。当时,我
被抽调到兵团的六师师部宣传队,本想年三十下午赶回我所在的大兴岛二连,
不耽误晚上的饺子就行。没想到,大雪封门,刮起了漫天大烟泡,汽车的水箱
都冻成冰坨了。
师部的食堂关了张,大师傅们早早回家过年了,连商店和小卖部都关门了,别
说年夜饭没有了,就是想买个罐头都不行,只好饿肚子了。
大烟泡从年三十刮到年初一早晨,我一宿没有睡好觉,早早就冻醒了,偎在被
窝里不肯起来,睁着眼或闭着眼,胡思乱想。
大约十点钟,忽然听到咚咚的敲门声,然后是大声呼叫我名字的声音。由于大
烟泡刮得很凶,那声音被撕成了碎片,断断续续,像是在梦中,不那么真实。我非
常奇怪,会是谁呢?这大雪天的!
满怀狐疑,我披上棉大衣,跑到门口,掀开厚厚的棉门帘,打开了门。吓了我
一跳,站在门口的人,浑身厚厚的雪,简直就是个雪人。我根本没有认出他来。等
他走进屋来,摘下大狗皮帽子,抖落下一身的雪,才看清,是我们大兴岛二连的木
匠赵温。天呀,他是怎么来的?
他笑了,对我说:“赶紧拿个盆来!”我这才发现,他带来了一个大饭盒,打
开一看,是饺子,个个冻成了邦邦硬的坨坨。他笑着说道:“过七星河的时候,雪
滑,跌了一跤,饭盒撒了,捡了半天,饺子还是少了好多,都掉进雪坑里了。凑合
着吃吧!”
我立刻愣在那儿,望着一堆饺子,半天没说出话来。我知道,他是见我年三十
没有回队,专门来给我送饺子的。如果是平时,这也许算不上什么,可这是什么天
气呀!他得多早就要起身,没有车,三十里的路,他得一步步地跋涉在没膝深的雪
窝里,走过冰滑雪深的七星河呀。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我和赵温用那个盆底有朵大大的牡丹花的洗脸盆煮的饺
子。饺子煮熟了,漂在滚沸的水面上,被盛开的牡丹花托起。忘不了,是酸菜馅的
饺子。
(选自《尚复兴散文》,有删改)
8. 阅读文章,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饺子是( A )(3分)
A. 酸菜馅的 B. 肉馅的 C. 韭菜馅的 D. 韭菜肉馅的
9. 下列对饺子的描述最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D )(3分)
A. 饺子下到滚沸的锅里,像游动的小鱼一样美。
B. 盖帘上码好的一圈圈饺子,像一个漂亮的花环。
C. 冬天的饺子个个被冻得硬邦邦的,一坨坨的。
D. 饺子下到滚沸的锅里,幻化成了别样的年画。
【解析】D. 文中第3段“蒸腾的热气,把我家小屋托浮起来,幻化成一幅别样的
年画”可知,D项表述有误。
A
D
10. 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4分)
示例:这句话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声音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
写出当时极端恶劣的环境,突出饺子来之不易,表现出赵木匠对“我”深厚的
友情,令人感动。
11. 文章标题为“饺子的味道”,其中,“味道”除了其本身的含义外,还有哪些含
义?(4分)
示例:①饺子的味道是家乡同学对“我”及“我”的家人的浓浓情意;②还指
“我”在北大荒时赵木匠对“我”的关爱。
读点诗词养点气
张华兴
①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延绵不绝的,是博大精深的
古诗文对中华儿女潜移默化的熏陶。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
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感人至深的诗家情怀,不仅传递着古诗词的韵律和丰富
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读诗词,可以让我们
学习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气节情怀,汲取诗词歌赋的精神给养。
②读诗词养点浩气。南宋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浩然正气存乎天地之
间的代表作,感情深沉、气壮山河,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
精神。李白有“澹然养浩气,欻起持大钧”的高歌,谭嗣同有“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坦然,陈毅有“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自
豪……有了些许浩气,心胸就豁达,境界就高昂,正如宋代诗人丘葵所言,“浩气
养成天地小”。
③读诗词养点骨气。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及唐
代诗人李颀“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骨气,就是浩气、正气的延
伸,也是做人从政的精气神所在。
④ 。古往今来,诗词之魂在“接地气”,没有地气的吟风
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多大生命力的。流传下来的诗词大多地气充足,滋养丰
厚。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劳,到“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忧,从“安得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盼,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
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之安,无一不是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
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
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读诗词养点地气
⑤读诗词养点清气。清正廉洁是古之取士的标准,也是为官事政的要求。古代
为官者多是文人出身,既崇尚清廉的操守,也持守清正的襟怀,自然也是我们今天
亟待补充的从政营养。王昌龄坦荡胸襟,“一片冰心在玉壶”;李商隐谆谆告诫,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于谦剖心自勉,“要留清白在人间”“清
风两袖朝天去”;王冕慨然挥毫,“只留清气满乾坤”……宋代诗人龚日升概括得
妙:“千首新诗,一轮明月,两字清廉。”
⑥真诚呼吁大家读些诗词,丰富学识,提升境界,装点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 选文第②段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若要补充一个相同作用的诗词句, 下列不适合
的一个选项是( B )(3分)
A.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
B.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C.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D.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解析】第②段论述了“读诗词养点浩气”的观点。A项表现了作者无所畏惧的
英雄浩气;B项表现的是一种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的生活态度,与该段的论点
不符;C项表现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是一种爱国的浩然正气;D
项是一种誓死报效国家的浩气。故选B。
B
1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3分)
A. 文中举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例,意在说明
“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
B. 作者认为“接地气”是诗词之魂所在,所以没有地气的吟风弄月、自我欣
赏,是没有生命力的。
C. 诗人们有了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淀,才能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
苦”“位卑未敢忘忧国”等诗句。
D. 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
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解析】B. 根据第④段的“是没有多大生命力的”可知,选项中是“没有生命
力的”表述过于绝对。
B
14. 根据选文内容,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3分)
15. 在班级举行的诗词鉴赏会上,你会向同学们推荐哪一首诗词,并说说你的推荐
理由。(5分)
示例:我推荐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因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
的崇高思想境界,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古代诗文阅读
岳家军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
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③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
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
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
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⑥,谋定而后
战,故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⑦
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⑧,恂恂⑨如儒生。每辞官⑩,必曰:
“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注释】①休舍: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从斜坡上急驰而下。④束刍:
捆束喂牲口的草。束,捆。刍,喂牲口的草。⑤徇:示众。⑥统制:当时的武官
名。⑦蹙额:皱眉愁苦的样子。⑧雅歌投壶:唱雅歌,做投壶游戏。这里形容儒将
风度。⑨恂恂:谦和的样子。⑩辞官:这里指辞谢升官。
16. 选段中没有写到的人物是( D )(3分)
A. 士兵 B. 岳飞妻子 C. 平民 D. 岳飞的朋友
17. 本文表现了岳飞的哪些品格?(4分)
治军有方,爱民恤士,谨慎谦和,不重名利。(写出两点即可)
D
18.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 )(3分)
A.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或.异二者之为(范仲淹《岳阳楼记》)
B. 皆重铠以.习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C. 亲为.调药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D. 恂恂如.儒生 逝者如.斯夫(《<论语>十二章》)
【解析】A. 有的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B. 连词,来;C. 表对象,
替;D. 像。
A
【参考译文】
有人问:“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将不怕
死,天下就太平了!”每当军队驻扎休整,他就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越过壕沟,都
(让将士)穿上重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中有私拿老百姓一根绳子捆扎草料的,就
立即斩首来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他们进屋,没有人敢进去。军队号
令“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有人生病,岳飞亲自
为他配药。(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
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哭,并养育他们的遗孤。凡是有犒
赏,都分给下属官吏,一点不占为己有。(岳飞)擅长以少击多。凡是有进攻(之
事),就召集所有的官员一起谋划,制定策略后再进攻,因此从未有过失败。敌人
因此议论说:“摇动山容易,摇动岳家军难。”每次筹集军粮,(他)一定皱着眉
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岳飞)爱惜贤能,礼遇士人,有儒将风度,谨
慎谦和像读书人一样,每次辞谢升官,必定说:“将士效力,我有什么功劳呢?”
(黔南州一模)题《云山图》二首
[明]沈周①
(一)
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我看云山亦忘我,闲来洗砚写云山。
(二)
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故人到此云相接,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释】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
19. 下面的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 B )(3分)
A.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B.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D.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B
20. 两首小诗都是写“云山图”。第二首诗里的“云”是主角,写云之“态”,也
写云之“情”。第一首诗的主角是谁呢?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第一首诗的主角是“我”。运用衬托的手法,先写诗人的错觉,看到云在移
动,他却误认为青山在移动。在云与山的变幻中,表现出白云的动态美。诗句
流露出诗人闲适超脱、物我相融的情趣。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国庆前夕,学校开展主题为“风雨征程谱华章,共创未来新辉煌”诗歌朗诵及
歌咏比赛活动。请根据要求,协助小浦完成相关任务。
21. 小浦搜集的关于“诗歌节奏”的资料不小心弄乱了顺序,请你帮他选择最合理
的一项排序( A )(3分)
①由情绪而作出的诗歌自然也会随着这个节奏的变化而起伏。
②诗歌能通过语音轻重的搭配,声调平仄的对应,来体现节奏感。
③诗歌的节奏,是语言和情绪有规律的起伏变化。
④同时,愤怒会让呼吸变得急促,愉悦会让呼吸变得舒缓。
A
A. ③②④① B. ③①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④①③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这是搜集的关于“诗歌节奏”的资料,第③句是中心
句,统领全段;②句紧承③句,提出“节奏感”具体需要“通过语音轻重的搭
配,声调平仄的对应”来体现,此句对应③句中的“语言”方面;①句对应③
句中的“情绪有规律的起伏变化”;④句具体指出了两种情绪的变化,①紧承
④句。由此分析,正确的排序为③②④①,故选A。
22. 下面是小明拟写的活动开场白,其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
(6分)
①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人胸怀坚定信仰,冲锋在前,担当
在前,奉献在前,只为让中国拥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只为让后代享受人
类应有的一切幸福。②尽管何时何境,他们都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
③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④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奋斗托举梦想,把生
命乃至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赓续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这是新时代青
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第②句关联词误用,将“尽管”改为“无论”。第④句语序不当,将“生命”
与“青春”调换位置。
23. 从下面句子中精选两句,组成一副贴合活动主题的对联,并抄写到横线
上。(6分)
①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②一笔一画勾勒百年经典
③三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④一丝一线织出千年时光
上联:
下联:
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三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五、写作能力(60分)
24. 仰望四月早天的云烟,感慨逝去的欢乐与忧戚,领悟泰戈尔歌咏人生的真
谛……有人说“我们不必做诗人,我们要做心中有诗的人”。的确,我们不仅
读诗、写诗,还要学会心中有诗。那些心中有诗的人,总能在平凡的点滴中,
体会到非凡的滋味,把每一个暗淡的日子,过得摇曳生姿、充满诗意。
请你以“心中有诗的人”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
(1)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2)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3)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