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张可久散曲二首 课件 (3)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张可久散曲二首 课件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0 01:5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22课 张可久散曲二首聆听元散曲 【中吕·满庭芳】山中杂兴
张可久
风波几场,急疏利锁,顿解名缰。故园老树应无恙,梦绕沧浪。伴赤松归歟子房,赋寒梅瘦却何郎。溪桥上,东风暗香,浮动月昏黄。
赏析:此曲抒发疏解利锁名缰、急欲归隐故园的情怀,语言明丽畅朗,音节响亮优美。活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皆自然得体。目标学法1.了解张可久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识。
2.理解张可久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以景寄情及以通俗之笔状深刻含义的写法。
《张可久散曲二首》:《【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是一首借山势之险恶写人心更险恶的叹世之作,学习中应重点鉴赏此曲奇特的艺术构思,体会散曲写景与议论结合的手法;《【正宫·醉太平】无题》是元曲中感叹世风败坏、讽刺丑恶世俗的名作,学习时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及此曲比喻和“鼎足对”的表现手法,并结合本曲重点理解元散曲中既通俗又高雅的语言艺术风格。基础梳理1.字音识记
鄞县(yín)   天台山(tāi)  攒(cuán)   倚树(yǐ)
命窘(jiǒnɡ) 盛钱囤(dùn) 馄饨(hún tún )
2.字形辨析3.常识整合
(1)作者连线
张可久(约1280-约1348),号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州区)人。以路吏转首领官,又为桐庐典使,仕途上不得志。曾漫游江南各地,晚年久居杭州。张可久毕生创作散曲,特别致力于小令,现存作品有小令855首,套数9套,为元人中最多者。作品或咏自然风光,或写颓放生活,亦有闺情及应酬之作。被视为马致远以后的散曲大家,他的作品一改质朴自然的特色,讲究词藻华美,风格典雅清丽。有《小山乐府》《张小山小令》。(2)背景链接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张可久沉沦下僚,生活窘困,穷通天定,看尽世态炎凉。对生活的感受深切,感情是沉痛的,因此他的一些散曲借景抒情,表达不满。
《【正宫·醉太平】无题》
张可久凄凉的境遇,加上社会世态人情淡薄,社会风气极端恶劣,混浊污秽,作者深处其中,激愤难抑。课文解读1.主旨感悟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是一首借山势之险恶写人心更险恶的叹世之作,从中可见作者对元代世道危险、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的慨叹与愤懑。
《【正宫·醉太平】无题》是元曲中感叹世风败坏、讽刺丑恶世俗的名作,对道德沦丧、贤愚颠倒的人情世态作了辛辣的讽刺。2.句段赏析
(1)血华啼杜宇。
品评:按文意应为“杜宇啼血华”,用杜鹃啼血这一典故,传说中古蜀国君主望帝杜宇屈死而化为鸟曰杜鹃,啼声悲切,泣出皆血。此处指杜鹃鸟的啼声异常悲苦,它嘴中啼出的血变成了鲜红的杜鹃花。
(2)比人心山未险。
品评:写人心比所见之景更加险恶。上下观照,读者恍然大悟,原来前面所写的天台山“险”全在于托出这一句。也因为有了这一句,才使全曲另辟新境,使其艺术境界大大超出一般的写景之作,成为格高意深之作。(3)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
品评:此三句意谓:读书写文章成了升官发财的手段,接待宾朋的门庭成了坑人的陷阱,清正廉洁的人遭到贬斥打击,被人看作无知的糊涂蛋。这里以三种丑恶现象作具体例子进行讽刺。3.探究拓展
(1)《【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中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天台山的险?
剖析:烘托,“哀猿”突出了猿叫之惨烈,从而给人险的感觉;“雪剑”说明山峰积雪之形状,形容绝顶峰陡峭尖寒。用典,用“杜鹃啼血”的典故凸显山之险烈。
(2)《【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写景与议论紧相结合,对现实人生作出深刻的思考。请说说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剖析:前五句极尽描写天台之险后,笔锋急转点明主旨,意在写人心之险,用景衬情,用重笔墨刻画山景来突出主旨。可谓兴中有比,意味深长。(3)《【正宫·醉太平】无题》表达了愤世嫉俗的主题。请说出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一思想。
剖析:①运用比喻。哪怕你像水晶环一样晶莹纯洁,在如同面糊盆一样的大染缸里,也会被污染,被滚得一塌糊涂,沾染各种恶习,会同流合污、营私舞弊起来。
②运用反语。在混浊污秽的社会里,作者主张“胡芦提倒稳”,即稀里糊涂地过日子是最稳妥的方法,宣扬“难得糊涂”的处世哲学,实际上是反语,表现了悲愤的情绪。
③正反对比。“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人人都嫌自己命运不济,都恨不得能够发横财赚大钱,无论谁都见钱眼开,拼命攒聚。一正一反,高度概括了当时某些人的贪婪性、铜臭味。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金钱主宰一切,扭曲了人们的心灵。(4)《【正宫·醉太平】无题》中,作者以“胡芦提倒稳”为结句。有人认为,这表现了作者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你怎么看?
剖析:从表面上看,作者的态度未免消极颓废,其实这只是诗人愤激不平的反语。作者对这个社会风气是痛心疾首的,他不愿失足掉进这个社会大染缸里去同流合污,但个人又无法扭转乾坤,为了解脱这种矛盾,只好无可奈何糊涂,但求独善安稳了。这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消极反抗的普遍情绪。(5)“既通俗又高雅”是元散曲的一大特色,请以《天台瀑布寺》和《无题》为例,说说“通俗”和“高雅”的具体表现。
剖析:《天台瀑布寺》写景精雕细刻,描写手法多样,运用侧面衬托出山之高险,含蓄蕴藉,华美典雅。而《无题》中“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面糊盆”、“便”、“盛钱囤”、“清廉”、“胡芦提”、“倒稳”等词句多民间口语、俗语化,显露率直,显豁透彻,通俗易懂。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瀑布  店铺  一曝十寒 
B.悬崖  玄妙  改弦更张
C.粘贴  捻断  蔫头耷脑
D.倒退  导购  重蹈覆辙解析:A项,都读pù;B项,xuán/xuán/xián;C项,zhān/niǎn/niān;D项,dào/dǎo/dǎo。
答案:A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绝顶峰攒雪剑  攒:聚集
B.阴洞吼飞廉   阴洞:阴暗的山洞
C.人皆嫌命窘   窘:困窘无奈
D.胡芦提倒稳   稳:安稳解析:B项,阴洞意思应为阴森的山洞。
答案:B二、阅读提升
(一)课内阅读?
5. 阅读下面的散曲,并完成各题。?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张可久?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
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
(1)曲的前五句,是怎样突出一个“险”字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小令最主要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试具体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从内容及手法等角度分析。
(2)这首小令以山之险喻人之险,这是其突出的特点,注意结合词句分析。?
答案:(1)第一句写山险,用“攒雪剑”之喻突出天台山群峰高耸,高峻峭拔;第二句写水险,用“挂冰帘”之喻突出天台瀑布的高寒险峻;第三至第五句通过猿猴哀鸣、杜鹃悲啼、阴风怒吼,渲染一种阴森可怖的气氛,同时也烘托了山水的冷峭险峻。
(2)这首小令借写景以讽世情,写得别具一格。其写法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比照、衬托的手法。以前五句的山水之险,衬托世情人心之险,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愤激。前面写景,夸张渲染,纵笔描摹,仿佛人间险处无以复加;篇末笔峰陡转,突发议论,猛然收结,一句振全篇,真是出人意料,而又妙不可言。祝您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