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双调 水仙子 课件(1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双调 水仙子 课件(1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0 01:5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双调·水仙子】 ?? 重观瀑布水仙子·重观瀑布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
玉龙下山,晴雪飞滩。词语注释
⑴雪练:像雪一样洁白的绢。
⑵霄汉:此指天空。
⑶似白虹饥涧:意为像白虹吞饮涧水一样。
⑷玉龙下山:喻瀑布从山顶奔流而下,如玉龙下山一般。
⑸晴雪飞滩:意为瀑布溅起的水花,像雪花一样,落在沙滩上。
译文
天上的织机已经停止了编织,月梭儿闲在一旁。石壁上高高地垂下一条如雪的白练,闪着寒光。冰丝带着雨水,挂在天空中,晒了几千年了,都还没有晒干。晶莹的露珠冰凉冰凉在,人忽然觉得身上的衣服有些单薄。这瀑布啊,如白虹一头扎进涧中饮吸一般,像玉龙扑下山冈一样,又像晴天里的雪片在沙滩上飞舞。
乔吉(约1275—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浪子,倚红偎翠,蕴藉风流,博学多能,以散曲名。其论散曲结构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见陶宗仪《辍耕录》卷八)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常与张可久并提而成就过之,被称为元代“曲家翘楚”。今存曲小令213,套数10。
乔吉散曲写得最好的是咏物写景、抒怀遣兴一类,后人评其曲说“句句用俗,而不失之文”,言下之意是说其曲语言上将“文”与“俗”融为一体,这确实是乔吉散曲的一大特色。作者简介这首小令以奇思妙想,再现雄浑壮观的瀑布景象。(主旨)
“天机织罢月梭闲”:把瀑布说成织女织就的白练,比喻极为奇特。“罢”和“闲”均为织就之意。
“石壁高垂雪练寒”:写瀑布依托的对象是壁立千仞的石崖。高垂,写瀑布高居壁顶飞流直下。雪练,写瀑布的颜色像一匹雪白的飘绢。寒,写出由“雪”而生的冷感。仅仅“石壁”一句,已极其生动地描画出瀑布的全貌。
“冰丝带雨悬霄汉”:承“高垂”二字,从不同的空间视角对瀑布进行描画:它犹如悬挂在高空的冰丝和雨阵。
“露华凉,人怯衣单”:承前面的“寒”字,说明“寒”的因由和作者的切身感受。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用三个比喻,把瀑布的气势神形极为壮观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基本阅读文学赏析
此曲起首两句,从意义上说是流水对,即出句与对句连续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天上的织机停止了工作,一匹雪白的绸绢从危立的石壁上方高垂下来,寒光闪闪,瀑布的形象既雄壮,又飘逸。"天机"、"月梭"、"石壁高垂",无不形象恢弘,这就自然而然使人慑服于这条"雪练"的气势,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雪练"不仅气势雄壮,而且构造奇特。原来它粗看是一匹整幅,细细望去,却可以析成一缕缕带雨的冰丝。元人伊世珍《嫏嬛记》载,南朝沈约曾遇见一名奇异的女子,能将雨丝缫丝织布,称为"冰丝",乔吉可能也知晓这一民间传说。"冰丝"与"雪练"照应,而"雨"又是"冰丝"的构成原质,从"雪"到"冰"再到"雨",既有色彩上的由纯白而渐至透明,又有意态上的由静入动。 奇景激发了诗人的奇想,于是得到了"几千年晒未干"的奇句。说它奇,一来是因为未经人道,有谁想过瀑布的冰丝还需要"晒",而事实上确是晒不干的呢!二来是这一句由空间的壮观度入时间的壮观,所谓"思接千载",从而更增重了瀑布的雄伟感。 前面的四句以丰富的联想、夸侈的造语,推出了瀑布在天地间的整体形象,其实是远观。"露华凉"的第五句出现了观察者的主体--"人"。"人怯衣单"应"凉",而"凉"又遥应前面的"雪练寒"。不过前文的"寒"是因瀑布的气势、色光而产生的心理感觉,而此处的"凉"则更偏重生理感觉。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微妙的细节,影示了自己向瀑布的步步逼近。 末尾三句就是在情形下对瀑布的深入刻画。"白虹饮涧",出于"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宋沈括《梦溪笔谈》,这一传说起源颇古,甲骨文中就有"有出虹自北,饮于河"的卜辞。这句是在瀑流与涧面的交接处仰视瀑身,因其高入半空,故说它好似天上的白虹一头栽进涧中吸水。"玉龙下山",是指瀑布的近端沿山壁蜿蜒奔流的姿态,苏轼写庐山瀑布, 有"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语,元好问也有"谁着天瓢洒飞雨,半空翻转玉龙腰"《黄峪》的诗句,可见诗人们常将夭矫的游龙与瀑流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晴雪飞滩",则是流瀑在浅水处撞击山石,迸溅水花如雪的奇观。这三句不但动态婉然,而且色彩鲜明,如同特写。既有全景的壮观,又有区段的特写,瀑布的形象,就充实丰满,历历在目了。 这首诗运用比喻手法写瀑布之壮观,这首小令写瀑布能如此鲜明壮观,生动形象,原因之一是比喻艺术极为高超。"雪练""冰丝""带雨""露华"是借喻,"白虹""玉龙""晴雪"是明喻。多角度、多层面的比喻,既描画出瀑布的动态,也写出它的静态,还写出它的色相。更为难得的是写出它流走飞动的神韵。由于多种比 喻效果的产生,虽然曲中不见"瀑布"二字,但瀑布的奇观韵味却极为生动地表现出来。有人称乔吉是曲家之李白,如果从雄奇豪迈的浪漫主义风格看确实相类。鉴赏要点运用比喻手法写瀑布之壮观。
这首小令写瀑布能如此鲜明壮观,生动形象,原因之一是比喻艺术极为高超。‘‘雪练”、“冰丝”、“带雨”、“露华”是借喻,“白虹”、“玉龙”、“晴雪”是明喻。多角度、多层面的比喻,既描画出瀑布的动态,也写出它的静态,还写出它的色相。更为难得的是写出它流走飞动的神韵。由于多种比喻效果的产生,虽然曲中不见“瀑布”二字,但瀑布的奇观韵味却极为生动地表现出来。有人称乔吉是曲家之李白,如果从雄奇豪迈的浪漫主义风格看确实相类。
相关资料本曲写瀑布,曰“重观”,是因为前已有同调《乐清白鹤寺瀑布》之作。作者曲作善用比喻,其比喻之奇特可谓落想天外,把瀑布说成织女织就的白练,写其高、写其色,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写给人的感受。末三句一连三个比喻构成鼎足对,把瀑布之形态、气势表现得穷形尽相,表现了奇诡绚丽、气势飞动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