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回忆我的母亲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歌入题 回忆我的母亲
朱 德
朱德朱德故居 朱德同志(1886—1976)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朱德同志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5年在云南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的起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第二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华苏维埃军事委员会主席。1934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司令。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二届人大后,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朱德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的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回忆录:
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1、读准下列词语的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 仪陇(lǒng)
溺死(nì) 劳碌(lù) 私塾(shú)
衙门(yá) 横蛮(hèng mán)
不辍劳作(chuò) 饱尝(cháng)
妯娌(zhóuLi) 和睦(mù) 差役(chāiyì)
(2)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
①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
②任劳任怨(rèn yuàn):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
③宽厚仁慈(rén 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④为富不仁(wéi fù):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⑤节衣缩食(suō shí):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⑥支撑门户(zhī chēng):勉强维持家庭。
⑦东挪西借(nuó):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⑧聊叙(liáoxù):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听录音朗读,分小组讨论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母亲去世,引出回忆。第二部分(2-15):叙述事情,赞颂母亲。第一层(2-8):介绍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品质。第二层(9-13):写母亲同情和支持我参加革命。第三层(14-15):概述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第三部分(16-17):表达深情,报答母亲。默读课文,填写下表养育八个孩子3做各种农活、家务4整日劳碌、汗流满面5 做多种饮食,纺线6第一个起床,任劳任怨,周济亲戚不许我们吸烟喝酒7面对悲惨的遭遇不灰心8节衣缩食送我读书9慰勉我参加革命10离开了土地就不舒服11独立支持全家生活12在家过着勤苦生活不缀劳作,尤喜纺棉13 文章通过哪些具体材料表现了朱德母亲的什么优秀品质?(从书中找出)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 理解革命(忙家务、俭持家)(和待人、济亲戚)(退佃搬家)(同情支持革命) 找出作者评价母亲优秀品格的关键性语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要点提示:评价母亲优秀品格的关键性语句有: “母亲是个好劳动” “聪明能干”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她性格和蔼”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 “她自己很节省的” “宽厚仁慈” “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她期待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这些语句像一根红线贯穿在各个段落中,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母亲的品质,与文章中具体的事件共同塑造了母亲的完整形象)文章哪些地方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 母亲对“我”的影响很早就开始了。“我”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八九岁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时期母亲教给了“我”许多生产知识,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哪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母亲的阶级意识,启发了“我”寻找光明的愿望,使“我”外出求学、参加革命、献身于抗战事业。
(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实际上也是从侧面来刻画母亲的形象)少年时的朱德阅读家书时的朱德十大元帅之朱德孝敬父母实在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起码道德。欣赏音乐《常回家看看》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
母亲抚养儿女是不图报偿的;母亲养育儿女是呕心沥血的;儿女们要时刻不忘母恩。练习 1、突出我和母亲感情的一个词是 。2、总领全文,表明全文叙事线索的句子是
3、点明题目,引出回忆的句子是 。
4、本文开头有可好处?
5、“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互换?谈谈你的理由。
6、概括本主的写作特色。
爱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开门见山,引出回忆,概述内容,语言简洁。前者指已经创造的历史,后者指正在创造的历史,两者有时间上的先后,不能互换。
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作业:1、课外收集有关孝敬父母的实例,至少两例。幻灯片 22 幻灯片 232、以“话说父亲或母亲”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父母亲的性格特点,并注意表现你的感情。事例一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二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事例3、刘恒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生母患病三年,文帝在亲理朝政后,常在床前陪伴她,没有合上眼,没有解下衣带睡觉。母亲所吃的药,恐怕药味不适合,文帝都 要亲自尝过以后,再让母亲吃。他孝顺母亲的美德天下传扬。幻灯片 21事例4、孝笋严冬出--三国吴孟宗非常孝顺,母亲喜好吃冬笋,冬季竹笋未生,孟宗不禁在竹林中痛哭,结果竹笋便生出来,得以供养他的母亲。人们都说,这是因为至孝感动了上天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