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 光现象
五年(2021-2025)中考(一年模拟)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研真题,明考向。为了进一步配合广大师生复习备考,21教育重磅推出《(2021-2025)五年中考真题和一年模拟分类汇编》系列。本套资料设计科学,根据地区试题汇编,按照知识点构成情况,将试题分解组合,全面呈现各学科知识点在五年中考和一年模拟题中的考查情况,是考生掌握当地中考命题动向、熟悉中考考查方式、复习备考不可或缺的精品资料!
1.(2025 河北)图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2.(2024 河北)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桥与它的倒影相映成趣。以下的像与“倒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放大镜成像
C.照相机成像 D.平面镜成像
3.(2023 河北)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4.(2022 河北)雨过天晴,地面上会出现建筑物的影子,影子是由于 形成的。通过地面上一层薄薄的积水还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如图所示,像的大小与建筑物的大小 。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会发生 反射,造成“光污染”。
5.(2021 河北)下列光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看到蓝天白云﹣﹣光的直线传播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反射
C.日出时,看到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的折射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的反射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5 保定模拟)我国古代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在图现象中与“天在清溪底”的原理相同的是( )
2.(2025 廊坊一模)如图甲所示的塔式光热发电系统,它通过许多定日镜将太阳光集中照射到高塔顶部的吸热器上,如图乙所示。下列光现象与定日镜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日食 B.赵州桥在水面的倒影
C.放大镜成像 D.海市蜃楼
3.(2025 裕华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图:反射光线杂乱无章——光的折射
B.乙图:穿过树木的直射阳光——光的漫反射
C.丙图:水中的铅笔发生弯折——光的直线传播
D.丁图:白光通过三棱镜呈现七种色光——光的色散
4.(2025 迁安市二模)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述到:如果在纸窗中间开一个小孔,使外面飞鸢的影子呈长现在室内纸屏上,会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如图所示)。这是光的( )
A.直线传播现象 B.折射现象
C.反射现象 D.色散现象
5.(2025 馆陶县二模)关于图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牙医利用平面镜观察牙齿的背面,应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B.图乙:圭表通过“表”的影子变化进行计时,主要应用了光的反射
C.图丙: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影色光带,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D.图丁:阳光照射到建筑物的玻璃幕墙时造成“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6.(2025 安次区一模)如图是雨后湖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B.塔在水面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看到的水中“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7.(2025 峰峰矿区模拟)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古代的天文仪器一圭表,通过观察记录正午时表在圭上影子的长度变化来判断节气,其原理是光的折射
B.乙图是渔民插鱼,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上方才能叉到鱼
C.丙图反映的是古代人们用磨光的铜面做为镜子梳妆打扮的画面,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D.丁图是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产生彩色光带的画面,其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8.(2025 晋州市模拟)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小华在生活中遇到的有关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小华面镜时,她的像也面镜,像逐渐变大
B.小华用保鲜膜把水果包起来放入冰箱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
C.小华家冰箱正常工作时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6℃
D.小华操场打篮球,篮球框距地面的高度约2m
9.(2025 古冶区二模)下面关于四幅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
B.图乙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因此光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图丙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D.图丁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眼中看到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10.(2025 丛台区一模)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下列关于探究过程涉及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平面镜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呈现出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应将蜡烛B点燃后进行实验
D.实验中蜡烛B始终无法跟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与桌面垂直
二.多选题(共2小题)
(多选)11.(2025 安平县二模)如图所示,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B.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多选)12.(2025 新华区一模)下列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3.(2025 莲池区一模)如图所示,由于光在书的表面发生了 ,所以小聪和小明能同时看到掉在地上的书,这种现象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反射定律。
14.(2025 正定县二模)如图是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白鹭水中漫步的照片,水中出现了白鹭a、b两个“影子”,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判断 (选填“a”或“b”)是白鹭的倒影。若水深10cm,白鹭眼睛到水面距离40cm,则白鹭倒影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 cm。
15.(2025 桥西区一模)如图所示,一只小鸟正飞向水面掠食。在这个过程中,小鸟在水中的像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鸟在水中的像与小鸟看到水中的鱼的成像原理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16.(2025 藁城区二模)如图所示,冬奥会开幕式上,小演员举着“和平鸽”,随着脚步移动,脚下盛开出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此创意源自冰面倒影,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交互引擎来支撑的效果渲染。从物理学来看,“如影随形”中的“影”的成因 ,“冰面倒影”成的“影”是 像。(填正倒、大小、虚实。)
17.(2025 新华区模拟)视力监测是儿童背少年近视预防工作的重要一环。为了准确测量学生视力,通常要求眼睛与视力表保持5m的距离。由于房间长度有2.8m,医生把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此时视力表在镜中成的是 像(选填“实”或“虚”),被测者应距平面镜 m。
18.(2025 石家庄三模)小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驾驶员通过车内侧面的车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汽车前挡风玻璃设计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前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位于驾驶员的 (选填“斜上方”“斜下方”或“正前方”),避免遮挡驾驶员视线。
19.(2025 张家口二模)我国西汉《淮南万毕术》中有这样的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这是有记载最早的潜望镜,此装置主要利用了光的 ,人通过水盆看到的是“四邻”的 (选填“实”或“虚”)像。
20.(2025 竞秀区模拟)小明兄弟两个一起做实验:小明在桌面上放一个空碗,碗内底部放一枚硬币,调整碗的位置使弟弟刚好看不到硬币,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光 导致的。保持碗、硬币和弟弟的位置都不变,要让弟弟看到硬币,帮小明写出一种做法: 。
四.作图题(共3小题)
21.(2025 路南区模拟)如图所示,AO是射向平面镜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22.(2025 河北模拟)如图所示,假设白鹭经过图中S点时,在岸边A点的小明正好看到白鹭在水中的像,请完成小明看到水中白鹭的光路图。
23.(2025 宣化区二模)甲图中O为玻璃砖的圆心,OA是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透过玻璃砖折射光线大致路径。
五.解答题(共3小题)
24.(2025 裕华区模拟)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抬头监视器(简称HUD),它的工作原理如图乙,能将水平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呈现在正前方,确保驾驶的舒适安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与原物体比较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请在图乙中画出显示器中物体B在挡风玻璃上所形成的像。
25.(2025 石家庄模拟)周日,小明在公园游玩。他站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中游”的现象,其中看到的“云”是光的 现象;一条小鱼在A点,请在图中画出小明在岸上B点(眼睛的位置)观察到鱼(A点)的大致光路图。
26.(2025 裕华区一模)为了避免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而造成交通事故,汽车内安装了如图甲所示的平视显示系统(简称HUD),可将水平显示器上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呈现在司机正前方,方便司机查看。驾驶员看到的像是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请在图乙中画出显示器AB在挡风玻璃中所成的像。
六.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7.(2025 栾城区二模)小红利用茶色玻璃板、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选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 ;
(3)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同时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红把白纸沿着中间直线MN对折,发现物点和对应的像点刚好重合,说明像和物关于平面镜 ;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不透明的光屏,如图丙所示。眼睛在 (填“①”“②”或“③”)位置观察光屏,来判断像的虚实;
(5)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像的位置不发生变化的是 。
A.让图甲中的玻璃板沿所在平面向右平移
B.使图甲中的玻璃板向蜡烛A倾斜一定的角度
C.将图甲中的玻璃板沿水平桌面向后平移
28.(2025 邯郸模拟)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1示让一束光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B,这是由于光在纸板上发了 (此空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若以法线ON为轴线,将硬纸板的F面绕法线ON旋转,此时在纸板F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 。
(2)如图2所示,小明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①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②小华也进行了该实验,但实验时发现无论在桌面上怎样移动蜡烛B,它与蜡烛A的像都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③人眼能够看到蜡烛A所成的像,是因为 。
A.蜡烛的像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B.蜡烛发出的光直接进入了人眼
C.蜡烛发出的光经玻璃板反射后进入了人眼
29.(2025 桥西区模拟)如图甲是小明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传播规律,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入射角α 10° 30° 45° 60°
折射角β 7.1° 20.7° 30° 37.8°
(1)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写出一条即可): 。
(2)由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当光以5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 30°(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
(3)若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 。
(4)如图乙,小明把装置改进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传播规律。实验时,保持入射光不动,往水槽里加适量的水,会看到水槽底部的亮斑B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五年真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考点】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A、筷子“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楼台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萌娃变“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的影子,故C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本质上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考点】光的反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解:“倒影”是河岸上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反射后,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
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C、放大镜成像和照相机成像都是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与“倒影”的形成原理相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考点】光的折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解:“潭清疑水浅”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A、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故A错误;
B、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的影子,故B错误;
C、筷子“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故C正确;
D、激光准直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4.【考点】镜面反射;像与物大小相等;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定性思想;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理解能力.
【解答】解:(1)影子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建筑物挡住,在建筑物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
(2)通过地面上一层薄薄的积水还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像的大小与建筑物的大小相等;
(3)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非常集中,炫目的光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相等;镜面。
5.【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解: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错误;
C、日出时,看到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这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正确;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通过小孔成的太阳的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一年模拟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理解能力.
【解答】天在清溪底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即天为景物以水面为平面镜成像在水中,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A、山鸡舞镜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
D、日晷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考点】光的反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解答】定日镜工作,利用的光的反射;
A、日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
C、放大镜成像利用了光的折射,故C不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考点】光的色散及其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理解能力.
【解答】A、漫反射时平行光入射到凹凸不平的面上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故A错误;
B、穿过树木的直射阳光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水中的铅笔发生弯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白光通过三棱镜呈现七种色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4.【考点】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如果在纸窗中间开一个小孔,使外面飞鸢的影子呈长现在室内纸屏上,会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该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考点】光的色散及其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现象;镜面反射.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理解能力.
【解答】A、牙医利用平面镜观察牙齿的背面,应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A错误;
B、日晷仪通过晷针影子的变化进行计时,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故B错误;
C、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故C正确;
D、阳光照射到建筑物的玻璃幕墙时会造成“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6.【考点】光的色散及其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实像和虚像的判断;光的折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A.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当太阳光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形成的,故A正确;
B.塔在水面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水中的“云”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看到的水中“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7.【考点】光的色散及其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理解能力.
【解答】A、圭表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来工作的,故A错误;
B、渔民叉鱼时,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于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我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渔民叉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深一些的位置插去,即看到鱼的下方,才能插到鱼,故B错误;
C、丙图反映的是古代人们用磨光的铜面做为镜子梳妆打扮的画面,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正确;
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产生彩色光带的画面,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8.【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温度的估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常见的长度及估测.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子热运动、内能;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解答】A、小华面镜时,她的像也面镜,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减慢了空气流动速度,放入冰箱,降低了温度,使蒸发减慢,故B正确;
C、小华家冰箱正常工作时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故C错误;
D、小华操场打篮球,篮球框距地面的高度约3m,故D错误。
故选:B。
9.【考点】像与实际位置的关系;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漫反射;实像和虚像的概念.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
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径迹是弯曲的,故A错误;
B、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物体发出的光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但不是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故C错误;
D、小猫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则小猫看到鱼的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一些,故D正确。
故选:D。
10.【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垂直放置的错误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成虚像;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像与物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实验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实验基本能力.
【解答】A、实验中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不能用光屏呈现出来,故A错误;
B、实验中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不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
C、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蜡烛B不能点燃,故C错误;
D、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没有垂直放置,成的像偏高或偏低,蜡烛B始终无法跟像完全重合,故D正确。
故选:D。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1.【考点】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版权所有
【专题】定性思想;探究型实验综合题;科学探究能力.
【解答】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
B、入射角等于0°时,即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反射光线也垂直于镜面射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一条直线上,故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0°,故B错误;
C、验证“光路可逆”时,如果让光线逆着反射的方向射向镜面,这时的入射角为原来的反射角,观察这时的反射角是否为原来的入射角,从而验证光路是否可逆,用笔在屏上画出即可,不必用两个激光灯,故C错误;
D、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要向后折反射光线的那侧,即将左侧光屏向后折,故D正确。
故选:AD。
12.【考点】光的色散及其现象;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作图;光折射的光路图.版权所有
【专题】图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解答】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故A正确;
B、由B图是光的色散的情形,最上面是红光,最下面是紫光,故B错误;
C、由C图,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40°,入射角为90°﹣40°=50°,反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
D、由D图,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D正确。
故选:BC。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3.【考点】漫反射.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解答】小聪和小明同时看到了掉在地上的书,说明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都有,是光在书上发生了漫反射现象;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故答案为:漫反射;遵循。
14.【考点】像与物的距离和速度计算;光的反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计算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图中a是白鹭的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是白鹭通过水面形成的像,属于倒影;
白鹭眼睛到水面距离40c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白鹭倒影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为40cm。
故答案为:b;40。
15.【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1)小鸟在水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鸟正飞向水面掠食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不变。
(2)小鸟看到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而形成的虚像,与小鸟在水中的像的成像原理不相同。
故答案为:不变;不相同。
16.【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实像和虚像的判断;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如影随形”中的“影”的成因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冰面倒影”成的“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光沿直线传播;正立等大的虚。
17.【考点】视力表的应用.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视力表在镜中成的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由图可知,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为2.8m,视力表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8m,
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则为满足检测要求,被测测者应距离平面镜为5m﹣2.8m=2.2m。
故答案为:虚;2.2。
18.【考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实像和虚像的判断.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挡风玻璃倾斜安装,使车内乘客或物体所成的像位于挡风玻璃的斜上方,是为了避免由于平面镜成像而使车内景物的像成在车的正前方,影响司机视线。
故答案为:虚像;斜上方。
19.【考点】潜望镜的应用.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因潜望镜内部装有两块平面镜,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反射;虚。
20.【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如图所示,弟弟看不到硬币,这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导致的;
保持碗、硬币和弟弟的位置都不变,要让弟弟看到硬币,做法是向碗内加水;
当水倒到一定高度后,从水下硬币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射入人眼,人逆着折射光线,认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就能看到硬币了。
故答案为: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向碗内加水。
四.作图题(共3小题)
21.【考点】利用光的反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也为60°。
首先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镜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2.【考点】利用光的反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过水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S在平面镜中的像S′,连接S′A与水面交于O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OA即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3.【考点】在玻璃砖中作折射光路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解答】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作出第一条折射光线;
折射光线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时,由于此光线是由圆心O射出,当经过第二个折射面时,正好与该入射点处的切线垂直,因此第二次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五.解答题(共3小题)
24.【考点】平面镜成像的作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1)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此时物体不变,物体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不变;
(2)先作出显示器AB的端点A、B在挡风玻璃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显示器AB在挡风玻璃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等大;见解答。
25.【考点】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作图;光的反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1)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所以看见水中的“云”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2)光由A点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射入B点;眼睛观察到的是鱼的虚像A′,A′就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在点A的上方,光路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反射;见解答。
26.【考点】利用平面镜对称性质完成光路图;光的反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1)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理可知,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成虚像;
(2)先作出显示器AB的端点A、B在挡风玻璃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显示器AB在挡风玻璃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反射;虚像;(2)见解答图。
六.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7.【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选用玻璃板的原因;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薄厚的影响;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像与物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综合能力.
【解答】(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同时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红把白纸沿着中间直线MN对折,发现物点和对应的像点刚好重合,说明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不透明的光屏,如图丙所示。因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因此眼睛在②位置直接观察光屏。
(5)A、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让玻璃板沿所在平面向右移动,对称面的位置没有变化,蜡烛A的位置没有变化,故像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将玻璃板向蜡烛A倾斜一定的角度,蜡烛A的像会“悬浮”在纸面上方,像的位置发生变化;
C、将玻璃板沿着水平桌面向后平移,物距变大,像距也变大,像的位置发生变化;
故选:A。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相等;(3)对称;(4)②;(5)A。
28.【考点】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版权所有
【专题】实验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1)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将纸板倾斜,反射光线依然存在,位置不发生改变;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入射光线、法线所在平面在一个平面上;(2)①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光屏后,不经过玻璃板而直接观察光屏,并不会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A的像,这就说明平面镜成像实验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小华也进行了该实验,但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它与蜡烛A的像都无法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③人眼能够看到蜡烛A所成的像,是因为蜡烛发出的光经玻璃板反射后进入了人眼,故选C。故答案为:(1)漫反射;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①虚;②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③C。
29.【考点】探究光折射实验﹣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关系;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综合能力.
【解答】(1)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等于45°时折射角为30°,当入射角等于60°时折射角为37.8°所以当入射角等于55°时折射角30°<B<37.8°;
(3)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当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且当入射角等于30°时,折射角为45°;
(4)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入射点向左移动,会看到亮点B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大于;(3)45°;(4)左。
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5/7/11 16:31:19;用户:540160554;邮箱:540160554@;学号:472394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