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六课《中华传统体育组织》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七年级(全)
课题 第六课《中华传统体育组织》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辨析不同组织对运动项目发展的影响;认同组织化对全民健身的促进作用;感悟武术社团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中华传统体育组织》围绕中华传统体育组织展开,介绍了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际的各类相关组织,涵盖其起源、发展、特点、职能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的历史与现状。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体育社团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探究能力,但对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的历史发展、具体类型及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需要系统的讲解和引导。
核心素养目标 运动能力:辨析不同组织对运动项目发展的影响。
健康行为:认同组织化对全民健身的促进作用。
体育品德:感悟武术社团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古代、近代及现代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的特点与作用。2.不同类型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的职能。
教学难点 理解中华传统体育组织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及其对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深远影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对实际体育组织的分析中。
课前准备 教具:相关历史图片、各体育组织标志图片、教学课件。
学具:学生用探究学习表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1.你有没有参加学校体育社团的经历?2.除了学校的中华传统体育类社团,还知道社会上有哪些中华传统体育组织吗?
展示芳芳参加体育社团的案例。 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参加体育社团的经历,思考并交流对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发学习兴趣,导入本节课主题。
探究新知 模块 1:古代体育组织探索
1. 介绍中国古代体育运动的起源和种类,如战国时期的射箭、技击、摔跤等。
2. 讲解不同时期的体育组织:
a.两宋时期:农村的 “社”“堡”“寨” 等武艺结社,城市的专业化体育行会(如蹴鞠的 “齐云社”、摔跤的 “角抵社” 等)。
b.清代:民间秘密团体和官方的 “善扑营”。
模块 2:近代传统体育的组织
1. 说明 1840 年鸦片战争后的时代背景,西方体育文化涌入,传统体育仍延续民间自发形式。
2. 介绍近代发展较好的项目及相关组织:
a.武术:社会精英倡导 “尚武精神”,如上海精武体育会、天津中华武士会等。
b.摔跤:20 世纪 20 年代出现职业跤手和营利性摔跤场。
c.棋类:北京、上海兴起围棋团体。
3. 讲解中央国术馆的成立时间、组织体系和主要职能。
模块 3: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类型
1. 介绍管理机构: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运动管理中心。
2. 讲解各类非营利性全国性组织,如中国武术协会、中国龙舟协会等及其职能和代表性项目。
3. 介绍基层传统体育社团的特点和作用。
4. 讲解中华传统体育国际组织,如国际风筝联合会、国际武术联合会等。 认真聆听教师讲解,观看相关图片和资料。
小组讨论古代和近代体育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3. 记录各类体育组织的名称、成立时间、职能等信息。 系统介绍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的发展历程和类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知识。
课堂练习 布置拓展练习:连线题(将项目与对应组织连线)
武术 —— 国际风筝联合会
风筝 —— 中国龙狮运动协会
舞龙舞狮 —— 国际武术联合会
赛龙舟 —— 中国毽球协会
毽球 —— 国际龙舟联合会
总结提升 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的主要内容,强调其在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感悟武术社团的爱国精神,认同组织化对全民健身的促进作用。
作业布置 1. 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现的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类型,结合具体项目查阅资料,完成学习园地中的自主学习表格。
2. 深入学校或周边社区的群众性中华传统体育社团进行调研,以表格形式记录相关信息。
板书设计 《中华传统体育组织》
1. 古代:两宋行会、清代善扑营等
2. 近代:精武体育会、中央国术馆等
3. 现代:管理机构、全国性组织、国际组织
教学反思 1. 需加强对古代和近代体育组织发展背景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演变。
2. 在介绍各类组织时,可增加更多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探究学习环节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时间,确保调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第六课中华传统体育组织
(华师大版)七年级
学习目标
1
问题导入
2
古代体育组织探索
4
近代传统体育的组织
5
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类型
6
学习园地
7
认识情绪
3
学习目标
运动能力 :辨析不同组织对运动项目发展的影响。
健康行为 :认同组织化对全民健身的促进作用。
体育品德 :感悟武术社团的爱国精神。
问题导入
▲你有没有像芳芳一样有参加学校体育社团的经历?
▲除了学校的各种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社团,你还知道社会上有哪些中华传统体育组织吗?
古代体育组织探索
探索新知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源远流长、种类丰富,早在战国时期,射箭、技击、摔跤、导引、球戏、蹴鞠等体育活动就已初步形成。
古代体育组织探索
起源与发展 :
战国时期已形成射箭、技击、摔跤、导引、球戏、蹴鞠等体育活动。
组织特点 :
多数项目自生自灭,少数通过民间社团或官方组织推动发展。
古代体育组织探索
农村组织 :
以“社”“堡”“寨”为形式的武艺结社(如弓箭社、太行忠义保社),功能以防御外敌为主。
城市组织 :
因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兴起,出现专业化体育行会:
蹴鞠团体:“齐云社”“圆社”。
摔跤团体:“角抵社”“相扑社”。
武术团体:“英略社”(使棒)、“锦标社”(射弩)。
作用 :以娱乐活动推动城市体育发展。
两宋时期的体育组织
古代体育组织探索
民间秘密团体 :
因统治者禁武,出现以结盟、传教、习武为凝聚方式的团体,促进武术普及。
清代的体育组织
官方组织 :
清廷设“善扑营”(隶属侍卫府),成员称“扑户”:
日常训练:研究摔跤技巧、两两相搏。
职能:朝廷宴乐时献技。
影响 :奠定中国式摔跤的内容与形式。
近代传统体育的组织
时代背景 :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体育文化涌入中国,但传统体育仍延续民间自发形式。
近代中华传统体育的发展概况
发展状况 :
多数传统体育活动(舞龙、风筝等)因社会动荡逐渐衰落。
发展较好的项目 :
武术 :社会精英倡导“尚武精神”,提出“强国强民”口号。
摔跤 :20世纪20年代出现职业跤手和营利性摔跤场(如北京天桥)。
棋类 :北京、上海兴起围棋团体(如“中华围棋社”“上海弈社”)。
社会影响 :
推动武术进入 城市体育教育 和 文化娱乐 领域。
近代主要的武术组织
代表性组织 :
上海 精武体育会 、天津 中华武士会 、北京 体育研究社 。
教学创新 :
打破传统家传/宗族秘传模式, 面向社会公开传授 。
采用 团体+个人结合 方式,融合多门派武术(拳法、器械)。
近代传统体育的组织
近代传统体育的组织
精武体育会
成立背景 :
1910年由霍元甲在上海创办,最初名为"精武体操学校"。
1916年正式更名为"精武体育会"。
组织性质 :
中国近代史上 最早、最具影响力 的民间体育团体。
核心宗旨 :
"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人"。
成立时间 :
1928年成立,是 官方武术机构 。
组织体系 :
1929年国民政府要求各级行政单位设立国术馆。
至1933年形成全国性网络:
25个省级国术馆。
县级以下国术馆数量庞大(如青岛有83处)。
主要职能 :
武术教学与研究。
编著武术教材。
组织"国术国考"(国家级武术考试)。
管理全国武术事务。
中央国术馆
近代传统体育的组织
对传统体育的贡献 :
促进武术、摔跤等传统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社会影响 :
铸造国民强健体魄。
弘扬尚武精神。
历史作用
近代传统体育的组织
管理机构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成立时间 :1994年。
职能 :全面管理武术运动,包括规则制定、赛事组织、人才培养等。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运动管理中心
成立时间 :2001年。
职能 :负责健身气功的推广、科研和标准化管理。
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类型
以下协会均为 非营利性、独立法人 的全国性组织,接受国家体育总局和民政部监管:
协会名称 主要职能 代表性项目
中国武术协会 武术传承、赛事举办、段位评定 太极拳、少林拳等
中国龙舟协会 龙舟赛事组织、文化推广 传统龙舟竞渡
中国毽球协会 毽球运动普及与竞技发展 花式毽球、网式毽球
中国风筝协会 风筝制作与放飞活动推广 传统风筝、运动风筝
中国龙狮运动协会 舞龙舞狮文化传承与赛事管理 南狮、北狮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 健身气功教学、科研与国际交流 八段锦、五禽戏
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类型
中国龙舟协会的发展与成就
基本情况
成立时间:1985年
主要职能:推动赛龙舟运动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发展成果
普及范围:已在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
组织建设:20多个省区市常年开展活动,其中10多个成立了地方龙舟协会。
赛事活动:每年举办10多起全国性、国际性龙舟邀请赛。
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类型
基层传统体育社团的特点与作用
组织性质 :
民间自发成立。
履行正规登记手续。
示例:北京八卦堂研究会、大学毽球协会、中学龙狮社团等。
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类型
主要国际组织 :
国际风筝联合会(1989年成立)
国际武术联合会
国际龙舟联合会
国际龙狮运动联合会
中华传统体育国际组织概况
国际风筝联合会 :
成立:1989年,山东潍坊。
规模:16个理事国,67个会员国。
宗旨:促进国际交流,发展风筝技艺。
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类型
学习园地
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出现的几种中华传统体育组织的类型,并结合具体项目查阅资料,完成下表的填写。
自主学习
项目名称 全国性社会组织 国际性组织
武术 中国武术协会 国际武术联合会
风筝 中国风筝协会 国际风筝联合会
毽球 中国毽球协会 国际毽球联合会
赛龙舟 中国龙舟协会 国际龙舟联合会
健身气功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 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
舞龙、舞狮 中国龙狮运动协会 国际龙狮运动联合会
为了巩固拳法与腿法技术,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上、下肢力量,你可以与同伴一起进行击靶练习。练习时,让同伴握一个小靶置于一定的高度,利用课堂上学过的手法(拳、掌)及腿法对靶子进行击打。同伴之间要相互交流与指正。
合作学习
学习园地
深入学校或周边社区的某个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群众性社团组织进行调研,了解该社团的相关信息,如名称、宗旨、人数、成立时间、指导老师、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开展的项目等,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
探究学习
学习园地
拓展练习
连线题 (将项目与对应组织连线)。
武术 国际风筝联合会
风筝 中国龙狮运动协会
舞龙舞狮 国际武术联合会
赛龙舟 中国毽球协会
毽球 国际龙舟联合会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