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新余一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新余市新余一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4 17:3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二年级物理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为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最早用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1897年,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揭示了______是可分的。
2.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AI机器人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扭秧歌表演。在表演抛手绢时,机器人在舞台上的动作整齐划一,如图所示,以机器人A为参照物,机器人A手中抛出去的手绢是______的,此时机器人B是______的。
3.2025年1月25日,在南海某海域,参与演练的多架歼-15战机返回山东舰上,如图,舰载机着舰后由于______继续高速运动,所以必须适时放下着舰钩,钩住甲板上的拦阻索;当舰载机停在航母水平甲板上时,其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_____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4.如图所示,小明在参加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时,用小刀将洋葱切片,划“井”字,再用镊子夹取洋葱内膜,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时使用的镊子属于__________杠杆。小明实验时,手没有接触眼睛,但眼睛也有很“辣”的感受,从分子的角度分析,这是__________现象。
5.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放有一个静止的木箱,图中画出了一些可能的作用力示意图,其中代表木箱所受重力的是______,代表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是______。(选填图中字母)
6.泱泱华夏智者无数,一起来欣赏古人智慧下的产物。图甲为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及其示意图。如图乙将其放入酒中时,汲酒器和酒缸就构成了一个______,酒水由底部的圆孔b流进汲酒器内,用拇指压住a孔并向上提起,在______的作用下酒水不会从b孔流出,松开拇指,在重力的作用下酒水便会缓缓流下。
7.春节电影《哪吒2》动画技术高超,其中哪吒和敖丙联手冲破天元鼎,场景震撼。天元鼎类似高压锅,当哪吒的三味真火与敖丙的玄冰在天元鼎内相遇时,固态的冰高温下不仅熔化成水,还会直接升华成高热的水蒸气,让鼎内的压强急剧上升,冲破天元鼎,就会使天元鼎发生_____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封闭的鼎内液面上方气压变大,液体的沸点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8.2025年2月27日,XiaomiSU7ultra正式上市,如图所示。该车为追求极致的轻量化,许多部件采用了碳纤维制造,将车重降低到1.9吨。若该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5m2,则它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______Pa。车的尾部设计有“导流板”(形状是上平下凸),高速行驶时,气流对导流板上表面的压强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对导流板下表面的压强,从而使汽车的行驶更加平稳。()
9.如图是“溺水自救小妙招”——头往后仰双手后伸,身体自然会漂浮起来。“溺水者”的重力为,他浸入水中的体积为__________;右脚距离水面,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
10.如图,一个容积为500mL的平底玻璃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瓶底的面积是瓶盖面积的6倍。现往瓶中装入300mL水,水面正好到瓶高的一半,旋紧瓶盖后将瓶子倒立放置。若瓶子正立和倒立时对桌面压力分别为和,则__________;若瓶子正立和倒立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和,则________。
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大气压等于770mm水银柱产生的液体压强
B.密度计的刻度是均匀分布的
C.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D.惯性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12.中国的古诗词中蕴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识,如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清香发”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雪花的飞舞与尘土的飞扬都属于分子的运动
C.冰雪林中温度很低,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分子运动产生的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中
13.下图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  )
A.钓鱼竿 B.道钉撬
C.筷子 D.理发剪刀
14.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开展广泛并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是我国的国球。关于比赛中的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竖直向上抛出的乒乓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B.乒乓球离开球拍后能继续运动是由于乒乓球具有惯性
C.大力扣杀时,球拍对乒乓球的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力
D.乒乓球落到球台反弹后上升的过程中,受到弹力和重力的作用
15.物理兴趣活动中,小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在同一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小车在2~6s内处于静止
B.在0~2s内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4N
C.在6~8s内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
D.在0~10s内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均为3N
16.下列力的示意图不符合选项的是(  )
A.甲:小海站在A处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B.乙:重力为3N的小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C.丙:用杠杆提升重物时,此时动力F1最小
D.丁: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它所受的重力和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1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三种不同的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分别放入三种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受浮力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液体的密度
D.液体对容器底压强
18.如图所示,两个不吸水的实心小球甲和乙,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静止后,甲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乙与容器底部接触,细线被拉直。已知甲的重力为4N,甲受到的浮力为8N,甲、乙的体积之比为,甲、乙的密度之比为,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线对甲的拉力为4N B.乙受到的浮力为8N
C.甲的密度为0.25×103kg/m3 D.容器底部对乙的支持力为4N
三、计算题(共22分,第19、20小题各7分,第21小题8分)
19.如图所示,王强用40N的拉力拉动一重为110N的物体匀速上升,现用同样的滑轮组用拉力F拉动重为230N的物体上升20cm(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求:
(1)动滑轮的重力G动;
(2)拉力F的大小;
(3)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0.养生保健壶是一种用于养生保健的烹饮容器。如图所示的保健壶容积为1.5L,壶身和底座的总质量是0.5kg,它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0cm 。装满水后水深15cm。(已知水的密度,)。求装满水后:
(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水对壶底的压强;
(3)养生壶对桌面的压强。
2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乙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像。已知求:
(1)圆柱体的质量;
(2)圆柱体的体积;
(3)圆柱体密度。
四、实验探究题(共32分,每小题8分)
22.物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科学探究,在学完运动和力之后,小谭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1)探究实验1: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①在水平面上依次铺上毛巾、木板、玻璃板,使用装有速度传感器的小车采集速度,如图甲所示。实验时,要让小车分别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的________相同;
②实验得到小车的速度和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在水平面铺上________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小,速度减小得最________(选填“快”或“慢”)。
③拓展:如图丙所示,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________(填“a”、“b”、“c”或“d”)路线继续运动。
(2)探究实验2:二力平衡的条件。
①实验中,将系于小车两端线分别跨过桌面左右两端的滑轮,在线两端的小盘上放上砝码,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来改变和的大小;
②实验中保持和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_(选填“转动”或“保持静止”),设计这一步骤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________________;
③小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将小车替换成轻质小卡片,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
A.小卡片容易扭转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3.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小莉发现汽车在沥青路面上容易停下来,而在冰雪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由此小莉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实验前弹簧测力计应在________(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上调零,乙图中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N;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验证小莉的猜想;
②在图乙所示的情景中拉力增大为4N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N;
③实验中同学们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所以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水平拉动木板向左运动时,木块相对桌面静止,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8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_____(选填“左”或“右”),木板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
(2)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装有沙子的容器等实验器材,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①保持小桌对沙子的压力不变,改变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积,发现接触面积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浅,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
②保持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积不变,改变小桌对沙子的压力,发现压力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
③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小桌陷入沙子的深浅表现出来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作___________。
24.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钩码的质量均为100g。(g取10N/kg)
(1)实验前把杠杆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位置,此时杠杆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达到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__;
(2)实验时,小明在杠杆左侧A位置(左边位置第四格)先挂了3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则在右侧B位置(右边位置第二格)应挂______个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可以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多次改变钩码的位置和个数,重复实验,得到三组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3)如图丙所示,小明在A位置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挂了2个钩码。现将弹簧测力计从C位置移到D位置,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物理老师自制了如图丁a所示的“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力不计,O点为螺母位置)。先使杠杆AB水平平衡,再松开螺母保持OA端不动,重物G1位置不变,将杆OB向下折一定角度后拧紧螺母,若要使图丁b中杠杆平衡,则AB'要沿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要使杠杆AB'在图丁b位置平衡,则重物G1应移动到______(选填“①”“②”或“③”)的位置。
25.某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2: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3: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小组为验证上述猜想,用弹簧测力计、4个相同的小长方体磁力块(磁力块可以根据需要组合)、2个分别盛有水和盐水的烧杯等,按图1步骤进行实验:
①利用磁力将4个磁力块组合成长方体物块;
②按照图A、B、C所示进行实验,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此时磁力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图C中磁力块受到的浮力是0.4N,根据测量结果,物块所受浮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根据上述现象,小明认为猜想1是正确的,小华却认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_;
③小华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D,根据A、B、D的测量结果,可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④根据图A、C、E的结果,得出浮力大小还与______有关。
(2)由以上实验可以测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g/cm3(已知ρ水=1.0×103kg/m3);若在实验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下,并未调零,则算出的盐水密度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3)扩展:利用密度为1.2g/cm3的盐水和电子秤来测量泡沫块的密度,如图2所示:
①在底部安装有定滑轮的圆柱形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水,静止在水平电子秤上(如图2甲),电子秤的示数m1为250g;
②把一块不吸水泡沫放入盐水中(如图2乙),电子秤示数m2为300g;
③用细线(质量忽略不计)绕过定滑轮竖直向上拉动泡沫,使泡沫浸没在盐水中(如图2丙),电子秤的示数m3与m2相比变化了70g,根据实验数据知泡沫的密度为______g/cm3;若泡沫吸水,则所计算出来的密度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二年级物理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题答案】
【答案】①.托里拆利②.原子
【2题答案】
【答案】①.运动②.静止
【3题答案】
【答案】①.惯性②.平衡力
【4题答案】
【答案】①.费力②.扩散
【5题答案】
【答案】①.D②.B
【6题答案】
【答案】①.连通器②.大气压
【7题答案】
【答案】①.塑性②.升高
【8题答案】
【答案】①.②.大于
【9题答案】
【答案】①.0.09②.
【10题答案】
【答案】①.1∶1②.3∶4
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CD
【18题答案】
【答案】ABC
三、计算题(共22分,第19、20小题各7分,第21小题8分)
【19题答案】
【答案】(1)10N (2)80N
(3)60cm
【20题答案】
【答案】(1)1.5kg
(2)1.5×103Pa
(3)2000Pa
【21题答案】
【答案】(1)1.2kg
(2)
(3)
四、实验探究题(共32分,每小题8分)
【22题答案】
【答案】(1)①.速度②.玻璃板③.慢④.b
(2)①.砝码的个数②.转动③.在同一条直线上④.D
【23题答案】
【答案】(1)①.水平②.3.4③.3.4④.左⑤.3.2
(2)①.受力面积的大小②.压力的大小③.转换法
【24题答案】
【答案】(1)①.平衡②.右③.力臂
(2)①.4②.B
(3)变小 (4)①.逆时针②.②
【25题答案】
【答案】(1)①.0.2②.变大③.见解析④.液体的密度
(2)①.1.25②.准确
(3)①.0.5②.偏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