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4 17:37:33

文档简介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民间有腌制咸鸭蛋和吃粽子的习俗。腌制咸鸭蛋需要较长的时间,鸭蛋逐渐变咸,这是______现象。吃粽子时,剥开粽叶,会有米粒粘在粽叶上,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
2.小明用铅垂线检查桌面是否水平,铅垂线利用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__的原理,铅垂线静止时如图所示,此时桌面__________(选填“东边”或“西边”)高。
3.如图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智能化无人装备一一机器狼,它们可以像野狼一样集群作战。图中正在作战的机器狼,相对背上的机枪是__________的;机器狼跑动时与站立时相比,对地面的压强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甲所示用勺子在瓶盖的边缘撬一下,瓶盖就更容易被打开了,此时勺子是一个 ___________杠杆;如图乙所示用细绳将勺子悬挂起来,使其静止在水平位置,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的质量较大一些。
5.如图所示,司机在倒车时突然踩刹车,连续几次,一整车木料就卸完了,这是因为木料由于______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致;若货车在高速路上正向前高速行驶时,突然向左急转弯,车箱有可能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翻车。
6.矿泉水瓶上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的方式来增大摩擦;如图所示,用8N的力握住重为5N的矿泉水瓶,使矿泉水瓶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此时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7.“围炉煮茶”,如图壶盖有一小孔,这是利用_________的作用,使壶中的水容易倒出;茶壶内的液面始终与茶壶嘴的液面相平,这是__________的原理。
8.如图所示,两个相同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的两种液体,A、B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静止在两液体中,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现将两个小球取出,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ρ甲____ρ乙,p甲____p乙。(均选填“>”“<”或“=”)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杭州亚运会期间,我国运动健儿用汗水和努力,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运动会蕴含着丰富物理知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甲图中林雨薇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止,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乙图中巩立姣将铅球投出,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丙图中孙颖莎打乒乓球,球拍对球力与球对球拍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丁图中刘焕华举着杠铃静止时,他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有关大气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准确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B.乙图中将玻璃管换成直径更大的,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C.丙图中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玻璃管中液柱将随外界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D.丁图中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将水从井中抽出的
11.电动车是人们出行时常用一种交通工具。夏季临近,个别人为了防晒,会在电动车上安装遮阳伞(如图所示),这样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很不安全,所以交通部门禁止在电动车上安装遮阳伞。下列关于遮阳伞和电动车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电动车行驶时遮阳伞面会产生向上的升力,是因为伞面上方的压强小于伞面下方的压强
②电动车轮子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③电动车刹车用的手闸是费力杠杆
④电动车车座做的宽大而扁平,是为了增大压强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④ D.只有③④
12.科技馆里小明和爸爸正在体验升降座椅装置,其简图如图所示,爸爸手握绳子,小明坐在升降座椅上,爸爸对绳子施加拉力,小明被匀速拉升。已知爸爸的质量60kg,小明的质量40kg,座椅和动滑轮总重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爸爸对绳子施加拉力为105N
B.爸爸将绳子自由端下拉1m,小明上升3m
C.爸爸利用此装置最多可以拉起重1780N的物体
D.若小明和爸爸的位置互换,匀速拉动绳子时拉力不变
13.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Δh,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Δ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6×103kg/m3,乙的边长为30cm,g取10N/kg,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2×103kg/m3 B.未切前,甲的质量为48kg
C.图中hA=10cm D.图中pA=3×103Pa
14.如图所示,在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伟大思想指引下,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舰载机从国产航母上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减小,航母会略微上浮些
B.乙:重达25吨国产歼20战机能在空中翱翔,利用了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大
C.丙:国产99式坦克安装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坦克对地面的压强
D.丁:悬浮于水中的国产潜水艇,它所受的重力与所受浮力大小相等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16小题各7分。第17小题8分,共22分)
15.2025年4月,在北京亦庄举行的半程马拉松赛事,首次由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跑,如图。某型号机器人的质量为50kg,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跑步最高速度为10km/h,本次赛事的赛道约21km,该机器人满电时持续工作时间3h,g取10N/kg。请通过计算回答:
(1)该机器人所受的重力;
(2)该机器人以最高速度跑完该赛道需要的时间;
(3)该机器人跑步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强。
16.如图所示,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满载时排水量约8×104t,可搭载60架以上舰载机。(ρ海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为多少N
(2)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m3
(3)若满载时搭载60架舰载机,每架舰载机的质量约为25t,则该舰的自重(除舰载机以外)为多少N
17.如图甲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物体,质量为2kg,底面积为1×10- m2,竖直放入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向容器内注入3cm深的水,物体不会倾斜,也没有浮起,如图乙所示,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现不断往容器内注水,当注水深度为物体高度的五分之三时,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如图丙所示,求物体的密度;
(4)在容器内继续注入适量的水,物体静止时如图丁所示,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后,请推理说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Δp水 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Δp桌的大小有何关系。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8.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甲、乙、丙)进行探究:
(1)实验过程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根据__________原理,应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方向拉着物块A做______________运动;
(2)由实验_______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实验_______可知: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实验后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同学们将装置进行改进为如图丁所示,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B做匀速直线运动;
(5)聪明的小明进一步提出一个自己的改进方案,如下图所示。他将弹簧测力计(已在竖直方向调零)的挂钩通过细线固定在地面上,同时把弹簧测力计的圆环通过细线与滑块相连,小明水平向左拉动滑块下方的木板,当滑块静止后,小明认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则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摩擦力将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如图所示,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当轻质小卡片静止时,小华将小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静止,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2)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3)小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 他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钩码___________(选填“必须沿水平方向”“必须沿竖直方向”或“可以沿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_______(选填“适用”或“不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小明也自选器材继续研究二力平衡条件,设计如图丙所示的实验方案,利用这个方案他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探究目的。
(5)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丙所示情况下,小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
20.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对于图(a)所示压强计的U形管出现的现象,应将压强计的探头从水中取出,然后____;
A.将U形管中液体倒出一部分
B.更换U形管中液体
C.取下橡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处理问题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液体中,观察到图(b)、(c)、(d)中U形管两侧液面都出现高度差,表明液体内部存在____________;
(3)比较(b)、(c)两图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____________增加而增大;
(4)比较____________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5)增加一个相同的压强计,将两个压强计按如图(e)所示方式组装,两个U形管中分别注入的是染色的水或酒精中的一种。将探头重新放入盐水中某位置,U形管A和B两侧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和h2,则U形管A中注入的液体是________。保持探头位置不变,向盐水中注入适量水,h1和h2都将变________,此步骤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ρ水=1.0g/cm3,ρ酒精=0.8g/cm3)
21.小萌探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甲所示.再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乙所示.
(1)随着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逐渐_________;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_有关.
(2)根据实验数据,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N,还可测出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萌另取杯酒精,用弹簧测力计吊着该金属块浸没于酒精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4N,由此初步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有关.
(4)从金属块开始浸入装满液体的溢水杯,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电子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选填“先变大后不变”,“先变小后不变”或“不变”).该实验装置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民间有腌制咸鸭蛋和吃粽子的习俗。腌制咸鸭蛋需要较长的时间,鸭蛋逐渐变咸,这是______现象。吃粽子时,剥开粽叶,会有米粒粘在粽叶上,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
【答案】 ①. 扩散 ②. 引力
【解析】
【详解】[1]腌制咸鸭蛋需要较长的时间,鸭蛋逐渐变咸,是盐分子慢慢运动到鸭蛋里,是扩散现象。
[2]有米粒粘在粽叶上,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即分子引力。
2. 小明用铅垂线检查桌面是否水平,铅垂线利用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__的原理,铅垂线静止时如图所示,此时桌面__________(选填“东边”或“西边”)高。
【答案】 ①. 竖直向下 ②. 东边
【解析】
【详解】[1][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铅垂线偏向哪一侧,哪一侧就偏低,图中铅垂线偏向西侧,西侧低,东侧高,即东边高。
3. 如图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智能化无人装备一一机器狼,它们可以像野狼一样集群作战。图中正在作战的机器狼,相对背上的机枪是__________的;机器狼跑动时与站立时相比,对地面的压强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静止 ②. 变大
【解析】
【详解】[1]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需看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机器狼相对背上的机枪,位置没有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2]机器狼对地面压力F=G(重力不变),跑动时往往是交替用两只脚着地,站立时多脚着地,跑动时受力面积S变小 。由,F不变,S变小,压强p变大。
4. 如图甲所示用勺子在瓶盖的边缘撬一下,瓶盖就更容易被打开了,此时勺子是一个 ___________杠杆;如图乙所示用细绳将勺子悬挂起来,使其静止在水平位置,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的质量较大一些。
【答案】 ①. 省力 ②. 右
【解析】
【详解】[1]用勺子在瓶盖的边缘撬一下,瓶盖就更容易被打开了,此时勺子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
[2]如图乙所示用细绳将勺子悬挂起来,使其静止在水平位置,此时勺子相当于以悬挂点为支点,勺子右侧部分的力臂大于勺子左侧部分的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勺子右侧的重力较大一些,由得,勺子右侧的质量较大一些。
5. 如图所示,司机在倒车时突然踩刹车,连续几次,一整车木料就卸完了,这是因为木料由于______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致;若货车在高速路上正向前高速行驶时,突然向左急转弯,车箱有可能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翻车。
【答案】 ①. 惯性 ②. 右
【解析】
【详解】[1] 司机在倒车时突然踩刹车,车由于受力而停止运动,木料由于具有惯性而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就会落下。
[2] 若汽车向左急转弯,由于汽车车箱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有可能向右翻车。
6. 矿泉水瓶上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的方式来增大摩擦;如图所示,用8N的力握住重为5N的矿泉水瓶,使矿泉水瓶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此时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答案】 ①. 接触面粗糙程度 ②. 5
【解析】
【详解】[1]矿泉水瓶上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来增大摩擦。
[2]矿泉水瓶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矿泉水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二者是一对平衡力,即,此时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为5N。
7. “围炉煮茶”,如图壶盖有一小孔,这是利用_________的作用,使壶中的水容易倒出;茶壶内的液面始终与茶壶嘴的液面相平,这是__________的原理。
【答案】 ①. 大气压 ②. 连通器
【解析】
【详解】[1]壶盖上的小孔是为了让壶内气体和外界大气相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可以更容易的倒出来。
[2]茶壶上端的小孔和壶嘴开口,下端连通,这是运用了连通器的原理,使茶壶内的液面与茶壶嘴的液面相平。
8.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的两种液体,A、B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静止在两液体中,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现将两个小球取出,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ρ甲____ρ乙,p甲____p乙。(均选填“>”“<”或“=”)
【答案】 ①. > ②. >
【解析】
【详解】[1][2]由题意知,A、B两个实心小球的体积相同,A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大于B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取出小球后,乙液面的深度要大于甲液面的深度,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即
A、B两个实心小球的体积相同,根据图示可知,两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为
又因,由可知两个小球的浮力关系为
因为A小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则
B小球漂浮在乙液体中,则
所以两个小球的重力关系为
又因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底面积相同,由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则液体重力相同,且容器相同,所以左侧装置的总重力大于右侧装置的总重力,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左侧装置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右侧装置对地面的压力,受力面积相同,根据可知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 杭州亚运会期间,我国运动健儿用汗水和努力,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运动会蕴含着丰富物理知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林雨薇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止,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 乙图中巩立姣将铅球投出,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 丙图中孙颖莎打乒乓球,球拍对球的力与球对球拍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丁图中刘焕华举着杠铃静止时,他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不是力,不可表述为“受到惯性的作用”,林雨薇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止,是由于林雨薇具有惯性,故A错误;
B.巩立姣将铅球投出,铅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而非形状,故B错误;
C.球拍对球的力与球对球拍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球拍和球)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刘焕华举着杠铃静止时,他受到的重力、杠铃对他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平衡,他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支持力等于他和杠铃的总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0.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有关大气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准确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B. 乙图中将玻璃管换成直径更大的,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C. 丙图中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玻璃管中液柱将随外界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D. 丁图中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将水从井中抽出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首次准确测定了大气压的值,故A错误;
B.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差由大气压决定,与玻璃管直径无关,将玻璃管换成直径更大的,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故B错误;
C.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从山脚拿到山顶,外界气压降低,自制气压计内外部气压差变大,气压差体现在液柱产生的液体压强的大小,则气压差变大,液柱液体压强变大,所以玻璃管中液柱将升高,故C错误;
D.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将水从井中抽出,故D正确。
故选D。
11. 电动车是人们出行时常用的一种交通工具。夏季临近,个别人为了防晒,会在电动车上安装遮阳伞(如图所示),这样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很不安全,所以交通部门禁止在电动车上安装遮阳伞。下列关于遮阳伞和电动车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电动车行驶时遮阳伞面会产生向上的升力,是因为伞面上方的压强小于伞面下方的压强
②电动车轮子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③电动车刹车用的手闸是费力杠杆
④电动车车座做的宽大而扁平,是为了增大压强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④ D. 只有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伞面“上凸下平”,当电动车快速行驶时,伞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伞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伞面上方的压强小于伞面下方的压强,会产生向上的升力,故①正确;
②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②正确;
③刹车手闸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③错误;
④车座做成宽大而扁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故④错误。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 科技馆里小明和爸爸正在体验升降座椅装置,其简图如图所示,爸爸手握绳子,小明坐在升降座椅上,爸爸对绳子施加拉力,小明被匀速拉升。已知爸爸的质量60kg,小明的质量40kg,座椅和动滑轮总重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 爸爸对绳子施加拉力为105N
B. 爸爸将绳子自由端下拉1m,小明上升3m
C. 爸爸利用此装置最多可以拉起重1780N物体
D. 若小明和爸爸的位置互换,匀速拉动绳子时拉力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知,承担物重绳子段数。小明和座椅、动滑轮的总重力
不计绳重和摩擦,爸爸对绳子的拉力
但爸爸质量60kg,其重力
爸爸能提供这个拉力,但拉力大小不是105N,故A不符合题意;
B.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为,爸爸将绳子自由端下拉1m,则小明上升高度,不是3m,故B不符合题意;
C.爸爸能提供的最大拉力等于自身重力,由,可得最大能拉的总重力
则能拉起的最大物重
故C符合题意;
D.若位置互换,爸爸和座椅及动滑轮的总重
则小明对绳子拉力
小明重力,小明重力400N大于拉力206.7N,则小明可以匀速拉动绳子。由,小明和爸爸的位置互换前后,由于变化,不变,则小明对绳子拉力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Δh,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Δ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6×103kg/m3,乙的边长为30cm,g取10N/kg,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乙的密度2×103kg/m3 B. 未切前,甲的质量为48kg
C. 图中hA=10cm D. 图中pA=3×103Pa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乙的体积
乙的受力面积
未切时乙对地面的压强,则乙对地面的压力
乙的重力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力,则乙的密度
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甲的边长为20cm,则甲的体积
则未切前,甲的质量
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在A点时,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因为甲乙均为正方体,则满足的计算公式,因此,则在A点时甲乙两物体所剩余的高度比为,即
解得,故C错误;
D.由C选项可知,,所以此时
故D正确。
故选ABD。
14. 如图所示,在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伟大思想指引下,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舰载机从国产航母上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减小,航母会略微上浮些
B. 乙:重达25吨国产歼20战机能在空中翱翔,利用了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大
C. 丙:国产99式坦克安装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坦克对地面的压强
D. 丁:悬浮于水中的国产潜水艇,它所受的重力与所受浮力大小相等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国产航空母舰漂浮在水面,浮力等于整体的重力,当上方的舰载机起飞后,航空母舰的重力减小,但仍漂浮在水面,所以此时的浮力减小,根据可得,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航母会略微上浮些,故A正确;
B.战机的机翼通常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飞机起飞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便形成向上的升力,故B错误;
C.坦克的履带非常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错误;
D.悬浮于水中的国产潜水艇,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AD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16小题各7分。第17小题8分,共22分)
15. 2025年4月,在北京亦庄举行的半程马拉松赛事,首次由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跑,如图。某型号机器人的质量为50kg,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跑步最高速度为10km/h,本次赛事的赛道约21km,该机器人满电时持续工作时间3h,g取10N/kg。请通过计算回答:
(1)该机器人所受的重力;
(2)该机器人以最高速度跑完该赛道需要的时间;
(3)该机器人跑步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1)500N
(2)2.1h (3)2.5×104Pa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机器人所受的重力
【小问2详解】
该机器人以最高速度跑完该赛道需要的时间
【小问3详解】
机器人跑步时,通常是单脚着地,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水平地面,压力等于重力 ),则该机器人跑步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强
16. 如图所示,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满载时排水量约8×104t,可搭载60架以上舰载机。(ρ海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为多少N
(2)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m3
(3)若满载时搭载60架舰载机,每架舰载机的质量约为25t,则该舰的自重(除舰载机以外)为多少N
【答案】(1)8×108N
(2)8×104m3 (3)7.85×108N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为
【小问2详解】
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是
【小问3详解】
因为航母漂浮,。60架舰载机总重力
则该舰的自重
17. 如图甲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物体,质量为2kg,底面积为1×10- m2,竖直放入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向容器内注入3cm深的水,物体不会倾斜,也没有浮起,如图乙所示,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现不断往容器内注水,当注水深度为物体高度的五分之三时,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如图丙所示,求物体的密度;
(4)在容器内继续注入适量的水,物体静止时如图丁所示,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后,请推理说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Δp水 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Δp桌的大小有何关系。
【答案】(1)2000Pa
(2)300Pa (3)0.6×103kg/m3
(4)Δp水=Δp桌
【解析】
【小问1详解】
无水时,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F=G=mg=2kg×10N/kg=20N
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小问2详解】
水深度为2cm,即0.02m,根据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小问3详解】
当水深为物体高度五分之三时,压力为0,则此时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所受浮力
而物体重力
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浮力等于重力,得到
【小问4详解】
在容器内继续注入适量的水,物体静止时如图丁所示,物体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此时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为物体高度的,将物体露出水面部分切去,则切去质量为圆柱体质量的即。假设容器底面积为S,则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当物体切去后,剩下的仍漂浮,故排开液体质量与剩余物体质量相等,均为2kg-0.8kg=1.2kg,即排开液体质量也为m=1.2kg;排开液体变化量,则有
水面高度变化量
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因此Δp水=Δp桌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8. 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甲、乙、丙)进行探究:
(1)实验过程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根据__________原理,应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方向拉着物块 A做______________运动;
(2)由实验_______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实验_______可知: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实验后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同学们将装置进行改进为如图丁所示,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B做匀速直线运动;
(5)聪明的小明进一步提出一个自己的改进方案,如下图所示。他将弹簧测力计(已在竖直方向调零)的挂钩通过细线固定在地面上,同时把弹簧测力计的圆环通过细线与滑块相连,小明水平向左拉动滑块下方的木板,当滑块静止后,小明认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则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摩擦力将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 ①. 二力平衡 ②. 水平 ③. 匀速直线
(2)甲丙 (3)甲乙
(4)不需要 (5)偏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1][2][3]由二力平衡可知,当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块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所以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 A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
【小问2详解】
由图甲丙可知,两次实验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但甲中木板受到的压力小于丙中木板受到的压力,甲中物块所受摩擦力小于丙中物块所受摩擦力,所以由实验甲丙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小问3详解】
由图甲乙可知,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相同,但甲中接触面粗糙程度小于乙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甲中物块所受摩擦力小于乙中物块所受摩擦力,所以由实验甲乙可知,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小问4详解】
因为图丁中不论木板如何运动,物块相对于地面始终是静止的,即木块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其所受摩擦力和拉力大小始终相等,所以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长木板B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问5详解】
因为滑块静止,由二力平衡可知,滑块所受的摩擦力和绳子对滑块的拉力大小相等,而绳子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加上弹簧测力计的自身重力,所以所测出的摩擦力将比真实值偏小。
19. 如图所示,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当轻质小卡片静止时,小华将小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静止,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2)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 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小卡片容易扭转
(3)小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 他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钩码___________(选填“必须沿水平方向”“必须沿竖直方向”或“可以沿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_______(选填“适用”或“不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小明也自选器材继续研究二力平衡条件,设计如图丙所示的实验方案,利用这个方案他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探究目的。
(5)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丙所示情况下,小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
【答案】(1) ①. 不能 ②. 不在同一直线上
(2)A (3) ①. 可以沿任意方向 ②. 适用
(4)能 (5)将小卡片剪为两半
【解析】
【小问1详解】
[1][2]当轻质小卡片静止时,将小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此时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小卡片不能静止,会转动。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小问2详解】
A.在小明的实验中,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而小华的实验用轻质小卡片,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
B.小卡片是否容易获取不是主要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
C.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不是小华实验优于小明实验的主要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
D.小卡片容易扭转也不是关键优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小问3详解】
[1][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意方向上都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钩码可以沿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小问4详解】
图丙所示的实验方案中,能通过观察小卡片的状态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能完成探究目的。
【小问5详解】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丙所示情况下,下一步的操作是用剪刀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使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观察小卡片的运动状态。
20.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对于图(a)所示压强计的U形管出现的现象,应将压强计的探头从水中取出,然后____;
A. 将U形管中液体倒出一部分
B. 更换U形管中液体
C. 取下橡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处理问题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液体中,观察到图(b)、(c)、(d)中U形管两侧液面都出现高度差,表明液体内部存在____________;
(3)比较(b)、(c)两图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____________增加而增大;
(4)比较____________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5)增加一个相同的压强计,将两个压强计按如图(e)所示方式组装,两个U形管中分别注入的是染色的水或酒精中的一种。将探头重新放入盐水中某位置,U形管A和B两侧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和h2,则U形管A中注入的液体是________。保持探头位置不变,向盐水中注入适量水,h1和h2都将变________,此步骤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ρ水=1.0g/cm3,ρ酒精=0.8g/cm3)
【答案】(1)C (2)压强
(3)深度 (4)(c)、(d)
(5) ①. 酒精 ②. 大 ③. 不能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a)得,压强计探头在水中,U形管左边的液面高于右边液面,说明探头未放入水中时,U形管左边的液面就高于右边液面,说明探头未放入水中时,U形管两边液面上方的压强不相等,则此时将压强计的探头从水中取出,然后拔下橡胶管重新安装,使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小问2详解】
正确处理问题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液体中,观察到图(b)、图(c)、图(d)中U形管两侧液面都出现高度差,说明探头放入液体中受到液体的气压,即表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小问3详解】
图(b)、图(c)两图中探头在同一液体中,图(c)中探头所处的深度较大,U形管压强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较大,说明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深度增加而增大。
【小问4详解】
图(c)和图(d)两图中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盐水中的U形管压强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较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小问5详解】
[1]依题意得
由图得

则U形管A中注入的液体是酒精。
[2]向盐水中注入适量水,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变大,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大,由得,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液体的密度变小,保持探头位置不变,则探头到容器底部的深度不变,由得,探头到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小,则液面到探头处的压强变大,则h1和h2都变大。
[3]要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是否有关,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探头的深度,保持探头位置不变,向盐水中注入适量水,则液体的密度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说明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21. 小萌探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甲所示.再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乙所示.
(1)随着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逐渐_________;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_有关.
(2)根据实验数据,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N,还可测出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萌另取杯酒精,用弹簧测力计吊着该金属块浸没于酒精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4N,由此初步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有关.
(4)从金属块开始浸入装满液体的溢水杯,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电子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选填“先变大后不变”,“先变小后不变”或“不变”).该实验装置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答案】 ①. 变大 ②. 排开液体的体积 ③. 2 ④. 2.5103 ⑤. 液体密度 ⑥. 不变 ⑦. 能
【解析】
【详解】(1)随着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根据称重法测浮力F浮=G-F,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逐渐变大;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即受到浮力不变,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即G=5N,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F浮=G-F=5N-3N=2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ρ液gV物,V物==2×10-4m3,物体的密度:ρ==2.5×103kg/m3;
(3)小萌另取一杯酒精,用弹簧测力计吊着该金属块浸没于酒精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4N,根据称重法,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5N-3.4N=1.6N,由此初步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4)溢水杯中装满水,金属块开始浸入装满液体的溢水杯,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电子秤的示数是不变的,金属块对水的压力大小与浮力相等,可以得到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