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第二单元第11课时《“自然密语”博览会》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任务式】第二单元第11课时《“自然密语”博览会》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9 09:3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课题:语文园地
内容分析: 学习《十二月花名歌》,看图或实物认识花,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特别是形声字规律和查字典)认识“牡、丹、茉、莉、菊”等字。 整理“解密宝典”:回顾整个单元发现的“汉字密码”(形声字规律、偏旁表义、量词运用、查字典方法),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在《图鉴》中做一个总结页(如“小侦探的发现”)。 发布成果:队员之间交流与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手册。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自信表达:通过“博览会”情境展示学习收获,提升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审美创造:个性化装饰图鉴,感受汉字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文化认同:在朗读与分享中深化对传统文化(花谣、汉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情境导入:小朋友们,这段时间我们一起拍手唱过欢乐的歌,走过多彩的场景,听过大树的低语,感受过四季田家的勤劳与收获。现在,——“自然密语”博览会向我们发出邀请函,这里藏着树洞的悄悄话、田埂的节拍,还有美丽的花海。猜猜看,美丽的花瓣会向我们诉说什么秘密?准备好去探索吧! 活动流程:举办一场“自然密语”博览会。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博览会开幕:花之密语签到
1.情境导入 教师化身“博览会主席”宣布:“自然密语博览会正式开幕!请同学们带好本单元所有作业单,持邀请函入场,解锁最后一道密语——花开时节!” 任务一:学习《十二月花名歌》。 1.学生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出示自读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小组内互相检查朗读、正音,交流儿歌中不明白的地方。 3.(课件出示花名和图片)图文对照认识花名。学生交流自己了解或喜欢的花。 过渡:十二种花中,你们了解过哪些,看到过哪些,喜欢哪些,都可以和同学们分享分享。 4.读懂歌谣。 (1)“正月”中的“正”是多音字,在这里读zhēnɡ,明白儿歌题目中的“冬月”为农历十一月,“腊月”为农历十二月。 (2)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补充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片理解儿歌中描写花开放特点的新词,如姿百态、正上妆、案头供、斗冰霜。 ①九月菊花姿百态:九月,菊花开放,姿态万千,各不相同,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②十月芙蓉正上妆:芙蓉花大而色彩艳丽,像少女上妆时那样漂亮。 ③冬月水仙案头供:水仙花清新淡雅,香气四溢,人们都很喜爱它,常常将它放在案头欣赏,现在有些地方还盛行摆水仙迎春的风俗。 ④腊月寒梅斗冰霜:寒冬腊月,梅花不怕寒冷,傲然开放,联系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梅花》帮助学生理解。 5.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诵儿歌。 (1)引导学生看课本插图朗诵儿歌。 (2)请十二名学生开火车读,其他学生拍手跟读。 (3)你还知道哪个月份的花?能仿照歌谣的形式说一说吗? 独立阅读: 借助拼音自行朗读儿歌。 标记出自己读不准的字 对于读不准的字,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确认正确读音。 观察匹配: 观看课件出示的花名和对应图片,将文字与实物形象建立联系。 个人表达: 哪些花是自己了解过的(知道名字、特点、故事等)? 哪些花是自己亲眼看到过的(在公园、家里、书本上等)? 自己喜欢哪些花?为什么喜欢(颜色、形状、气味、象征意义等)? 聆听与理解: 听教师讲解或看资料,明确“正月”的“正”读 zhēng,“冬月”=农历十一月,“腊月”=农历十二月。 观察与联想: 合图片和教师描述理解“姿百态” 是指菊花开放时姿态万千、各不相同。 观看寒梅傲雪图。 回顾已学古诗《梅花》(语文园地一),理解“斗冰霜” 形容梅花在严寒中顽强开放、不畏风霜的精神品格。 尝试仿照课文例句,说一说自己心中的花。
第二节:博览会展示:我是密语解说员
1.全班分为5个“展区”(场景、树木、动物、花谣、部首密码总结),学生巡展解说。 解说员按提示卡介绍: 自然密语收藏家:我最喜欢的歌谣是《 》,因为它(节奏美/画面有趣)。 汉字破译专家:我发现了“____密码”,比如“__”字(举例说明规律)。 解码神器高手:我用部首查字法破解了“__”字,步骤是____。 爱护动物达人:小朋友,为自己在动物王国寻到的喜欢的动物绘制名片,写下名字,贴上照片,并以拍手歌的形式记录它的特点。 教师支持: 播放轻音乐营造博览会氛围。 小朋友们,请把全部作业单进行整理在绘制封面和封底,最后装订成册,一本“自然之歌”解密手册完成啦。 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想要分享的内容。 可以围绕以下内容重点分享。 收集了哪些有趣的“自然密语”(歌谣)? 破译了哪些重要的“汉字密码”(最得意的发现)? “解码神器”(部首查字法)用得怎么样?举例说明。 选择喜欢的歌谣或段落进行朗读。
第三节:开启宝藏匣,学习谚语。
小侦探们,由于你们在博览会上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所以奖励给你们一个藏宝匣,这里边有一组更神奇的智慧密码——它们藏在短短的话语里,却能指引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快打开语文园地的“日记月累”,破译这几句千年流传的谚语密语! 1.学生自主阅读“日积月累”中的三句名言,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分句朗读,教师指导:强调 “欲、勿、规、矩”的字音,注意“朋友、规矩”在文言文中要读本音,不能读轻声。 3.师生交流对诗句大致意思的理解。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练习表达,将句子说清楚,说完整,感受诗句中所揭示的道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时应该设身处地,宽宏大量,切勿心胸狭窄。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要守信用,说到做到。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意思是:本义是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用来劝诫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4.创设情境,巧用谚语。 同学们,遇见下面的情况,你会用到我们刚刚学习的哪句话呢? 有位同学不愿意被别人起外号,他却经常给别人起外号,你可以和他说:“ ” 小溪和你约好星期六上午九点到科技馆门口见面,他却没来,你可以和他说:“ ” 同学们在一起玩游戏,小团子不遵守游戏规则还不以为然,你可以和他说:“ ” 5.学生尝试背诵名言。 学生自主阅读“日积月累”中的三句名言,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经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学生可以将句子说清楚,说完整,感受诗句中所揭示的道理。 迁移运用: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尝试背诵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