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2.1 力 第1课时 (课件 24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2.1 力 第1课时 (课件 24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4 22:29: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2.1力教学设计
课题 2.1力(1)……力及其作用效果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力是科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正确理解力的概念是学好初中科学的基础。本节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力及其作用效果、力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图示、力的测量、重力。对力的学习,也必将加深对运动的理解,同时对力的理解也将为后续压力、浮力等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拟用4课时完成教学。本节课是第1课时,教学的核心是力及其作用效果。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这些结论的得出,需要在一定的观察、实验等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炼得到。本节先通过树枝晃动来感受到风的存在,引入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存在。接着,通过若干实例去归纳得到了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力的概念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的概念对于学生以后学习力学的内容非常必要,所以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和介绍这几个概念。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力的存在;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两物体间的作用;知道受力物体;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了解力产生的两种效果;科学思维: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探究实践:通过自主体验、实验探究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感受运用抽象思维建立概念的方法;态度责任:学会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利用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重点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 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 及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仰望天空,斗转星移,流星划破静谧的夜空,火箭把飞船送到遥远的天穹;俯视大地,风吹草动,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蜗牛在草丛中缓缓爬行 …… 在自然界中,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而所有物体的运动都跟力的作用密切相关。 常见的力有哪些?力和运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火箭是怎样把航天器送入太空,开展空间探索的呢?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力 1、力的存在: 生活中,人们时常可以感受到力的存在。 ①日常生活中,用手提起一桶水,就对水桶作用了一个向上提的力; ②推自行车,就对自行车作用了一个向前推的力; ③用手拉弹簧,就对弹簧作用了一个拉伸的力; ④站在地面上,就对地面作用了一个向下压的力。 讨论交流: 分析图2.1-1所示现象涉及的物体间的作用,指出各个作用对应哪几个物体,这些作用是怎样反映出来的。讨论交流: 讨论:下面列举的有关力的事例中: (1)力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吗?涉及到几个物体?参考:存在力的作用时,涉及两个物体。(2)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参考:两物体不接触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两块磁铁间的作用。 (3)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对吗?参考:力需要两个物体同时存在。(4)我们前面讨论了许多“力”的现象,这些力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呢?参考:共同特点:两个物体之间可产生力的作用。 归纳: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力。讨论交流: 图2.1-3中,在力的作用下,篮球、足球和排球的运动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现象表明力能产生什么效果?力既能使物体的运动快慢发生改变;还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视频1:力的使用效果 视频2:跳高 视频3:不接触物体间的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的运动状态: (1)运动状态: 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力既能使物体的速度由小变大,也能使物体的速度由大变小,还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2)运动状态的改变: 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统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 3、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①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要么改变了形状,要么改变了运动状态,要么两者都发生了改变。应根据题意判断是哪一种情况,不能盲目地下结论; ②力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形状的改变或运动状态的改变,它就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③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只不过有的物体形变不明显,不易直接观察到。 讨论交流:说一说,下列各事件中,力产生了什么效果: (1)把篮球掷到墙上,篮球被反弹回来; (2)在草地上越滚越慢的足球; (3)司机开动汽车逐渐加速; (4)弹簧被拉长。 [参考:1形变、运动状态改变;2-3运动状态改变;4、形变] 通过回忆生活中合适的场景,体会力的存在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认识到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深入理解力中涉及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这两个物体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通过分析具体事例中力的作用,分析其产生的效果两种效果可同时存在,也可能只有其中之一,及时学法辅导,帮助学生及时理解、巩固。
课堂练习 1、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②汽车启动;③篮球撞击在篮球板上;④用力捏面团;⑤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起。这些现象中,属于物体因受力而改变形状的是( A ) A. ①④ B. ①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2、如图所示,固定着磁体的小车靠近固定着铁块的小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磁体吸引铁块的力,其施力物体是铁块 B. 只有当磁体与铁块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C. 磁体对铁块有吸引作用,而铁块不会吸引磁体 D. 它们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例题2图) (例题3图)3、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D )A.钢珠与磁铁没有接触,所以没有力的作用 B.钢珠在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 A. 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对人的推力 B. 只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 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 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过程中(D)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4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

2.1 力
第2章
“第1课时”
力与空间探索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力的存在;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两物体间的作用;知道受力物体;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了解力产生的两种效果;
科学思维:能从力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探究实践:通过自主体验、实验探究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感受运用抽象思维建立概念的方法;
态度责任:学会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利用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新知导入
仰望天空,斗转星移,流
星划破静谧的夜空,火箭把飞
船送到遥远的天穹;俯视大地,
风吹草动,蝴蝶在花丛中翩翩
起舞,蜗牛在草丛中缓缓爬行
……
在自然界中,万物都在不
断地运动,而所有物体的运动
都跟力的作用密切相关。
常见的力有哪些?力和运
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火箭是怎样把航天器送入太空,
开展空间探索的呢?
探究新知
一、力
1、力的存在:
生活中,人们时常可以感受到力的存在。
①日常生活中,用手提起一桶水,就对水桶作用了一个向上提的力;
②推自行车,就对自行车作用了一个向前推的力;
③用手拉弹簧,就对弹簧作用了一个拉伸的力;
④站在地面上,就对地面作用了一个向下压的力。
讨论交流
分析图2.1-1所示现象涉及的物体间的作用,指出各个作用对应哪几个物体,这些作用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人 轮椅

力的作用
压路机 路面

力的作用
吊车 重物

力的作用
讨论:下面列举的有关力的事例中:
(1)力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吗?涉及到几个物体?
(2)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3)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对吗?
(4)我们前面讨论了许多“力”的现象,这些力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呢?
讨论交流
存在力的作用时,涉及两个物体。
共同特点:两个物体之间可产生力的作用。
两物体不接触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两块磁铁间的作用。
力需要两个物体同时存在。
探究新知
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力。
施加力的物体:施力物体 受到力的物体:受力物体
人 推 轮椅
压路机 压 路面
吊车 拉 重物
运动员 举 杠铃
海豚 顶 球
力的作用
探究新知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为受力物体。
3、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孤立的一个物体是不会出现力的作用的;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但可以不接触。如磁铁间不接触也可产生力的作用;
③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如图所示,墙壁对静止的球没有产生力的作用。
墙壁对球没有力的作用
探索活动
说一说,力产生了哪些效果:
1)用手指挤压塑料瓶的瓶壁,塑料瓶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用橡皮泥制作小动物,橡皮泥发生了什么变化?
3)钓起一条大鱼时,鱼竿发生了什么变化?
塑料瓶的瓶壁被压得凹进去一些(变形);
橡皮泥被压成不同小动物的形状(变形);
鱼竿变弯了(变形);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讨论交流
图2.1-3中,在力的作用下,篮球、足球和排球的运动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现象表明力能产生什么效果?
力既能使物体的运动快慢发生改变;还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篮球由静止变成运动
足球由运动变成静止
排球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视频:
视频1:力的使用效果
视频2:跳高
视频3:不接触物体间的力的作用
探究新知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的运动状态:
(1)运动状态:
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力既能使物体的速度由小变大,也能使物体的速度由大变小,还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2)运动状态的改变:
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统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
探究新知
3、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①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要么改变了形状,要么改变了运动状态,要么两者都发生了改变。应根据题意判断是哪一种情况,不能盲目地下结论;
②力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形状的改变或运动状态的改变,它就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③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只不过有的物体形变不明显,不易直接观察到。
说一说,下列各事件中,力产生了什么效果:
(1)把篮球掷到墙上,篮球被反弹回来;
(2)在草地上越滚越慢的足球;
(3)司机开动汽车逐渐加速;
(4)弹簧被拉长。
讨论交流
力使篮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使篮球发生形变;
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力使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力使弹簧的形状发生变化
课堂练习
1、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②汽车启动;③篮球撞击在篮球板上;④用力捏面团;⑤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起。这些现象中,属于物体因受力而改变形状的是(   )
A. ①④ B. ①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A
课堂练习
2、如图所示,固定着磁体的小车靠近固定着铁块的小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磁体吸引铁块的力,其施力物体是铁块
B. 只有当磁体与铁块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C. 磁体对铁块有吸引作用,而铁块不会吸引磁体
D. 它们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D
课堂练习
3、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钢珠与磁铁没有接触,所以没有力的作用
B.钢珠在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课堂练习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对人的推力
B. 只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 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 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课堂练习
5、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过程中( )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D
课堂总结
作用效果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形变
改变运动状态
改变速度大小
改变运动方向
2.1 力(1)
……力及其作用效果
分层作业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预习“力的图示”相关内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24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2.1力(1) 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力的存在; 2、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两物体间的作用;
3、知道受力物体; 4、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
5、了解力产生的两种效果; 6、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一、知识点梳理:
阅读教材第57~5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其中,施加力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是 物体。力的符号一般用 表示;
2、力能改变物体的 ,如风力使树枝弯曲;
3、力还能改变物体的 ,即改变速度的 和运动的 ;
4、力的作用可以发生在两个相互 的物体间,如用用手推木块;也可出现在 的物体间,如磁铁间的相互作用。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②汽车启动;③篮球撞击在篮球板上;④用力捏面团;⑤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起。这些现象中,属于物体因受力而改变形状的是(  )
A. ①④ B. ①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例题2、如图所示,固定着磁体的小车靠近固定着铁块的小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磁体吸引铁块的力,其施力物体是铁块
B. 只有当磁体与铁块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C. 磁体对铁块有吸引作用,而铁块不会吸引磁体
D. 它们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例题2图) (例题3图)
例题3、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钢珠与磁铁没有接触,所以没有力的作用 B.钢珠在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题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对人的推力
B. 只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 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 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题5、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三、课后练习:
1、某同学用手推小车,使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
A.地球和小车 B.同学和小车 C.地面和小车 D.小车和同学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C.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
3、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汽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
B.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气球
C.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D.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C.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用手推墙壁,人先推墙,墙再对人施加力
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孤掌难鸣说明了离开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 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D. 地球吸引树枝上的苹果,苹果不吸引地球
6、游泳时用手向后划水,人就前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B. 水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
C. 人向后划水,则水对人就有向前的推力
D. 人对水的推力和水对人的推力相互抵消
7、如图所示中力的作用效果跟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弹簧的弹力 B.小铁球受到的磁力
C.足球受到的弹力 D.小球受到的重力
8、一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和桌面均不发生形变
B.杯子对桌面压力的作用效果是杯子发生了形变
C.杯子和桌面之间没有弹力作用
D.杯子对桌面压力的作用效果是桌面发生了形变
9、下列各运动中属于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
A.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B. 被扔出的手榴弹在空中运动
C. 小球从空气中自由落下
D. 木块从斜面上匀速滑下
10、乒乓球比赛中,有时会出现“擦网球”,乒乓球擦网前后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 )
A. 只改变了运动快慢
B. 只改变了运动方向
C. 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变化
D. 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都不发生变化
11、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 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 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 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12、如图所示:如图反应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如图左表示力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右表示力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________(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14、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________(只填序号)。
15、 用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做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认为与小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是他用一根橡皮筋连接一个小球,让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一定速度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多做几次实验,记录现象如下表。
(1)小球在桌面做圆周运动时,其运动状态____(填“可能”“一定”或“一定不”)改变。
(2)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小球的运动速度越大,橡皮筋的伸长就越__ __。
(3)小明用橡皮筋替代绳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 ______
(4)小玲查阅资料后知道做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速度、小球的质量以及圆周的半径有关。据此,小玲认为用橡皮筋替代绳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请说出理由: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作用 受力 F 2、形状
3、运动状态 大小 方向 4、接触 不接触
二、例题讲解:
例题1、A
解析:皮球变瘪、用力捏面团,两者均发生形变;而汽车启动、篮球撞击在篮球板上和灰尘吹起是运动状态改变。故A符合题意。
例题2、D
解析:磁体吸引铁块,磁体是施力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铁块对磁体也有吸引;磁体与铁块无直接作用,但也产生里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
例题3、D
解析:A、虽然钢珠与磁铁没有接触,但钢珠也受到了磁铁的吸引力,故A错误;B、钢珠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错误;C、当钢珠做曲线运动时,运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也就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钢珠受到吸引力,使得运动路径变成曲线,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D符合题意。
例题4、B
解析: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A正确;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会发生力的作用,B错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C、D正确。故B符合题意。
例题5、B
解析:拦阻索的作用使战机停下,说明战机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A不正确,B正确;拦阻索与战机两物体间的作用是同时出现的,但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时拦阻索是受力物体,而拦阻索对战机作用时占机是受力物体,故C不正确;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而战机对拦阻索作用是使其形变,故它们的效果不相同,故D不正确,所以B符合题意。
三、课后练习:
1、B 2、C 3、B 4、A 5、C 6、C 7、A 8、D
9、D 10、C 11、D
1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13、右 空气 运动状态
14、2 4 5 7 10
15、(1)一定 (2)长 (3)通过橡皮筋的伸长来显示(或判断、体现、比较、观察等)拉力的大小 (4)实验中存在两个不同变量(或橡皮筋伸长造成圆周半径也发生改变;速度和圆周半径都在发生改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