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2.1 力 第2课时 (课件 30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2.1 力 第2课时 (课件 30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4 22:33: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2.1 力(2) 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了解相互作用力成立的条件;
3、会用图示法表示力的三要素; 4、能用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3、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力的相互作用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
2、两个物体间存在力的作用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 ;
3、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成立条件是: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的力大小 、方向 ,且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
4、相互作用力肯定是 产生, 消失。
知识点2、力的图示
1、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 和 ;
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力的图示:用用一根 来形象地表示力的方法。具体方法:选定 (用某一长度表示多少牛
的力),从 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根据选定的 和力的 按比例确定线段长度;在线段的末端标出 ,表示方向,并标出 。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 力物体发生形变 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例题1图) (例题3图)
例题2、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统一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那么使龙舟、人、桨一起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水 B. 人 C. 船桨 D. 龙舟
例题3、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小朋友站在水平地面上做手拉手比力气游戏,结果甲把乙拉了过来,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对乙的拉力可能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B. 甲对乙的拉力不可能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C. 甲对乙的拉力一定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 只有在甲把乙拉动的过程中,甲的力才大于乙,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个力才一样大
例题4、下列有关力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人推车前进时,人同时也受到车对人的推力
B. 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 用手捏塑料瓶会变瘪,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 脚踢足球使球飞起来,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题5、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上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力的 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做 法。
三、课后练习:
1、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2、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中力的三要素相同的是(  )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以上都相同
3、如图是两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现场照片,由照片可判断( )
A. 一定是甲车去撞乙车的 B. 碰撞前瞬间乙车的速度一定比甲车大
C. 碰撞时两车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D. 碰撞前瞬间两车的动能大小一定相等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
A. 力的大小有关 B. 力的方向有关
C.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5、小明在欣赏茶艺表演的时候发现,表演者在改变茶水流出的方向时要不停地改变手拿茶壶的位置,这体现出( )
A.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B.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力的作用效果与以上三者都有关
6、“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无损,下列对该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鸡蛋受到的力更大,石头受到的力较小
C. 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一样大,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 鸡蛋是受力物体而石头是施力物体
7、如图所示三个力F1、F2、F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1和F2是相同的两个力 B. F3和F2是相同的两个力
C. F1和F2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F3和F2的作用点相同,大小也相同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示意图。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为( )
A. F1=F2 B. F1>F2 C. F19、某人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力,同时水桶对他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那么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 完全相同 B. 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C. 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不同 D. 作用点相同,大小和方向都不同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手提重物,手对重物的向上的拉力和重物对手的向下拉力作用点在同一点
B. 一个完整的表示力的方法,必须明确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C. 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D. 在画力的图示时标度的选取是唯一的
11、你注意观察过一些商店或银行的玻璃门两侧的把手旁分别贴有推和拉的字样吗?事实上这种门是可以向两面打开的,但总是在朝着人行道的一侧贴着 字,朝着店堂的一侧贴着 字。这是因为对门施加不同 的力,会使门产生不同的转动效果。为了考虑路上行人的安全,顾客从商店出来时应把店门 。
12、图中的(a)、(b)、(c)分别表示用手拍桌子、两手互拍和手提拎包的情况,观察图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13、如图所示的洒水壶,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提 处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提 处把手。这说明 。
14、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实验室的长方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块做“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①④实验说明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5、小张同学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如图,F1=F3=F4>F2,拉住一
根锯条,使其发生图中a、b、c、d四种形变。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 图和 图;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图和 图;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图和 图;
(4)在上述a与c图中,控制 和 相同,研究 与 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作 法。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相互 2、相互作用力
3、相等 相反 4、同时 同时
知识点2、
知识点2、
1、大小 方向 作用点
2、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带箭头的线段 标度 作用点 标度 大小 箭头 力的大小
二、例题讲解:
例题1、B
解析:把另一只小船推开的同时自己坐的小船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ACD错误。故B符合题意。
例题2、A
解析:船桨向后划水,它对水施加向后的推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水同时对船桨施加向前的推力,从而使船前进,则使龙舟、人、桨一起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A符合题意。
例题3、B
解析:做手拉手比力气游戏时,一方对另一方有一个拉力作用,同时另一方也受到这一方对他的拉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符合题意。
例题4、B
解析:A.人推车前进时,人同时也受到车对人的推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两个物体互相接触还要发生形变,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用手捏塑料瓶会变瘪,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正确不合题意;D.脚踢足球使球飞起来,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合题意。例题5、(1)大小;(2)方向;(3)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甲中一个砝码弯曲程度比乙中两个砝码弯曲程度小,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2)通过比较甲和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知,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和向下拉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甲和丙力的作用点不同,在同样力的作用下效果不同,所以研究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之间的关系,此种方法物理学上称之为控制变量法。
三、课后练习:
1、D 2、B 3、C 4、B 5、C 6、C 7、D 8、B
9、C 10、B 11、 推;拉;方向;向里拉
1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3、A;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4、力的大小;③⑥
15、(1)a;b;(2)a;c;(3)a;d;(4)大小、作用点、力的效果、方向、控制变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30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

2.1 力
第2章
“第2课时”
力与空间探索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图示法表示力的三要素;理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科学思维:能用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探究实践:体验图示法表示力的三要系;利用简单器材,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态度责任:学会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利用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复习巩固
1、力是 对 的作用;
2、人推车时,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 ;
力可以 。
4、用手提书包时,手会感受到书包 的拉力。可见,不但手对书包施加了力, 对手也施加了力。
物体 物体
人 车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向下
书包
探索活动
1)如图2.1-4,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个条形磁体,松手后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当磁铁的N极和N极相对放置时,松手后,两小车向两侧相互离开;
分析:左磁铁对右磁铁有向推力的作用,使右磁铁远离自己,同时右磁铁对左磁铁也有反方向的力的作用,使左磁铁也远离自己。所以两磁铁向反方向运动而相互远离。
说明:两磁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探索活动
2)如图2.1-5,一名同学穿着旱冰鞋,
向前推墙壁,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3)从上述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现象:当这名同学向前推墙壁时,人向后离开墙壁;
分析:人推墙壁时人对墙壁有力的作用,同时墙壁也存在对人的作用,推着人向反方向运动起来。
说明:人和墙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点击图片可播放)
视频:
视频、人和船的相互作用
(点击图片播放)
探究新知
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
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甲物体是施力物体,乙物体是受力物体;同时,乙物体也会对甲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此时,甲变成受力物体,乙则是施力物体。所以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讨论交流
1)汽车撞到柱子上,为什么反而汽车受损?
汽车撞在柱子上,根据相对论,也
相当于柱子撞在汽车上。柱子密度比汽
车大,硬度也大,所以两者相撞一定是
汽车受损更大。
讨论交流
2)游泳时,人的手用力向后划水,而人却向前前进,这是为什么?
游泳时,人给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受力的同时也会给人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这个向前的作用力就推着人向前运动进来。
讨论交流
分析下列情况:
1)用手拍桌子时,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体;
此时,手也会感觉到疼,说明 对 也施力了作用力,此时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体;
若拍桌子时比较用力,手也会感觉比较疼,这说明作用力较大时,反作用力 ;
2)手向上提水桶时,手对桶有作用力,而同时桶对手有 ;此时,手感觉到桶产生的向 的拉力;若水桶越重,则手受力的拉力也越大,这说明 。
手 桌
桌 手
桌 手
也较大
反作用力

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
探究新知
3、相互作用力:
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即物体间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一对相互作用力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的。
探究新知
5、相互作用力成立的条件:
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提供一个力。
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异物、等大、反向、共线”
讨论交流:
说一说下列情况下,哪些是相互作用力?
1)静止于水平桌面上的书本:
2)吊在天花板下的电灯:
3)运动员举杠铃:
4)推土机推土:
5)火箭向后喷高压气体: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天花板对灯的拉力与灯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与运动员对杠铃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推土机对土的推力与土对推土机的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火箭对气体的推力与气体对火箭的反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如图所示,请分析:
1)我们用力拉弹簧时,弹簧会伸长;用力压弹簧时,弹簧会缩短。这说明力作用效果与 有关;
2)拉弹簧的力越大,它就被拉得越长;或者压弹簧的力越大,它变会被压得越短。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
3)分别在A、B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放置在桌面上的同一物体,观察现象: ;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讨论交流
方向
大小
作用点
推A点时物块容易向左倾倒,而推B点时物块向左滑动
二、力三要素
1、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及力的作用点有关。
探究新知
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快慢与运动方向)
1)足球运动员射门时,要将足球射入球门内,跟踢球时所用力的哪些因素有关?
2)试一试,能否用画图的方法将运动员踢球的力表示出来?
讨论交流
足球射门时,决定射门质量的因素有:
踢球点、踢球的力量和方向、脚部接触球的
部位以及身体其他部分协调配合。
F
三、力的图示
1、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和标度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种方法称为力的图示。
2、力的图示作图法:
(1)确定受力物体;
(2)画出作用点:用线段的起始点表示,并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3)画出力的大小:先选定标度,再根据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力的大小,并标出力的大小。
(4)画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
探究新知
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80N的拉力
探究新知
3、力的图示举例:
(1)用力的图示表示大小为30N、竖直向上提书包的力;
15N
F=30N
说明:
1)物体常用长方形、圆等图形来表示;
2)一定要选定标度;
3)不要忘记标出箭头;
4)力的大小标在箭头旁边;
5)有时受力分析时,要求不高,只要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受力情况。
探究新知
(2)一辆重60牛的小车在水平向右的F=90牛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
30N
F=90牛
G=60牛
说明:
(1)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这些力的图示可画在同一个物体上;
(2)同一个图中,应该使用相同的标度;
(3)不同性质的力,可用不同符号表示,如拉力、推力等用F表示,重力用G表示,阻力用f表示,等。
科学阅读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力物体发生形变
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B
课堂练习
2、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统一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那么使龙舟、人、桨一起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水 B. 人
C. 船桨 D. 龙舟
A
课堂练习
3、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小朋友站在水平地面上做手拉手比力气游戏,结果甲把乙拉了过来,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对乙的拉力可能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B. 甲对乙的拉力不可能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C. 甲对乙的拉力一定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 只有在甲把乙拉动的过程中,甲的力才大于乙,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个力才一样大
B
课堂练习
4、下列有关力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人推车前进时,人同时也受到车对人的推力
B. 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 用手捏塑料瓶会变瘪,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 脚踢足球使球飞起来,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课堂练习
5、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上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力的 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做 法。
大小
方向
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作用点
控制变量
课堂总结
一、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二、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具体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线段长短(有标度)
力的方向:箭头
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
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一条直线上
2.1 力(2)
……力的图示、力的相互性
分层作业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预习“力的测量”相关内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30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2.1力教学设计
课题 2.1力(2)……力的图示、力的相互作用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力是科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正确理解力的概念是学好初中科学的基础。本节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力及其作用效果、力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图示、力的测量、重力。对力的学习,也必将加深对运动的理解,同时对力的理解也将为后续压力、浮力等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拟用4课时完成教学。本节课是第2课时,教学的核心是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图示法表示力的三要素;理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科学思维:能用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探究实践:体验图示法表示力的三要系;利用简单器材,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态度责任:学会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利用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重点 用作图法表示力的三要素;力的相互性
难点 力的相互性、作图的规范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1、力是 对 的作用; 2、人推车时,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 ; 力可以 。 4、用手提书包时,手会感受到书包 的拉力。可见,不但手对书包施加了力, 对手也施加了力。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活动:1)如图2.1-4,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个条形磁体,松手后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当磁铁的N极和N极相对放置时,松手后,两小车向两侧相互离开; 分析:左磁铁对右磁铁有向推力的作用,使右磁铁远离自己,同时右磁铁对左磁铁也有反方向的力的作用,使左磁铁也远离自己。所以两磁铁向反方向运动而相互远离。 说明:两磁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如图2.1-5,一名同学穿着旱冰鞋,向前推墙壁,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附视频)参考:现象:当这名同学向前推墙壁时,人向后离开墙壁; 分析:人推墙壁时人对墙壁有力的作用,同时墙壁也存在对人的作用,推着人向反方向运动起来。 说明:人和墙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 3)从上述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视频、人和船的相互作用 归纳: 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 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甲物体是施力物体,乙物体是受力物体;同时,乙物体也会对甲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此时,甲变成受力物体,乙则是施力物体。所以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讨论交流: 1)汽车撞到柱子上,为什么反而汽车受损? 参考:汽车撞在柱子上,根据相对论,也相当于柱子撞在汽车上。柱子密度比汽车大,硬度也大,所以两者相撞一定是汽车受损更大。 2)游泳时,人的手用力向后划水,而人却向前前进,这是为什么? 参考:游泳时,人给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受力的同时也会给人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这个向前的作用力就推着人向前运动进来。讨论交流: 分析下列情况: 1)用手拍桌子时,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体; 此时,手也会感觉到疼,说明 对 也施力了作用力,此时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体; 若拍桌子时比较用力,手也会感觉比较疼,这说明作用力较大时,反作用力 ; 2)手向上提水桶时,手对桶有作用力,而同时桶对手有 ;此时,手感觉到桶产生的向 的拉力;若水桶越重,则手受力的拉力也越大,这说明 。 归纳:3、相互作用力: 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即物体间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一对相互作用力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的。 5、相互作用力成立的条件: 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提供一个力。 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异物、等大、反向、共线” )讨论交流:说一说下列情况下,哪些是相互作用力?1)静止于水平桌面上的书本: 参考: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吊在天花板下的电灯: 参考:天花板对灯的拉力与灯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运动员举杠铃: 参考: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与运动员对杠铃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推土机推土: 参考:推土机对土的推力与土对推土机的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火箭向后喷高压气体: 参考:火箭对气体的推力与气体对火箭的反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讨论交流:如图所示,请分析: 1)我们用力拉弹簧时,弹簧会伸长;用力压弹簧时,弹簧会缩短。这说明力作用效果与 有关; 2)拉弹簧的力越大,它就被拉得越长;或者压弹簧的力越大,它变会被压得越短。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 3)分别在A、B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放置在桌面上的同一物体,观察现象: ;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归纳: 二、力三要素 1、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及力的作用点有关。 讨论交流: 1)足球运动员射门时,要将足球射入球门内,跟踢球时所用力的哪些因素有关? 参考:足球射门时,决定射门质量的因素有踢球点、踢球的力量和方向、脚部接触球的部位以及身体其他部分协调配合。 2)试一试,能否用画图的方法将运动员踢球的力表示出来? 参考:新知教学: 三、力的图示 1、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和标度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种方法称为力的图示。 2、力的图示作图法: (1)确定受力物体; (2)画出作用点:用线段的起始点表示,并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3)画出力的大小:先选定标度,再根据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力的大小,并标出力的大小。 (4)画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 3、力的图示举例: (1)用力的图示表示大小为30N、竖直向上提书包的力; (2)一辆重60牛的小车在水平向右的F=90牛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 科学阅读:牛顿 由活动引入亲软硬兼施教学,磁铁是学生感兴趣的物件,对磁铁间的相互排斥或吸引等有趣活动激发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的动机通过实例分析,明确什么是力的相互作用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相互作用力及其成立的条件为后续平衡力的区分作基础相互作用力同时也巩固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检验学生对相互作用力的理解及时学法指导力的三要素与生活关系密切,从实例入手,更容易理解与掌握力的图示是学生的一个难点通过板画、演示让学生模仿是手段规范作图细节是关键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B )A. 力物体发生形变 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第1题图) (第3题图)2、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统一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那么使龙舟、人、桨一起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 A. 水 B. 人 C. 船桨 D. 龙舟3、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小朋友站在水平地面上做手拉手比力气游戏,结果甲把乙拉了过来,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甲对乙的拉力可能大于乙对甲的拉力B. 甲对乙的拉力不可能大于乙对甲的拉力C. 甲对乙的拉力一定大于乙对甲的拉力D. 只有在甲把乙拉动的过程中,甲的力才大于乙,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个力才一样大4、下列有关力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B ) A. 人推车前进时,人同时也受到车对人的推力
B. 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 用手捏塑料瓶会变瘪,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 脚踢足球使球飞起来,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5、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上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力的 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做 法。参考:(1)大小;(2)方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点,控制变量法。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