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小小的船
课程:小学语文
教材: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
章节:5 小小的船
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以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作比,描绘出夜空的美妙景象。通过“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引发孩子美好的想象,仿佛置身其中,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课文语言简洁明快、朗朗上口。其所在单元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象的感知与想象能力。课后练习或许会引导学生感受儿歌的节奏韵律,发挥想象描绘夜空画面等,帮助学生提升语感与想象力,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
认识"船、弯"等10个生字,会写"月、儿"等5个生字。正确认读"弯弯的、闪闪的"等叠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学习使用叠词表达事物特点。
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插图和朗读课文,想象"我"坐在月亮船上看星星的情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知道把月儿比作小船的原因,初步体会比喻的表达效果。
审美创造
通过朗读感受儿歌轻快、优美的节奏,体会夜空宁静美好的意境。
欣赏课文中"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等叠词的使用,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画面美。
文化自信
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夜空和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观察自然的兴趣。
感受童谣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魅力,增强对母语的热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美;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弯弯的”“闪闪的”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借助插图和生活经验,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坐上小船遨游星空”的奇妙感受。
学情分析
该年级学生对儿歌形式的课文易感兴趣,他们想象力丰富,有一定的识字和朗读基础。课文语句简单且朗朗上口,多数学生能借助拼音读顺。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主朗读,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再通过提问引导理解内容,如问问坐在“小船”里的感受。识字方面,可结合图文、动作等方法帮助记忆。还可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弯弯月儿像什么,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
课堂导入
同学们,老师先考考你们呀,弯弯的像镰刀,有时又像小船,晚上还会高高挂在天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预设:月亮)哇,真聪明呀!那要是弯弯的月儿变得小小的,像一艘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尖的,你们能想象出那模样吗?今天咱们要学的课文呀,就和这小小的船有关哦,来,一起看看课文题目,齐读“小小的船”。
探究新知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文中的会认字和会写字。
(3)师生合作读课文,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重点指导“弯、船、闪、看”等字的发音。
(4)出示词语卡片,学生齐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
(5)学习会认字:
船:左右结构,舟字旁,与水上交通工具有关,组词:小船、木船。
弯:上下结构,弓字旁,表示弯曲的意思,组词:弯腰、弯路。
闪:半包围结构,门字框,表示光亮忽明忽暗,组词:闪光、闪电。
看:上下结构,手字头,表示用眼睛观察,组词:看见、看书。
见:半包围结构,与“见”意思相同,组词:见面、看见。
(6)识字方法:
加一加:如“船=舟+川”,“闪=门+人”。
比一比:如“见”和“贝”比较,“头”和“头”的简体写法。
生活识字:如“弯”在弯路上见过,“闪”在电闪雷鸣中见过。
(7)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纠正错误。
(8)去拼音读生字,巩固记忆。
(9)指导书写:
月:4画,独体字,笔顺:撇、横折钩、横、横。
儿:2画,独体字,笔顺:撇、竖弯钩。
头:5画,独体字,笔顺:点、点、横、撇、点。
里:7画,日字头,笔顺: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见:4画,半包围结构,笔顺:竖、横折、撇、竖弯钩。
(10)教师带学生书空练习,强调坐姿和握笔姿势。
(11)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12)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10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掌握了三种识字方法:加一加、比一比、生活识字。
正确书写了“月、儿、头、里、见”五个生字,注意笔顺和结构。
熟读课文,梳理脉络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同学们,请你们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小小的船》这篇课文,边读边注意每段开头空两格的地方,这就是自然段的标志。你能数一数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吗?
【思考引导】你是怎样判断一个自然段开始的位置的?
【教师讲解】自然段通常以空两格的方式开始,表示一段内容的起始。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参考答案】课文共四段,分别是:第一段“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第二段“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第三段“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第四段“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分段齐读,整体感知内容。
我们一起来分段朗读课文,第一段谁来读?第二段呢?第三段和第四段也请同学接续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找关键词句,梳理文章线索。
现在请大家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找出你觉得特别重要的词语或句子,这些词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思考引导】你找到了哪些关键词句?它们分别出现在哪一段?
【教师讲解】关键词句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线索。比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描写了船的样子;“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说明了“我”的动作;“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写出了看到的景象。
【参考答案】关键词句包括:“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理解课文结构,划分层次。
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这四个自然段的内容,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试着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思考引导】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层意思?
【教师讲解】课文按照观察和想象的顺序展开,先描写月亮像小船,接着描述小船的样子,然后写“我”坐在船上,最后写看到的天空景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两段描写“小船”的样子,后两段写“我”在船里的所见。
【参考答案】课文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第1~2段):描写月亮像一只小小的船,形状两头尖。
第二部分(第3~4段):写“我”坐在小船里,看到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师生共同梳理课文脉络,完成结构图。
我们一起把课文内容整理成一张结构图,帮助大家更清楚地记住这篇课文的思路。
【思考引导】你能根据刚才的分析,说说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展开的吗?
【教师讲解】课文从月亮的样子入手,引出“我”坐在小船里的情景,最后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星空图。这样的结构清晰、富有画面感,为我们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参考答案】课文脉络结构图如下:
课文结构:
┌───────────────┐
│ 描写月亮像小船(1~2段) │
└───────────────┘
↓
┌───────────────┐
│ “我”坐在小船里看天空(3~4段) │
└───────────────┘
析读课文,感悟体会
析读课文,感悟体会
(1)品读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里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什么呀?(板书:月儿 船)
【思考引导】大家可以想一想,弯弯的月儿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什么东西的样子很像呀,就像课文里说的这样去比呢。
【教师讲解】同学们,作者在这里呀,特别巧妙地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因为它们的形状都是弯弯的,是不是很形象呀,这样一写呀,我们一下就能想象出月儿的样子啦。
【参考答案】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
师:那你们觉得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还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
【思考引导】可以从它们的样子呀,给我们的感觉这些方面去想一想哦。
【教师讲解】大家看呀,除了形状都是弯弯的,它们好像都能给人一种很轻盈、很灵动的感觉呢,就好像能在天空或者水里轻轻飘荡一样哦。
【参考答案】除了形状弯弯的,还都给人轻盈、灵动的感觉等(合理即可)。
(2)品读第二句“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师:这句“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谁能说一说船儿两头尖是个什么样儿呀?
【思考引导】可以用手比划一下哦,想想生活中见到的那种两头尖尖的小船的样子呢。
【教师讲解】对啦,就像有的同学比划的这样,船儿的两头呀,是尖尖的形状,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很可爱呀,而且呀,作者写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也是在进一步告诉我们月儿的样子呢,月儿不也是两头看起来有点尖尖的嘛。
【参考答案】船儿的两头是尖尖的形状,就像生活中两头尖尖的小船那样(能描述出两头尖的样子即可)。
(3)品读第三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师:同学们,读到这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觉得特别奇妙呀?那你们想一想,“我”真的能坐在月儿上吗?
【思考引导】大家可以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哦,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能不能坐到月儿上去呀。
【教师讲解】哈哈,其实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没办法真的坐到月儿上去呢,但是作者这样写呀,是发挥了他的想象哦,通过这样奇妙的想象,让我们仿佛跟着作者一起进入到了一个特别美好的画面里,好像真的坐在了那弯弯的月儿变成的小船上啦。
【参考答案】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真的坐在月儿上,这是作者的想象。
师:那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就坐在这小小的船里,你会看到什么,感觉到什么呢?
【思考引导】可以先想一想坐在船里周围会有什么呀,是安静的还是热闹的,是明亮的还是暗暗的等等哦。
【教师讲解】当我们闭上眼睛想象的时候呀,是不是感觉特别有意思呢,也许会感觉到周围很安静,能看到闪闪的星星就在身边,好像一伸手就能碰到呢,还能感觉到自己随着小船轻轻飘荡,是不是特别美妙呀。
【参考答案】会看到闪闪的星星就在身边,感觉很安静,随着小船轻轻飘荡等(合理想象即可)。
(4)品读第四句“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最后这句“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那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只能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呀?
【思考引导】可以结合前面“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这句哦,想一想坐在船里的视角是怎样的呢。
【教师讲解】对啦,因为我们是坐在小小的船里呀,视角是在天上呢,而且周围很空旷,所以一眼望去呀,就主要能看到闪闪的星星在闪烁,还有那蓝蓝的天空啦,这样的画面是不是特别美呀。
【参考答案】因为坐在小小的船里,视角在天上,周围空旷,所以主要能看到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师:那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美不美呀?那我们带着这种觉得美的心情,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整首诗吧。
(学生朗读全诗)
拓展迁移
拓展1
在生活中,除了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你还能发现哪些东西形状相似呢?可以和身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拓展2
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儿歌《月亮》:月亮月亮,像个圆盘,高高挂在,蓝色天边。对比课文《小小的船》,两首儿歌对月亮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呀?说一说你的发现。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小的船》,通过朗读和理解课文,感受到了夜晚天空的美丽与诗歌描绘的奇妙意境。课文中的“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引导我们展开想象,体会了诗歌中“我”坐在月亮上看到闪闪星星和蓝蓝天的独特画面。我们重点学习了会认字中的“船、弯、儿、两”等词语,并掌握了“月、儿、头、里”等生字的书写。希望大家课后多读多想,把学到的知识用在自己的表达中,继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课后任务
1.仿照课文,用“弯弯的……小小的……”写一句话。
2.把《小小的船》这首儿歌背诵给家人听,并和家人说一说自己在儿歌中感受到的画面。
3.发挥想象,画一画儿歌描绘的场景。
板书设计
小小的船
弯弯月儿两头尖
我坐船中看星空
闪闪星星蓝蓝天
教学反思
●识字教学效果:通过图文对应、动作模仿等方式,学生能较好认读“弯、闪”等生字,且能在语境中初步运用;但“头、里”等字的书写笔顺掌握不牢,部分学生易写倒笔画,需加强课堂书写指导与反复练习。
●朗读训练达成度: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节奏与意境;但在“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一句中,语气轻重与停顿处理不够自然,需借助配乐或范读进一步提升语感。
●核心素养落实情况:教学中注重语言积累与审美体验,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意,初步培养了空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在迁移运用环节(如仿说句子)表现较薄弱,说明思维训练需进一步深化。
●教学策略适切性:采用游戏识字、配乐朗读等方式激发兴趣,学生参与积极;但小组合作环节设计较浅,未能充分调动学生深度互动,后续应优化活动任务,增强合作实效。
课堂练习
第1题
【题文】小老鼠上灯台,偷( )吃下不来。
A.米 B.油 C.肉
【答案】B
第2题
【题文】阅读经典片段,完成练习。
古对今(节选)
对李,柳对。
莺歌对燕舞,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文中提到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莺“”“燕”指的是两种__________。从前句中可以联想到成语是____________;从后语可以联想到成语是_______________。
(4)上面节选的片段写出了__________(季节)生机勃勃的景象。【答案】(1)
(2)桃、李、柳、杨
(3) 鸟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4)春天
第3题
【题文】课内精彩阅读。
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 。
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
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有 。
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 。
你拍十,我拍十, 动物是大事。
【小题1】按原文填空。
【小题2】这首儿歌告诉我们要( )
①保护动物 ②和动物住在一起
【小题3】编一编。
你拍一,我拍一,动物世界真新奇。
你拍二,我拍二,小狗小猫是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_____________。
你拍四,我拍四,____________。【答案】【小题1】唱不休
家
朋友
保护
【小题2】①
【小题3】 蝴蝶飞舞真美丽 燕子衔泥忙筑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