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第1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目标◇
1.能够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并进行应用.
2.了解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能够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
3.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
4.在数学活动中体会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证明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判定定理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甲、乙两位同学在玩一个游戏,甲在点A处,乙在点B处,把宝物放在什么地方对两人是公平的,除线段AB的中点外还有别的地方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1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典例1 如图所示,在△ABC中,AC=5,AB=6,BC=9,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则△ACD的周长是 ( )
A.11 B.14 C.15 D.20
[解析] ∵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ACD的周长=AD+CD+AC=BD+CD+AC=BC+AC=14.
[答案] B
探究点2 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典例2 已知:如图,△ABC的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解析] 连接PA,PB,PC.
∵点P在AB,AC的垂直平分线上,(已知)
∴PA=PB,PA=PC,(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PB=PC.(等量代换)
∴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归纳总结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探究点3 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
典例3 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若a=b,则|a|=|b|;④若x=0,则x2-2x=0.它们的逆命题一定成立的有 (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②
[答案] D
三、板书设计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垂直平分线
◇教学反思◇
本节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教学,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根据观察、实验的结果,先得出猜想性质以及判定,然后再进行证明,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强化和渗透,从集合的观点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