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五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情监测 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五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情监测 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4 21:4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下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学情监测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哀悼(dào) 憎恶(zèng) 怪涎(dàn) 言外之意(yì)
B.亘古(gèn) 斑澜(lán) 黝黑(yōu) 苛捐杂税(juān)
C.殷红(yān) 粗拙(zhuō) 烦躁(zào) 一泻万丈(xiè)
D.震悚(sǒng) 呜咽(yàn) 峭壁(bì) 微不足到(dào)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窃以为,这个“信”内涵有二:一是你对别人守信,二是你在别人眼里值得信。只有自己守信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只有得到别人的信任,办事才能成功。只有大家都守信用。人与人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的良好_______,登个社会才能正常、和谐、健康地运转。否则,必陷入_______、无休无止的内托和纷争中,什么事都办不成。孔子对此看得十分_______。故而语之谆谆地_______人们,人如果不讲信譬那怎么可以呢?
A.状态 招摇撞骗 真实 告诫 B.形态 招摇撞骗 真实 警戒
C.形态 尔虞我诈 真切 警戒 D.状态 尔虞我诈 真切 告诫
3.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①检视阅读成效,激扬青春风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少年在博览群书、躬身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素质。②在读的广度上,不但要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还要向他人、向社会、向实践学习,要注重读、思、行结合,在实践中经受磨炼、得到提升,在读的深度上,不能够把读书学习狭义理解为学习知识,应该坚定信念、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③要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避免不要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A.第①句中加点的“风采”是名词,“万卷”是数量词,“不断”是副词,“阅读成效”是偏正短语。
B.第②句中“在”是介词,“不但”是连词,“应该”是动词,“创新精神”是动宾短语。
C.第③句中的“好奇”是形容词,“他们”是代词,“的”是结构助词,“思维方式”“探究能力”两个短语的类型相同。
D.第③句画线部分有语病,应把“避免不要陷入”中的“不要”删去。
4.(1)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他人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骆驼祥子》中虎妞难产而死是压倒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的第二辆车也因给虎妞办丧事而被卖掉。
C.古诗蕴含文化,如“阴阳割昏晓”中。“阴阳”分别指泰山的南面和北面:“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春社日”是古时祭土地神的民俗,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
D.《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2)下面对《西游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西游记》中各妖怪描写生动形象,比如描写牛魔王:头上戴一顶水磨银亮熟铁盔,身上穿一副绒锦绣黄金甲,足下踏一双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间束一条攒丝三股狮蛮带。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口若血盆,齿排铜板。吼声响震山神怕,行动威风恶鬼慌。
B.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一孙行者一齐天大圣一弼马温一孙悟空一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C.鲁迅在《无常》中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D.《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小说具有独特的“京味儿”。不仅细致入微的描绘了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还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
(3)(2)阅读下列片段,完成题目(3分)
片段一:A往前凑了凑,“我把东西都收拾好了”B点了点头,顾不及谢谢她,悲哀中的礼貌是虚伪。“你打骂怎么办呢?”“啊?”B好像没听明白,但紧跟着B明白过来,摇了摇头——B顾不得想办法。
片段二: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B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B猛地跑出去,飞也似的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
片段三:“C!”B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您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C说:“先不用说什么辞工。不是你的错儿,放石头就应该放个红灯。算了吧,洗洗,上点药。”
根据以上片段,请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①你最喜欢ABC中哪一个人物?叫什么名字?②请概括该片段相应的故事情节(不超过二十个字)。③依据上面的片段,写出你对该人物的评价。
(人物)
(情节)
(评价)
5.诗文默写(7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3)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4)《登幽州台歌》中“ , 。”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
(5)在杜甫的《望岳》一诗中,“    ,    ”表现了诗人不畏惧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
【甲】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村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②似吾乡。
【注释】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写。②原树:原野上的树。
6.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游山西村》首联写农家朋友的好客习俗,“莫笑”一句展现农家的厚道,“足”字表达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B.《村行》颔联描写初春傍晚山中静穆的景象,“有声”暗写山泉淙淙,“立斜阳”可见晚山可爱,无限好景。
C.《游山西村》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村行》则蕴含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自己不得志的惆怅之情。
D.《游山西村》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中“游”字;《村行》风格飘逸,情景交融,淡中有味,明白自然。
(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九弟①前信有意与刘霞仙同伴读书,此意甚佳。霞仙近来读朱子书,大有所见,不知其言话容止,规模气象如何?若果言动有礼,威仪可则②,则直以为师可也,岂特友之哉!然与之同居,亦须真能取益乃佳,无徒浮慕虚名。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③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有于我哉?
①九弟:曾国荃,字沅甫,号叔纯,是曾国藩的三弟,因在族中排行第九,故人称“曾老九”,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
②则:准则,法则。这里指可以作为表率。③御:抵挡。
(选自《曾国藩家书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与诸弟书》)
7.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仙则名 无徒浮慕虚名
B.若果言动有礼 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
C.何陋之有 惟孔孟之是学
D.大有所见 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
9.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人 苟 能 自 立 志 则 圣 贤 豪 杰 何 事 不 可 为 何 必 借 助 于 人
(4分)【甲】通过描写陋室不陋,表现了刘禹锡①    的情操和
②    的情趣。【甲】文结尾运用 ③ 手法,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阅读【乙】文后,你在学习方面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写出一点。④    。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8分)
【材料一】网红城市接连崛起,打卡胜地次第涌现,破圈作品不胜枚举,爆款文创层出不穷……众多文旅深度融合现象让人欣喜,文旅融合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进而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文旅发展从融合形式与载体而言,大致涵盖三大方面经验。
厚植旅游高质量发展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旅融合的珍贵资源。如各类型的文化主题餐厅、主题酒店民宿和旅游街区景区,通过“文化+体验”的创新创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构了场景消费新模式,由此成为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激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潜在动能。科技赋能可以使文旅业发展中的信息触达、供求匹配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能够使旅游业发展实现时空可“穿越”、历史可再现,让个性化需求支撑规模化市场,让特色化产品形成广泛性影响。比如江西景德镇的陶溪川文创街区融“传统+时尚+艺术+科技”于一体,形成了以艺术展览、国际交流、“双创”孵化等为特色的多种品牌,开拓了一条陶瓷文化创意发展之路。
巩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无疑是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旅游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以“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为主题的“2024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将于5月24日至25日在大连举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刘伟才表示,本次大会将立足培育文体旅领域新质生产力,围绕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充分激活市场主体,创新体验场景,优化服务环境,拉动多元消费。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挖掘辽宁特色文化资源、用好用足自然生态资源,立足文体旅游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创新发展,丰富高品质文体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文体旅产业向着万亿级规模迈进。
据介绍,大会Logo主体以文化、体育、旅游英文首字母变形而成,即Culture、Sports、Tourism。Logo的图形部分由宇宙星云运行的状态变化而来,蕴含着聚力聚势、和谐共生的无限发展动能,Logo选用红、蓝、绿三种颜色,红色代表大连的热情好客和红色文化,蓝色代表大连2211公里海岸线和海洋文化,绿色代表大连是一座充满活力的运动生态之城。三种颜色交织,代表大连文体旅融合发展,聚力聚势激发无限动能。
(选自“东北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2024年“五一”假期,辽宁省博物馆受到国内外观众热捧,成为国内外游客来省旅游热门打卡地。“五一”期间,辽宁省博物馆延长开馆时间,推出包括“非‘铜’凡响——编钟挂件制作”“印象辽博——制作小镜子”“鸡冠壶DIY”在内的趣玩“五一”系列活动,以“趣味立体拓印”和“文物拼拼乐”为主的儿童体验馆5月特色活动和志愿者展厅讲解服务,以便更好地满足广大游客的文化需求。“五一”假期,在辽阳市博物馆主馆展厅,专家董平为游客提供免费讲解服务,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博物馆,让博物馆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据悉,随着“博物馆游”和“博物馆研学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以及亲子家庭选择将博物馆作为出行目的地,在游学中感悟地球历史,学习文化知识,汲取精神力量。 (选自《辽宁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要实现从“网红”到“长红”、从“流量”到“留量”的持续繁荣,一定要做到厚植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深刻把握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时代价值,提炼并创新展示城市独特的文化标识,是文旅名城品牌塑造的“生命力”。应深度挖掘城市文化资源,从融合发展角度找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最大公约数,促进文化资源的创新性转化和利用;把“吃、住、行、游”的人间烟火气沉淀为“品、享、鉴、思”的深度体验;针对年轻人个性化的精神需求,进行层次分明的动态推广,吸引多元主体的广泛关注和传播,最终形成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良性循环。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1.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旅融合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进而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B.2024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Logo的图形部分由宇宙星云运行的状态变化而来,红、蓝、绿三种颜色交织,代表大连文体旅融合发展,聚力聚势激发无限动能。
C.“五一”期间,辽宁博物馆延长开馆时间、推出趣玩“五一”系列活动,并有专家提供免费讲解服务,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博物馆。
D.要实现“长红”和“留量”的持续繁荣,要做到厚植文化底蕴,展现以文托底的城市精神特质。
12.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把“目前文旅发展从融合形式与载体而言,大致涵盖三大方面经验”后面空缺处的内容补充完整。(要求每空四个字)(3分)
①    ,厚植旅游高质量发展沃土。
②    ,激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潜在动能。
③    ,巩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13.光明中学九年级一班同学们围绕“让辽宁旅游‘长红’”的话题展开研讨,请你结合材料二、三、四把下列对话补充完整。(3分)
小语:“2024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将于5月24日至25日在大连举办。文体旅融合这个旅游新样态把体育融进文旅的原因是什么?
小文:我认为①    ,这也是为了让辽宁旅游“长红”创新的做法。
小语:你说的对,让辽宁旅游“长红”还需要做到②    。
小慧:今年的“五一”,辽宁省的各地博物馆又成为家长带孩子旅游研学的打卡地。
小语:是呀,“文博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以及亲子家庭选择将博物馆作为研学与参观的打卡地,我想用一副对联“品味文化盛宴,③    ”来概括人们走进博物馆的目的。
小文:你的概括真是精彩,祝愿我们的家乡——辽宁的旅游“长红”。
阅读选文完成第15.16题(7分)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睱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⑧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⑨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⑩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请结合上文内容,完成文章思路图梳理。(4分)
《唐诗杂论》
作为学者方面,做了 他为了② ,潜心研究 《楚辞校补》
再说,做了不说 学术,成果丰硕 《古典新意》
说和做 ③
作为革命家方面 他作为民主战士,青年 发表演说
① 运动的领导人,反对独裁 痛斥敌人
争取民主。 ④
15.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三)阅读选文完成16-20题(17分)
辣椒红
①清晨,戈壁滩上的太阳从天边升起,晨光仿佛大自然细腻的笔触,在空中勾勒出一幅光与影的画卷。
②新疆军区某边防连的哨楼上寒意十足。下哨后,中士刘夏边走边搓手,快步到了饭堂。牛肉面香气四溢,让他的肚子不自觉地叫了起来。盛上满满一碗面,刘夏迫不及待地挖上一勺红辣椒面撒进碗里。鲜红的辣椒让他胃口大开。红辣椒面是刘夏母亲寄来的,特意选用每年8、9月份的甘谷辣椒磨制而成,颜色鲜艳,香而不辣。这辣椒面已经陪伴了刘夏近8年的戍边生活。
③2017年,刘夏从甘肃天水入伍。送别的车站,刘夏不敢看向母亲。火车缓缓开动,母亲跟随列车走出站台百米远。直到她的身影随着火车疾驰渐渐浓缩成一个小点,刘夏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④下连没多久,刘夏便担负起巡逻任务。他第一次巡逻的前一天下了一夜雪,大地被白雪覆盖,宛如童话世界。刘夏的班长周帅华眉头紧锁,因为他知道,山里的雪一定更大,上山更加困难了。刚成为上等兵的刘夏没想那么多,他只想着到了山上的界碑处一定要拍两张照片,洗出来邮寄给母亲。
⑤巡逻车行驶在厚厚的积雪上,车辆左右轻微摇摆着,到了乘车转徒步的点位。刘夏背上巡逻物资,被安排在队伍中间。巡逻队伍很快到了山坳处,积雪足足有1米深。刘夏戴着防寒面罩有些呼吸困难,身材瘦小的他逐渐抬不起腿来。刘夏在心里反复鼓励自己,再迈一步,再一步……沿着战友的脚印走了一段山路,他终于坚持不住了,一下子晕倒在雪地里。
⑥醒来时,洁白的墙面映入刘夏眼帘,温暖的感觉包裹全身。周帅华告诉刘夏,他是被战友们轮流背回车里的。刘夏低下了头,山路那样难走,风雪那样大,战友们一定是拼尽全力才把自己背回来的。
⑦身体恢复后,刘夏给母亲打了个电话,他苦涩地说:“妈,我好像成了拖大家后腿的那个人。”“你怎么突然这样想?发生什么事了?”母亲记忆里的儿子一直很坚强,做什么事都有信心。刘夏不敢让母亲担心,他擦干眼泪说:“没事儿,妈,这里的冬天有点冷,天冷容易想家。”母亲又安慰了刘夏几句才依依不舍地挂断电话。放下电话,她心中依旧惦念着远方的儿子。
⑧没多久,刘夏收到了母亲的快递,是一大盒红辣椒面,还有一张纸条:“1936年,甘谷辣椒送红军,帮助他们御寒,今日我将甘谷辣椒面送儿子,希望儿子能像这辣椒一般充满热情、活力和勇气。”抚摸着火红的辣椒面,读着母亲的字条,刘夏的眼眶逐渐湿润。他将字条放进口袋里,好像突然拥有了强大的力量。
⑨那天后,清晨的露水,落日的晚霞,无不见证着刘夏在跑道上挥汗如雨的样子。他决心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不再给战友添麻烦。
⑩没过多久,刘夏开始担负观察哨哨兵的任务。漫天飞雪,寒风凛冽,班长聂治勇带着刘夏前往山顶上的哨楼。风雪阻挡着视线,刘夏仿佛看到哨楼在风雪中闪动,似乎遥不可及。“跟紧我!”刘夏赶紧集中注意力,不去想哨楼还有多远,只是紧紧跟随着班长。不知过了多久,刘夏和班长终于来到哨楼脚下。哨楼有3层,顶部是六边形的,外墙在长年风吹日晒中略显斑驳。刘夏从哨楼1层开始往上爬,登顶时,雪停了。他第一次站在如此高的地方俯瞰边关风景,不禁被那壮丽的美深深震撼。天边乌云压着霞光,只露出一条金色的缝隙,远处雪山氤氲着雾气,眼底尽是苍茫白雪。“界碑就在那个方位……”刘夏顺着聂治勇指的方向看去,防区的情况一览无余,视线也很清晰。
不久后的一次巡逻,刘夏终于如愿看到了界碑。战友们展开国旗,刘夏举起右拳对着国旗和界碑宣誓。空旷的山顶,他的声音雄壮且坚定。一种独属于边防军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回到连队,熟悉的香味萦绕鼻尖,刘夏大口吃着撒满辣椒面的牛肉面,巡逻的疲惫一扫而空。
刘夏的母亲每年都会给他邮寄两次辣椒面,甘谷辣椒鲜红的底色,陪伴着刘夏度过了在边疆的日日夜夜,陪伴着他一天天成长。辣椒面承载着刘夏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赋予了他面对困难的勇气。 (选自《解放军报》,有改动)
16怎样的经历促使刘夏决心“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根据选文概括回答。(3分)
17.选文第⑩段中画波浪线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天边乌云压着霞光,只露出一条金色的缝隙,远处雪山氤氲着雾气,眼底尽是苍茫白雪。
18.选文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刘夏低下了头,山路那样难走,风雪那样大,战友们一定是拼尽全力才把自己背回来的。
选文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找出两处,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妙处。(4分)
20.“辣椒面”在选文中多次出现,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作者借“辣椒面”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写作(50分)
2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遇见正直善良的藤野先生,鲁迅获得了半世温暖;遇见远见卓识的上级,吕蒙非复“吴下阿蒙”;遇见身怀绝技的卖油翁,陈尧咨收敛了傲气。如此,你定会感叹:生命中遇见某些人某些物,是多么幸运!
请以“遇见你,是我的幸运”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试卷上老师或疾或徐的书写着红色的标注和批语,放学回家路上我和爸爸的身影被夕阳染上了金黄,DeepSeek等助手以神秘的色彩勾画着生活……岁月闪着五彩的光,伴着这份斑斓,我们在成长。
请以“色彩”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024-2025下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学情监测答案
1.(2分)C 2.(2分)D 3(3分)B
4.(1)(2分)D (2)(2分)B
(3)(3分)
示例一:①A,小福子②小福子帮助祥子整理收拾虎妞遗物。③善良、热心。
示例二:①B,祥子②祥子给老马祖孙买羊肉包子。③心地善良。
示例三:①C,曹先生②曹先生没有因为祥子失误而辞退(责怪、埋怨)祥子(或让祥子赔钱)。③尊重祥子,为人善良。
(7分)(1)化作春泥更护花
不畏浮云遮望眼
对镜帖花黄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B(3分)
7C(3分
8.(5分)①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②即使每天与尧、舜、禹、汤生活在一起,也依然是他们是他们,我还是我。
9.(2分)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10.(4分)①高洁傲岸②安贫乐道③类比④学习要先立志。有了志向,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能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学习,否则就会像文中所说不立志时那样,即使有好的学习环境和榜样,也难以取得进步。
乙】九弟前次来信说有意与刘霞仙一起读书,这想法很好。霞仙最近读朱熹的书,有很好的见地,不知道他的谈吐容貌、规模气象怎样?如果言语行为有礼,威仪可为表率,那么直接把他当老师是可以的,哪里只限于朋友呢?但与他同住,也要真能受益才好,不要只是仰慕别人的虚名。一个人假若自己能立志,那么圣贤豪杰什么事情不可为?为何一定要借助别人呢?“我想要有仁德,这样仁德便达到了。”我想成为孔子、孟子那样的圣人,就会日夜孜孜不倦,只是专心学习孔孟之道,谁又能阻挡的了我呢?如果自己不立志,即使每天与尧、舜、禹、汤生活在一起,也依然是他们是他们,我还是我,对我又会有什么益处呢?
11.C(2分)
12(3分)①挖掘资源;②科技赋能;③秉持理念。
13(3分)①体育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把体育融进文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文体旅产业向着万亿级规模迈进。
②深度挖掘城市文化资源,从融合发展角度找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最大公约数,促进文化资源的创新性转化和利用。
③汲取精神力量。
14(4分).① 说了就做,行动与言论完全一致。 
② 寻求文化救国之路。 
③ 起稿政治传单。 
④ 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献出生命。 
15.(3分)“高标”原指高树,泛指高耸、特立之物,这里比喻出类拔萃的人。
“高标”形象的写出闻一多在“说”和“做”方面的超群出众。
16.(3分).刘夏在巡逻时因体力不支晕倒在雪地里,被战友们轮流背回车里的经历促使他决心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17.(3分)选文第⑩段中画波浪线的环境描写作用在于突出了边关环境的恶劣,衬托出刘夏和战友们巡逻的艰辛,也凸显了边防军人的坚守和毅力。
18.(4分).选文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作用在于突出了刘夏内心的自责和感激之情,为后文他决心改变自己做了铺垫。
19.(4分)选文第③段与第⑦段通过刘夏与母亲之间的互动形成对比,突出了刘夏从脆弱到坚强的成长过程;选文第⑤段与第 段通过刘夏两次巡逻的经历形成对比,展现了他从拖后腿到成为合格边防军人的转变。
20.(3分)“辣椒面”在选文中多次出现,作者借“辣椒面”表达了刘夏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母亲对他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辣椒面”也象征着刘夏在边防生活中逐渐培养出的热情、活力和勇气。
21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