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5 12:46:18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九年级物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21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得分
评卷人
1.物理学的发现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 效应和法拉第发现的 现象促使了电力的广泛使用;由麦克斯韦预言存在并由赫兹实验证实其存在的 使得远距离、高效率的通信成为可能。
2.一些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是为了降低声音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学校附近的马路边常有如图1所示的标志,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3.炎热的夏天,在城市的一些公共场所会开启雾森系统为空气降温,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加快了从周围空气或物体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4.“凿壁偷光”利用了光的 的原理。如图2是“凿壁偷光”的原理图,位于S点的点燃的蜡烛(可看作是点光源)发出的光经中间墙壁的孔洞后照亮了右侧房间的AB 部分。要想使被照亮的AB 部分扩大一些,可在中间墙壁的孔洞里放一个 (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5.将标有“2.5 V 0.3 A”的小灯泡 L 和标有“3.8 V 0.3 A”的小灯泡L 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观察到小灯泡L 比L 亮,说明 L 的实际功率比 L 的实际功率 (选填“大”或“小”),通过L 的电流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L 的电流,L 的电阻比L 的电阻 (选填“大”或“小”)。
6.在物理学中,除了基本的物理量如长度、时间、质量等之外,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还有比值法、乘积法等,如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 ,用力与距离的乘积定义 。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 ~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大的是( )
A.质子 B.电子 C.夸克 D.原子
8.在一些特殊场合,比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矿冶工业等,作业的工人需要穿戴防静电服,以减轻甚至消除静电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防静电服可能全部是由纤维织物制成的
B.防静电服可能是由纤维织物嵌织导电丝制成的
C.防静电服可能全部是由橡胶材料制成的
D.防静电服可能全部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9.小明假日外出游玩时,利用手机拍了一张石拱桥的照片,如图3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拱桥在水中呈现出倒影,说明平面镜有时候可以成倒立的像
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C.桥在手机的感光材料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人靠近桥可使桥在手机上成的像大一些
10.生活中,有时候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候又需要减小压强。以下应用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针和锥子的顶端都做得很尖
B.背包带子做得宽大
C.用螺丝固定零件时,在螺丝下垫上宽大的垫圈
D.滑雪时脚踩在宽宽长长的滑雪板上
11.如图4所示为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磁铁固定,膜片与线圈相连,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可使膜片振动,从而带动线圈振动,在线圈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由声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关于话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话筒工作过程中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话筒中电信号的强弱与声音强弱无关
C.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D.话筒的工作原理与喇叭的工作原理相同
12.我国建设营运的长江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
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大坝高度185m,年发电量达800亿千瓦时,单项通航能力达5 000万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坝上窄下宽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水越深压强越大
B.三峡大坝的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D.水流使水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3.(双选)如图5,把鸡蛋缓慢放入盛满清水的溢水杯中,鸡蛋沉底,测得溢出水重为G ,再把同一个鸡蛋缓慢放入盛满盐水的溢水杯中,鸡蛋漂浮,测得溢出盐水重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在清水中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B.鸡蛋的体积为
C.鸡蛋的密度为G P盐水
D.鸡蛋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G
14.(多选)小明设计了一个汽车油箱内油量不足时触发报警的电路,如图6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 为定值电阻、R为压敏电阻,将压敏电阻装在油箱内底部,其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将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或压敏电阻两端,当电压表示数大于某一值U时,就会触发报警。电压表示数为U时,油箱中的油量为警戒油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应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
B.当油箱的油量减少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C.若要使警戒油量变大一些,可换用阻值更小的定值电阻
D.若要使警戒油量变大一些,可换用电源更小的电源
得分
评卷人
15.如图7,轻拉细绳,水平面上的物体 A 和 B 均处于静止状态,画出物体 A 的受力示意图。
16.如图8所示,水槽底部有一点光源S,紧贴水槽右壁竖直固定一平面镜。S发出的一束光经水面折射照射在镜面上,又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请画出该光束从S点到 P 点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 题4分,第18题7分,第19 题8分,共19分)
17.小明用如图9 所示的装置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
(1)实验器材包括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各两个,以及 (填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含砝码)、水和煤油;选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进行实验是为了通过比较 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2)实验中选取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烧杯中,用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通过比较 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3)根据实验数据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0 所示,分析可知: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18.小华在暑假期间跟随父母到云台山游玩时,捡到一块好看的小石块,回校后她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
(2)小华估计小石块的质量后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的砝码(5g)前,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将最小的砝码(5g)加入右盘,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接下来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直至天平平衡。托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1 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将小石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12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mL。
(4)该小石块的密度为 k g / m^{3}。
(5)完成上述实验后,在不用量筒的情况下,小华利用天平、烧杯和水也测出了该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 m ;
②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如图13 甲所示,并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 测得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 ;
③将小石块放入水中,石块沉底,如图13 乙所示,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
④取出小石块,然后向烧杯中加水,使液面上升至位置 ,测得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 ,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小石块的密度为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19.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14甲所示的电路图,通过测量流过A、B、C各点的电流,探究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电路图将图14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流表测量流过C点的电流,导线不交叉。
实验次数 IA/A IB/A IC/A
1 0.30 0.22 0.50
2 0.22 0.28 0.50
3 0.24 0.22 0.46
4 0.28 0.30 0.28
(2)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小明发现 正常发光, 忽亮忽灭,则电路中存在的问题是 ,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写出一条即可)
(3)他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用电流表多次测A、B、C三点电流,记录实验数据如右表。四次实验中电流表选用量程为 A;四次实验中错误的数据是第 次实验中的 (选填“IA”“IB”或“Ic”)。
(4)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 。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9分,共17分)
20.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零排放、无污染的载运工具,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新能源清洁动力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1)氢燃料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能。
(2)储氢瓶内气体压强很高,可达 此时瓶内壁 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多大
(3)我国某汽车公司研制的一款氢燃料电池卡车,自重15 t,载重高达15 t,储氢罐可容30 kg,氢燃料电池额定功率达200 kW,续航里程高达500 km。某次运行时,在水平路面上卡车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72 km,用时1 h,卡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大 运行过程中所受阻力是多少
21.图15 甲为气象站中的自动测温装置,它的测温电路可简化为图15 乙,其中的“恒流源”是一个特殊电源,电流大小由电源内部结构决定,当电阻R变化时,通过R的电流大小保持不变。电阻R 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15 丙所示,电压表为数字电压表,其示数可反映环境的温度。某次环境温度从 上升到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8 mV。
(1)温度每升高 ,R的阻值增大多少欧姆
(2)通过R的电流为多少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32 mV时,环境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磁 电磁感应 电磁波 2.响度 声源 3.汽化 吸收 4.直线传播 凹透镜
5.大 等于 大 6.密度 功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 D 8. B 9. D 10. A 11. C 12. D 13. BD 14. BC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7分,第19题8分,共19分)
17.(1)停表(或钟表) 加热时间 (2)升高的温度 (3)水
18.(1)平衡螺母 (2)取下最小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 54 (3)20
(4)2.7×10 (5)M m p p m
19.(1)
(2)灯泡L 与灯座接触不良 将灯泡L 拧紧
(3)0~0.6 4 Ic
(4)各支路电流的总和
注:第(1)问2分,其他每空1分。
五、综合应用题(第21题8分,第22题9分,共17分)
20.(1)电(1分)
(2)由 可得,瓶内壁 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
(2分)
(3)卡车的行驶速度
(1分)
根据 可得,卡车发动机做功
W= Pt=200 kW×1 h=7.2×10 J(2分)
卡车匀速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等于牵引力,
由 W=Fs=fs可得卡车匀速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
(2分)
21.(1)由图15丙可知,温度由0℃升高到80℃,电阻增大了 则温度每升高1 ℃,R的阻值增大 (2分)
(2)由图15丙可知,当t=20℃时, ,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 的电流为 (1分)
当t=30℃时, 2(或由图像可知 112Ω)
则通过R 的电流为 (1分)
由题意可知,环境温度从20℃上升到 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得 (2分)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32 mV时,R的阻值为 (2分)由图15 丙可知,此时环境温度为40 ℃(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