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 一 生 物
(满分50分)
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1分,共3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淮安作为"四水穿城"的生态名城,正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与洪泽湖生态廊道建设。某校生物社团沿"洪泽湖堤—古淮河湿地—清晏园"开展研学活动,记录到藻类与许多植物。据此回答46-54题:
46.途中同学们观赏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春来江水绿如蓝”是由于水中什么生物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A.藻类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47.同学们从水中采集了一些该生物的样本,用显微镜观察到它的结构(如右图),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8.同学们用相机记录了葫芦藓和贯众(如右图),葫芦藓的4个结构中,能够吸收水和无机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9.下列对葫芦藓描述正确的是
A.有真正的根
B.茎中有输导组织
C.用孢子繁殖
D.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50.下列对贯众描述正确的是
A.⑥是茎,生长在地上
B.⑦叶片很薄,只有一层细胞
C.根是假根,可以固着植物体
D.⑧是孢子囊,里面的孢子可繁殖后代
51.下列与贯众不属于同一类植物的是
A.满江红 B.芒萁 C.地钱 D.巢蕨
52.葫芦藓的高度一般为3cm,贯众的高度一般为30至60cm,两者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贯众有
A.不定根 B.根状茎 C.叶 D.输导组织
53.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我们使用的煤炭主要来源于古代哪种植物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54.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A.不能开花结果 B.繁殖过程离不开水
C.体内无输导组织 D.有茎、叶分化
55.小林在湖畔的湿泥地里发现了一条蠕动的蚯蚓,兴奋地招呼大家过来观察。他一边记录一边讨论蚯蚓的特征,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②是蚯蚓的后端,环带靠近其后端
B.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C.多数体节具有刚毛,可以辅助运动
D.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小摩擦
56.右图是小林设计的“蚯蚓垃圾处理箱”,利用蚯蚓处理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混有蚓粪的土壤,可以用来养花。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垃圾处理箱应该保持干燥
B. 透气孔是为了蚯蚓更好地呼吸
C. 蚯蚓可以分解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
D. 蚯蚓的活动可以改变土壤环境
57.在草地边缘,小林发现几只蝗虫正趴在草叶上啃食。他想起生物课上学过的知识,和大家讨论起蝗虫的特征。下列选项中与蝗虫啃食植物的危害有直接关系的是
A.蝗虫坚韧的外骨骼 B.足发达,善于跳跃
C.具有咀嚼式口器 D.有翅,适于飞翔
58.关于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蜜蜂以花蜜为食,对植物的繁殖造成不利影响
B.河蚌的外套膜分泌物可形成珍珠和贝壳
C.我们常吃的虾蟹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动物蛋白
D.蝗虫啃食农作物,可引发蝗灾,会降低农作物产量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素有“日出斗金”之美誉,湖区渔民世代以渔为生,形成了独特的渔业文化。近年来,当地推行生态渔业以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物社团继续前往洪泽湖开展研学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9-61题:
59.渔民王伯伯介绍,洪泽湖中养殖着著名的“四大家鱼”,它们是淡水养殖的典型代表。
下列选项中,属于“四大家鱼”的是
A.草鱼、鲤鱼、鲫鱼、青鱼 B.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C.鳙鱼、鲫鱼、带鱼、草鱼 D.鲤鱼、青鱼、带鱼、鲢鱼
60.研学小组观察到渔民李爷爷正在用“弓鱼术”处理刚捕捞的鱼(如图)。他解释说,这种绑法能让鱼离水后多活一天。下列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A.鱼离开水后会死,是因为鳃丝黏结,与空气接触面积小
B.绑成弓形能让鱼鳃张开,使鳃丝接触空气,从而获得氧气
C.可以用湿布或水草覆盖鱼身,保持鱼鳃湿润
D.鱼能被绑成弓形,是因为体内没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61.研学小组发现并非所有名字带“鱼”的都是鱼类。下列动物中,属于真正鱼类的是
①娃娃鱼 ②比目鱼 ③鲨鱼 ④章鱼 ⑤鲸鱼 ⑥鳝鱼 ⑦带鱼 ⑧鱿鱼
A.①②③④ B.③⑤⑥⑦ C.②③⑥⑦ D.②④⑦⑧
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等,生物社团在此进行观鸟活动,记录鸟类特征与行为。据此回答62-65题:
62.领队老师向同学们展示记录鸟类飞行动态的摄影作品,下列哪一个文件是最佳选择
A.蝙蝠.zip B.企鹅.zip C.鸵鸟.zip D.白鹭.zip
63.通过望远镜观赏鸟类展翼飞翔的优美姿态,牵动两翼的动力来自于
A.发达的胸肌
B.扇形的尾羽
C.轻薄的骨骼
D.流线型的体型
64.候鸟在漫长而复杂的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特征中与提供能量无关的是
A.心脏四腔,运输氧的能力强
B.气囊辅助呼吸,可获得充足氧气
C.骨骼轻、薄、坚固
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65.水质污染、过度捕捞、气候变化等问题会影响候鸟栖息,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侯鸟的是
A.使用无人机、闪光灯等惊扰鸟类
B.拉捕鸟网防止鸟类破坏农作物
C.退耕还湿,人工种植芦苇等湿地植物
D.掏鸟卵、毁鸟巢、抓雏鸟
家鸽是原鸽经人类长期驯化而成的,最初作为食物,后因归巢本能被用于传信和观赏。据此回答66-67题:
66.家鸽体内贮存和软化食物的结构、类似牙齿具有磨碎食物功能的结构分别是
A.肺、盲肠 B.直肠、气囊 C.嗉囊、肌胃 D.小肠、肌胃
67.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A.气囊 B.气管 C.肺 D.鳃
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珍稀物种。据此回答68-72题:
68.银杏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每年9至11月份,可在银杏枝头观察到白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果”是银杏的果实
B.银杏可用种子繁殖
C.银杏的输导组织不发达
D.银杏属于被子植物
69.珙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称鸽子树,绽开的花苞像飞翔的鸽子(如上图),据此判断珙桐属于什么植物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70.下列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A. 扬子鳄 B. 褐马鸡
C.长江江豚 D.中华鲟
71.中华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形体狭长,腹面生有硬毛,其余部分被覆角质鳞片;每年繁殖一次,每胎产1仔,幼仔靠母乳生活,成体主要以白蚁为食。据此分析穿山甲属于什么动物
A.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 C.节肢动物 D.哺乳动物
72.各种各样的动物皆是大自然中重要的一员。下列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斑马鱼、非洲爪蟾等可作为科研实验动物
B.蛇毒可制备抗蛇毒血清
C.画眉、鹦鹉等可用来观赏
D.野生穿山甲可被随意捕杀,牟取暴利
伴随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空巢老人、丁克家庭等群体的增多,宠物陪伴需求日益上涨,从之前养宠看家护院到现在的家庭成员,宠物已然成为每个养宠家庭重要的一份子,据此回答73-76题:
73.小王同学家里养了东方蝾螈和鬃狮蜥,他发现二者的生活习性有很大不同,鬃狮蜥更适合陆地生活,他给出的理由中说法错误的是
A.体表有鳞或甲 B.用肺呼吸 C.卵生有卵壳 D.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74.大多数养宠家庭在选择宠物时,都会优先考虑猫、狗、兔等哺乳动物,因为哺乳动物更适应多样的环境。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内有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结构,膈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B.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较为发达,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较强
C.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是卵生哺乳,这样的生殖哺育方式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D.心脏四腔,运输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75.家兔主要以植物的根、茎、叶和种子为食,其消化系统适应了高纤维的食物。家兔的消化系统中,与消化植物性食物相适应的是
A.体表被毛 B.盲肠发达 C.小肠很长 D.用肺呼吸
76.下列哺乳动物中,生殖方式与其它选项不同的是
A.长颈鹿 B.大熊猫 C.鸭嘴兽 D.雪豹
77.17 世纪,单一颜色的郁金香花瓣上出现了不同颜色的花纹,这种罕见的郁金香受到人们近乎狂热的喜爱。后来,科学研究发现,人们所钟爱的花瓣上的美丽花纹,其实是因为感染了病毒。下列关于郁金香碎色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病毒属于植物病毒
B.用电子显微镜可观察
C.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D.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
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完整记载了泡菜的制作工艺。泡菜是风味独特的佐餐佳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是利用了植物体表天然的细菌发酵而制成的。据此回答78-80题:
78.泡菜的发酵利用的是什么细菌
A.根瘤菌 B.醋酸菌 C.乳酸菌 D.大肠杆菌
79.如右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B.①是鞭毛,有助于细菌的运动
C.③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
D.⑥是荚膜,对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80.假设有100个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一个小时后,细菌的数目是
A.100个 B.400个 C.800个 D.1000个
双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两项且正确得1.5分,选一项且正确得0.5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
81.图中的圆圈表示这种生物所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1可以表示有茎、叶的分化
B.2可以表示有输导组织
C.3可以表示用孢子繁殖
D.4可以表示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82.下列关于藻类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泥炭藓在沼泽里日积月累地生长,形成的泥炭可作为燃料或肥料
B.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果实可以榨油,也可入药
C.藻类光合作用可释放大量的氧气
D.菟丝子属于被子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养料
83.下列关于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与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相适应
B.鲫鱼的身体呈纺锤形与水中游动相适应
C.青蛙幼体用肺呼吸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D.家鸽长骨中空与飞行时减小阻力相适应
84.如图是某同学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的分布情况”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是
A.检测结果说明,洗手可彻底消除手上的细菌
B.实验所用的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物质
C.即使检测前不高温灭菌,空白对照组也不会出现菌落
D.检测所用的培养皿应该放在相同环境下培养
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外部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据此回答85-86题:
85.为探究鲫鱼侧线的作用,同学们取1、2两条大小、活力相仿的鲫鱼,用凡士林封住1号鱼的侧线③,2号鱼不作处理。用木棒搅动水流,观察两条鲫鱼的游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2号鱼起对照作用
B.1号鱼对水流变化的反应更灵敏
C.应多次重复实验
D.实验后涂抹的凡士林无需处理
86.为探究鲫鱼运动器官的作用,同学们用绷带等材料束缚鲫鱼的不同部位,用木棒搅动水流,观察鲫鱼的游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绷带束缚⑤和⑥,会观察到鱼体无法转弯
B.绷带束缚②,会观察到鱼体无法保持平衡
C.固定躯干部和尾部,会观察到鱼体无法向前游动
D.实验证明,鲫鱼的游动是靠躯干部、尾部以及各鳍的协调作用
中国古诗词不仅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意境优美,还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据此回答87-90题:
87.我国有许多描写植物的优美诗句,如“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卷柏”“青松”都是裸子植物
B.“牡丹”、“青松”的繁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描写的植物都能开花结果
D.从“苔”、“卷柏”、“青松”到“牡丹”,器官数越来越多
8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的“蒹葭”是芦苇,它的叶片为平行叶脉,须根系,能结出像棒子一样的果实。与蒹葭属于同一类植物的是
A.金鱼藻 B.苏铁 C.桫椤 D.青蒿
89.下列诗句中出现的几种动物,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0.下列诗句中,出现脊椎动物的有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A D C C D C D B B A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A A A B D C D A C C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C C B D A D D D C B
76 77 78 79 80
C C C C C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CD AC AB BD AC CD BD AD AC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