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15 10:3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春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养过程性监测
八年级 生物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用平面反光镜
B.下降镜筒用双手调节粗准焦螺旋
C.用餐巾纸擦拭镜头
D.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2.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体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要先进行复制
B.生物所有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
C.动物细胞通过细胞膜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D.植物细胞分裂时首先分裂开的是细胞核
3.在制作植物细胞模型的实践活动中,以下材料最适合模拟“能量转换器”的是(  )
A.黑色棋子 B.透明玻璃球
C.红色橡皮泥 D.绿色太阳能电池板
4.关于谚语、俗语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C.“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表示生物的捕食关系
5.垂柳和旱柳是常用的造林和绿化树种。为选育优良柳树品种,园林工作者测定了大小相近的两种柳树幼苗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柳树属于被子植物,可通过扦插繁殖后代
B.园林工作者通过只种柳树雄株解决柳絮问题
C.垂柳更适合净化空气,各地区均可用垂柳替换旱柳
D.随光照强度增强,旱柳释放的氧气比垂柳少
6.下列三幅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时间(t)推移而发生的数量(n)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幅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_____。( )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共生、竞争、捕食
7.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C.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物种适应环境能力更强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丰富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8.旺苍“土酸菜”酸味适中,开胃健脾,是当地人喜爱的食品,制作土酸菜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霉菌 D.大肠杆菌
9.经医生确诊某患者患有贫血,此人生活中应多食用(  )
A.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碘和磷丰富的食物
C.无机盐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D.糖和脂肪丰富的食物
10.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是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时针会刺破人的皮肤,针孔处在三天以内不能碰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的流感疫苗相当于抗原
B.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流感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是非特异性免疫
D.接种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1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经常练习举重的人,胸肌变得发达
B.单眼皮做过整形手术后成为双眼皮
C.利用太空环境培育出太空菊
D.种在肥沃土壤里的花生颗粒饱满
12.中科院海洋所孙超岷团队,在海洋上千份垃圾中筛选,发现一种能在聚乙烯表面产生明显的降解孔洞的海洋真菌,经过研究发现,该真菌对环境无害。对该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真菌在不利环境中通过产生芽孢进行繁殖
B.该真菌的存在证明所有的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C.该真菌能够降解聚乙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该真菌能自己“养活”自己,作为生产者参与物质循环
1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若丙的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乙的数量也减少
B.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D.这四种生物与它们生活的非生物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14.人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就标志着开始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外界气体通过人的呼吸运动进入肺。某同学做完呼吸运动的模拟实验后,绘制了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CD段,肺容积在减小
B.甲图C 点表示吸气刚结束,肺内外气压相等
C.乙图模拟吸气,此时膈肌舒张
D.乙图中B气球模拟肺,D橡皮膜模拟膈肌
15.建立中学生健康档案是关于生命的重要举措。下表为某校两位男同学的血常规化验单,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化验项目 化验者姓名 正常参考值
小明 小伟
RBC(红细胞) 4.8×1012 3.1×1012 (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18×109 8×109 (5.0-10)×109个/L
Hb(血红蛋白) 142 103 120-160g/L
A.小明同学可能有炎症
B.小伟同学不适合去西藏等高原地区旅游,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医生抽血时,刺头刺入的血管是动脉
D.血红蛋白既能与氧结合,又能与氧分离
16.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  )
A.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C.④和⑤在口腔、胃、小肠都能发挥作用
D.X表示小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17.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将亚硝酸盐控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为此某学校开展了相关跨学科主题活动,下图甲是制作泡菜的装置,乙是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中泡菜腌制时间与亚硝酸盐含量曲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析可知该项研究中缺乏对照组
B.乙图可看出实验中的泡菜在第4天开始食用比较合理
C.泡菜的味道独特醇厚,主要通过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制作成的
D.甲图中制作泡菜的坛口要密封,用水隔绝空气的目的是创造无氧的环境
18.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其实质是( )
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C.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19.粮食储存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运输作用
20.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b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增强
C.ab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cd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再进行
21.下图为绿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概念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③表示蒸腾作用,它可拉动⑤的进行并促进水循环
B.植物绿色部位进行①过程,其他部位进行②过程
C.植物白天进行①过程,晚上进行②过程
D.④表示导管运输有机物,⑤表示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2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地。下列有关蚂蚁群体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蚂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
B.蚂蚁营群体生活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
C.蚂蚁群体中的分工主要靠气味等传递信息
D.探究蚂蚁通讯实验,不需要同一蚁穴的蚂蚁
23.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
A.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强烈
B.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强烈
C.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D.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24.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防治害虫,使用年数越长,效果越差。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B.能抵抗农药的害虫存活下来,且大量繁殖
C.害虫是活化石,适应能力强
D.农药造成害虫基因变异,产生抗药性
25.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多出的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
B.所有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也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染色体、DNA三者范围关系由大到小是:细胞核 > 染色体 > DNA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
26.人体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如图是人体部分系统功能联系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器官,A、B表示心脏的心室。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营养物质主要由消化系统中的 (填序号)吸收进入血液。
(2)人体内的血液由 (填字母)进入主动脉,再经各级动脉,直至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网时,将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组织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3)人体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填序号)。健康人每天排出的尿液远少于形成的原尿,这与肾单位中 的重新吸收有关。
27.某同学用一只灰体雄果蝇与一只灰体雌果蝇杂交(果蝇的繁殖能力强、子代数量多;果蝇的灰体和黑体是一对相对性状),其子代性状、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雄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请分析回答问题。
(1)从图甲可知,果蝇体色的显性性状是 。
(2)子代果蝇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体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3)写出子代灰体果蝇可能的基因组成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若要进一步确定某只子代灰体果蝇的基因组成,可以让它与另一只 (填“灰体”或“黑体”)异性交配,分析其子代性状即可确定。
(4)从性染色体组成分析,图乙能产生 种类型的精子。
28.图甲是某新型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是某生物学习兴趣小组在该生态系统周边进行野外调查后绘制的部分食物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农作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些物质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后,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无机环境,实现了生态系统的 (选填“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图甲,该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 ,有效减少了燃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浪费。
(3)乙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乙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 。
(4)图乙中,鹰占了 个营养级,其中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 。
29.下图一、图二、图三为某大棚中菜豆生物周期的部分示意图,(①-⑥表示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图四表示大棚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适宜的条件下,图一中菜豆种子的[ ] 发育成图二的植株,在此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来自图一中的[ ] 。
(2)在图二中,A表示 。
(3)菜豆在生长后期,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但这些水绝大部分通过图三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气孔的开放和闭合受 细胞控制。
(4)某同学用仪器测量了大棚中一天24小时的某气体的含量,其变化情况如图四的曲线,你认为他测量的气体是 。
三、探究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30.同学们在学习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以后,用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对光合作用的场所做了进一步探究。在实验中,银边天竺葵边缘部分标记为甲,呈白色;其余部分标记为乙,呈绿色。图1和图2是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黑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在此条件下,植物通过 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图2是某同学的错误操作,其他同学发现并纠正,你认为正确的操作是 。
(3)完成叶片脱色后用清水漂洗,再滴加碘液,观察发现叶片的甲部分不变蓝,乙部分变蓝,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中甲与乙相互起到 作用。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C C B B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C C D B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C B B
26.(1)②
(2)A
(3) ⑤ 肾小管
27.(1)灰体
(2)变异
(3) AA、Aa(写全才给分) 黑体
(4)2
28.(1)物质循环
(2)利用率
(3) 7/七 非生物成分
(4) 3/三 捕食和竞争
29.(1) ⑥胚 ②子叶
(2)呼吸作用
(3)保卫
(4)氧气
30.(1) 转运和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呼吸
(2)大烧杯中放清水,小烧杯中放酒精
(3) 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对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