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欧阳修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欧阳修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5 11:4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朕选儒 事者百余 ,分治 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 为
吉安市 2024——2025学年(下)七年级历史期
害之 。” 材料中宋太祖这 举措( )
①造成重武轻 的局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
中检测练习卷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 受到尊重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80分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单项选择题(共 20题,每题 2分,共 40分) 13.南宋时,有位商 来临安做 意, 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 ,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
1.有 说:“ 隋朝,犹如 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 光芒 可能有的经历是( )
四射”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 外国的商品 B.午餐吃的是稻 、 等粮
A.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B.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C.隋 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 D.隋 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 运河 14.岳 《满江红》中“ 靖康耻,犹未雪, 恨,何时灭” 表达了作者对哪 历史事件的悲愤
2.史书记载:“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隋朝繁荣强盛的原因是( ) 与复仇雪恨的壮志 ( )
①国家统 ② 增 ③经济繁荣 ④隋 帝励精图治 A. 灭辽 B. 灭北宋 C.蒙古灭 D.元灭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15.下 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
3.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 辽政权订 澶渊之盟的是( )
A.都出现了盛世 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 的制度和措施
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 运河 D.都修筑过 规模的军事防御 事
4.“ 载初元年 ,策问贡 于洛城殿……殿前试 此始。” “ 殿前试 ” 这 考试形式的开
创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 宗
5.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 和同为 家” 了。下列史实中能够说明“ 唐蕃 家”
的是( )
A. 成公主 藏 B.唐太宗设 管理 域的机构
C.唐 宗册封回鹘 领 D.唐 宗册封南诏 领 A.① B.② C.③ D.④
6.我们今天要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地理,我们要翻阅的典籍是( ) 16.右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
A.《 唐 域记》 B.《 游记》 C.《 话 游》 D.《桂苑笔耕集》 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7.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 会》节 , 求 传统的 量弘扬 化 信,以诗词的名义践 A.卫 北击匈奴 B.岳 抗
春誓 。下列哪 朝代的诗歌内容丰富、 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 时代( ) C. 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7.下列内容与忽必烈有关的是( )
8.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 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统 蒙古各部 ②建 蒙古政权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重视发展 产 ③灭亡南宋 ④定国号为元
C.都提倡节俭 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9.杜甫在《春望》 诗中写道:“ 国破 河在,城春草 深……烽 连三 ,家书抵万 ……” , 18.如图所示,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元朝,今天
诗中“ 烽 ” 指的是( ) 的北京应该受到哪 政机构的管辖( )
A. 秦朝暴政 B. 壁之战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A.枢密院 B. 中书省
10.如果把“ 运河的开通” “ 贞观之治” “ 开元盛世” “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整合为 个学习单 C.中书省 D.澎湖巡检司
元,符合这 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19.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
A.国家的产 和统 B.政权分 与 族交融 其中管辖 藏的机构是( )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A.四川 省 B.宣政院
11.下列关于五代 国的说法,不正确的 项是( ) C. 域都护 D.伊犁将军
A.五代 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五代政权在北 , 国则都在南 20.我国是统 的多 族国家,现有 56个 族,其中回族开始形成于( )
C.这 时期北 战乱不断,南 相对安定 D.这 时期,统 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A.唐朝 B. 宋朝 C.元朝 D.明朝
七年级(下)历史学科第 3 (共 4 ) 七年级(下)历史学科第 4 (共 4 )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材料
.综合题(共 4 题,第 21 题 8分,第 22题 8分,第 23题 10分,第 24题 14分,共 40分) 朝代 南 北
21.在历史学习中, 吴对隋朝 运河产 了浓厚兴趣。(8分)
(户) 占全国户 数 例 (户) 占全国户 数 例
材料 :如图
汉 2470685 19. 8% 9985785 80. 2%
唐代 3920415 43. 2% 5148529 56. 8%
北宋 11224760 62. 9% 6625296 37. 1%
材料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 东南财赋, 吴(江苏)中 为东南根柢。语 “ 苏
湖熟,天下 ” 。
(1)上述材料反映南 经济有哪些发展?(2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 变化?这种变化开始和最后完成分别是
在哪 时期?(4分)
材料 : 千 河 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3)南 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分)
锦帆未落 起,惆怅 更不回。 (4)从南北 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分)
——胡曾“ 汴 ”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 今千 赖通波。 24. 创新是 个 族发展的灵魂,是 个 族进步的不竭动 。 古以来中华 族就是富有创新
若 殿 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精神的 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 休“ 汴河怀古” 【制度篇】
( 1)材料 图中隋朝 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开凿的 的是什么?(2分) 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 2)这位皇帝从洛阳出发去江都看琼花,他坐船要依次经过哪 段运河?(2分) ( 1) 请举出隋朝和元朝在制度创新 的表现各 例。(2分)
( 3)材料 和材料三作者对隋炀帝开凿 运河的看法有何不同 (4分) 【经济篇】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 唐朝与突厥、吐蕃等 族频繁交往,各少数 族的 化,经过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
化中 彩绚烂的成分。通过 域传来的印度、中亚、 亚 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
明,对唐代中国产 重 影响。在唐三彩及唐诗中骏 、骆驼和胡 ,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
化符号,这也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具体体现。
材料 奘为寻求准确的佛经 本, 求法,历尽艰苦, 余年中 程数万 游历百余国,回 图 图 图三 图四
国后他译出佛经 1300多卷,精炼 准确,由他 授 成的《 唐 域记》 书是研究中外 化交
流的重要典籍。
材料三 鉴真,深明佛学,五 余岁时,受 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 年尽
六次,努 最终到达 本,鉴真东渡对 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 常 活,都产
了很 影响。
—— 摘编 袁 霈《中华 明史》
( 1)唐朝实 的 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分别是什么? (2分) (2) 产 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 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 产 显著提 的标志。图 反映
(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 个相关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 了我国唐朝时 产 具的改进,请分别写出这两种 产 具的名称以及它们的主要 途。(4分)
史论结合,条理清晰)(6分) (3)图 是北宋前期我国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写出它的名称以及出现的地区。(2分)
(4)图三《清明上河图》是 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 俗画卷,请写出这幅画的作者以及画中开封
2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城内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2分)
七年级(下)历史学科第 3 (共 4 ) 七年级(下)历史学科第 4 (共 4 )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科技篇】
“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 直是 类 明的主要中 之 。” 让我们与历史进 亲密接触,寻
找其中蕴藏的 族智慧,感悟 族精神。
( 5)四 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 对世界做出的突出贡献,图四是唐朝时期出现的四 发明中的
项制成的作品,请写出这项发明的名字以及这部作品的名称。(2分)
( 6)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2分)
七年级(下)历史学科第 3 (共 4 ) 七年级(下)历史学科第 4 (共 4 )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6分)
、单项选择题(每 题 2分,共 4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A B C D 8 A B C D 15 A B C D 23.(1)
2 A B C D 9 A B C D 16 A B C D
3 A B C D 10 A B C D 17 A B C D
4 A B C D 11 A B C D 18 A B C D (2分)
5 A B C D 12 A B C D 19 A B C D
(2) (2分)
6 A B C D 13 A B C D 20 A B C D 此
7 A B C D 14 A B C D (1分)
(1 分) 区
、综合题(共 4 题,第 21 题 8分,第 22题 8分,第 23题 1 0分,第
(3)
24题 1 4分,共 40分) 域
21.(1) (1 分) (2分)
(4)
(1 分) 不
(2) (1 分) (1 分)
(2分) 答
(3)
24.(1) (1分) (1分)
(2) 题
(4分)
(4分)
22.(1) (1 分) (1 分)
(3) (1分) (1分)
(2)
(4) (1分) (1分)
(5) (1分) (1分)
(6)
(2分)
吉安市 2024-2025学年(下)七年级历史
期中检测练习卷答案
.选择题( 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C A A B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B C B D C B C
.综合题(共 40分)
21.(1)隋炀帝;(1分)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1分)
(2)通济渠;(1分) 邗沟。(1 分)
(3)胡曾认为, 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他对 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2分)
休认为, 运河的开凿利 于弊,因为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 运河的开凿持肯定态
度。(2分)
22.(1) 族政策:开明平等;(1 分)
对外政策:开放。(1 分)
(2)示例1:观点:实 开明平等的 族政策,能够促进 族团结,促进 族 化交流和共同发
展。(1 分)论述:唐朝时 成公主和 城公主 藏,唐和吐蕃和亲,唐和吐蕃 族关系实现
了“ 和同为 家” ;唐太宗实 开明的 族政策,得到 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 天可汗” ;
唐 宗册封少数 族 领,促进了 族团结和 族经济 化交流与发展。(4 分) 总结:综
上所述,实 开明的 族政策有利于 族团结和 族 化交流,促进各 族共同发展繁荣。(1 分)(
共 6分)
示例2:观点:唐朝的兴盛推动了中外 化交流的发展。(1 分)论述 :在经济
繁荣、政治清明、国 强盛、 化昌盛的基础上,唐朝实 对外开放、友好往来的政
策,推动了唐朝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互通有 与共同发展。 奘 天竺,带回了
量佛经并由其弟 写成了《 唐 域记》,除了把唐朝 化带到印度,也促进了唐朝
对印度的了解和学习 ;鉴真东渡 本,传播佛经、医药、 学、书法、建筑知识等,
为中 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4 分)总结:综上所述,唐朝的国 强盛、开放包
容、兼收并蓄有利于中外 化的交流与发展。(1 分)(共 6分)
23.(1 )南 劳动 幅度增加;南 是财政收 的主要来源;南 稻 产量举 轻重。(答
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2)经济重 南移;(2分) 唐朝中期开始南移;(1分)南宋时最终完成。(1分)
(3)南 地区 候温暖,降 充 ,适合农业发展;北 南迁带来了 量的劳动 和先进
的 产技术;南 社会秩序安定;统治者的重视; 的勤劳。(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4)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引进先进 产技术;重视 才的培养;为经济发展创设稳定的外部
环境;政府的政策 持。(2分)(答出两点即可, 之成理即可)
24.(1)隋朝:科举制或三省六部制;(1分) 元朝: 省制度(1分)
(2)曲辕犁:耕作 具;(2分) 筒 :灌溉 具(2分)
(3)交 ;(1分) 四川地区(1分)
(4)张择端(1分) 瓦 (1分)
(5)雕版印刷术(1分) 《 刚经》(1分)
(6)改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 ;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国, 才强国战略;要与时俱进;以经
济建设为中 , 发展 产 等等(2分)(答出两点即可, 之成理即可)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