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章末评价卷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章末评价卷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5 17:3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章末评价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在发声
C.动物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从它们的嘴巴发出来的
D.树叶在风中摆动时也可以发出声音,这是由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
2.关于声现象,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响度越大,传声越快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可以传递能量
3.如图所示,盲人用手杖敲击不同的盲道导航地砖辨别不同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3 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D.导航地砖主要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4.如图所示是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B.丙声源每秒钟振动次数最少
C.甲、丁的音色和声音强弱等级相同
D.若丁为敲击音叉时的波形,用更快的速度不断敲击,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会更大
5.如图所示,核潜艇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来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对潜艇上的舰员来讲是噪声
B.超声波是指响度超过人们的正常听觉范围的声波
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来获取信息的
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
6.如图所示,航天员在“天宫”弹奏古筝,分别拨动古筝的八、十三号弦,用同一设置的相机拍摄到两弦最左摆到b处,最右摆到c处,静止时在a处。测出每振动880次,八号弦用时2 s,十三号弦用时4 s,则八号弦()
A.从a→c→a过程振动了1次 B.频率为880 Hz
C.音调比十三号弦高 D.振幅比十三号弦大
7.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声音屏障,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
噪声
B.乙图: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说明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
C.丙图:城市中的噪声监测器,数字55.8后的单位应该是Hz
D.丁图: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上面的音叉发声音调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科技改善生活 2024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深圳连续7天为全球游客奉上了多场精彩绝伦的无人机表演,不但切实拉动文旅消费,也彰显了我国低空科技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如图所示,请完成8~9题。
8.无人机在音乐声中组成精彩的图案造型,音乐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经    传播到游客耳中,对正在欣赏表演的游客来说,音乐声属于    (选填“乐音”或“噪声”)。
9.小明在家做作业,从窗外传来无人机的音乐声,于是他就将窗户关上并戴上耳机,这样传来的声音就变小了,关上窗户是从       减弱噪声,戴上耳机是从     减弱噪声;从声音的特征看,这样做都是为了减弱噪声的    。
10.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例如“夜半钟声到客船”中,人们根据声音的    分辨出钟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弹琵琶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出声音的    。“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指声音的    小。(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1.如图所示,某广场安装有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分贝数值指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在    处减弱噪声。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12.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的听诊师”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尽量排除         。利用听音棒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的传声效果更好。
13.如图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敲击音叉后,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40 dB逐渐变为20 dB。此过程中,手机所测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来的,此声音的振幅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声速    。
14.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非常大,当海豚发出了60 000 Hz的声波时,此声波属于   声波,这种声波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如图所示,海豚会利用回声寻找沙丁鱼群,假如经1 s后海豚听到回声(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海豚和鱼群运动的速度忽略不计,则此时海豚与沙丁鱼群的距离为    m。
三、作图题:本题共4分。
15.如图甲所示,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请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另一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为图甲所示声音的一半。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12分,第17小题12分,第18小题18分,共42分。
16.在探究声音有关实验时,小李和小张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果在月球上,则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该现象。
(2)如图乙所示,小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的一端,小张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传过来的声音,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合理即可)
(3)如图丙所示,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你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这个实验说明        。
(4)如图丁所示,为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力拨动钢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既能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又能看到钢尺在不断振动;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做几次实验,探究本实验时,要用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力去拨动钢尺,这种物理实验方法我们称为       (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17.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弦的长度、材料在如图中已标出,其中弦的直径(即粗细)关系:da=dc=dd(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弦a和   (选填“a”“b”“c”或“d”)。
(2)若选择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
(3)某同学选择弦b和c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弦材料的关系”,同组的另一位同学却说不可行,原因:              。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你认为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代号)     。
A.获取与处理信息 B.分析与论证 C.提出问题 D.评估与反思
18.噪声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小红从书上获得灵感,她觉得隔音房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于是她开展了制作“隔音房”的综合实践活动。首先用鞋盒充当“房间”,在其四周塞满待测隔音材料。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其中,紧紧盖着,在鞋盒外用分贝仪测量声音的大小。
(1)分贝仪距鞋盒的距离    (选填“相同”或“不同”)。此处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实验推理法”)。
(2)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隔音性能最好的材料是    。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泡沫板 棉花 棉布
分贝仪显示声音的大小/dB 83 68 72 78 75
(3)如果没有分贝仪,可以人站在鞋盒外,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人后退的距离越远,说明该材料的隔音效果越
   (选填“强”或“弱”)。
(4)影响物体隔音性能的因素很多,生活中也常常利用双层玻璃来隔音,并把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这样能大大降低噪声的原因是
       。
五、综合能力题:本题共12分。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传统指纹识别Touch 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 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
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超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Sense ID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
(3)Sense ID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特性。
(4)Sense ID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
   。
蝙蝠 B.蜘蛛 C.青蛙 D.猫
第二章 章末评价卷
1.A 2.B 3.A 4.B 5.C 6.C 7.D
8.振动 空气 乐音 
9.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响度 
10.音色 音调 响度
11.响度 声源 能量
12.其他声音的干扰 响度 固体
13.空气 变小 不变
14.超 不能 750
15.如图所示
16.(1)不能 (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3)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4)相同 控制变量法
17.(1)d (2)音调的高低与弦直径(或粗细)的关系
(3)没有控制弦直径(或粗细)相同 (4)CABD
18.传播过程中 (1)相同 控制变量法 (2)羽绒服 (3)弱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9.(1)不能 (2)较强的穿透能力 (3)信息 (4)A
同课章节目录